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23日】出離妄惑 安隱說法

Community:
Branch:

「若修菩薩行者,當勤精進以求出離妄惑,則菩提之果可成。若耽著五欲造諸惡業,於諸生死心無厭離,菩薩持菩提六度不退失。」

要用心哦、發心修行,若是想要修菩薩行,我們既發心,我們一定要「勤精進」,一心向前,不要偏差,心心念念,步步向前,就是一念;「求離妄惑」。這幾天我們都一直在說,心念要顧好,煩惱無明惑,惑就是,是非分不清楚,自然看到境界,面對著人、事、物,就容易起心動念,煩惱就不斷複製。這就是我們一念心不清楚的惑,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守好這念殷勤精進的心。我們要追求的方向,就是要出離這念妄惑,迷茫,無法了解人間是非等等。所以我們應該精進,所要修的就是要離開這個妄惑,這我們要很用心,就是「菩提之果可成」。我們若能夠守護我們這念心,遠離了妄惑,能夠這樣,「菩提之果」就能夠完成了。我們若是,若是「耽著五欲」,那就是造種種惡業。心若有所貪著,我們的身行、口業就開始造作,因為貪著五欲,所做的事情、所說的話,都是背道,違背了道理,這就是造惡業。

所以,這個貪著五欲千萬不可,要很謹慎。假如這樣去貪著了,那就一定「於諸生死心無厭離」。在生死中就是這樣在輪轉,這就是凡夫,隨著生死,這樣起妄惑,製造無明、耽著五欲,這就是永遠沒有出期。我們若是發菩薩心,我們學佛法,發大心願,願意入人群,度眾生,我們不怕生死,我們心一念,就是持菩提覺道六度萬行不退。這段我們就要很用心。眾生的貪著,那就在生死中無法離開,無明覆蔽著心,脫離不了,由不得自己,這就是凡夫。若是菩薩呢?殷勤精進,一念就是願意付出,要付出入人群,一定要精進。脫離妄惑。這個心態,我們一定要精,我們一定要守護,若能夠這樣,我們就是「菩提之果可成」。若一念偏差,貪著了,就造種種惡業,生死輪迴,三途極苦,無法出離。若是發菩薩心,願意承擔,那就是不捨眾生。

佛陀是倒駕慈航來人間,一大事因緣——「開示」眾生,眾生要「悟入」佛的知見。佛陀要來將眾生的知見,轉為佛的知見,與佛平等,眾生若能夠了解,自然就能轉眾生的知見,向佛的知見。所以,佛陀的開示,眾生要懂得體會,入自己的心來。心要自己轉,接受佛陀的法,收來之時,我們自己要轉自己的心境。對的法我們接受來,專心一志,聽佛的法,做佛所指導的方向,這我們就是用心。既然我們能夠接受佛法,我們既不貪著五欲,我們的心超越了,但是在人群中,今生來付出,來生敢再來嗎?「敢啊!」因為眾生未盡,緣未了,心願也未了。所以苦難眾生,還在這樣的環境中,今生此世道還未成就,來生來世還是能夠繼續度化。我們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因、緣,發大願、造福緣。我們這個緣要綿綿長長,不是凡夫由不得自己隨緣牽引,不是,我們是隨緣化度。

把握因緣,倒駕來化度眾生,使命感,菩薩就是這樣來。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地藏,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菩薩,不就是這樣嗎?再來人間度眾生,修佛法、成菩薩,這就是不斷循環。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很明顯,既有這樣的緣,他就是要盡這樣的願,生生世世。地獄的眾生還沒有全都教化,還沒有全都接觸到佛法,他還是在那個地方在教化,所以「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們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薩的大願力,那精勤,精勤一念心,已經離開了妄惑,還是不斷投入,這就是菩薩心。

觀世音菩薩也已成佛了,正法明如來,同樣再來人間,聞聲救苦。這也就是已成就的菩薩,自己還是乘眾生緣,眾生緣未了,菩薩就是無窮盡來人間現相;隨眾生緣,這樣來度化。文殊菩薩也是啊!他也成佛過了,也教育過了弟子成佛,教菩薩成佛道,現在他還再來助釋迦佛的道場,娑婆世界度眾生。看看《法華經》的因緣,與文殊菩薩緣是這麼深。文殊菩薩,一段一段的經文中,有文殊菩薩,來與佛陀這樣共同對唱,要怎麼樣觀機逗教。佛陀說到什麼程度,看看眾生能懂的有多少?而不懂得,這個迷點在哪裡,文殊菩薩就及時來助緣,請佛說清楚,對眾生機緣。這多麼寶貴啊!這也是菩薩,菩薩行,勤精進。

