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17日】運慈悲力 弘宣妙法

Community:
Branch:

「謂菩薩以平等智,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生,究竟了無自性,諸法為因緣生,運大慈悲念力,弘宣妙法皆得安樂,名法緣慈。」

和大家分享,也就要用心哦!佛陀時時都是想要教菩薩法,希望菩薩精神理念,能夠很正確、堅定,所以期待人人能夠了解,菩薩法的真意義。我們應該要知道,菩薩,我們既是發心要學菩薩法,我們就要「以平等智」,要好好用心學習。佛陀引導我們,開啟我們的見解,讓我們能夠知道天地萬物之間,如何能夠接近這個道理。我們既是一一接近了,更要了解,天下一切萬物所成。萬物所成,是要從一切法這樣會合起來;有會合、有因緣,這個法才能夠有它的名。其實,事事物物都有它的法存在,事事物物都有它的性獨立。但是事物、這些東西,樹就是樹,就只是一棵樹,樹的性,就是樹的法,它的道理。我們若這棵樹會合那棵樹,再會等等,去將它組合起來,那個性就不同了。它有它各項東西不同,它的性,但是你若很多種將它混合起來,它的性就會合,就,作用就不同了。

一塊肥皂,肥皂,雖然我們說無患子,那就是「茆靡子」,現在的人叫做「無患子」。那就是一棵樹,這棵樹的樹籽很特殊,那樹裡面的籽是不能用的,卻是那籽包著的那層皮,若將它取起來,它就要再經過了其他…,用很多的東西去將它合成起來,就將它做一塊肥皂。這個肥皂方便利用,其實最重要的是這無患子,但是它在樹上,就要人去採下來;採下來,一粒一粒就像珠子,裡面那顆籽是不能用的,就要再人去剝它,剝這個籽外殼,這個外殼拿來就是散散的,雖然這拿來,同樣人工做一做也能夠洗,不過讓人,大家方便,除了能洗,又能滅菌。就像我們的淨皂。有在做的人就知道,現在我在說,我不是清楚,做的人就知道,他就知道:哦!這要用幾項東西,去將它合成起來,這塊淨皂,這塊肥皂就是很好的作用。

這在大陸,就有這樣的一位,她自己來這裡來分享,說到當初她為了皮膚,愛美,想要能夠較白一點,更加白一點,就有人跟她說:「妳吃兔子啦!那兔子肉能夠吃,吃了之後妳的皮膚就會變白。」所以,她這樣一連串,吃幾年的兔子,幾天就要吃二三隻,就是這樣累積、累積,幾年的時間內,她吃掉了一千隻兔子。所以,忽然間身體癢,後來就起一粒一粒皰。從這樣開始,她從年輕這樣一直賺的錢,光是為了這個身體,讓她用掉了很多錢,還是沒辦法好。

後來就是有人用到這個淨皂,向她介紹:「要不然妳用這個,用看看。」果然,用了之後,就慢慢這樣恢復,這樣她很歡喜,很感恩,又加上了同時,見習、培訓、受證。這是一個因緣,她自己在說,回來我們這裡,也是對很多人現身說法,這就是因緣。她自己說,她自己一直想:這就是因果啦!雖然一場幾年的皮膚病,她自己一直反省,自己一直覺得她應該懺悔,她是殺這麼多生,這麼多的生命,為了她一念的愚癡,迷,所以殺了這麼多生命,這是因果,所以讓她有這樣的因緣,這樣接觸到慈濟,現在很認真,常常用她的故事,因果觀,去現身說法。這就是很明顯。

我們也能夠說,「一切法皆從因緣生」,你要說它,東西,東西只是單獨,這樣要很普遍去使用,方便性比較沒有。若能夠將這個東西,再和其他的東西,用人這樣去將它會合起來,自然就產生了,很理想使用的物質。這就是從一切的因和緣,將它會合起來,成就了這項東西,很理想、很簡單用,用在人的身體,能夠合她的緣,就這樣脫離苦難。這實在是因緣啊!要來究竟,這個東西的性是什麼?若將這個因緣,一一再將它回歸回去,只是單獨一項東西,實在是也沒有辦法,它是要幾項東西將它會合起來,才有這樣。

