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11日】末法持經 生大慈悲

Community:
Branch:

「是甚深微妙法,遇佛世正法難。正法住五百年,次千年為像法,後萬年為末法;末法時世劫濁,眾生心垢濁重,持法弘經道難。」

要很用心來體會、來了解啊!確實,佛法甚深微妙,在佛世時,佛陀說法那時代,大家能夠直接聽佛說法,見佛聞佛法,這是多麼有福的時代啊!佛陀親自說法,在那個時代,尤其是眾生心單純,時代、環境都很單純。那個時代要能夠接受佛法實在是不困難,體會佛意也不是很困難。不過,眾生就是煩惱重,所有的煩惱不是時勢惡濁的煩惱,是眾生與生俱來累世累積的煩惱,讓我們眾生無始以來層層疊疊,無法去算計的生世,所以這種無明煩惱、因緣果報帶來人間。人間,這成、住、壞、空已經不知幾回過去了,在佛陀的時代,那時的人間,地球上人口不算很多,所以很單純。時世單純,但是四姓階級也分得很清。貧困的人,是賤民的人,那就是苦了;窮,就是貧。貧得非常的貧,苦得非常的苦,若像這樣,要接觸佛法真的是很困難。

是因為佛陀,他的慈悲,知道人間這樣是不平等,所以他從年輕,太子時,就是為了這個問題才說要脫離王宮,要入人群中去體會、去找,找出人與人的中間,這種歧視、分別,要如何能夠讓他們平等,這種生活「名稱貴賤」能夠平等化。那時候,他走入人群去體會人間疾苦,當然,也是要去找,追求出真理來。真理要去哪裡找呢?在人群中找,在大自然境界中找,所以他離開王宮,在人群中去了解,在人間中去體會,然後他就決定到安靜處,去體會大自然。所以,這是要用一段很長的時間。離開皇宮幾十年了,當然傳說中也有人說是六年,但是也有人說是十一年。我們大部分都以十一年時間,五年入人群了解世間事,六年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去體會大自然的境界。

從外面,人群、自然等等,才找入了內心身、心、靈的問題;身、心、靈的問題,體會到人人應該是共同體。這個道理,到底這個心理,那個深處,到底是怎麼樣?所以他用真心誠意,用心去體會。一直在那寧靜的境界,從外境人、事、物的道理探討、了解,一直回歸到自心靈的境界。在這安靜中,二十一日,他突然間開悟了,那個身、心、靈整個安靜下來之後,一定是外面的境界都清楚,找入來心靈的境界,寂靜清澄,心完全沒有波動。突然間,天還未亮,凌晨的時候,突然間睹明星,就是在這靜靜的當中,眼睛這樣慢慢展開,看到遠方星空萬里,那星,非常閃光的一顆星,突然間和他的內心深處的境界接觸到,會合了。這個境界,天地宇宙,天體、心體合一,「哦!就是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體會了。這種的感覺,完全天地宇宙萬物的真諦道理全都攝受在那一念間──毫芒就是合抱的大樹,毫芒就是藏著乾坤的世界,所以乾坤世界就是藏在毫芒中,那就是我們的真如,真如藏乾坤。我們的佛陀,他就是這樣覺悟,甚深微妙,這個法。

儘管這樣來描述,語言的描述,文字來記載它,大家這樣聽,這樣記錄,再拿來看,這是什麼境界呢?自己聽的,自己記錄的,再來回復,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能夠覺悟呢?我們現在的人無法去體會,只是知道:這可能是一個很美的境界,很開闊的境界,很寂靜、美妙的境界。可能我們能夠感覺的是這樣,但是那個天體宇宙和我們的心,這分的體會,那個心境要如何來描述?聽的人總是能夠聽到這樣的境界,卻是要真正去體會、覺悟,還有一段的距離,所以佛陀就要用心,這段的距離要如何將它連接起來?那就是要用心,慢慢地去告訴他們去除煩惱,去除煩惱的方法,要如何去除它,所以就要運智啟悲。運用智慧,這個悲心,從心,悲心念,他們無法體會,那就是就像自己過去,入人群,在大自然境界裡面,但是還無法真正體悟這個大自然與這真如會合起來,那個與天體合一,還是沒有辦法。

