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5月18日】發心如初 成佛有餘

Community:
Branch:

上人開示:「我們有一句話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我們要成佛不困難,只要秉持一念心,保持不變,雖然我們的生命會老去,但慧命會增長,所以我們要很用心。」(攝影者:張清文)

上人開示:「我們有一句話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我們要成佛不困難,只要秉持一念心,保持不變,雖然我們的生命會老去,但慧命會增長,所以我們要很用心。」(攝影者:張清文)

【證嚴上人5月18日志工早會開示】
「每一天都看到人世間的希望、燦爛,也可以感受到人生苦難偏多。的確,世間百態,我們就是要見苦才知福,就是要覺悟無常,時間不斷地流歇,生命就是不斷地隨日而消耗掉,趕快把握當下,可是一定要恆恃剎那發心,一念善心發出來要永遠保住這一念善心。」

5月18日一早,臺中慈濟委員靜淇向證嚴上人分享,因為要關心資深委員菩薩,因此臺中地區就邀約了二十五年以上的資深菩薩回來溫馨聚會,光是臺中就來了一百二十位,年紀最大的九十多歲。上人在志工早會時回顧早年歲月種種,除了感慨時光匆匆,亦讚歎資深委員們道心堅固,恆持初發心。

「三十多年前到現在九十多歲,那時(當年)不就是六十多歲?三十多年的時間,年紀已這麼大,他還跟靜淇說,遇到師父要跟師父說,『我們的道心堅固,請師父放心啦!』在臺中,最資深的就是三十多年的,這三十多年來把握當下,恆持在他發心一直到現在。」

資深委員三十多年如剎那間,那一念道心毫無退轉,「我們有一句話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我們要成佛不困難,只要秉持一念心,保持不變,雖然我們的生命會老去,但慧命會增長,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氣候變遷知警覺 帶頭種樹調天理

看到新聞報導,普天之下四大不調的事很多,不管是地水火風的災情,或是山與土地的變動,天天都可以從媒體報導中看到,上人不忍中亦慶幸已有人開始有所警覺。

「厄瓜多這國家開始警覺到森林的砍伐很嚴重。地球不少國度災難很多,都是取之於資源的消耗、砍伐、破壞等等,他們覺悟到了,就由他們開始啟動種樹六十四萬七千多棵,在一天中動員很多的人,改寫了金氏世界記錄,值得讚歎。」

上人期許人人如能像厄瓜多由我做起,為地球種樹,相信地球很快就可以恢復樹林多、空氣清新,再照這樣調順氣候。

「現在開始動作是好的開頭,儘管要等到它改變氣候,需要人人虔誠改變生活,不只是種樹而已,所有生活都要改變,不光是種樹。」

發心立願不間斷 踏實鋪平坎坷路

「近日來因為尼泊爾賑災,幾乎天天都跟尼泊爾視訊,從大愛(新聞)中看到的畫面很感動,也很著急,著急的是尼泊爾這波強震破壞得太嚴重了,但看到這麼多有愛心的人,這麼多國家的人民願意踏在這塊土地上,光是慈濟已經第四梯次的大醫王已經在當地了,菩薩們也是跟著愛的接力,同時第一梯次去到現在,還是不捨回來,因為他們不忍心放下這苦難蒼生,發心立願還是繼續陪伴下去。」

不斷從第一梯次步步坎坷的路,步步往前走,慈濟賑災醫療團克服許多困難,讓當地人民、國家上下領導都能看到這分誠之情誼,肯定他們,給了一條條平坦的路走。

「雖然平坦路好走,但路途遙遠,要克服的困難還是很多,物資從一開始就給我們一條暢通的路,現在又要運進去投入這國家中,一批批的(物資),很艱鉅。感恩印尼協助交通、物資問題,還有人的協助,我們的印尼菩薩也是從第二團開始,緊接到現在還沒回去。在當地不管是採購、安排,印尼比臺灣溝通方便多了,因為他們有通商,用印尼和尼泊爾交涉,方便多了。」

慈善醫療合為一 醫身療心護全人

醫療結合慈善,亦讓賑災醫療團所到之處,都能更貼心留意對方的需求,給予受災鄉親更貼切的膚慰,而不僅是醫療而已。在第二梯次前往時,與當地醫院合作,一共開了十二檯刀,而行動義診時亦走入帳篷區,以手術為鄉親療傷,關懷他們生活環境是否平安?