這到底因緣是如何去會合?不可思議。將這些緣都將它離開,這並無自性。這個淨皂是好幾項東西合起來,才有它這塊淨皂的性,發揮在這樣的功能裡。若沒有這麼多東西會合,這些功能就失效了。所以究竟它、研究它,其實這都是,少了一樣東西都沒無法完成,多一項東西可能也失效用,這全都是要因緣剛剛好,才有辦法去發揮,所以「了無自性」。但是「諸法有因緣生」,這些法,就像那棵無患子,這棵樹,它也要因緣會合,要有它的種子,要有那片土地,要有合那個地方的地質。我們精舍說,是不是拿這個(植)栽回來種?聽說種不合,而且生不出來這個種子。我是聽說,雖然拿回來這裡種,問說:「這麼多年了,那個無患子呢?」有聽到這樣回答我:「不知道是否地質不合,它不生呢!」

人家在別的地方,去雲林,走過,「咦!這棵不是無患子?」「是哦!對啊。」去將它摘下來,正在結籽,摘下來果然是無患子,結了整串,這就是要有它的因緣。有這顆種子,要合那個地質,合那裡的空氣等等,才有辦法完成這棵樹。所以,因緣若不合,也是了無自性,也沒有辦法。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性,和它的因和緣,因緣會合了,這個性才能夠顯現出來。每一樣東西都將它們會合起來,又不同樣的性會作用起來。

這世間的東西,很多需要如何去研究,如何去發明,會合了,就有它特殊的性在。所以我們諸法,天地之間都有它的法,這個法,因緣又會合起來,那個法性的作用又不同了。但是,用在我們真如,我們能夠透徹了解因緣會合,我們好好把握了,「自然運大慈悲念力」。我們若能夠好好把握,諸法的因緣會合的時候,我們好好利用它,能夠大慈悲念力就發生出來了,能夠做很多好事,很多東西合成起來,能夠很有功效。每一樣東西我們在使用,我們穿的衣服也是一樣,穿的衣服若不是自然的瓊麻、棉花等等植物,去把它經過了人工處理,紡紗,我們哪有布呢?沒有布,哪有衣服?

現在就是抽石油,抽石油經過了層層次次,人工去造作,去提煉等等,去抽紗,才算一塊布。就像我們現在資料回收,那塑膠分類,將它分得很好,很乾淨,然後再製,能夠將它回原它的性。回原它的性,不論要將它做什麼東西都可以,要將它紡紗、織布也可以啊!這能夠織得很細,絲襪、絲線等等,這也是有這樣,對這個石油一路能夠千變萬化,不同的因緣去將它會合,不同的環境去使用它,就全都是不同,這全都是需要因緣會合。所以常常告訴大家,「因緣果報」,我們要很認真去體會。「因緣果報」是在我們人間,在佛法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學佛者不能沒有,不能不懂這個因緣。因緣,我們若全都了解了,自然這個「平等智」,這我們全都能夠透徹。所以因緣很重要,因緣會合,能夠「運大慈悲念力」,啟發我們人人的本性,啟發我們人人的愛心,這能夠為天地人間,做好很多事情。

要人間祥和,要能夠淨化,去除了污濁,也是需要運用大慈悲念力,自然這個污濁淨化了,人心淨化了,天地四大調和,人間祥和,這也是要因緣來會合,去運,運作大慈悲的念力。這個念力就是要法來啟發大家,打從內心本性,這樣啟發出來,所以需要的就是弘揚。「弘宣妙法,皆得安樂,名法緣慈」,這就是法的緣;法的因緣運用在慈悲,就是利益人間。

菩薩弘誓度生
常修六度之行
利益一切眾生
而於自他
皆生無上正等歡喜
名菩薩歡喜意

所以說,「菩薩弘誓度生,常修六度之行,利益一切眾生,而於自他,皆生無上正等歡喜,名菩薩歡喜意」。這就是「運慈」,我們運用這個大慈悲的念力,開始來弘揚佛的教法,自然我們這個教法,心靈啟發起來,弘誓願力。我們的身、口、意,身、口、意完全淨化,再立弘誓願,這樣我們在人群中,身的行為、口的說法、心的慈悲,若能夠這樣,立弘誓願,入人群中去度眾生,這樣「六度萬行」,我們無不都是在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其實是利益自己;我們自己在修菩薩道,感恩眾生給我們機會,在人群中去體會煩惱苦,在人群中去了解,我要如何去身體力行。