同樣,他已經完全是斷了妄惑,這個妄和惑,就是我們眾生煩惱的根源。我們修行,妄惑不除,我們永遠就是迷茫在人間裡。所以,菩提這條覺道,我們應該要好好腳踏實地,步步精進,六度萬行,自然能夠「因圓果成」,就是成佛。若是一念偏,凡夫,就是凡夫「耽著五欲」,這就會造種種的業。這大家都要很清楚,文字的歸類大家清楚。凡夫那個五欲沒有去除,「於諸生死心無厭離」,這種無厭離,永遠都是在生死中,無法出離;若是菩薩呢?那個妄惑去除了、遠離了,自然就不怕生死,不怕來回,因為這是他的願,願意來,來去自如,這是菩薩的使命。人間這麼苦,長時間。還記得嗎?末法是一萬年呢!我們的生命才有幾十年。這一萬年中,已經在末法惡濁的時代。

生命有限,自然眾生緣就短暫。今生此世緣盡,來生來世的緣要再來,因為眾生在這個惡濁的世間裡,不斷複製種種的業,菩薩若不再來,這個法的法脈,精神理念沒有不斷延續,那麼要如何,眾生有得度的機會呢?所以,要入人群,「持菩提」,就是持這個覺道,持中道,「六度萬行」。前面有說過中道了,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三智會合就是中道,中道就是菩薩所走的路,這叫做菩提道。所以,「持菩提六度不退失」。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直在人間度化眾生。所以,「安隱快樂」。

安隱快樂者
則寂靜妙常
世事永息者
則攀援心斷
心境不獨起
必有所對之境
攀緣而起

菩薩就是這樣,很甘願,盡使命、發弘誓願,在這樣的眾生中,他安穩快樂,沒有脫離生死。入人群,心的方向正確,來來回回,沒有離開娑婆世界,不離娑婆來度化眾生,他安穩快樂,那就是「寂靜妙常」。這就是菩薩,他的心境很寂靜,沒有起伏,沒有煩惱,他「世事永息」。雖然滾滾紅塵,濁氣很重,但是菩薩的心,在這濁氣中他安然自在。世間是非等等都是來自於五欲,不貪五欲,哪有人我是非呢?所以「永息」,沒有和這些人結不好緣,一定就是好緣,目的就是要度化眾生。因為這世事永息了,自然攀援的心就斷了,沒有攀緣了。

這種「攀援」就是「攀緣」,有很多的因緣,這樣攀在我們的心,造很多的緣,讓我們的心有煩惱。我們去助人是沒有煩惱的心,是清淨心,是大愛付出無所求的心。付出之後,我們無所求,哪有攀緣心呢?沒有啦!即使有攀緣,也是有那分度化眾生,好緣。

就像(二0一六年)在厄瓜多(維和港),帶動「以工代賑」那個時候,其中有了縣政府指派,有一位叫做艾瑞伯,他作為「以工代賑」的督導,和慈濟人接觸。他這樣幾天帶過來之後,看到慈濟人那分無私的付出,無所求的清淨心,沒有對他們有什麼要求,很乾淨,就只是一心去幫助他們。看他們那分尊重、愛的行動,幾天後,回去和他的太太分享,就說:「慈濟的團體,這些志工是來自多少的國家,然後付出,每一天都是感動人的事蹟。」

回去就跟太太分享。他的太太所從事的工作,那就是照顧病人,照顧老人,這樣的工作。聽到先生在跟她分享的時候,太太很感動,就跟先生說:「既然他們這樣這麼大的付出,我們應該也要回饋他們!所以我願意為這些志工,免費洗衣服,來回報他們。」這就是在厄瓜多,讓人很感動。我們的付出很乾淨、無所求,這樣他也看出來了,跟他的太太就是這樣在分享,太太也受感動,也是這樣願意付出,為慈濟人洗衣服,免費,彼此之間就是互相感動。菩薩無所求去度化眾生,眾生受苦難,也同樣被度化了,也用感恩心來回饋。還有,每天,那幾天巴士若到達的時候,大家下車,車邊就有人,有那些婦女,天未亮就出來做饅頭,自己趕快做饅頭。麵包、饅頭做好了,就是在那裡等。車門打開了,人下來了,就將這些麵包奉上了,給志工,我們慈濟人,表達他們感恩。

這麼多天來慈濟人無私的付出,他們要為慈濟人,做一點事情,回饋,那就在他們家做麵包,慈濟人下車,就開始這樣奉獻出來。這就是回饋啊!還有,有一位先生,也是以工代賑,也是一樣在那裡,拿著一些水果,香蕉自己種的,也是一樣趕緊送,送到志工的手中,希望這些水果能夠補充體力,希望讓志工補充體力。

