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23日】樂說請願 遇見古佛

Community:
Branch:

「喜見多寶佛,全身塔中坐;塵劫一如體,古今一諦理。眾望見寶塔,多寶佛全身;釋迦佛入塔,多寶分半座。」

這個場面,應該是很親切、很歡喜,已經大樂說菩薩代替現場大眾,請問佛,多寶佛塔出現因緣,同時也要求能夠見到多寶佛身。這是在那個會場上,大樂說菩薩,聽大家歡喜踴躍的心聲,體會人人共同的心願,能體會塔現前,那就是佛德之高。六度萬行,菩薩所行的因,佛所成的果已經完成現前,道理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但是又期待,期待佛陀能更詳細,將這德高望重,寶塔中的內容,能再深一步,來呈現,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所以「喜見多寶佛,全身塔中坐」,想像中,多寶佛在塔中,應該是坐,坐著。大家內心的期待,想要能真正去體會,已見,就是看,能夠體會。

所以說「塵劫一如體,古今一諦理」。塵點劫以來,若要用理來說,這個寶塔中所藏著,多寶佛的全身,應該也就是,〈化城喻品〉的塵點劫以前,就開始了,大通智勝佛開講《法華經》,十六王子就聽聞《法華經》,又是受持、讀誦、理解,然後對全部的《法華經》入心,大通智勝佛入靜室,就是十六王子與有緣的眾生,各各帶開來,與他有緣,就跟著某一位王子,就去聽、去接受,接受《法華經》的教育。

應該大家還記得,塵點劫前,已結緣的眾生,就是一路一直帶過來,所以叫做「塵劫一如體」。無不都是要讓大家了解,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具有佛的全身在;因為人人心中,都有很具足的道理在,只是我們無明覆蓋了,人人有個靈山塔,就是覆蓋,這無明將我們遮蓋掉了。也有導師在帶我們,有的人覺得累了,導師就趕快說:「看看,遠遠的,寶城在近了。」還很遙遠,矇矓中有看到寶城、寶塔,在遠遠的地方,好像顯現在面前,自然大家就再用功,向前前進,提起精神來,向前前進。

所以在〈法師品〉,就又告訴我們,持經者功德,諸佛以衣覆之。這也是這樣一段一段,要來顯出了這圓教的道理,讓大家能更清楚。一定要記得,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無始以來就是這樣具足,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塵劫一如體」,一如就是真如聖體全都在。真如本性,我們的道理都是在我們的內心。「古今一諦理」,從億劫之前,塵點劫前的大通智勝佛,所講的《法華經》,十六王子再敘說的,一直傳下來到現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華經》,都是一如體、一諦理,都一模一樣。塵點劫的時間,很古遠的時代一直到現在,都是一樣。

所以「眾望見寶塔,多寶佛全身」。大眾唯一的願望就是能見到寶塔。寶塔到底在哪裡?在我們的內心,但是我們人,眾生就是要向外追求。其實,多寶佛在哪裡?多寶佛的全身就是在寶塔中,寶塔在哪裡?寶塔就是在我們心中。大家若能清楚、能了解,釋迦佛也能入塔去,多寶佛很自然就分出了半座,這樣與釋迦佛同坐一處。這是再接下去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得到。用心來體會,道理離我們不遠,我們若能反觀自性,其實,寶塔是日夜相隨,只要我們用心。

所以,大樂說菩薩就是以佛,要仗佛的力量,才有辦法真正達大家的心願,要開啟寶塔,也要從各處分身佛要集中,這也就是〈見寶塔品〉,一個很大的議題。

佛力欲開塔
須集分身
付囑召
下方弟子涌出
應開近顯遠
此是大事
豈非佛神力
之所加被

分身佛要如何來?大家就要去用心體會,分身佛如何來會集。所以,會集之後,因為佛還要又向分身佛,向所有的弟子,還要再付囑,要再交代,所以這寶塔的現前,已經是現在虛空中。佛在虛空中,還是要向下方弟子再付囑、再交代,這要現,呈現出了,這部經的道理,是將來人間不可缺少,淨化人心、教育眾生的良方。所以,「應開近顯遠」,近就是現前的寶塔,現出了遙遠以前的道理,這就是一大事。古佛、現在佛,法同一體,佛佛道同,這必定要古佛來見證,現在的佛來展示,展示他對未來的期待。這就是這部經的妙,妙在如何來循循善誘,讓大家從現在去探討過去,去了解過去的道理,再來會合於現在。我們要很清楚,才有辦法來延續於未來。