所以,也曾說過,我們要感恩苦難眾生,給我們機會去付出,所以要感恩。這樣是不是利自己呢?名稱上利益他人,其實我們是利益自己,完成了我們的菩薩道。所以,「自他皆生,無上正等歡喜」,我們期待,就像一艘船,從此岸到彼岸,我們自己來駕駛這艘船,我們再度他們,大家一起到彼岸去;從迷的此岸,到覺悟的地方,度自己,同時度他人,到同樣的一個目的地。所以,「自他皆生,無上正等歡喜」,在同一片覺悟的心地,這人人歡喜,皆大歡喜,「名菩薩歡喜意」。人人生出了歡喜的心意,身、口、意同時,心這樣一起來歡喜,同時來發弘誓願,這就是佛陀教菩薩法,菩薩在人間所行的過程,就是要有這樣。從地上一切的東西,我們用心去體會、了解,將這些東西要如何應用的道理,我們清楚。道理,大地乾坤的道理是這樣,我們身體,小乾坤的心意道理也是這樣,會合起來了,無不都是利益人間,這就是菩薩應該要走的,那就是安樂行的方法──「三軌」、「四法」;「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身、口、意發弘誓願」,這就是四法。我們要用心。所以,佛陀再向文殊師利說,也就是叫醒大家。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文殊師利
是菩薩摩訶薩
於如來滅後
有成就此第四法者
說是法時
無有過失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是前面說過。「四法」,我們要對天地、人間,都要很認識,身、口、意三業我們要調好,要再加重了發弘誓願在人群中。所以,「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

常為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國王 王子
大臣 人民
婆羅門 居士等
供養恭敬
尊重讚歎
虛空諸天
為聽法故
亦常隨侍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對這些,國家這些人,修行者、在家者,對這些人同時這樣,「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

菩薩為這些人說法,這些人也是隨時接受這樣的法,也是隨時願意付出,一起去付出。這就是供養,常常向大家說,供養是付出。同心志願、同時付出,大家信、願、行,能夠「教理行證」,這全都是一樣。既然相信,大家一起發願,同時有志一同來走,時時要如何教育。教,要牽入這個道理,道理進去了,就要身體力行,所以一定都沒有離開,這個身體力行,還是要這樣一直走,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會。我們若沒有感受,沒有體會,即使說了一大堆也沒有用。文字再好,就是人沒有要去動作,對人間、社會,也沒有什麼大利益,所以還是要身體力行。

這是前面說過的法。下面接下來,就是:「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若在聚落 城邑
空閒林中
有人來欲難問者
諸天晝夜常為法故
而衛護之
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那就是說,我們說法的人,在任何一個地方,不論是在村莊裡、在聚落裡,在人共同聚集的地方,願意去為這些人說法。

若在聚落、城邑
空閒林中:
若其說法人
在村聚落
或是城郡邑
空閒靜處
或山林之中
任何處所

不只是在村莊、聚落,或者是在城市,在郡、在邑,就是更大的鄉、鎮、市、縣等等,都是願意去為那些人說法,或者是遠離這個城市、鄉村,到了很靜的地方,閒靜的地方,山林裡面,任何一個地方,所有的空間,遍空間法界。

若「有人來欲難問者」,我們若有這樣發心,想要持經,不論在很熱鬧的地方,人群的地方,或者是遠離人群,在閒靜的地方。假有有人,不論你持經、弘法的人,到哪裡都同樣會遇到這樣的人,就是要來問難的人。

有人來欲難問者:
凡有遭問難
必有挫折
諸天得為其作衛護
則正念不失
說必投機
皆得歡喜

凡是持經的人,若遇到這樣的人,「凡有遭問難,必有挫折」。這個法,若遇到這種,為批判而批判,這樣的人,為批評而批評的人,若遇到這樣的人,其實這位持法者有理說不通,真的是有挫折感。因為你怎麼說,他都能夠來批判你、批評你等等。或者是法,聽(進)去了,但是不要去身體力行,背道了、停滯了。有的是違背這個道理,有的是停滯那個地方,若像這樣,講法的人真的有挫折感。所以,「諸天得為其作衛護」。若遇到這樣,有挫折之時,自然就有那個境界,諸天就會現前來作衛護。或者是什麼因緣,有這樣的人會來鼓勵他,來協助他,表達有志一同。

