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24日】惑障除盡 離垢清淨

Community:
Branch:

「離惡行為過失,斷煩惱之垢染故名清淨;惑障除盡解脫離垢清淨。超諸善惡無對待之清淨,則性淨解脫之自性清淨。」

用心哦!修行,不離開生活,修行在每一秒鐘,呼吸間,無不都是要隨時修行。修行,不是在很遠,是在我們身邊靠近。「離惡行為過失」,這也就是修行,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我們在周圍生活中,我們要做什麼事情啊?事,這件事情該不該做?該做的,我們要積極;不該做的,我們要即時停止。哪怕就是想,「不對的!」我們也要趕緊停止,這不要去行為,那就是無過失了。我們平常常常說,戒、定、慧,這就是叫做「戒」,防非止惡。不對的,我們不要,連想都不要,起一念的念頭都不可以哦!我們要用心、警惕,我們要離開、避開惡行為。有過失的事情,我們一定要避開,要遠離這個過失的錯誤。

不能做,更不能想,要「斷煩惱之垢染」。而我們若對人呢?事是人做,這件事情人在做,邀我們和他一起完成,我們就要好好用心思考可不可行?我們要細思,正思惟,念念在日常生活中。要防範、要守戒,不要身體對事、物,我們起了貪的念。對人呢?這個關係,有時候關係和我們很好,很投緣,就來告訴我們:「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情,有利哦!能夠得到很多很多的利益。」若是這樣,聽,這個朋友能信,我們就這樣去信,這樣去做,有時候我們也偏差了。

所以,我們還是要細心思考,很細心來思考。儘管是很好的朋友,儘管是我們能夠信任,但是他想要做什麼事情,既然來邀,既然來說,我們也要仔細想想看。不對的,不只我們不能做,我們還要勸他說:「不可。」這叫做「細思惟」。我們日常生活就是要這樣,所以平時「離惡行為過失」,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斷煩惱之垢染」,這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思。不論是我們的心思,不論是我們生活動作,和離惡,和斷煩惱息息相關,這才叫做修行。我們不只是不要去做,也不能有這樣的起心動念。有與人的當中,儘管他在做好事,「是好事啦!來,我們和他會合。」這個好事是什麼好事呢?我們也要思考,是不是我們能夠做?對社會有利益,對人群有利益?或者是干涉到更大?

現在五濁惡世,紛紛擾擾,我們只是能夠做在利益人群,不要去做到的,就像前面我們一直說,應該要避免的,國王、大臣等等,不要以為我們若和他們攀緣,我們會得到什麼利益。同樣的道理,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本分是做什麼,我們守在我們的本分,人與人之間就是安分守己,做我們應做的事情,心在人群中就不會受污染。這是我們要時時很警惕。所以,「惑障除盡,解脫離垢清淨」。「惑」就是煩惱;煩惱我們去除,煩惱若去除了,就沒有障礙了,自然我們身心就沒有掛礙。「無罣礙故」,若這樣就沒有困擾、障礙,這樣我們就「離垢清淨」,心沒有什麼樣的掛煩。還有,「超諸善惡,無對待之清淨」。人家在做善,我們所做的,我們和平相處。平時他做他的,我們讚歎,而我們在做的呢?能夠這樣平安無事,會合之時,那就是界限在什麼程度。他修他的行,我們修我們的行;他發展他的理想、特長,我們發展我們的理想、特長,彼此能合者則和。若是觀念或者是做法,有他另外的特色,和我們的特色無關,若這樣,我們就讚歎他,這樣就好。這就是我們要保持原則,不要去讓它複雜了。

彼此之間互相讚歎,若能夠這樣,前面所說,怎麼樣該讚歎的讚歎;若是不該讚歎,我們就保守著。但是我們要很清楚,是非清楚,若能夠這樣,「善惡無對待」。就不必去論長說短,不必說人的短,也不必說我們自己的長。所以,我們就是這樣,善惡當中是非清楚,自己分明,就不要論長說短,這樣我們也能夠清淨。又再「則性淨解脫之,自性清淨」。我們若沒有去惹人的是非長短,自然人家和我們和平相處。總而言之,要如何待人接物?要如何是非清楚?要如何自己獨善,還能夠兼利他人?這是很重要。獨善就是自利;兼利他人就是入人群,利益眾生。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