這「豈非佛神力之所加被」,這必定要佛的神力,才有辦法讓這個法,展現得很清楚。持經的人就是諸佛所加被,以衣覆之,這種疼惜有加,這樣覆護著。這是大樂說菩薩,他了解大家的心意,代替大家來請法,讓釋迦佛能現這個形象,來譬喻法的展現,這就是請法的重要。讓佛再繼續呈現出了妙法,很豐富的道理。

樂說雖聞其言
未見容貌行儀
故請願見佛身
欲令群機決疑生信

大樂說菩薩雖然已經聽到音聲,但是還未見到佛,多寶佛的容貌形儀,還沒看到,只是聽到,還未看到,所以「請願見佛身」,這是代替大家的請願。光是聽聲音,裡面到底是不是真有佛在?只是聽聲,所以就是想要眼見為證,還是希望能見到塔內,發出音聲的多寶佛。這是大樂說菩薩代替大家心願,這樣來敬恭請佛開示,要如何開啟這個塔的門,示現了塔中的全身多寶佛。「欲令群機決疑」。希望這麼多人,心中歎稀有。這些人,將這稀有的事情呈現出來,這就是讓大家心中的疑問,能這樣解疑,生出信心。

所以前面的(經)文,那就是多寶佛全身在塔中,大家只有聽到聲音,還沒有看到佛的形影。所以,「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大樂說!」

全身在於塔中
讚言 善哉 善哉
大樂說
今多寶如來塔
聞說法華經故
從地涌出
讚言 善哉 善哉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釋迦牟尼佛開始就叫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出,讚言善哉善哉。」因為大樂說來請示:「只有聽到……」,現在釋迦佛就開始回答了。「大樂說,現在這位多寶佛在寶塔中,與塔同來,就是為了聽到在娑婆世界,講說《法華經》,所以他的寶塔湧現在前,在寶塔中出音聲,讚歎善哉善哉」,很歡喜,能聽到這樣的法,寶塔中的多寶佛也歡喜。

所以「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

是時
大樂說菩薩
以如來神力故
白佛言
世尊
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就想到現在釋迦牟尼佛,他的威力,所以開始再「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裡面既然有多寶佛的全身,我們大家就是有這樣的心願,我們的心願就是要見多寶佛他的全身,這就是請願。

接下來的經文就這麼說:「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

佛告大樂說
菩薩摩訶薩
是多寶佛有深重願
若我寶塔
為聽法華經故
出於諸佛前時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大樂說是大菩薩,所以釋迦牟尼佛,再叫大樂說菩薩摩訶薩,就是說,大菩薩啊!大樂說,「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佛陀向大樂說菩薩就開始說,多寶佛他有深重願,他的深重願就是這樣,若我的多寶塔為了聽《法華經》,自然會出現在諸佛前。在那個講經的道場。

佛告大樂說
菩薩摩訶薩
是多寶佛
有深重願:
佛告樂說
彼佛宿有深重之願

這就是多寶佛以宿世,宿世就是很長久長久以前,就已經立這個願了。宿世,那就是在長遠劫,東方寶淨世界,那個時代,古遠,很長,那個宿世開始深願。

若我寶塔
為聽法華經故
出於諸佛前時:
多寶願重
及大樂說重請
佛塔涌現
乃多寶佛願

「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多寶佛的重願,大樂說還要再追根究柢,所以大樂說再重請,佛塔湧現。所以,佛陀開始就要說它湧現出來,多寶佛的心願。他的心願還有,還有…。

下面的經文就這樣說:「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其有欲以我身
示四眾者
彼佛分身諸佛
在於十方世界說法
盡還集一處
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就是多寶佛的願,現在大樂說既然請願,要見到多寶佛的全身,多寶佛不只是佛塔現前,但是,「大家若是要看到我的全身」,要示現給四眾看,他的條件就是要彼佛,就是在講《法華經》,那尊佛的分身佛,在十方世界這些佛,盡還集一處,這是多寶佛的心願。

彼佛分身諸佛
在於十方世界說法:
彼示現在
說經之佛
分身在於十方世界
廣說諸法度眾生者

那尊佛,就比如釋迦牟尼佛,他的分身在十方世界,廣說《法華經》的地方,那些分身佛,也應該要來集會,這就是他的心願。所以要「盡還集一處」。

盡還集一處:
及願集分身出現者
直待分身一時集已
好自一身分千百億
今此所集
攝多歸一
故云盡還

「盡還集一處」,這些分身佛全都要回來,集於一處,及願集分身佛。這就是多寶佛的條件,要見我的身,那就是講《法華經》的這尊佛,他,十方分身佛也都要出現,還集一處。這是多寶佛的心願,要看到這麼多分身佛,能夠都會集在一起。「直待分身一時集已」。就是一直要等待,要見釋迦佛分布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要會集回來。這樣「好自一身分千百億」。這就是我們常常說,「千百億化身」,是啊,千百億化身,只要有那個精神理念,共同的精神理念,這樣應該也就是化身。這就是多寶佛的心願,這些化身佛要共集。