想,世間事,我們無爭,我們願意付出無所求,與世無爭,但是為人群付出,我們沒有攀緣的心,很乾淨,付出無所求,卻是對方也是所感受的,也應該回饋。這是多美的回報!他們的回報,那就是一念心;我們用心付出,他們用心表達回報。

還有,還有一位,是吉他,吉他的歌手,他一樣,也拿著吉他,來表達他要唱一首歌,是他自己寫的詞,也是他們那裡的民謠,用他的心得寫的詞。他說:「假使全球慈濟人千萬人,從現在開始,應該再增加百萬人。」他說,這百萬人,那就是在厄瓜多。厄瓜多從現在開始,這個地方若這些人;百萬就是投入做慈濟的志工。所以,從現在開始,慈濟若有千萬人,從現在就是要再多百萬人,這樣變作千百萬人。那個千百萬人的百萬,就是在厄瓜多。」這就是他們的表達心思,這個省叫做曼納比省。這叫做度眾生。那個國家有災難,這些菩薩到那裡去,無私的愛去表達、付出,去帶動他們,開啟他們的心,穩定他們的心,也帶動他們的生活,鼓勵他們的精神,已經鼓勵起來了。他們所表達出來的,就是這樣的回報,投入慈濟做志工。這不就是增加了百萬菩薩群?期待這個緣能夠成熟下去。

所以,我們假如說有緣,那就是牽引,和攀緣是不同。攀緣,那就是心不定,和這個搭一個的緣,和那個結一個的緣,是好緣?是壞緣?非常的雜。菩薩的緣,緣苦眾生,度化眾生,「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讓他們從個人的私愛,展開了心胸,變成了大眾的大愛,所以百萬人成為志工。這若真的是這樣,這次菩薩所緣的眾生,去年、今年,應該就累積了不少的菩薩,從那個地方湧現出來,菩薩從地湧出了。所以這個地方說,菩薩「世事永息,則攀援心斷」。他們大家都回去了,相信帶回去的是法喜,沒有其他的掛礙,就是法喜心而已。

很感恩這七個國家的慈濟人,投入厄瓜多,已經結束,圓滿了,就是要回去,回歸就是法喜充滿。斷了這個「攀援」,沒有想:將來他們會再對我這麼好嗎?沒有。只是期待他們將來,能夠落實在他們的國家,好好將慈濟種子播種,希望變成了一個種子,成為功德林,菩提功德林了。我們攀緣心是斷了,度眾生的心是繼續。所以,「心境不獨起,必有所對之境,攀緣而起。」現在在說的,就是一般的凡夫的攀緣心,菩薩都斷了,而這個心境,要讓我們了解為什麼有攀緣。攀緣,只是單獨一個心,就不起攀緣了,就是因為有外面的境界,「必有所對之境」,攀緣才會起來。

所以,就像老人,老人要起來,站不起來,要怎麼辦?就要有那隻柺杖,那隻柺杖撐一下,他就站得起來了。或者是要有東西讓他扶一下,他攀著這個東西,他這樣就站起來了。同樣的道理,「攀杖而起」。

如老人之攀杖而起
謂之攀緣之心
忽彼忽此
馳回外界之人事物
如猿攀樹
忽在彼
忽在此
謂之妄心攀緣

「謂之攀緣之心忽彼忽此」。我們凡夫就是這樣,我看到你,現在很歡喜,我就是心向著你,攀這個緣;我看到你,我很不歡喜,我若看到你心火起,就這個緣,是愛、是恨,是情、是仇,就這樣在攀緣。這就是我們凡夫,「忽彼忽此」,一下子這裡,一下子那裡。

所以,「馳回外界之人事」,我們的心就是緣外面境界的,人和事在攀緣。所以,就像那猿猴一樣,攀著那樹枝,這樣跳來跳去,沒有一時刻閒著。這就是我們的心,所以常常聽到人家說「心猿野馬」,同樣的道理。心就是這樣跳來跳去,「忽在彼,忽在此」,一下子在那裡,一下子跳來這裡,這就是「妄心攀緣」。就是我們凡夫,就是妄心,這樣在攀緣。我們要顧好我們這念心,這念心若顧不好,就像猿猴一樣,我們要顧好我們的心。

