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07日】能信恆持 奉行一乘

Community:
Branch:

『能信恆持不懈,先歎其德,後勸親近不違;恐其得度復又不信,起懈怠,故勸進之意;三乘能信所說,受持不退,當得一實乘法。』
 
我們前面一直描述大通智勝佛對十六沙彌的見證、讚歎,見證十六沙彌的過去,讚歎十六沙彌廣度這麼多眾生。有信,但聽法還是有疑惑,十六沙彌為他們一一解惑。
 
有疑惑的人,經過十六沙彌一一解釋,將大通智勝佛所說的大乘法,《法華經》,這麼深奧的道理,一般人聽了不了解,還有的人聽進去,還有疑惑。大通智勝佛入靜室了,十六沙彌代替大通智勝佛來解釋,所度的人也很多,很多人以沙彌所說的法,深入內心,結了這分很深的緣,跟隨著十六沙彌生生世世修行的國土而成就。
 
所以『能信恆持不懈』。十六沙彌既然過去是這樣,現在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又有這樣的成就。大通智勝佛出定之後,擔心聽法的這些人對沙彌的年齡起疑惑,或者是不相信十六沙彌能說深奧大法,所以在出定之後,就是要讓大家對十六沙彌更信解也不懈怠,所以就一直讚歎十六沙彌在過去無量數佛的佛所,已經修行、供養,所修的德已經很成熟。希望能讓人人知道,雖然他們的年紀輕,但是過去所修行的,已經是無量劫了,不斷薰習,其德行也是已經成熟。
 
所以,後面就不斷地勸這些人,聽聞法的人要好好地趕快親近,不要信了又退失道心。先讓大家了解沙彌的德行,後面再勸解大家要數數親近。『數數親近』就是累次、累次,很常去親近。親近,是要相信,不要有所違背,要一心相信就對了。
 
這是『恐其得度復又不信』,擔心這些人聽十六沙彌所講的法,大家相信,相信之後,已經得度了,得度了,卻又懈退,懈怠退失這念心。我們常常都會這樣,現在的人也是會這樣,開始相信時很熱心,很精進,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慢慢地信心退失,慢慢地懈怠心起,現在的人,很多都是這樣。
 
過去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大通智勝佛也是擔心,信眾現在相信,但很快就退失的道心,大通智勝佛也有這樣的擔憂。『恐其得度復又不信』,不信又起懈怠的心,他就在大眾中,再勸進大家好好地精進。遇到佛法,何其難得啊!既遇到佛法了,要好好信受入心,要精進,這是大通智勝佛的心意,他的慈悲。好不容易聽到佛法,能夠相信,得度了就不要再退失道心了,會很可惜!
 
這是大通智勝佛的用心。十六沙彌在佛入靜室,八萬四千劫這段時間,他們還是為四眾講說,大乘法包含三乘。就如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靈鷲山這個道場,過去的四十多年是隨眾生的根機說法,但是佛陀的本懷,想要跟大家說的話,一直等待到四十二年後,不得不說了,眾生的根機還有的停滯在小乘、中乘。但是佛陀希望人人要進步到大乘法。
 
所以,《法華經》現在在靈鷲山的開講,就要包括過去的小乘、中乘,他必定要三乘都包含,希望小乘、中乘人聽到大乘法,能棄小回大,這是佛佛道同。我們的釋迦佛是這樣,過去的大通智勝佛也是這樣,所以他說,十六沙彌他們所講說的法,在那個道場之中,『三乘能信所說,受持不退,當得一實乘法』。
 
在道場中,小乘、中乘,以及發心修大乘的人,都在那裡聽十六沙彌分析大通智勝佛的法,大家信解,同時也受持。若能這樣繼續受持不退,『當得一實乘法』。不論你是小乘、中乘或是大乘,大家全都同時能得到一實乘法。這是大通智勝佛為十六菩薩沙彌做見證,同時也勸誘人人一定要相信。用心良苦啊!
 
