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22日】同乘正覺 說大乘法


Community:
Branch:

「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童子性淨純真大法入心,立宏誓願度眾求轉大法,為眾說無上妙法蓮華經。」
 
用心啊!「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那就是我們大家與佛共同都有一真如正覺,佛陀一直這樣跟我們說我們應該要很相信,自己真如清淨無染。人人的真如正覺與佛相同不增不減,就如童子的本性是淨純而真,很清淨,尤其純而真,大法一聞即能了解,因為他的內心沒有煩惱,沒有雜念,就是心清淨,就是這樣聽法,這樣接受,用心去體會、理解,這是童子心。
 
「立宏誓願度眾求轉大法」。這是清淨無染的心,接受了佛法,深心信解,即時立宏誓願,很單純,修行就是為了要度眾生。我們既修行要度眾生,就要有很充足的佛法在內心,天地虛空法界的真理,我們要清楚。所以大通佛在世,他們就是這樣用心祈求佛轉大法輪,大家應該都能了解,這是佛陀講述《法華經》,說到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出家了,抱著那分清淨無染的心,立宏誓願,初心不退,還是堅定道心,虔誠祈求佛轉大法輪,是要「為眾說無上妙法蓮華經」。
 
因為他們知道,《妙法蓮華經》裡面含藏著如何修行,從起初的發心開始,經過了種種的教法,譬喻、言辭等等,一直都有很充足的法在其中。希望《法華經》是指引一條從修行者能夠直達到佛的境界,一條的大菩提直道,所以他們請佛要轉大法輪,說大乘一真實法,那就是《妙法蓮華經》
 
這是在塵點劫以前,釋迦牟尼佛敘述過去的修行,在這麼長久以前,一尊佛,大通智勝佛的修行過程,住世的時間很長,那時候人壽也很長。我們常常說,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這個「劫」表示長時間,那就是看我們眾生的共業、時代的壽命。同在世間裡,有時候,時間會很長,壽命很長。難道不是常常聽到這樣說,從人壽極短,十歲開始,每百年多一歲,每百年再多一歲,一直增、一直增,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叫做「增劫」。這表示眾生從很純真的心,按照天地規則生活,壽命愈來愈長,經過了一百年就再增長一歲的歲數,就這樣一直到八萬四千歲,這就是人間壽命最長之時。
在人間壽命最長,人又多,人心開始慢慢地又起了不規則、造作、業力,開始從人壽八萬四千歲,經一百年減一歲,每經一百年再減一歲,人壽從這樣一直減,眾生業力一直造,很多無常,很多苦難,在這個減劫中,人就這樣一直一直減壽下去。這是在佛經裡的記載,若人壽一直減到人壽百歲,災難就開始不斷不斷地起了。大三災、小三災不斷輪流發生,直到大三災不斷在人間以外,小三災開始。小三災就是瘟疫、傳染病,和飢餓、戰爭。
 
這就是在人壽減到百歲這當中,大三災、小三災就輪流不斷開始。這個不斷開始,愈來就愈密切,眾生的滅亡愈來愈嚴重。
 
這就是眾生的業力,隨著壽命減少愈來愈密集。所以我們現在是在減劫時,雖然現在有百歲,有九十多歲,八十多、七十多歲,高齡化社會的問題很大,好像壽命很長。但是看氣象變遷,有時候災難發生時,一次損失的人命有多少?
 
在十幾年內的時間,南亞海嘯過去了,伊朗巴姆城的大地震過去了,還有緬甸的納吉斯熱帶氣旋也過去了,這些都是很大型的災難,海地強震的災難也過去了。看,每一次損傷人命是多少,人的壽命在這樣平均之下來說。這幾年的時間,因為戰爭的人禍,因為天災的摧毀,因為禽畜的瘟疫,人類殺害眾生等等,也是一樣一直互相相殺的戰爭,若災難愈來愈多,生命的無常,人心的惡劣,這種的遷變不斷,會愈來愈緊急。
 
這就是我們必須擔心之處,不是現在聽到:「現在的人壽都很長,七八十歲、八九十歲,也有一百零幾歲。」有多少人呢?是有,但是真正的長壽是人人都自然的生活,都能夠有同樣的壽命,這才叫做長壽。現在你看武器愈發展,殺傷力愈強,人心愈來愈惡,這種由不得自己的心理病態的作祟,到底他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一個行動,就是人間的大災難,如此的喪心病狂,這也是很多呢!
在任何一個時期都需要佛法,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人壽是這麼長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生活都是很自然的生活,那個時代的人發心修行,要尋求道理,也要花很長的時間。所以「十劫坐道場」,時間很長,說法的時間也很長。同樣,佛佛道同,法在塵點劫那麼久以前,從「四諦、十二因緣」本來就是這樣的道理,一直流傳下來。雖然那時候人壽長,生活簡單,人倫道德就是這樣,不過,道理從那時候,就源遠流長,法流很長,一直下來。
 
所以十六王子在那個時代,隨佛去修行,稱沙彌,不是年幼才稱為沙彌,是還未受大戒,所以名稱沙彌。但是在那時候,他們的心就是童子心,童子性淨純真,因為接受了佛法,同時「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那時候的人心都很純真,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要成佛,那個法還未現前,如何才能覺悟呢?
 