所以,這回歸回來,現在聽法的人應該也是這樣。這「同體大悲」,佛陀開始運智啟悲,把這個智慧運用,分別大自然與人群中種種的道理,決定開這個法門。大家最容易知道,人群中的苦,有感覺嗎?在生死中,病痛當中,有苦嗎?這種心靈,五蘊。除了苦、集,在這個苦,現實的境界的苦,以及有去承受到這分病痛的苦,和死將來臨,恐懼的苦,這種心靈,心識那個苦。所以,這全都是世間很普遍,不是為生活苦,是為生命苦,這就心靈的苦啊!所以,苦是普遍的,貧困的人是為生活苦,病的人是為生死苦,富有的人是為生死煩惱苦,世間脫離不了「苦」。佛陀先應機說法讓大家知道。你知道了,要如何解除?要趕緊修行。說很多、很多修行方法,所以根機就在這個地方浮出了顯明的根機。

有的人智慧較利,很快就了解,緣這個無常的境界,緣覺,了解了,他超越了聲聞。聲聞就是要再一一來聽,一一來體悟,所以一步一步來教。這種在「迷」和「覺」中間這個距離,佛陀要如何將它補起來,讓人人就這個法,「就有道而正焉」,把這個道,先將他帶入正確的方向,鋪這條菩提大直道讓我們走,這樣讓我們一段一段走。如何去除煩惱,了解無明、生死苦等等。了解之後,還有一段要怎麼辦?就是要趕緊,這段那就是菩薩道了。佛陀的時代,說法才四十九年而已,這一段一段的道路要鋪,實在是不容易。眾生的根機,那個時代人也是有煩惱,就已經向大家說,時世雖然單純,人口少,時代的生活很自然,但是同樣的,人性生分別性,貧富、貴賤,同樣有這樣的苦。所以,在佛陀這麼單純的時代,眾生的煩惱要去除也不容易。

看看,《法華經》,佛陀教我們要如何發弘誓願;〈法師品〉,讚歎持經的功德;〈見寶塔品〉,讓我們見性;〈授記品〉,鼓勵發大心等等。一步一步一直走,發了大心,要弘揚大乘法,佛陀開始要讓我們知道困難,讓我們心理有準備,所以就說很多末世,濁惡世那個時間的污濁,有五濁,人的心理、時代的濁氣,很清楚讓我們知道。所以,文殊菩薩考慮到大家是不是會這樣嚇到就停滯了呢?就請佛陀說出避開危險、惡濁的方法,要如何能夠弘法,弘法得法喜充滿;聽的人有心得,說的人很歡喜,聽的人也歡喜。這就是要用方法。

所以,「是甚深微妙法,遇佛世正法難」。微妙法要傳在後世,卻分出了正法、像法、末法。本來正法住世能夠一千年,但因為什麼事情知道嗎?阿難代替他的姨母,以及耶輸陀羅,一大群,五百位宮女從宮中出來,好樂佛法,求佛讓她們出家。佛陀不允許,她們就去求阿難,請阿難去講情。阿難重感情,向佛陀求,也向佛陀說:「過去諸佛也是有出家二眾啊!」因為佛陀有說過了過去諸佛的故事,阿難也有聽到,阿難聰明,向佛陀請求:「其他佛的世界,同樣有比丘、比丘尼,女眾修行的也有啊!」佛陀就說:「濁惡世之時,女人障,這個障礙很重啊!」但是阿難還是鍥而不捨,因為他也認為:不是平等,為何要去分呢?所以佛陀也知道不能分,也知道這就是眾生所要共承受的業,允許了。

因為這樣,正法本來是千年,所以促為五百年。我們要認真,修行要安分守己,真的是要用心。佛法不分貧富、貴賤,男女分別,只是在這個生活中,有種種種種不方便,所以只是這樣的分別,正法就是要如何向外去弘揚,那就會有一些障礙,所以成為五百年。「正法住五百年,次千年為像法,後萬年為末法」。像法一千年,過了之後,再來就是已經慢慢進入這末法的時期。「末法時世劫濁」。末法要多久啊?萬年的末法。這個末法時代,慢慢就是因為人心,隨著人心而成末法了。所以,「眾生心垢濁重」。眾生的心就是一直垢濁而重,這個濁氣很重,眾生的業力愈來愈重,所以「持法弘經道難」,這個道很難走。