每一尊佛都有相同的一念心,就是開示眾生人人同等、本具佛性。但是要能體會了解,沒有那麼容易。眾生是同等的,不只是人類,一切眾生是包含所有的生靈,同樣都有共同的佛性、如來性。
 
在美國舊金山動物園裡,有一隻猩猩(Koko),很聰明,動物園裡的人都會教牠手語,雖然無法教牠說話,但是教會牠工作,與人一樣。
 
要讓牠通人的語言,無法發出聲音說話,卻是教牠手語。牠竟然已經學會兩千字的英文單字,牠學到『貓咪』,貓咪就是貓,牠學到這裡,牠很高興,牠也用手語去表達,表達牠想要收養貓。
 
動物園的管理員知道牠有這個心願,就趕快去抱一隻貓,在一九八四年的生日那天,他就抱一隻貓來送牠。牠將這隻貓養得很好,年久月深,真的像母子一樣。
 
動物園又收養兩隻貓給牠,動物園的人為牠們取名,一隻比較灰色的叫做『灰女士』,一隻純黑色的叫做『黑女士』。牠很高興,每天很快樂,牠們身上都有毛,所以動物園的人把這樣的一隻猩猩、三隻貓,將牠們取名叫做『毛毛家庭』。
 
牠們很有魅力,很多人都會來看牠們。這隻猩猩具足了人性般的母愛,讓失去母愛的貓也能得到猩猩如母親般的照顧,雖然不同類,卻也相處得那麼融洽,這是動物有靈性。
 
所以,佛陀這樣跟我們說,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看看猩猩,有這分聰明,學會手語,還成就了這樣的一個家庭,動物就是這樣,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牠們的本性不退,同樣的愛無退失,同樣有那種和氣,合和的心志。牠也學會人的手語,與人能通,與動物能通。看看,像這樣,我們就要相信,不同種類的動物能維持那麼久的時間,給予母愛,如同一個家庭的溫暖,可見動物與人的人性都一樣。
 
我們人的時間,與佛所說的時間不大相同,其實佛所表示的時間有他的含意,所以之後會慢慢解釋時間的觀念。我們首先要先相信,每一段佛經,都有它的真理隱藏在其中。
 
來看前面的經文,『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緣得值四萬億諸佛世尊,於今不盡』。
 
這是要描述十六沙彌所度的眾生,就是無量數劫,無量億劫前,一直修行生生世世所生的地方,都是與菩薩共處在一起,『與菩薩俱』。
 
與菩薩為眷屬,『從其聞法』。大家都是這樣互相為善知識,也常常共處一起,常常互相修行,互相啟發,互相解疑,這是互為眷屬。
 
所以『以此因緣,得值四萬億諸佛世尊』。因為大家過去,一直未來,同樣的互相為善知識,即使是現在,所說的現在是指大通智勝佛時代,那個『現在』猶未盡,『於今不盡』,意思就是說大通智勝佛之後,還是與菩薩俱,生生世世繼續結這分緣。
 
接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
 
現在釋迦佛就說,『諸比丘!』佛面前的弟子比丘,『我今語汝』,我現在跟你們說,『彼佛弟子十六沙彌』,所說的『彼佛』,那就是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道場中的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釋迦牟尼佛敘述過去大通智勝佛的時代,那個道場的情形,已經告一段落。現在釋迦佛開始向大家說,過去那些沙彌,現在各人都已經在不同有緣的國土成佛了。這就是表示大通智勝佛為十六菩薩見證,他們的過去,在無量億劫佛的地方,十六沙彌不只是在大通智勝佛時代,大通智勝佛以前的以前,同樣很長久時間在修行,時間就是長時修、無間修、無餘修、恭敬修。
 
⊙大通智勝佛為十六菩薩見證其過去於無量億佛所,長時、無間、無餘、恭敬修,入人群度無量眾。
 
這麼長久時間,從大通智勝佛的過去,這樣不斷修行,很成熟了,來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時,大通智勝佛講法後,入靜室,他們各人能這樣承擔責任,有人有疑惑,他們開始為大家說法。這表示從過去一直到大通智勝佛時代,大通智勝佛又為他們見證,未來還有很長久的時間,還要繼續修,將來能夠成佛,為他們作證明。
 