大通智勝佛本具覺性,(未成佛前)就是要去追求覺性現前,用很長的時間修行,很長的時間思考天地宇宙之間的真理,人事物的道理,用心來追求尋思。
 
終於發現、覺悟天地萬物的真理透徹,心與天體完全合而為一,這念心震動天地,覺悟於天地,天體合而為一。所以成佛那段的時間景象,描寫出天人都來護道場,來散天花,來供養;成佛之後說法,人間的仁王加上眷屬都來道場皈依、聽法。
 
大通智勝佛說人間法,四諦、十二因緣法從頭開始講說;人命的去來道理,在十二因緣法中就已經講清楚。但是十六沙彌童子心,他們發大心,希望能吸收更多法,就請佛說法,立宏誓願。
這個時間,佛還未為人間開講大法,就一道光在人間,這個道場的光照耀了梵天,諸梵天王追求法的心啟動,十方梵天都到齊了,佛才開始說法,「為眾說無上妙法蓮華經」。這我們要去用心,人人「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其實我們人人也本具,真正要用心回歸到無上《妙法蓮華經》,裡面的精要我們要身體力行,要同知、共識、同行,這樣這個世界才能慢慢再改正回來,所以人人都要發大心、立大願、行大行。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於諸法不受,亦得阿羅漢,從是後得道,其數無有量,萬億劫算數,不能得其邊」。
 
大家聽了四諦、十二因緣法之後,人間的五欲完全去除了,所以人人開始證阿羅漢果了。「從是後得道」,就是從這樣開始以後,人人數數一直得果,對這個法愈來愈了解,得道的人愈來愈多。有多少?「其數無有量」,很多。因為說法的時間長,聽法的人不斷增加,受法的人,接受這個法,身體力行,去除無明的人也愈來愈多,萬億劫時間來算數,到底多少人接受法呢?無量數,無法算。
所以「時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彌」。
 
十六王子發心出家了,辭親割愛之後,不只除去了五欲,還要再除去纏綿牽連的緣都要去除。現在開始要入人群化淨緣,與眾生結法的淨緣,就是結好緣、造福業,所以「出家作沙彌」。
「皆共請彼佛,演說大乘法」。因為他們一定要成佛,這是他們的目標,所以一定要出家。大家共同一心,共知、共識、共行,行清淨的菩薩道。
 
請佛「演說大乘法,我等及營從,皆當成佛道」。「我等」,是指十六王子,以及「營從」,所有的眷屬和同時來修行的人,應該也都能成佛道,這是他們的心願。不只是自己成佛道,共同修行者應該也能成佛道來廣度眾生。所以希望人人「願得如世尊」,希望與佛一樣。「慧眼第一淨」,就是慈悲平等觀,這種至高無上究竟的大慈悲心,希望人人的觀念、見解能與佛同等。
 
下面的經文再說,「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以無量因緣,種種諸譬喻,說六波羅密,及諸神通事,分別真實法,菩薩所行道,說是法華經,如恆河沙偈」。
 
這表示佛已經允許,開始要講說,從四諦、十二因緣法,再進入空妙法。這是在二萬劫期間,(大通智勝佛)那就是「方等」、「般若」了。
 
⊙佛允許進處說空妙法。二萬劫中間,大通佛受請為說方等般若,最後說法華。與本師說法同,正說大乘法。
 
二萬劫也實在是很長的時間,用這麼長的時間講四諦、十二因緣,還要入「方等」、「般若」,同樣要按照次序,讓大家理解,不要執著於「有」,執著「有」就生欲念。所以就要跟我們說,世間一切物質都是空幻,人世間再長的時間,到頭來也有滅盡時。人的壽命再怎麼長,同樣都有「老病死」之時。天長地久,也有「成住壞空」之時,所以講空妙的法。用這麼長時間來說,大通智勝佛「受請為說方等般若」,然後最後才說《法華經》。
 