*正像末分三時:至末法,謂去佛世時長遠,遂漸脫規離道,共業災頻繁。起正教法轉微末,誓願持經弘法,三軌四法安樂行。

佛法分三時,就是這樣。我們要知道這個正法、像法、末法這三個時期,末法就是「去佛世時長遠」,離佛世已經長遠了,二千多年了,以我們現在,愈來它就是離佛世愈遠,所以,「遂漸脫規離道」。世間的人,倫理道德一直一直漸漸脫離了,現在的人間世俗不就是這樣嗎?過去的家庭組織,就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五代同堂,這「福、祿、壽」是多麼地榮幸的事情啊!現在老人問題已經很大了!年輕的去組織小家庭,出去了,一代一代都已經拆離開了,沒有三代同堂了。兩代同堂就已經很少了,要再說三代同堂嗎?還談得上四代同堂、五代同堂嗎?這已經沒有這個家庭倫理,就已經淡薄掉了,這就是脫規離道了。

因為這樣,這倫理道德已經一直淡薄掉,禮義、道理都沒有,一直淡掉了。所以,眾生共業,一直向著那個欲念一直追啊!追啊!追欲念,這種無止境。所以慢慢的眾生造業,再共業累積,就會影響到大自然。所以現在說空氣污染、災難偏多。所以,「共業災頻繁起」。這就是我們眾生共業,災難頻傳,一直起來。這在國際間,我們宏觀天下,國際間多少的災難,不論是自然天災,所造成的難民,氣候難民,也有人禍的難民,還有心靈的災難,成心靈的難民。一直共業的困難,災難層層在一起。 所以,「正教法轉微末」。法漸漸一直微劣了,這個正教法要如何去教育?過去老師在教育,和現在老師教育不同哦!過去父母在教孩子和現在也不同了。現在父母要向孩子說對不起,老師要向學生說對不起。這在現代叫做「愛的教育」。你要不斷不斷釋放出:「我很愛你。」愛的表達就是不能責備你。這就是現代,這種的「正教法轉微末」,真正的教育已經愈來愈淡薄了。這個師變成是朋友,朋友變成是兄弟,所以大小不會分了,現在就是這樣。所以,「誓願持經弘法」。若有人願意公正,將這個法回歸回來,來弘法。正法要住世,那就要用「三軌四法安樂行」。「三軌」大家還記得,「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四法」——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用這樣來在人間,要如何來推動佛法,大乘法。

*菩薩謂大愛念,即與喜樂之心,教導造福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名大慈心。

所以,菩薩就是大慈愛的念,「菩薩謂大愛念,即與喜樂之心」。時要為人間造福,希望人人都能夠得到福,所以得到歡喜,得到快樂。要得到歡喜,得到快樂,就要教導他多造福,多啟愛心,這就是菩薩要在人間教育,菩薩要先內心要有大慈愛的念。「教導造福愛念一切眾生」,為眾生,希望眾生時時法喜充滿,時時真正地快樂在人群造福,這就是菩薩所要教育眾生的目標。希望一切眾生「常求樂事」,求法、聽法、聞法行於法中去施予愛與教育,這就是眾生需要菩薩來引導。「隨彼所求,而益之」,這些人懂得要求法、正確的方向,我們就隨他所需要,隨他的根機去付出,這叫做「大慈心」,這就是菩薩。要運用正法,正法不是只在那個形象的數字,不是在男女的分別,是在那念心,在那個真如本性,在我們眾生平等,將那個習氣如何轉過來的這念心。

男人比較有魄力,世間的事情看很多,所以一般的人都是重男,認為他們清淨,要轉清淨法容易,因為有魄力。女人呢?拖泥帶水,較愛比較,要斷煩惱就比較難,只是這樣而已。所以其實一樣,女人、男人同樣是真如本性平等,這只是要讓我們了解,女人要再更加倍用心,去體會,去了解法,細心去接受。看看觀世音菩薩,完全就是以女人相,所以他普聞應現,就像慈母這樣在覆護愛子,菩薩就是這樣。文殊菩薩他也是時時用這樣的形態來度眾生。從慈心,就是要平等,所以這就是佛陀在教導眾生,如慈父、慈母一樣,菩薩道就是要鋪在這段路。眾生迷了,而有人願意接受教育,就要循循善誘,將將他循循善誘過來,就要牽教他,走在這個菩薩道裡,這就是正法。將佛法正確在人間,這就是正法,正法住心,那就是正法在人間。

所以過去有說過,一日能夠拉長成為一劫,可以將一劫促為一日。時間,我們能夠從我們的心,一念心一轉,是善、是惡,善心可以成就一切的福業;惡念,一念之間,能夠破害一切,也能夠造成很大的災禍,這就是在一念間。這個念,對我們的「時」,是短暫的「時」?或者是劫波的「時」?這就是看我們的心念,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法。又前面的文,

