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5月22日】淨源利眾 泉湧善力

Community:
Branch:

證嚴上人讚歎非洲慈濟志工帶動本土志工:「她們教導當地人,都要讓他們知道精神來源是臺灣慈濟五毛錢的開始,一直到現在在國際間的故事,在他們的心裡,念念都記得慈濟對他們真誠的愛。」(攝影者:裘依絲恩寇希)

【證嚴上人5月22日志工早會開示】
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不久前因一場異常的大雨,日降雨量是一年的三十三倍之多,造成沙漠中的查尼亞拉爾地區河水氾濫,一千多人緊急撤離避難。 

大乾坤的四大不調,氣候異象迭生,肇始於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5月22日的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藉著智利沙漠的異常水災,談及慈濟與當地的因緣,始於七年前的芮氏規模8.8強震賑災。

「當地的慈濟人雖然不多,可是他們會很快速讓我們了解當地的情況,一來報自己的平安,再來也可以讓我們評估災情等等。這都是現代的通訊便利,也是看著天下災難偏多,讓我們要更提高警覺。」

共知共識且共行 清淨山林眾發心

臺灣北區二百五十位慈濟志工昨日(5/21)響應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主辦的淨山活動,與其他公益團體、遊客等近千人,投入觀音山垃圾清運工作。
 
「多數的人都是愛爬山,帶著早餐、點心上山去,吃了隨手一丟,垃圾滿地。慈濟人開始在呼籲,身體力行去做,希望人人愛惜大地。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總是會造成了這麼大的,讓山地被垃圾鋪蓋著,這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撿,還要請大家停止這樣隨手一丟的習慣。」

淨山過程中,眾人以接力方式,將垃圾運出林木間,再一袋袋搬運下山,清出二千五百包共約八公噸的垃圾。

「要下山的人,我們呼籲大家順便把垃圾,一個人帶一袋,或者是兩袋,大家合力,共知共識。其實兩隻手這樣多帶一袋,不是很好嗎?假如人人有心,這一座山不要再丟,人人一袋帶下山去,不久的將來,它也會很乾淨啊!」

上人進一步將齊心合力淨山的精神,延伸至淨化人心,祥和社會上。

「這個社會就像一座山一樣,我們菩薩道就如晨語早上所說的,我們要發心立願,一個個的我們來宣導人人發揮愛心,這樣的社會不是祥和?不都是很亮麗的美好嗎?世間要平安,要看人類愛的能量有沒有匯合起來,共同的一念心,那社會就會很美啊!慈濟人到處都可以看到,不浪費分秒時間,不浪費他的力量,自己的資源,他都是隨時發揮利益社會眾生的能量,人人能這樣不都是很好嗎?」

親自感受見證愛 不同宗教皆呼應

善能量的匯聚與擴散,同樣也在南非德本的本土慈濟志工身上得到見證,他們在3月14至19日進行第十九次的深入本土志工專案,南下威廉王城和伊莉莎白港,關懷沿途社區的貧病弱勢,並招募居民加入志工行列。途中在佩迪(Peddie)社區,志工向大酋長、酋長介紹慈濟的精神理念,獲得認同與支持,並透過他們邀集二百多位民眾參與慈濟的愛灑分享會。

「酋長也被慈濟人所感動,表示很肯定,他出面去邀了一大群人,在很廣闊的草地上,慈濟人跟大家分享愛的能量如何來造福,如何來幫助。酋長呼籲大家,有苦的人,要大家的愛心去關懷他。期待當地的人,人人發揮愛心,把志工組織起來,只要他們聽到,受到了感動,人人都可以啟發。」

每一次的南下往返,都是逾兩千公里的路程,但每一位慈濟志工都是精進不懈。

「再遙遠的地方他們也去,他很有道心,也是很精進,身體力行。他們的理念不離佛法,雖然信仰天主,可是慈濟所執行的是佛法的精神理念,他們沒有排斥,還是口唸著阿彌陀佛,還是感恩臺灣慈濟。她們教導當地人,都要讓他們知道精神來源是臺灣慈濟五毛錢的開始,一直到現在在國際間的故事,在他們的心裡,念念都記得慈濟對他們真誠的愛。他們自己接受到,執行任何的地方,他們都要做到,這種自己度自己的鄉親,這力量很大呀!」

不囿貧窮而怨尤 自知源頭愛無限

與南非相鄰的莫三比克,慈濟種子從2012年開始在當地萌芽、茁壯,除了推動慈善關懷,也宣導環保觀念。本土志工在去年(2016)將臺灣農委會援助的大米外袋回收再製,成為印有「LOVE FROM TAIWAN」與慈濟蓮花標誌的環保提袋,並帶至臺灣,送給上人。

「他們會人工加工,把米袋的縫線抽出來,從源頭的結打開,一拉整條線完整,連那一條線都沒有丟掉,他們就會把這個米袋子剪接成了環保袋。他們是這樣的惜福,人人把臺灣的大米(米袋留著),臺灣、慈濟都留著,拿著到哪裡去都可以看到曾經接受到我們的大米。這實在是用感恩心,發揮了他們愛的能量。」

除了莫三比克,南非、辛巴威、賴索托等地的慈濟志工,皆是濟貧扶困與募心募愛同步進行,讓身無長物、家徒四壁的人,也願意奉獻力量,成為心靈富有的人間菩薩。

「雖然經濟不是富有,可是他們心靈富有,他們很快樂。過去怨天尤人,心打不開,常常吵架,常常惹事生非,現在已經一片祥和,這就是叫作法,慈濟與佛法的精神能量落實在人心,他們可以自動去幫助人,這都是很感人。他們都是在當地勸會員,貧富都有,所以他們平常可以自力更生,但是功歸臺灣,功歸愛的能量源頭。」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