尤其是慈濟第二、三梯次賑災時,尼泊爾當地又發生一波芮氏規模7.3的強震,許多民眾遭受二度驚嚇,心神不寧極需安撫,或有受傷,賑災醫療團成員皆在第一時間立即就近關懷和協助治療。其中一位年輕的媽媽,因為房屋已經是危樓,地震後生下來的孩子一無所有,母親又不敢待在家中,只能住在附近的樹下坐月子,狀況令人不忍。

「慈濟人趕快搭帳篷,送去福慧床,把兩個床合併起來,舖上毛毯,母子可以很安然地有這張床,兩張併在一起,安穩多了。我們要如何把物資運到當地,運到馬上可以發揮到這麼大的功能,讓她有個舒服坐月子的家,這都是令人感動的。」

法王講堂安穩處 合心供養諸覺者

面對當地災後一波波的難關,慈濟人一一設法克服,然而多變的氣候,仍然讓大家吃足了苦頭。

「前天在帳篷區裡突然間狂風暴雨,又是狂風、又是冰雹,災民真的是苦,要把帳篷裡的水潑出去很困難,我們慈濟人在當地苦他們的苦,這批救災真的很困難,路這麼難走。但也有當地的法王、仁波切要在當地蓋一個臨時的講堂,也邀慈濟人參加,雖然簡單,也為他們祝福,有安穩人心的講堂,可以聞法安他們的心。」

慈濟賑災醫療團5月10日曾經在尼泊爾災區舉辦浴佛典禮,從馬來西亞送去兩尊宇宙大覺者,賑災醫療團員送一尊給法王當賀禮,參加他們臨時講堂動土典禮,看了很感動。

創院十年實不易 白袍功德無量數

大醫王在災區現場搶救生命,膚慰苦難,平日在醫院亦深耕醫術造福病患。適逢臺北慈濟醫院十周年,院方特別於5以16日舉辦慶祝感恩會,其中種種溫馨的醫病故事,或以演出、或以當事人現身說法呈現,場面熱鬧動人。

上人特別提及黃玄禮醫師所帶領的周邊血管中心團隊,不顧自己的辛苦,堅持挽救病患免於截肢的命運,十年來,已經成功挽救一千零四十三隻腳免於截肢之苦。

「十年來,醫師走入開刀房不是很輕鬆,往往一刀都要一個鐘頭到十幾個鐘頭,不是只換隔離衣而已,因為要在X光下開刀,所以要穿鉛衣,一件衣服要十公斤。」

為了幫病患開刀,臺北慈濟醫院心導管室及周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脖子因為長期穿戴沉重鉛衣而受傷,但仍然不放棄為病患治療。在一次參訪過程中,上人得知此事,不忍醫師如此辛勞,即積極託人研發減輕鉛衣重量,終於已將鉛衣重量先降為五公斤,但上人希望還能降得更低。

「我還期待能更輕一點,要不然的話,醫師實在是很辛苦,看他們的父母親很不忍心,把他們搬上臺上演出故事,讓人人更清楚醫師的辛苦。黃醫師坐在臺下,相信他是感動得流淚,他剛有表達三千六百多日,為臺灣周邊血管舖出一條路出來,造福病患,減輕病患的負擔,已經救了一千零四十三隻的腳。」

還有一位慈濟委員楊秀卿,下班途中被聯結車輾過左腿,血肉含糊、粉碎性骨折,在其他醫院被認定需截肢,於是轉送到臺北慈濟醫院,五大科合起來搶救,進開刀房十五次以上,也成功地保住了她的腳,現在已經開始可以復健。

「剛她(楊秀卿)有分享,醫師要她抬起腳,她抬起腳讓醫師高興得鼓掌,這都是真發揮了醫師的慧命。同樣歲月累積,穿鉛衣傷到他(黃玄禮)的頸椎,但他的慧命發揮到病患身上,保全了他人肢體,成為人生命中的貴人。我們醫院各科都是這樣盡心力。」

上人讚歎感恩全院團隊,白袍的功德無量無邊,「醫院每一科都是白袍合和互協搶救生命,還要保全他的肢體,很感恩,說不完,也虔誠祝福!」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