同樣照著次序,從「阿含」進入「方等」,進入「般若」,再進入「法華」。其實這些之前,有先覺道,心靈的世界是「華嚴」,這種心靈的說法,合起來叫做「五時說法」。這次序,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是這樣,現在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這就是「與本師同說法」相同,就是「正說大乘法」,按照次序來。
 
⊙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佛知童子純真無染大道心,及諸王子過去宿世所作行業。
 
「佛知童子心」,大通智勝佛知道這些王子宿世因緣,「宿世之所行」。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是這樣,同樣過去的過去又有宿世所行的因緣。何況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同樣有過去過去的宿世因緣。我們人生就這樣一直不斷累積,生生世世的宿世因緣。
 
「佛知童子純真無染大道心」,大道心就是菩薩心。「及諸王子過去宿世所作行業」。這些王子能保持這麼清淨的心,這些王子過去也是有他宿世因緣,才能保持這麼清淨無染純真的心,也有他過去的因緣。
 
⊙以無量因緣,種種諸譬喻:用無量數過去宿世因緣,累世人間事物,種種譬喻。
 
「以無量因緣,種種諸譬喻」。這個無量數,過去的宿世因緣,累世人間的事物,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也是這樣分析過去,種種譬喻,同樣要用很多方法來譬喻。所以這是在「阿含」時,說很多佛與弟子的因緣,用故事性來說法,用事物性來譬喻,用那個時代,佛與眾生互動來說法,這都是同樣。「阿含」時就是講說因緣。接下來就是說「六波羅密」,開始說大法。
 
⊙說六波羅密,及諸神通事:波羅密意為到彼岸,即六度。諸神通事,即十力四無畏六神通等。
 
「說六波羅密,及諸神通事」。為了加強人人對佛法產生尊重,體會深奧,所以佛陀從淺到深,教我們要身體力行到彼岸,從凡夫無明的此岸,要用種種的工具度彼岸。度眾生,就是我們成佛的工具,你要如何度眾生?就是要用船,自己自渡,同時要再渡別人,我要從無明的此岸過去,同時,我也要再度別人過去。所以叫做彼岸到、到彼岸。已經要去(聖人)那裡,那個彼岸到了,或者是從這個地方要到那個地方去,已經開始發心,用這個工具,自度、度人。所以修行不是孤單一人,修行要「和」大眾的心,修行是要與大家共同體會道理了解,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要到彼岸去,船要前行就要用「和合」,六度就是「和合」這艘船的工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形成度眾生的工具。所以學佛,我們應該要有很深的體會,「諸神通事,即十力四無畏六神通等」。這叫做諸神通事。
 
⊙如來之十力前五:一、知覺道非覺道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
 
如來的十力,有十種力。第一,「知覺道非覺道智力」。意思就是我們修行的這條路是真實道路嗎?或非真實呢?若一點點知見偏差,就會走入邪途。我們要正知、正見,要了解這條路是不是修行應前進的真實路?有的為了求快速,有的為了求隨心所欲,所以他往偏的方向,那就會差之毫釐,失於千里,求不得法。為什麼不得法?心不定,慧不生。就是因為我們不按照佛所教誡的方法實行,所以我們「差毫釐,失千里」,這種就不對了。
 
所以學佛,我們要學佛陀堅忍慧力,慧的心在法上的那個「忍」。在六度裡,忍就是慧心忍在法上,我們才能正知、正見。所以一,叫做「知覺道非覺道智力」。我們的覺悟之後,這條是真實的路,或者是非真實的路,我們要很清楚。
 
二,就是「知三世業報智力」。不是我會說三世因果就是知,我們大家都是凡夫,唯有佛才有智力去講過去我是誰,過去你是誰,過去的過去,我們彼此之間所累積的總總因緣,唯有佛清淨無障礙的智力,才能了解過去。
 
我們現在只是聽佛這樣說,就應該知道凡事一定有因緣果報,不是沒有,但是不是我們凡夫能隨意向人說:「過去你是誰,他是誰。」這叫做邪知、邪見,這樣容易引導人往錯誤的方向,不只變成心不定,還會亂掉。引鬼神入心來,由不得自己,幻知、幻見、幻覺、幻聽,都是虛妄來擾亂我們的心,這是很可怕。所以不要說:「我會說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我們能依照佛陀所說的。若說我會看三世因果,那就偏差了,大家要注意!佛有這樣的智力,我們沒有,我們是「如是我聞」而已。
 
第三,是「知諸解脫三昧智力」。知道如何解脫,佛陀教育我們,凡事要知道如何去了解,人性就是這樣,人人是無明,我也是無明分子之一,現在修行,應該凡事要看得開,退一步海闊天空,如何來學「吞忍」。吞忍——吞下去、忍下去,心開闊一點,凡事單純一點。這也是讓我們的心能很開闊,具有正知、正見。
 
