吉打志工募愛心 讓愛鋪滿人間路

吉打分會六個聯絡處及共修處全體職工總動員,在10月13日至16日期間走入社區向民眾勸募愛心,啟發人人善念,也祝福天下無災難。【攝影者:許麗玲(慮瑗)】

Community:
Branch:

吉打分會六個聯絡處及共修處全體職工總動員,在10月13日至16日期間走入社區向民眾勸募愛心,啟發人人善念,也祝福天下無災難。【攝影者:許麗玲(慮瑗)】

2001年美國發生震驚全球的911事件,證嚴上人在當年10月13日發起「一人一善」愛心覺醒運動,希望啟發人人的善念,用愛消弭仇恨與災難。今年馬來西亞吉打慈濟志工不忘上人的呼籲,走入社區向民眾勸募愛心,接引更多人加入大愛行列。


◎ 一人一善  用愛化解災難

在馬來西亞吉打州華族比例是總人口的12.7%,而在玻璃市州則是10.2%,因此想要覺醒百萬愛心,志工勢必得走出舒適圈。慈濟吉打分會六個據點的慈濟人把握1013的好因緣,從12日至16日走入社區向民眾讓更多來自不同族群的同胞一起行善。

今年的10月13日落在星期五,是吉打州的週休日,而慈濟幼兒園老師在學校放假的最後一天提前開跑,為「一人一善 遠離災難」勸募活動揭開序幕。影片加上老師的講解,小朋友更加清楚明白平日投在奶瓶撲滿的零錢只要一點一滴累積就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接近放學時間,家長也陸續抵達在校門外等待接孩子,這時天空開始下起毛毛雨,但是志工與來自其他志業體的同仁都秉持著「好事不能少您一人」的信念,撐起雨傘走向車子,站在車窗旁一一向家長們講解「一人一善」。家長鄭珍梅是一名醫師,她獲知活動的意義後希望志工前往診所進行勸募,啟發員工們的愛心。

雨勢越下越大,但澆不息大家的熱情。看著老師及志工們走進走出,引起了年僅四歲的林俞希小朋友注意,在媽媽的同意下她拿著幾乎與她身高一樣的看板,跟著大家去勸募。雖然最終還是變成了落湯雞,但可以讓家長奉獻愛心卻是小朋友最關心的,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與此同時,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信心與溝通能力。


◎ 援助苦難不分你我  走上街頭募心募愛

星期五清晨八點不到,志工們就聚集在吉打分會靜思堂,準備出發到各個社區的菜市場向民眾募愛心。溫馨叮嚀大家該注意的事項後,總協調林亞福(濟稹)師兄帶領大家虔誠祈禱。在亞羅士打的萬順菜市場,一位巫裔小朋友看見志工後主動走向大家投下她的捐款。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莎琪拉對於慈濟志工並不陌生,因為志工曾經在她就讀的農村小學推動竹筒小錢行大善的活動。當莎琪拉再一次出現,則是帶著妹妹前來奉獻愛心。正當志工忙著勸募的時候,沒料到莎琪拉第三次來做捐款,看著善良的孩子抱著小錢行大善的心念,一再捐款做好事,令在場志工們也備受鼓舞。

大約九點三十分,突然下起滂沱大雨。正在新邦瓜拉(Simpang Kuala)市集勸募的志工,紛紛躲進商店的騎樓避雨。四十分鐘的大雨,擾亂了志工原定的計劃。同樣避雨的一位年輕人,突然轉身詢問志工是否接受新幣,歡喜從錢包掏出新幣投入。原來志工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在默默觀察,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支持。這樣暖心的舉動大大鼓舞了志工們的道心,隨後蔡志忠(惟運)師兄得到咖啡店老闆的同意後,他帶領著組員一一向食客們募愛心。