所以,前面的(經)文,要用心體會,聽了這段,我們就要好好想前文。到底前文如何說?「善修如是安樂心。」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
諸有聽者不逆其意
有所難問
不以小乘法答
但以大乘而為解說
令得一切種智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要很快樂,我們要說法說得很快樂,我們要持經,入人群,要入人群入得很快樂,而且沒有惹來煩惱,所以這叫做「安樂心」。我們要好好修,修這「安樂心」。所以,「諸有聽者不逆其意」。若是有這個安樂心,我們所說的話,就讓人,大家聽起來就很順耳,不會聽起來就是不耐煩。我們應該,所說的法,你用很快樂的心,很歡喜的心,很通達的道理說,讓人道理了解了,做得到、行得通,這個道理他會很高興,「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有的人故意要來刁難,要來問,我們也要很自在,以大乘的精神來為他回答。他若很小根機,聽不懂,我們不用勉強,順他的意。

但是,還是大乘的法,要權巧方便,持這個權巧來度化。所以,「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中道,就是菩提道。接下來就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於清淨地
而施床座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前面的長行文,我們已經大概知道,現在又再重複的偈文,「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床座」。這就是要說如何來安樂說,那就是口要安樂。我們口要說話,要說得不後悔。有的人一句話說出去,感覺很後悔,這就是不夠用心。用心,因人、因時、因地,這我們若能把握得住,法在內心通達,自然我們說的話就沒有後悔,自然就是安樂。

欲口安樂必說法
欲說法必擇地
陞座行儀
法、義、辭
樂說通達
四無礙辯才
然後隨義而說
隨問而答
皆使發心入道

「欲說法必擇地」。我們要選擇哪一個地方,是我們該說的地方嗎?所以我們要因地,什麼地方來說法,才是合適?要有清淨的地方,無鬧的地方。就像我們有時候若在說話,飛機這樣飛,我們勉強要說,聽的人也聽不到,說的人也很出力。所以,我們要靜下來,讓飛機過了,或者是吵鬧的境過了,我們再來說。同樣的道理,要選擇比較靜的地方,不要說話當中,有這個吵鬧的環境,所以我們要選擇地方來說話。要說的時候,「陞座行儀」,我們就要有這個如規律儀。

法,我們所要說的,是要有「法義辭」。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這樣來說法,通達,這叫做「四無礙辯才」。這用「四無礙智」,也是「四無礙辯才」。他有「法」,通達法;他有「義」,就是一般的道理;他有「辭」,言辭,能夠不論是什麼樣的方言,他都有辦法說。大家要說法,要有這樣的才能。又是歡喜說,樂說,歡喜說;對的話,說就對了。該做的,我們就要做;該說的,我們要說。所以這樣,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這叫做「四無礙辯才」,這通達。

我們有這樣,很有信心能夠說話,「四無礙」俱全,在這個地方坐下來。然後,人若來,要聽法,「隨義而說」。不論他要聽什麼法,我們能夠隨義而說。或者是「隨問而答」,他要問什麼,我們也能夠隨他所問來答。再困難的法,我們能夠為他解說;再刁難的法,我們能夠婉轉來為他解釋,這就是我們要具足「四無礙辯才」。「皆使發心」,無不都是希望他能夠發心。所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修行菩薩
常欲離過
令心安穩
如理說法

意思就是這些都具足了,這就是「口」的安樂行。佛陀前面的文,這樣為我們解釋過,我們下面,「菩薩常樂,安隱說法」。這就是菩薩他所歡喜要說的話。「修行菩薩,常欲離過」,我們要修菩薩行,就是要常常提高警覺。我們要離過,有很多不小心的過失,我們也要好好自我警惕,不要有這個不小心的過失。盡量無過,盡量要離過,所以「常欲離過」,要常常離開那個過失。要說話要很小心、用心,才不會有過失,「令心安穩」。「如理說法」,說的都是道理,這樣來說法。所以,「於清淨地,而施床座」。這文這樣說。

於清淨地
而施床座:
當擇清淨無染濁處
而施說法高廣床座

我們在清淨的地方,選擇好的地方,清幽的地方,靜寂的地方,我們選擇那個地方作為床座。佛世之時,到處都可以說法,只要鋪一個尼師壇,鋪下來,他就能夠說法,只要環境清幽。「擇清淨無染濁處」,只要清淨就好了,幽靜的地方,就是說法最好的地方,所以在那個地方,隨時都可以說法。說法的人坐得比較高,大家看他的表情,能夠聽他說的話,這樣會比較入耳,所以「高廣床座」。這就是說法的方向。