經文:「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

知道這個法末之時,弘持經教是這麼地困難,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心有準備了,我們願意發心持經法,在法滅後,佛陀滅度之後,末世這個時候我們要持經,那就要用前面那個「慈」,大慈的心來轉眾生的念,讓眾生啟發人人有這一念的愛,這才是有辦法將這個末世的法成為正法,那需要持《法華經》。這是前面所說的,我們有「三軌」、「四法」,心理有這樣的準備,要身體力行,在「三軌四法」中這樣走過來,來持這部經。接下來這段文就說,

經文:「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

經文簡釋: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無論為在家、出家之人,既持是經修大乘行,必以能得大乘果為樂;菩薩欲與眾生福樂,故生大慈心。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悲心」。我們要持經的人,就要有這個心理,不論是在家、出家的人,我們都要對他們起這個大慈悲心。所以,「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因為我們一定要在這個出家的人,我們要讓他大慈悲,鼓勵他也要行菩薩道。「於非菩薩人中」,就是世俗人,或者是不曾聽到大乘法的人,出家之後,他也是沒有聽大乘法;在家的人沒有接觸到佛法,更何況大乘法呢?我們要在這樣的人群中,生大悲心。我們就要作這樣的念:這些人雖然出家,不能接受大乘法。有的人不曾接觸到佛法,也或接觸佛法,也沒有聽大乘法。這樣的人,我們要起慈悲憐憫的心,因為這些人在佛法中有大失。所以,我們要起這個大慈悲心。

「當以在家善男信女,出家僧眾人之中,生於大慈,與人樂之心」。就是要這樣,生出了大慈,我們要好好來為他們引導,鼓勵他們能夠助人這個心是最快樂的。所以,不論是在家、出家的人,「既持是經修大乘行,必以能得大乘果為樂」。我們要為他們引導,我們自己也是這樣,於大乘法,我們要一心精進,我們要再來發心,來度這些人。就像我們昨天說過的,人人都是大船師,人人都有擁有那艘大船,也有大白牛車,我們自己駕駛車,自己駕駛那艘船,我們能夠從此岸到彼岸,我們也能夠順便帶、載很多人到彼岸去,同樣的道理。所以,「必以能得大乘果為樂」,到彼岸就很快樂了。「菩薩欲與眾生福樂,故生大慈心」。菩薩就是像這艘慈航,觀世音菩薩時時駕慈航度眾生這就是菩薩。

經文簡釋:「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於諸不修菩薩行,執邪見之人,應生大悲拔苦之心。

「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在諸不修菩薩行的人,這些向來都不願意去行菩薩道的人,這些人就是有偏見,所以執邪,執這個邪見,這樣的人,我們要對他生起了大悲心,拔其苦難。我們昨晚聽弘展在跟大家分享,他要如何能讓大家接觸到慈濟,讓他們很了解慈濟是在做什麼事情,讓他們不要有誤解,讓他們不要有……等等,這,同樣的道理。這就是對不了解的人,有偏見的人,讓他們,我們對他們要先憐憫心,不要排斥他們,我們要設法拔除他心靈中的煩惱,不論是故意要排斥,或者是不知道的誤解,我們都要讓他很清楚。不只是清楚,還能夠邀他一起來享受這種助人為快樂的根本,讓他也能夠感受到歡喜快樂,為社會的人群的祥和造福,這是我們發菩薩心的人要這樣做。

*菩薩於二乘中,應生大悲之心,拔出變易生死之苦,與一乘諸佛智慧之樂。

所以,「菩薩於二乘中,應生大悲之心,拔出變易生死之苦」,修行的人,已經了解生老病死是苦,去除煩惱了,他不敢投入人群,我們就要鼓勵他,還是一樣,天下自然的法則,沒有那種沒有生老病死的人。那要好好造福,身是載道器,我們能夠自度度他,自他兼利到彼岸去。我們要好好來引導他,所以在這個二乘人中,我們生大悲心,將他拔離出來。讓他能夠脫離這個「變易生死」,因為這個「變易生死」是心靈的變易。他「分段生死」既了,知道大自然的法則,卻不知道這個心靈的變易。「有為法」他懼怕,所以他拒絕「有為法」,執著在「無為法」。所以這無法去成就他六度萬行,六度萬行沒有成就,就像剛才說本性,真如本性已經啟發了,佛陀用方法鋪一段、第二段,還有第三段,這段的距離,第三段沒有去鋪,沒有自己用愛鋪路這樣走過去,菩薩道沒有完成,佛果就不會成,所以我們要慢慢鼓勵他,連那個心靈的「變易生死」,我們也要將它拔除,讓他從二乘成為一乘。「與一乘諸佛智慧之樂」,諸佛智慧之樂,一切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種智,讓他一段一段去體會這個智慧的深度。