我們就說過了,在委內瑞拉,那麼惡劣的環境,要在那裡付出,是這麼困難,卻是能夠遇到當地的人,願意有志一同來陪伴她。同樣的道理,這就像「諸天為其作衛護」,其他的人,知道她有困難,就大家就都來幫助,同樣。所以,「則正念不失」。打氣、打氣啊!就是這樣,她再將她的信心再恢復,「說必投機」,知道這應該要繼續說,有人來支持,有人聽得進去,有人聽了之後能夠身體力行,所以應該要再把握因緣,要再繼續說,要再繼續弘法。所以,「說必投機,皆得歡喜」,都能夠很歡喜,信念不失,能夠配合我們。而且有志一同,很投機的人,我們大家去做這一項事情,這樣會很歡喜。

所以,「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

諸天晝夜常為法故
而衛護之:
諸天龍神於佛前
立誓常為護持正法
於說者有難
故諸天常衛護之

諸天、龍神已經在佛前立誓願,「常為護持正法」。我們人間生命短暫,若是天,諸天龍王,他們的壽命很長,他們的一天,在四天王天就我們的五十年,忉利天一天就我們的一百年。想想看,所以我們來生幾世,我們發心立願,這諸天護法一定是這樣,一路陪伴,不論你幾生幾世,他的願還是在。我們過一輩子了,他過不到兩天,所以他的壽命長,他的天日,兩天就我們的一百年,我們,說不定他們的兩天,我們過不完,我們就已經往生了,又再來生了。這就是諸天龍神護佛法,既在佛前立誓願,長長久久,他們就是這樣衛護我們,保護我們,護持這個正法。因為護持正法就是護持人,持法者,所以,「於說法者有難,故諸天常衛護」。

能令聽者
皆得歡喜:
能令聽聞法要之者
皆得深妙法喜之樂

「能令聽者,皆得歡喜」。講法的人不困難,暢其所談,能夠談得很好,說得很好,聽的人能夠聽得很歡喜。

下面這段文再說:「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所以者何
此經是一切
過去 未來 現在
諸佛神力所護故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為什麼呢?這諸天護法,佛陀若來人間,因為人間就是壽短,就像我們釋迦牟尼佛,在人間是八十的壽命,若要說忉利天,他們一天都還沒過哦!諸天既在佛前這樣就發願了,所以還是一樣,他會長久,為這個娑婆世界的正法,同樣這樣不斷地支持下去。這就是諸天護持,「以聞者歡喜,得法利益」。因為他們的時間,我們的時間,他能夠時時為我們護持。

所以者何:
何以諸天擁護持經
以聞者歡喜
得法利益
顯三世佛
皆共說此妙法
故共護此經
不但諸天侍護

對我們人間來說,這是長久護持;對他們來說,他們的時間很長,就是這樣發願,就是這樣護持我們。我們能夠說法者,就是能夠利益人間;聽的人接受了,歡喜了。

所以這樣,顯出了,「三世佛皆共說此妙法」。因為過去、現在、未來,佛佛道同啊!每一尊佛都是一樣出在人間,同樣就是講《法華經》,一定要將《法華經》講完了,這就是佛來人間,佛佛道同。佛佛來人間,就是要講這個妙法,教菩薩法,這是三世諸佛,佛佛道同,「共說此妙法」。所以,佛這樣生生世世來人間,天人壽長,還是同樣這樣不斷在護法。所以,「故共護此經」,這諸天,永遠都是在,同時保護這部經,不但諸天護持,其實,諸佛也是一樣在護持,諸佛菩薩也是護持這部經,諸天也是一樣。

所以,「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此經是一切
過去、未來、現在
諸佛神力所護故
此經精深奧妙故
過、現、未來
三世一切諸佛
以神通力
之所護念故

不只諸天,就是過去、未來諸佛都是這樣,在護念這部經。「此經精深奧妙故」,所以「過、現、未來,三世一切諸佛,以神通力,所護念故」。對這部經特別,諸佛就是共同護念,這《妙法蓮華經》。諸佛的神通力,神通,前面就說過了。我們就是要用心,其實這個妙法,就是要普被在人人,讓它開闊,人人心中有法,契於運用,這才是真正力量在人間。這是諸佛菩薩所說法,所用意。

下面這段文再說:「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文殊師利
是法華經
於無量國中
乃至名字不可得聞
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真正要能夠遇到這部經,能夠受持,不簡單哦!下面這段文,佛陀又再叫:「文殊師利啊!是法華經……。」說明了這部《法華經》,「如是妙法」,這部經就是妙法啊!這部經裡面,完全都是很微妙的法,涵蓋很多,要如何修行,要如何弘法,要弘法的過程在人間有多少種?林林總總,很多人間的心態,生活中的生態,有生態、有心態,不同。這種的生態,在什麼樣的時代,總是時代不同,生活環境不同,那個生態完全不同。