「然後我身乃出現耳」。這些佛,分身佛都集回來,我的身形才能現前讓大家看。互相的心願,大家的心願,要見塔中的佛,全身佛,這塔中的全身佛,就要看釋迦佛的分身佛,這樣會集來。「今此所集,攝多歸一」,所以說「盡還集一處」。

其實,道理就是在這裡,大家記得嗎?星期日,兩天前,我們海內外,我們的道場多少人?大共修啊!我們全省靜思堂,都集中著各地的菩薩,慈濟人,人間菩薩平時用同樣的精神,在各地在行菩薩道。同樣的,在海外的慈濟人也是,在各地行菩薩道。

但是若是大共修時,他們任何一個國家,他們都會這樣會集,會集到他們的道場去,大家來共修。現在的科技能現神通,他們在非洲,他們在大陸,他們在澳洲,他們在美國,七八個國家,幾十個道場在海外,他們共修的道場,他們就這樣會集在那個地方,能共同聽到臺灣任何一個道場,有雙向的視訊,他們就能聽,聽各地菩薩分享,說他們的經驗。到了最後,換我來說話。沒離開精舍,我在這個地方,同樣,透過了視訊這個科技,大家全都聽到了,共同聽得到。我話講完之後,下來,走在走廊裡,就聽到來向我回報:「南非很歡喜。」「南非有聽到嗎?」「有啊!師父在讚歎非洲,非洲那些人很歡喜,已經回響傳回來了,大家很踴躍,都有聽到師父在讚歎,非洲的菩薩,這麼的殷勤,那麼的認真,那麼的精進,他們聽得很歡喜。」

看,這是現在科技的力量,證明在這裡說話,他們在那裡聽到。平時呢?平時各人在各地方,依教奉行,聽的法,他們用在他們各地,不斷互相勉勵,彼此相傳,互相精進,也走入人群,他們去行菩薩道,結好緣。在人間中,煩惱的眾生,他們去做安撫;苦難眾生,他們去付出。這都是從同一個法,無數的人用這個法,同一念心,「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同這個心念、志願,行在菩薩道中。要共修時,他們時間到了,他們就集合,在各人各人的道場,他們就大集合來共修,來聽同一個法。這不就是釋迦佛那個時代,要如何來集分身呢?

這是多寶佛,有講《法華經》的地方,就是說有這樣的道理的,教育存在,那就是寶塔現前。釋迦佛要教育我們人人,真如本性,人人心中有一座靈山塔,人人心中都有從古遠劫以來的,古佛多寶佛在,我們人人都有現在的釋迦佛,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在現在要來開啟我們的心門,就像要開塔一樣,要開塔顯道理。大家要先能夠看到自己心中,要知道自己心中有真如本性,是不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也已經呈現出來了?真如本性呈現出來,那在這個現場,就已經有很多佛,接受到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那個精神已經傳達於,人人的真如本性裡。不知道有沒有,這是要看接受佛法的人。所以,多寶佛他就是這樣的心願:我的寶塔要現前,就要先將佛的分身佛,講《法華經》那個地方的,分身佛要集中,就是說聽經說法,大家這念心,到底法有入心沒有?若有,這個真如本性應該人人都是自我開啟。所以這樣「還集一處」,自然多寶佛身,「我身乃出現耳」。這個「我」就是多寶佛,多寶佛也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自性佛自然出現。

多寶如來所謂我身
即圓明淨妙
常遍真實之
如來全體法身
為十方三世
諸佛之所共

所以「多寶如來所謂我身,即圓明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這就是所說的「我身」。這「如來全體法身」,實在是我們人人本具。所以,「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共」。多寶佛他的「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其實也是十方三世諸佛所共同的,所以佛佛道同。