可見十六菩薩沙彌在很長的時間,過去、現在,一直到未來,他們就是這樣長時修、無間修、無餘,這樣的恭敬修行。在每一個道場,每一生世,都是恭敬供養諸佛,他們用身體力行恭敬供養。未來他們入人群中度無量眾生,就是這樣不斷長時地循環。
 
所以,這就是釋迦佛要跟大家說,這十六菩薩沙彌這樣長時修、無間修、無餘修、恭敬修,不斷修行。現在大家都已經成佛了,每一尊佛在不同的地方。
 
所以『大通智勝佛,暢談十六菩薩古往因緣』。
 
⊙大通智勝佛,暢談十六菩薩古往因緣。遂即釋成今日諸佛之名號,並度化有緣眾之國土名稱
 
釋迦佛來說大通智勝佛、十六沙彌那個時代,大通智勝佛讚歎十六沙彌古往的因緣,這是過去的因緣。釋迦牟尼佛馬上要解釋這些沙彌也在不同的國土成佛。一直引述到現在,釋迦牟尼佛也已經成佛了,各人成佛的名號,並度化有緣眾生的國土名稱。這是在大通智勝佛談古,釋迦牟尼佛引古談今,他們過去過去是這樣,現在古佛道場上的人,未來他能怎麼成佛,而且各人都有他成佛的名號,各人都有成佛的國土。
 
⊙釋迦牟尼佛引古談今:一、明成佛。二、顯異名。
 
所以這也分成了『明成佛』,成佛就是『為利益一切群生故』。所以他一定要修行,修行一直到了覺悟,覺悟後來利益眾生。
 
⊙一、明成佛:為利益一切群生故,即十六沙彌皆得正覺,現在說法,成為今無量眷屬。
 
十六沙彌各個為了要利益眾生、度化眾生,所以一定要修行,長時修、無間修、無餘修、恭敬修,生生世世用他的行為來供養諸佛,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這些人就是在大通智勝佛道場上的十六沙彌,現在已經全都得正覺,現在說法,成為現在有無量眷屬。這表示釋迦牟尼佛要讓大家很明白了解,十六沙彌的過去,以及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未來將成佛,已經成就有緣的眷屬。
 
佛要成佛,若與眾生無緣,他無法成佛。所以我們常常一句話說:『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入人群,造福人群、造福緣,這是很重要。
 
所以,釋迦佛一直期待人人接受大乘法,入人群,在人群中去見苦、去磨練,消除自己的無明煩惱,在苦難中去體會苦、集、滅、道的道理,在苦難中去發心,發願度眾生。這就是要我們身體力行。
 
『隨其所修德立佛名號』,這就是他修的德,以德來立號。
 
⊙二、顯異名:成佛名號隨其所修德,立佛名號。及有緣處,隨所應度,即八方諸佛國土等是。
 
各個佛都有各別的名稱,就如我們在修行,同樣的,都有我的名、我的號,大家都一樣。
 
『及有緣處,隨所應度』。已經隨所應度分成八方。八方,就是東、南、西、北,又有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等等。經文後面,他們八方成佛的名稱會一一表達出來。所以,人人已經都到有緣處,你有結過緣的地方,『隨所應度』,那些眾生,你應該要去度化。那就去了,在那個地方修行,成佛,度眾生。
 
所以『諸比丘!我今語汝:佛語含意深長,示相古今』。諸比丘!這樣跟你們說,十六王子今皆成佛』,
 
⊙諸比丘!我今語汝:佛語含意深長,示相古今:諸比丘!語汝:王子今皆成佛。
 
佛所說的法,語中有話,話中有言,言中有理,所以不論是言語,都有很深奧的道在其中。所以『示相古今』,表示過去的過去,無量劫前的過後,長時間一直到現在。『諸比丘!這樣跟你們說,十六王子今皆成佛』,現在都成佛了。
 