心理、心態,人的心理,那個心態如何變化?生、住、異、滅。人的心,生起一念,如何的變化,因為人心的變化,所以生態、整個環境也是同樣跟著變化。心若很單純,環境就單純,所以完全是在人間的心理,所變易,所以使社會生態變遷。這就是因為人間就是這樣,所以佛陀講這部經,就是要適應佛的時代的未來,是我們的現在;就是適應在現在的生態,適應現在的人心,所以他說起了,很多生態、心態變化,那個過程。我們持這部經,我們要如何去適應它?要如何去對症下藥?這就是我們要學,要很用心學。

所以說,「文殊師利,是法華經」。

文殊師利
是法華經:
如是妙法大乘經典
昔未顯說
故昔不得聞

「如是妙法大乘經典」,就是《法華經》這部經,大乘經典,也就是內含著妙法。所以,「昔未顯說,故昔不得聞」。過去都不曾聽到,因為過去佛考慮時機還沒有到,所以他還沒有說。所以,在這個,「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

於無量國中
乃至名字
不可得聞:
於餘無量國土中
乃至欲聞大乘經名
亦難得聞
約時四十餘年前
久默斯要
尚不可得

過去既然還沒有說,在很多無量國中,乃至名字都不可得聞,光是要聽到那個名字就難哦!所以,「於餘無量國土中,「乃至欲聞大乘經名,亦難得聞」。也難得聞啊!聽不到。因為我們若用時間來說,那就是佛陀開始講經了,因為根機差別,佛陀不得不應眾生根機,所以從聲聞、緣覺,小乘、中乘,一路這樣適應根機而說。過去已經四十多年了,雖然佛陀說法,大家聽到法,但是在過去的四十多年間,並沒有聽到《妙法蓮華經》,這個名字。不只是這個名字沒有聽到,連裡面的法都都不曾聽到。所以,他就還沒有說,所以在無量國中,當然也是還沒有開始,去弘揚教法。所以,「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這是在過去,時間,就是佛說法,也要經過四十多年後,現在才開始。因為過去已經是「久默斯要」,因為四十多年前就是都沒有說,過去一段時間也告訴大家,佛陀懷著妙法,都還不能說。到了四十二年後暢演本懷,才將他的內心隱藏著這個法,才開始來為大家說法,這明白向大家說。所以,「久默斯要,尚不可得」。

大家聽法,都還沒有聽到這種大乘法,經文說「何況得見,受持讀誦」呢?

何況得見
受持讀誦:
何況親眼欲見是經
心內受持口中讀誦
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顯今日得聞

在佛陀的時代,過去四十多年前,佛陀久默斯要,這些話都沒有說,這些法都沒有顯現,所以大家聽都不曾聽,看都不曾看,要怎麼有辦法受持?所以,「何況親眼欲見是經」。何況親眼看到這部經呢?所以,「心內受持,口中讀誦」,這也還沒有辦法啊!你要發心,「我要受持大乘法」,時機還沒有到,佛還沒有說,你就沒有那個因緣去發心,想要持這部經,所以這是時機還沒有到,所以說「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現在,「顯今日得聞」。現在已經聽到了,四十多年後的現在,這是佛陀的時代,四十多年後的現在,終於佛陀開始,將這部經說出來了,甚至很用心慢慢來分析,又加上了文殊師利菩薩,他的智慧,在〈序品〉開始,來敘說這部經的重要性。過去的日月燈明佛一路走過來,傳法,最後也是要講這部經。長久的時間,二萬尊日月燈明佛,都是同樣要持這部經。接下來,文殊菩薩,一段一段時間,很緊要之時,文殊菩薩就又來契機,來完成佛陀要暢演心懷的機會,也就是讓我們有機會,聽得更詳細、更清楚,更了解世間的生態,更了解修行者的心態,更了解時代中,眾生那個心理狀態,讓我們更加了解。

總而言之,法在人間,總是要應那個時機,而佛在人間,才有八十年,說法才有四十多年而已,這個妙法需要大家來傳承。所以我們發菩薩心,就要學佛這分「覺」,與宇宙天體共為一體,我們要很了解,天地萬物種種的事物,它的性,它的因緣會合,種種人事物我們都要去清楚、去思考、去了解,若這樣就能夠適應時代、根機,我們就是隨機受教,教、理、行、證就會很清楚。在我們要時時聞、思、修,不斷上求,不斷下化。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