「若我」至
「現耳」
乃多寶願辭
願集分身乃出現
有三義

所以,「若我」至「現耳」,就是「多寶願」,「多寶願」的意思,這就是現在多寶佛,他若要現身,古佛在現在現身,這是他的表達。那就是「願集分身乃出現」,有三種意思。

一、 表圓會圓證
以多寶全身在塔
必全身方見全身
是攝用歸體
古今一相
所以寶塔一開
則多寶釋迦
同坐一座

「願集分身乃出現」,第一是要表達出圓教的法會,「圓會圓證」。這個圓教的法會,在這個地方來完成證明,這就是第一種意義。所以多寶佛的全身在塔中,這就是全身要能完全顯現,現身出來,那就是在這個圓教的大會,來做證明,必定他的全身,會現出這個全身,見全身,這就是表示要「攝用歸體」。

平時在應用的,就像剛剛說,人間菩薩他用心、用力,在每一個地方去付出,身體力行。這個身體力行,回歸回來就是真如本性,這種歸於體,化用歸於體。你出力,出力,這麼重的東西拿起來,歸於整齊。這看到了,但這就是要用那個力,就是用,你願意付出,這就是用,付出歸於這個體。有體,才有力,就是有這個真如的本性,才能顯出了這分教育傳法,而且身體力行,落實在人群中。這「古今一相」,自古以來到現在都是一樣,體相是一。所以,「所以寶塔一開,則多寶、釋迦同坐一座」。若這樣寶塔一開,就能看到釋迦佛與多寶佛,多寶佛讓出位來釋迦佛同座。這就是一。

二,就是「欲示無生滅之法身」。

二、 
欲示無生滅之法身
必會有去來之應身
從法起應
攝應歸法
一為無量
無量為一
使忘生滅之見
去來之相
一多無礙
方得見法身之本體

沒有什麼樣生滅的法身,其實「必會有去來應身」,有去、有來,過去的佛示滅,其實還是要應世應機再來人間。不是常常說過了,諸佛的心願就是不離眾生。所以應身,去來應身。「從法起應」,從這個法,真理,發心開始感應眾生的苦難,不捨眾生,所以他就要來來回回。所以「攝應歸法」,就是應眾生無明覆蓋,就要來來回回不斷來示教,來現身,教示眾生,這樣「攝應歸法」,將這個應身來施以教法,回歸到真如本性。人人本具,只是要教你回歸到你,「原來你也能成佛」,這條路就是要去行菩薩道,這就是「攝應歸法」的,唯一的一個方法。所以「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精神理念,法,虛空法界同一道理,自古至今道理是一。所以「使忘生滅之見」,大家要去除了生滅之見。生,那就是,如何生生死死,不必怕,只要我們無明、惑完全去除,應機來人生教育眾生,來應機投教,只要我們不受業力牽來的,我們是為度眾生。

只要我們這個生滅,這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斷除了,就沒有什麼樣的生死,我們再掛礙,所以「去來之相」,就是「一多無礙」。不論是一生、多生,來來回回都無礙我們的本性。這個真如本性,哪怕我們現在是凡夫,真如也不受障礙,受障礙的就是無明煩惱,真如是如如不動,去來一如,沒有生滅,真如沒有生滅相,人人永遠都存在,只是我們無法去受用。諸佛菩薩受用真如法,不受污染,凡夫真如被無明埋覆著,無法應用。所以我們就是這樣,要用心去突破無明煩惱,所以不需要掛礙。「一多無礙,方得見法身之本體」。我們若能這樣,才真正能看到我們的法身本體,我們的真如本性。其實,你若是斷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必定要將煩惱無明去除,解脫了,這樣就沒有煩惱無明,這樣我們的真如本性就現前。

三、
欲集十方法身
必變娑婆穢土
遣去染淨之心
限礙之識
自他之情
方得見實相之真境

第三種意義,就是「集十方分身,必變娑婆穢土,遣去污淨之心」,要如何將這分身佛會集來呢?必定要將娑婆這個穢土去除,就是我們的心,污染的心要去除,要遣去,遣去,都完全掃除,這個「染淨之心」要去除了。所以「限礙之識」,會障礙我們,只到第八識,這個識都將它去除。我們才能通徹第九識。這個八識是業識,還隔礙著,「自他之情」,這些若都去除之後,「方得見實相之真境」,自然這個「實相真境」,那就是第九識現前。這就是「願集分身乃出現」,有這三種意義,我們就能見到多寶佛。

後面還有一大的道理存在,所以我們聽經要一直將它連串下來,不是聽了就過去了,「不要執著,聽了就將它放下,過去了。」對不對呢?是不是這樣呢?聽了,法要留在心裡,叫做「無漏」,法要留在心裡,煩惱無明要將它蠲除,這必須要,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