昏煩之法
惱亂心神
即無明貪愛之惑
謂諸眾生
隨順煩惱
流轉生死
故違涅槃之道也

有這種昏惱之法,我們若是是非分不清楚,就容易起惑,惑叫做昏惱。這要很用心。就像昏沉,樣樣不清楚,糊里糊塗,若這樣就會擾亂我們的心神。「即無明貪愛之惑」。一點點不小心,你戒沒守好,自然我們差之毫釐,失於千里,就偏了,這就是眾生「隨煩惱,流轉生死」,我們這樣就是又在煩惱中,流轉生死。因為這樣,我們就違背了我們的心,「寂靜清澄」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

不正見亦名惡見
於諸諦理
顛倒惟求
染慧為性
能障善見
招苦為業
可分五
貪瞋癡慢疑

我們要保持我們的正見,正見很重要,所以若是正見偏差,惡念就起了。我們最重要的,我們就是如何守好我們的正見,持好我們的戒律,我們不要有過失。對事,不要有過失;對人,我們不要偏差、惹煩惱。自然我們的見解保持清淨,防非止惡。我們若偏差,這就是惡見,就會違背了諦理,正確的真理就違背了。所以,「顛倒」,就是這樣開始去追求,心靈顛倒了,就去追求貪、瞋、癡等等,所造作的業,所以這樣,我們要很謹慎。「染慧為性」,我們本來是清淨平等,就因為有外界這樣,慢慢來覆蓋了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帶著這個煩惱,這就是污染了,污染到我們的真如。其實,真如它就是本來清淨,只是煩惱將它覆蓋起來。所以,「能障善見」,因為它煩惱覆蓋著了,我們的真如本性發揮不出來。因為外面的煩惱重,所以我們要修行,最重要就是要斷煩惱。

因為有煩惱,它就「能障善見,招苦為業」,可分五項,五項是什麼呢?「貪、瞋、癡、慢、疑」,我們已經開始發現到佛法,我們了解,我們應該要向著菩提大道實行,卻是我們一直都是,在這個煩惱叢中,若自己不謹慎,方向受邊緣將我們誘惑去,差之毫釐,也就失於千里,千里就偏差。本是正確的正見,卻是一點點方向這樣偏了。就去了,同樣,指頭不離開,就是在這裡,這樣就是直直的路走;若稍微偏一下,就這樣去,偏一下,這樣去。所以,差毫釐,就失千里了,我們要謹慎。

偏見,一點都不能偏,我們要時時守護我們這念心;這念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用心去體會。差之毫釐,五項的濁氣,濁念,同時就起來了。貪、瞋、癡、慢、疑,這樣很快,一念間浮現起來,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

前面的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床座。」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於清淨地
而施床座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要在清淨地,就剛才所說過。煩惱,我們要「斷煩惱之垢」,才有辦法清淨我們的心;惑障,我們要「除盡解脫離垢穢」,這樣我們才能夠清淨。我們還要再「超諸善惡無對待」,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清淨。我們還要再了解,善惡性,本無分別對待,我們若道理清楚,自然也是清淨。有為法,我們要用無為法解,自然我們就清淨。我們要用這樣的清淨心地,來「安隱說法」,「而施床座」。這樣,這樣坐在哪一個地方,只要威儀要有,不是隨便。雖然任何一個地方,但是要清淨,沒有憒鬧。所以要選擇地方來講法,就是要有這樣有所選擇。

以油塗身
澡浴塵穢
著新淨衣
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
隨問為說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以油塗身」。因為要身體清淨,我們要「澡浴塵穢,著新淨衣」。昨天說過了,印度的環境很乾燥,天氣也很熱,有時候,皮膚若沒有稍微保護,會乾裂。我們記得,我們每年若去冬令救濟,在出去的時候,大家都會帶一些凡士林。看到那些阿公、阿嬤,天氣凍,凍得皮膚全都裂開,不捨啊!手很粗,裂開了,我們就趕緊將這個油,護膚的油趕緊為他塗抹,要不然他裂得已經能見肉,裂得快要流血出來;這皮膚,因氣候就是會這樣,所以要有塗油,這個油抹在身上,保護皮膚。