感人的故事特別多,志工在菜市場的一個入口處,發現了以行乞為生的張氏父子。在志工的講解下明白『一人一善』的意義,藉由勸募啟發人人的愛心,張爸爸毅然決定以一家三口的名字捐款,不只是為殘障的孩子積福德,也要成為慈濟月捐會員持續助人行善。

「愛心是要被啟發,也是會被拒絕,但是我們還是抱著一個平常心,讓大家有機會種這個福田,希望說一人一善,遠離災難。」潘思伻(慈渶)師姊表示在勸募的過程中難免會被拒絕,但並不會因此而打擊志工的信心,反而更堅定大家的道心。當志工還未來得及表明自己的身份時,一位馬來婦女瑪麗安(Marian)就已經在愛心箱投下善款。她說:「就算擁有再多錢死後還是帶不走。我的想法是不分種族宗教,只要大家都可以互相幫忙。」雖然不懂這是什麼團體,但她記得身穿藍天白雲制服的人是做慈善的,慈濟志工助人不分膚色的大愛讓她非常感動。

來到安南武吉(Anak Bukit)市場,甚至有民眾當起了慈濟代言人。民眾莫哈默阿里(Mohd Ali)站在真善美志工的鏡頭前說:「我在這裡想告訴大家,慈濟這個團體向大家募愛,我們應該一起來付出,因為慈濟不只是幫助華裔,還有馬來人和印度人都是他們幫助的對象。」他甚至邀約志工到他的村子做愛灑,教導村民做資源回收,把原以為無用的物資化為有用的大愛。

身為吉打慈濟基金會職工,大家也把握好因緣,暫時放下繁重的會務走入社區勸募愛心。在這過程中,有一位印裔先生原本手中只有馬幣50零吉,但特別從錢包掏出1零吉,在社服室服務的林俊賢師兄誤以為他只想捐1塊錢,畢竟募款的用意是啟發人人的愛心而不是款項。怎知對方卻投下了51零吉,一問之下才得知單數捐款在印裔族群中是代表著幸運。真實的文化交流,也著實讓大家上了一堂寶貴的交際課。


◎ 病痛無阻行善步伐  勤耕福田廣結好緣

離開亞羅士打,往北開車大約二十公里就會抵達日得拉鎮。2005年、2010年的吉坡大水災,這個小鎮都深受其害。來自全馬的志工曾經在這裡協助賑災工作,當中有不少是協助災民清掃堆滿污泥的家園。當災民一無所有,志工及時伸出的援手,撫慰了受災鄉親的心靈,這股溫暖至今還未散去。在菜市場,好幾位路過的馬來同胞都投下自己的愛心,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慈濟志工曾經在水災時幫助了他們,所以他們也想奉獻自己的小小心意。

九月份才完成12次大腸癌化療的陳錦才(濟莨)師兄也在人群中穿梭鞠躬,不願錯過與民眾結緣的機會。「比較精神了我就出來參與做,我們就好像正常人這樣,我們也沒有當自己是病人。」過程中偶爾會出現手腳麻痺的症狀,錦才師兄還是歡喜次付出,因為他說不懂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所以更應該把握機會付出,加上法親的愛與關懷是他對抗病魔繼續做慈濟的動力。


◎ 受助銘心秉愛回饋  善的循環生生不息

位於吉打州外海的蘭卡威島嶼,同樣跟上內陸慈濟人的步伐。2004年,島上的第一個慈善援助個案把慈濟人帶進武吉瑪魯漁村(Bukit Malut)。2004年12月26日的南亞海嘯,重創了這個村莊。這裡違章的木屋比鄰而建、家家戶戶共用電源,導致前後發生了4次的大型火患,每次災難發生,慈濟志工總是現身援助。尤其是2007年的那一場大火,燒毀了近三百家木屋,超過千人無家可歸。半年過去了,災民仍舊居住在環境惡劣擁擠的帳篷內,生活貧困,糧食不足促使志工發起了長達五個月援助計劃,每週五進行物資發放及義診,直到災民得到政府單位安置入住新家,發放才告一段落。