⊙彼佛弟子十六沙彌:大通智勝佛覆述彼十六菩薩沙彌。聞法,持法,傳法,度化眾生慇切。
 
『彼佛弟子十六沙彌』。大通智勝佛覆述十六菩薩沙彌那時候聞法,持法,傳法,度化眾生的心殷切。
 
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聽佛說法的情形,聽過了『苦、集、滅、道』、『十二因緣』。用很長的時間,大通智勝佛說三乘法,隨眾生的根機說小法,談中乘,將來回歸於大乘。所以十六沙彌用心懇求,『佛啊,希望佛能更詳細解釋大乘法,大家所追求的,是要與佛同等的見解,要求得佛知佛見,與佛同等的見解。』
 
我們大家應該還記得,十六沙彌請轉法輪,是希望求得與佛同等的佛知見。所以他們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聞法,持法,傳法,已經做到了。聽法,很用心聽,聽了之後,信受奉行、持法。同時,大通智勝佛入靜室了,他們開始傳法。像這樣度化眾生的心殷切,這是十六沙彌要度化眾生的心很殷切,很用心。
 
所以,因為這樣,從大通智勝佛一直到現在,『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六菩薩沙彌已經現在全都成就正等正覺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大家都成就了。
 
再接下來這段經文,『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
 
這十六沙彌各人已經都在不同的國土,現在正在說法了。他們各個在每一個地方,說法的道場,都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就是他們的眷屬。意思就是說,『所謂現在者』,現在就是『簡別異於過去及以未來。言說法者,簡異成佛未轉法輪。』
 
⊙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所謂現在者,簡異於過去及以未來。言說法者,簡異成佛未轉法輪。
 
所說的『現在』,是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的現在,不是大通智勝佛道場,那時候說的現在。
 
就如我們現在,我在說的『現在』,就不是釋迦佛那時候說的『現在』。語詞隨著時間表達,同樣是隨著不同的時代,同樣的語詞表達。所以『所謂現在者』,就是簡別過去大通智勝佛那時候的『現在』,以及未來的『現在』,就是佛陀那時候的『現在』,也是我們現在的『現在』。
 
因為我們現在,我們的教主還是一樣是釋迦牟尼佛,我們也是一樣,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法教育的眷屬之一,我們人人現在這個時代裡,還是在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在學習。所以,時間,我們不是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我們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種『簡別異於過去及以未來』,這個『現在』。
 
『言說法者,簡異成佛未轉法輪』。說法的人,是在十方的國土,也是不同人,各人有各人所說法的地方,各人有各人的道場。領導那個道場的人,名號不同,領導那個道場的地方,地點不同,所以都有不同。但是同樣是在傳法、說法。所以『簡異成佛未轉法輪』。在過去那個時候還未轉法輪,但是現在開始都是轉法輪,未來也是一樣。
 
因為在過去、現在、未來,他們都有這樣不斷聞法、持法、傳法,一直到成就,各個在不同的國土不斷度化眾生。
 
時間愈久,來聽法的眾生來結緣的眾生,就愈來愈多了。所以『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已度者,成為菩薩,未得度的,就是成為聲聞。聲聞若能再入菩薩大乘法,那就是已度、已成就。還有很多未度、未成就的,所以這個法要再延續下去。
 
『各有無量百千萬億三乘之眾為眷屬』。有的還沒有完全成就,所以每個道場裡,都還有『三乘之眾』。不是大家全都已經信受奉行大乘一乘法,不是大家都成就了,所以還是要用很長久的時間。
 
學法,真的要很耐心、用心,去信解任何一句話,去體會任何一個形相、事相。所以『能信恆持』,應該要好好恆持,不要懈怠,應該要精進,有進無退,要下定決心,用很長久的時間恆持。我們應該相信;人人本具佛性。
 
剛剛所引述的新聞,所提出來的這隻猩猩,牠就是有人性。我們要相信佛陀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這就能夠相信、能夠見證了,何況時間長久,天文學中,都能同時見證。所以我們要相信佛所說的法,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