但是身體要洗乾淨,再換乾淨清淨的衣服,這就是「內外俱淨」。我們內心清淨、身體清淨,我們換起了洗乾淨的衣服,這不是隨隨便便任何一個地方,非常骯髒的地方,不是這樣,還是說法也要有一個儀規,若能這樣內外清淨,得當的地方,「隨問為說」。隨問來說法,讓大家心境淨,專心聽,這就是我們要講經的地點。講經人要有這個威儀,聽經的人要有次序,這是一個行儀,表示尊重。

接下來的文就說:「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諸優婆塞
及優婆夷
國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義
和顏為說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段文,那是很簡單表達聽經人,有幾種人在這裡聽經,這場面裡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段偈誦就是要說出了,這個場合很祥和,說的人很祥和,聽的人也很專心,這種和氣,很祥和的演說,很安詳,很和睦的場面來演說。所談說的就是微妙法,微妙的道理。在這裡聽經的人,有什麼樣的人呢?有比丘、比丘尼,這就是出家的僧眾,還有「諸優婆塞,及優婆夷、這就是「清信男子、清信女人」,在家信佛的人,稱為四眾弟子。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諸優婆塞
及優婆夷:
出家僧眾
清信男子
清信女人

比丘、比丘尼我們知道了,優婆塞我們也知道,他是居家,三皈清信士,就是在家庭中也信奉佛法,也已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且也是很尊重,所以是在家修行者。

優婆塞:
居家三皈清信士
近事男、善宿男等
即在家親近
奉事三寶
受持五戒修法士
為四眾或七眾之一

優婆塞也能叫做近事男,在家修行的居士。他很親近佛法,親近佛法,所要做的事情,在家居士方便,能代替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想要在人群中所做的事情,在不方便中,居士就能代勞去做,這叫做近事男。就如我們精舍,很多居士都會回來,進來幫助我們精舍,或者是在慈濟,不論是在法脈宗門,日常生活需要活動,就有一群菩薩居士,在家居士他們就來親近,親近這樣的佛法,佛法入人群中去。我們不方便一直在社會這樣走、這樣在接觸,有一群的菩薩就來代勞,這叫做近事男。就是居士,也叫做善宿男,雖然在家,他也很有修養。

「善」,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雖然是居家,也是完全為善事而付出,所以叫做善宿男。「宿」就是住在家庭,或者是有時候在道場中,在親近三寶,全都是用清淨心親近佛法,保持他的善念,這都叫做近事男、善宿男。「男」就是男士、男眾,就是在家親近奉侍三寶,親近三寶的人。他就是受持五戒,受法的人,修善法的人,叫做「受持五戒修法士」;他是四眾或者是七眾之一。四眾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居士男、居士女,這樣叫做四眾。要是七眾呢?七眾就是,四眾還有沙彌、沙彌尼,還有清修女(學法女),這叫做七眾。在家居士既能修法,又能行善,又能做事情方便,這就是優婆塞。在家居士精進聽佛法,又能身體力行。

就像,(二0一七年)厄瓜多的災難,我們七個國家的居士,大家會合起來,遙遠的國家,他們背起了行李,就買機票,就能夠這麼方便去到厄瓜多。去到厄瓜多那個地方是很陌生,他們只是一個目的——救災去。不論是他們那裡的社會,我們全都很不熟,他們的身份,表達:「我們是從哪裡來,我們想要來幫助。」去拜訪縣政府,表達我們的心意,去到那個地方,只要他們的政府了解這個團體,來自不同的國家,能夠為我們幫助,來支援這個地方的災難。政府允許,召集他們的民眾;民眾知道,感恩接受我們無私的愛付出。在十二天的時間內,兩個縣市,有好幾個社區,這樣在那泥沼裡面,將他們救拔出來。我們還在那個地方,一個很有意義的時機,就是佛誕節的前後。本來每年第一場的浴佛節,是在花蓮靜思堂帶動起來,今年(二0 一七年)很特殊。他們就是在厄瓜多,完成了這場救災難之後,同時我們還發放,發放救濟金,佛誕節也到了。,就剛好在佛誕節這時