*菩薩欲令離苦,故生大悲心。此慈悲心,全對眾生而起,故曰利他行。

所以,「菩薩欲令離苦,故生大悲心」,菩薩就是要讓所有的人都能夠體會了解,對出家修行,他只是在自己的範圍,我們能夠將他引導出來,大家同時合心起來為人間佛法來付出,這就是大慈悲心。讓他們走得出來,讓他們來投入,同時去走,這就是大悲心。希望大家都能夠離開執著我自己偏私的心理,都能夠將他們帶出來。「此慈悲心,全對眾生而起,故曰利他」,我們要利他,我們要為他們想,有的開始在修行,只是他們的心理一直顧著自己,走不出來,我們也要設法將他度出來,不論已經接受到佛法,還沒有接受到佛法,我們都希望他能夠向大乘法,這就是為利他來想,不是顧自己,是顧他人。

其實,我們顧他人,同時也已經顧到自己了,所以我們顧他人,了解,我們要斷煩惱有為法,那完全要斷除,是斷煩惱的有為法,不是事情都不要做這種的有為法。因為很多煩惱都是在人群中來,我們要投入,才有辦法體會煩惱的去來,就像佛陀他就要脫離皇宮,他入人群,了解一般人的生活,苦在哪裡,他了解了,再去進入大自然的境界,在大自然境界之後,再把這個法入我們自己的心,好好來思考那個很深奧那個靈,我們這個魂,我們真真正正的理,心理裡面,那個內心和外面的理,要怎麼會合起來,這就是佛陀他的修行過程。我們大家也都要這樣啊,不入人群,不了解道理,我們要如何去解決煩惱呢?同樣。

經文簡釋:「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
應當發堅固心願力,作是念言:如斯不信大乘之人,是大過失。
有如來寶藏而不能得,有廣大威神而不能用,故云大失。

所以,「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那些人很怕入人群,若這樣,他永遠就是失去了要如何覺悟的機會,無法去體會煩惱的來源,哪有辦法斷除煩惱的源頭呢?所以,這就失去了斷煩惱的機會。所以,「應當發堅固心願力」,我們要入這些人群去,就要,要有這個堅固的心,提起願力。「四法」不就是身、口、意、誓願,我們要有願力,我們的身體要如何力行,去行動,我們要如何去和他們說話,我們要如何這個心志堅定?堅定了心志,我們還要再發弘誓願,這就是我們自己應該要很清楚。所以,「作是念言:如斯不信大乘之人,是大過失。」,這實在是很大的過失,很可惜。

「有如來寶藏而不能得」,如來的寶藏在眼前,就是無法得到,這實在是很可惜。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我們法要在人間,脫離了人間,根本就沒有佛法好修,我們修佛法就要斷煩惱,你脫離人群,沒有煩惱好斷;你脫離人群,不只是不了解人群中的生態,你更無法了解自己心理上的心態。向外既不了解生態,對自己無法了解自己的心,心態,你要如何度眾生?你要如何度自己呢,斷煩惱呢?所以我們必定,人,人與人之間要互動,不是閃避,閃避這不是修行,修行是要在人群中,這種精神的力量,就是要在人群中。我們要起大慈悲心,佛陀若不是動起了大慈悲心,怎麼會離開皇宮呢?若說不必以事來會理,那這樣他就在皇宮裡面修就好啊,他就能夠覺悟啊。

但是佛陀還是要這樣,現這個相讓大家知道,知道修行的過程,就是要先去投入,先去了解,先去體會,收集了這些煩惱無明它的源頭,因從哪裡來。我們完全體會之後,才開始來整理這些理,這個事,來分析歸於道理,他就會到那個大自然的境界去思考,四季是怎麼來分?怎麼有冷、有熱?怎麼有白天、晚上?大自然是怎麼在循環,他在靜寂的大自然去體會。所以,動、靜,事、理全都要會合,也要去做好好的分析,外面的生態,內心的心態,怎麼分析得很清楚,體會。這佛法在人間,在人間得正覺來度化眾生,我們大家能夠這樣去體會,佛法是這麼地平等,這麼地簡單,但是我們要必須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