10月13日這一天,這裡的天氣與亞羅士打一樣,都是下著雨。志工撐著雨傘走在搖搖欲墜的木橋上,挨家挨戶向居民勸募。看見志工的身影,一位婦女愛莎(Aishah)急忙拿出一個大箱子。那是2007年志工帶來的溫暖,她銘刻在心。她表示:「我的日子也不好過,現在還是很辛苦,但是以前大家幫助了我,我現在也要幫助其他人。」十年後的今天愛莎的生活依舊貧困,但她的把感恩化為行動,讓善的循環生生不息,這一刻她的心靈是富足的。


◎ 涓滴匯聚成就大愛  拔苦予樂世間無災

因為週休不同,玻璃市慈濟人不能在13日與吉打同步,唯有把「一人一善」愛心覺醒運動挪到15日。星期日的清晨,就可以看見志工的身影穿梭在菜市場。一位身穿白衣白褲,長得高高帥帥的大男生,拿著看板跟在慈濟人的身後。多年前,江家祥的父親意外受傷,無法工作導致生活面對困境,慈濟給予的生活補助讓他們度過了難關。

「之前我父親有發生意外,所以有感受到人家的幫助,所以現在要幫助回人。」志工的關懷讓家祥感受到溫暖,在生活重新步上軌道後,他們主動停止了慈濟給予的補助。如今只要時間許可,他都會跟著志工一起付出愛心。腼腆的他話不多,只是拿著看板跟著志工們彎腰鞠躬,但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快樂。

烈日當空,一行人來到巴東倫武(Padang Lembu)華人俗稱牛場新村勸募愛心。洪緣芝是慈濟志工洪愛惜(慈菁)師姊的姊姊,在牛場經營雜貨店二十多年,新村里幾乎每一戶人家她都認識。這天她放下工作當起志工領隊。小地方人情味最濃,村民們得知志工的來意後,紛紛投下善款歡喜付出,有些人還成為月捐會員。走進到咖啡店,一群印裔同胞正在喝下午茶。剛開始時,他們并不理睬志工的,也不想了解什麼是慈濟。所幸張秀翎的堅持,告訴他們雖然慈濟志工以華裔居多,但是志工助人不分膚色。尤其是在這給村莊里就有志工長期關懷的家庭,最終啟發了他們的愛心,一起行善助人。

1013的意義并不限制在某個特定的日子,志工手捧愛心箱站在大街上,九十度彎腰鞠躬,感恩每一個投入的愛心,讓善念轉淨化人心,讓愛的能量傳遍在社會每一個角落,消弭人間災難。

 

能付出就是有福,帶著殘障孩子行乞的張爸爸,得知一人一善的意義後,歡喜以自己及孩子的名譽投下善款。【攝影者:郭健祿(濟恕)】 就讀華小的巫裔小朋友莎琪拉對於慈濟人并不陌生,除了自己捐款,她也帶著妹妹再次出現投下善款,種下小小的善良種子。【攝影者:何義雄(誠瓛)】 愛莎(Aishah)曾經在2007年的武吉瑪魯漁村發生火災時接受慈濟的援助,如今生活雖然依舊貧困,但是她卻翻轉手心,把當年感受到的愛傳遞下去。【攝影者:許凱傑(濟俊)】 吉打慈濟基金會職工把握因緣,暫時放下工作,走入社區勸募愛心。一位印裔同胞從錢包特別掏出51塊,原來單數捐款是印裔族群幸運的象征。【攝影者:許薇盈】

 

 

映像新聞:《吉打慈濟幼兒園一人一善-遠離災難》

映像新聞:《吉打分會吉打同仁送愛-洗腎中心一人一善》

映像新聞:《吉打分會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募愛》

映像新聞:《日得拉聯絡處-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募愛》

映像新聞:《蘭卡威聯絡處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募愛》

映像新聞:《玻璃市聯絡處-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募愛》

映像新聞:《莪占必叻共修處-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募愛》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