在佛誕節這當中,他,就是天主教的總主教(曼納比省總主教羅倫佐),也很感恩佛教的團體,來為這個信仰天主的國家,來救拔他們的苦難,所以他們也是很誠意,在那個地方,讓我們舉辦一浴佛的儀式。在哪裡辦呢?在教堂裡,天主教堂。(聖塔安娜教堂)神父很用心,來帶我們慈濟人,去看他們教堂的環境,要如何布置,布置出了,浴佛節莊嚴的場地。我們這樣去看,很好啊!在教堂的很正式的正中間,教堂裡面,在耶穌的前面,我們用投影的宇宙大覺者,一個螢幕出來,前面就擺下去了,香、花,和浴佛的淨水,這樣擺得長長的。那一天一千四百多人,在那個地方莊嚴浴佛。這是七個國家,去到厄瓜多會合起來。厄瓜多因為地震,(二人一六年)我們進去過,所以也有幾位,已經投入我們的志工。總共八個國家的志工,帶領著一千四百多人,完成了浴佛,完成了發放,這是很特殊啊!

這是居士才能做得到,我們聽到那個地方有災難,要怎麼辦?就趕緊集合起來,大家討論,很快速的情況內,美國為主體,就將消息從我們宗教處,發布出去,就快速居士這樣會合起來,就去那個地方,完成了佛教,在天主教信仰的國家,除了救災,完成了佛教在那個地方,做浴佛的大典在那個地方。這真的是很莊嚴的,這是很不可思議,若沒有這些居士,哪有辦法為佛教、為眾生呢?很莊嚴的場合。這就是我們要很清楚去了解,優婆塞是這樣。他們能夠很自由來聞佛法,法脈居士能夠傳,能夠為善法,行一切善;宗門,居士開了,開了這個宗門,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夠去自由發揮,眾善奉行。這實在是居士也為佛教,也能夠去傳法,也能夠去行善,這就是居士的好處。再下來,叫做「優婆夷」。

優婆夷:
居家持五戒
清信居士女
近事女、近善女等
親近承事佛法
為四眾或七眾之一

優婆夷,前面優婆塞是居家的清信士,現在優婆夷是,「居家持五戒清信居士女」。同樣,只是男女之別,信法同樣,同樣聞法,同樣持五戒,同樣能夠行「十善法」,這是居士女。就像這次厄瓜多也不是只是男眾居士,女眾居士也不少位。所以,男女居士親近佛法,親近三寶,要如何做事情,方便的地方他們去承擔。同樣叫做「近事女,近善女」,她們「親近承事佛法,為四眾或七眾之一」,同樣,在七眾中之一,也是四眾之一。這就是在那個場合在聽經的人。

同時,若在社會的階級再來分它,有「國王王子、群臣士民」。這就是在那個國家職務的分別。國王王子,以及他的朝臣、群眾,全部,以及他們國家的老百姓,全都在裡面。所以國王也是居士之一,國王以及百姓群眾,只要他信仰佛法,總是都叫做優婆塞、優婆夷,只是他的身分不同,將它標出來。

就像這樣的人,我們在為他們說法時,總是「以微妙義,和顏為說」。用很微妙的道理來和顏,這樣很和氣來為他們說話。

以微妙義
和顏為說:
如上等人
到菩薩所
當以微妙
甚深之義
和悅顏色
而為演說

這就是菩薩,菩薩要說法的地方,有這樣的人這樣靠近了,就是在這個地方聽法。要聽法,我們講法的人就是要用微妙義。這說法也不一定是出家人,一般在家菩薩,對法很清楚,就都能夠說。所以要用微妙義,要用很正確的法來和他們分享,甚至很深的教理,我們也能夠好好為他們分析。在講說、分析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和顏悅色,要讓人看到可親近,「和顏悅色,而為演說」。

下面再接下來,那就是:「若有難問,隨義而答,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若有難問
隨義而答
因緣譬喻
敷演分別
以是方便
皆使發心
漸漸增益
入於佛道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段文,若用心來了解它,經文就是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若有難問
隨義而答:
此頌答問
令他饒益
若有人來
起難問時
隨其所問
隨義而答

這段偈文的這個問答,或者是答他所問,我們要讓他能夠很清楚,能夠了解。不只是清楚了解,還對他要有利益,聽進去要受用,就是我們說得到,他要做得到。這種法,這個法不是說在空中,天花亂墜,說很好,但是做就做不到。不是。我們一定要將這個法,雖然法無體相,我們要如何說到讓它有一條路。經,真理是無體相,是在說道理,我們將這個道理,要說到變成一條路,大家能夠走,讓他們走起來很歡喜、很安全、很自在,心地風光看得到,這樣才是真正饒益他。修行是要腳踏實地,理解得到,了解,做得到、走得到,這才是真的「道」。「道者,路也」,法脈是道理,宗門就是路,將門打開,讓他有路走出去,這才是真正饒益有情。