第四,是「知諸根勝劣智力」。諸根,自己知道自我的根機到底有多大,小根、小機就好好安分守己,修應該修的行;或是要和別人說話,我們要知道對方的根機,是大根機、中根機、小根機,知己知彼,這個根力能接受什麼樣的法。
 
第五,是「知種種解智力」。我們應該要了解,所接觸到的世間事物等等要冷靜分析。佛陀有這樣的智力,我們就這樣學。
 
⊙如來之十力後五: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第六,是「知種種界智力」。三界六道,這種「種種界」的見思惑等等的煩惱是如何造成,我們要了解。
 
第七,「知一切至道智力」。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最等覺無上的道,這個智力。
 
第八,是「知天眼無礙智力」。佛陀有天眼,我們還沒有,不要說:「我看到什麼是真的。」你如果看到什麼是真的,這叫做虛幻。佛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編按:語出《金剛經》)所以我們要好好守自己的本分,不要說我看到什麼、我聽到什麼,這都是虛妄。唯有佛陀有這樣透徹智力的心眼,我們還沒有。
 
第九,「知宿命無漏智力」。那就是知道過去、現在、未來。
 
第十,「知永斷習氣智力」。要知道我們人人都是,煩惱是累積很多習氣而來。所以常常告訴大家,要修什麼行呢?就是要斷習氣。是啊,我們人人就是習氣,這樣不斷累積過來。以上,十點叫做佛的十力,
 
⊙四無畏:一、佛於大眾中一切智無畏;二、佛斷盡一切煩惱無所畏;三、佛於大眾中說障道無所畏;四、佛於大眾中說盡苦道無所畏。
 
「四無畏」:第一,「佛於大眾中一切智無畏」。從大眾中來說法,運用一切智,說一切法,仔細地為我們分析。第二,「佛斷盡一切煩惱無所畏」。佛的一切智是從斷盡煩惱來。我們人人開始發心,不就是先發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等等。但是要度眾生就要斷盡煩惱,佛陀的煩惱完全斷,無漏,沒有煩惱。
 
第三,「佛於大眾中說障道無所畏」。很多人因為受偏邪的道迷惑、牽引而去,佛陀有那個能力,從迷途中再將他叫回來。因為眾生受法有障礙,佛陀用他的智力,無所畏力,將他從障礙叫回來。佛對眾生說法也沒有障礙。若是我們凡夫就會說:「像這樣沒辦法,這可能不要說了。」這就是我們說法的障礙。明明知道他不對,但是要如何將他拉回來呢?有很多的考慮,有很多的障礙。佛的智力是無障礙了。
四,「佛於大眾中說盡苦道無所畏」。人生真是苦,佛陀能分析很多苦,讓我們很了解,這就是佛陀有十力四無所畏。六神通力,過去都一直說,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等等,大家都聽過了,要好好再用心。
 
⊙分別真實法,菩薩所行道:分別演說真實妙法一切菩薩所行之道。
 
所以,「分別真實法,菩薩所行道」。「分別演說真實妙法一切菩薩所行之道」。
 
這就是佛為眾生說法,是菩薩所行的道有這樣的過程,要得到十力、四無所畏、六神通力,必定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修行。佛要能成佛,大通智勝佛已經累世修多久了,現在將要成佛坐道場要經十小劫。想想看,修行的時間要多長啊?他覺悟了,所以能分別真實法,所有的法分別都真實。所以菩薩所行的道,一切都無障礙,佛能有十力、四無畏,來運用、來說法。「分別演說真實妙法一切菩薩所行之道」。
 
⊙說是法華經,如恆河沙偈:說是大乘妙法華經,如恆河沙無量數偈頌。
 
再來說,「說是法華經,如恆河沙偈」。「說是大乘妙法華經,如恆河沙無量數偈頌」,很多很多的偈。
 
長行文或者偈文都很長,這是大通智勝佛受請說法。但是大通智勝佛說法有如恆河沙這麼多的法,僅是《法華經》就可以說這麼多。
 
⊙受請說法量。彼大通佛法華有恆沙偈,今佛法華七卷,當知一字法門,海墨不盡。
 
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宣講的《法華經》總共也才七卷而已,就要知道「一字法門,海墨不盡」。你們會覺得,釋迦佛的《法華經》才七卷而已,我們只是其中一品的<化城喻品>就要說這麼久。其實,一字的法門就已經很多,用海水作墨水也一樣寫不盡。總而言之,法,天地萬物,無不都是無窮盡的真實法,只要我們去用心,法無量,就能智慧無量。請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