下面接下來又一段文,就是:「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以油塗身
澡浴塵穢
著新淨衣
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
隨問為說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那就是以油塗身。因為印度很熱,也很乾燥,皮膚會比較乾燥,清淨了身,就稍微用油稍微抹一下,這表示身已經清淨了。我們現在都說潤膚,是將皮膚這樣潤一下,這叫做「以油塗身」。這在印度,這種的生活是需要。

以油塗身:
小乘教中
不許愛好
香油塗身
今令塗者
為除惡氣
非貪美也

「以油塗身,小乘教中,不許愛好,香油塗身」。小乘法的人感覺:我守戒了,我不要用油來塗身。有這樣,「今令塗者,為除惡氣,非貪美也」。那就是因為皮膚很乾燥,適應這樣的氣候,適應那個地方。我們這裡也是都這樣,就是皮膚太過乾燥了,不是為了愛美,是乾燥,皮膚還是這樣稍微潤濕一下,油這樣稍微抹一下,就不會被這惡氣,暑氣,就是很熱的這個氣,這樣讓他皮膚乾了。這不是為了愛美,是為了要保護皮膚。

澡浴塵穢
著新淨衣:
澡洗塵垢為淨身
或著新衣
或洗浣淨
又所有衣
求處非法
亦名不淨

「澡浴塵穢,著新淨衣」。那就是洗好身體,骯髒、垢穢都淨除了,「淨身」,或者是換新的衣服。新的衣服不是如何新,是洗乾淨就是新。「或洗浣淨」洗了,很乾淨的衣服。「又所有衣,求處非法」,叫做不淨。不是為了要穿美的衣服、好的衣服,都是穿新的衣服,不是這樣。所以,「所有衣,求處非法」。衣服,到處就是要去求新的衣服等等,那就是不淨。哪怕是很新,我們就有的衣服,洗乾淨我們就可以穿了,何必一定要去求新衣來穿呢?若這樣就是叫做「不淨」。骯髒的洗清淨,我們來換,這樣就是「淨」。一直要換新的,這叫做不淨,哪怕是新的也是不淨。

所以,「內外俱淨」,身體既然洗好了,衣服也是重新洗過,清淨的衣服拿來穿,這樣叫做「內外俱淨,安處法座」。

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
內心外儀
俱當清淨
安詳居於說法之座

這樣身心都清淨了,「內心外儀,俱當清淨,安詳居於說法之座」。我們的心也已經清淨了,外面的威儀、身體的垢穢,髒掉的衣服全都換過了,垢穢也洗過了,這樣叫做內外威儀全都顧好了,「俱當清淨」,這樣都清淨了。所以,「安詳居於說法之座」,這樣就開始,能夠在說法的地方裡。就「隨問為說」,從這樣,就是隨問來講話。

隨問為說:
隨其所問而為說法
此頌安坐淨身
隨問說法

「隨其所問而為說法」。「來,你要說什麼,你要問什麼,你若沒有要問,我就來講法。講法,你聽有所疑,你們提出來問;或者是你有準備來要問,你們也提出來問。」所以說「隨其所問而為說法」,這就是用心去體會。愛的力量是如何起?我們要如何為眾生解惑?要如何為他開智?那就是要我們自己事先,菩薩要了解要如何講話,講話的那個法我們有通達嗎?一般社會的義理,我們了解嗎?我們要跟他說話,這個言辭,我們說的話他聽懂嗎?

除了你法通達,除了義理都了解,還有就是那個辭。你是用什麼樣的語言?用英文呢?日語呢?臺語呢?華語呢?你要語語皆通。就像我只知道臺語,其他的語言都不通。要怎麼辦?要有人去翻譯。就要經過翻譯,這很困難。所以法要通達無礙,這只要多用心;義要通達,只要多問、多了解。這個辭要通達,天底下這麼多種的人類,這麼多種的語言,要學到都通達實在不簡單。還要樂說,得到這個這麼好的道理,我自己得了之後,我很歡喜;我做了之後,我法喜充滿,我要和大家分享。我們大家來說同樣的話,我們大家來做同樣的事情,做我們所說的,說我們所做的,這樣事理會合了,就是法喜充滿。

就像厄瓜多之行,各國回到他們的國家,七個國家慈濟人身心安定,法喜充滿。同樣的道理,也是有四五個國家,歐洲的國家會合,去到義大利在發放。他們也是因為在救災、地震,已經去過幾次了,他們在發放應該也是法喜充滿。雖然很辛苦,有的搭飛機,有的開車,越過了國界,開車都是千多公里的路,開兩天兩夜,他們也是很歡喜。這總是天下間,菩薩發心做天下事,每天都能聽到法喜充滿,菩薩所行,緣苦眾生,拔除苦難,就是充滿法喜。所以真的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