饒益眾生,饒益有情界,我們要說「布施」,我們要懂得「愛語」,我們要「利行」,所以我們要「同事」,這都做得到,饒益眾生。應該記得,布施、利行、愛語、同事,這都是對人有好處,「令他饒益」。大家接受到,很歡喜,做得到。所以,「若有人來,起難問時,隨其所問,隨義而答」。若有人來了,是心不懷善意,就是來問難,這樣的我們也要耐心,好好婉轉為他解釋。我們昨天有說,「不以小乘法答」。雖然我們要為他回答,他對大乘法不了解,不只是不了解,還起懷疑;不只是懷疑,他還要來難問,這我們就要婉轉,如何能夠解釋到,讓他能夠心歡喜、快樂,饒益於他。

布施,如何布施出了我們和顏悅色?一個笑也是布施,輕聲細語也是布施。要如何那個語言讓他願意接受?這個愛語之中含著教他,利行。能夠說得讓他聽懂,而且歡喜聽,我們說的話入他的心坎裡,在他的心底,他會常常記憶著;記憶著,願意來與我們會合、來同事,這就是我們要用方法。本來他不會接受這種去付出,我們過去常常聽到說:「布施,這只是造福不修慧,修福不修慧。」或者是,「他原來本來就是有這樣的業,要受這樣的苦,為什麼你還要去……。」等等。過去有一段時間,常常聽人家這樣在批評,所以我們要很用心,讓他了解不只是不要批評,你還能和我來同做,一起來做,這叫做「饒益」。這是「隨義而說」,說到他能夠很歡喜接受,接受之後還願意做,能夠這樣。所以,「因緣譬喻,敷演分別」。

因緣譬喻
敷演分別:
或引因緣
或舉譬喻
敷布流廣
分別敷演

這要用種種因緣去譬喻。我們過去有「火宅喻」,還有「窮子喻」,還有〈化城喻品〉,這就是這樣用種種方法,為大小根機來接引。佛陀說法也是這樣。所以,「或引因緣,或以譬喻」。這樣種種方法,來人群中為他們講法。「以是方便,皆使發心」,用這樣種種方便讓他發心。

以是方便
皆使發心:
以此方等緣
為化方便
皆令聽法
發無上心

「以此方等緣」,這樣平等,方便、平等法來為他們說。「為化方便,皆令聽法,發無上心」。就是這樣要來化度他們,用方便、用因緣、用譬喻等等的方式來度化他們。

又再「方便」。方便就是善巧權宜的道理,不是小乘,它是善巧權宜的道理。

方便:
謂以善巧權宜之語
使問難者
義通理達信受
隨以法義
啟發其向中道之心

「使問難者義通理達」,能夠「信受」,這叫做權宜。權巧,也是善巧,也是權宜,聽的人,他能夠義理能通,能夠通達、能夠相信。所以,「隨以法義,啟發其向中道之心」。中道就是菩薩道,所以能夠漸入。

漸漸增益
入於佛道:
理可頓悟
事須漸修
令得增益
入於一乘無上佛道

「漸漸增益,入於佛道」,所以「理可頓悟、事須漸修」。理,我了解了,要修行,修行就是要一步一步向前精進,這叫做修行。所以,「令得增益。入於一乘無上佛道」。

各位,力量就是要這樣,慢慢累積。我們愛的力量不是三天五朝,要能夠聽法,也不是短期的時間完全了解;了解之後,要來降伏我們的煩惱,無明的習氣,也要有一段時間。不過,我們要知道,這些煩惱無明,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既然日常生活中,不離開我們的行為,沒有離開我們的起心動念,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附註】[七眾]一、比丘,二、比丘尼,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三、式叉摩那,沙彌尼之學六法者。四、沙彌,五、沙彌尼,男女之受小戒者。六、優婆塞,七、優婆夷。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諸經論通說之七眾也。天台於戒疏之中依十誦律建立九眾。第六為出家男。第七為出家女。是受齋戒之男女也。第八第九為優婆塞優婆夷。此中取式叉摩那已下名為下之七眾。【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