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上人開示法語】事事做好事 時時做好人

(攝影者:方友仁)

Community:
Branch:

(攝影者:方友仁)【證嚴上人開示法語】

清晨的禮佛早課,不管念經或讚佛的聲音都很和諧,由此可知大家的心境甚為虔誠。禮誦之後靜坐,靜坐的目的無非是要調心、調身、調氣,身體要坐直,而心要專於一念。心思如何專於一念呢?那就要借著調氣來專一。


坐禪目的在身輕心安

當你在呼吸時,要觀想氣息由丹田來,吸入也回歸於丹田,可以做數息觀,也可以念佛觀。「觀」是觀想,觀想氣息由丹田出入。「丹田」位置約在肚臍下三指寬處,吸入呼出由一數到十,接著再由一數到十,這是數息觀,以數目來控制心思,以調氣來調和身體的循環,如此即是調心、調身、調氣。

有的人則利用數息的空間來念佛,一呼一吸各一句佛號,不管是「數息觀」、「念佛觀」或「四諦觀」,主要都是為了調理身心;最簡的方法即是數息或念佛。

坐禪沒有什麼奇妙,只是為了讓心境自在而無雜念,心無雜念即能自在,若氣息調得好,身體自得輕鬆,這稱為「輕安」──「身輕心安」,這是打坐最好的境界。有人打坐想追求見到什麼境界,那就錯了,而且很危險,如果打坐時看到、聽到什麼﹝幻象幻聽﹞,那就已經接近魔的境界,要趕緊放棄執著。

如有人想學習打坐,必須非常小心,抱著我剛才說的觀念較為安全,只要身輕心安,調心調氣,不求千奇百怪的境界,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淨,這是我們應該注意之處。


學佛貴在一念清淨心

其實,學佛最重要的在於一念心,一切的生活和行動不離一念心,佛陀說:「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因緣果報都由生活當中形成,若種下一個好因,即得善果,反之亦然。

年初期間,大家見面總是互相祝福,說:「祝您事事吉祥,日日平安健康!」這吉祥健康都是果,我們總是喜歡講「果」,卻不講「因」;其實,要得到健康必須種健康的因,身體要健康,心要先健全,而「心」要如何才能健全呢?必須棄除貪、瞋、癡等煩惱的根源,若是心理不健全,身體自然病態衍生。有些病人去檢查身體,卻找不出原因,這種情況多源於心理不健康的狀況。所以學佛要時時清除內心的垃圾,種健康之因,有健康之因才能得健康之果啊!


知足無求福中人

慈濟的委員經常去查訪個案,有些老人年紀老邁,委員關心地問:「阿伯,您的屋子夠溫暖嗎?衣服夠嗎?吃得飽嗎?」八、九十歲的老阿伯說:「我住的環境已經很好了,穿的也很溫暖,吃的、用的也很滿意了!」儘管在一般人的眼中,他們的生活條件都只是最基本的溫飽,但他們非常知足,因為知足,所以「無所求」,因此,委員們去探訪,他們非常高興,也不企求更多的幫助。像這樣的人,即使已經八、九十歲或年近百歲,身心都非常健康!

有些個案是委員一進門,他們就開始訴苦,愁眉無力地說欠這個、欠那個!若問他:「你身體好嗎?」他一定說:「全身都不舒服,全身都有病!」由此可知,健康和心理的關係很大,我們若想事事吉祥、平安健康,必須先有心理健康的因。


慈悲喜捨造吉祥因

「家家吉祥」,吉祥即歡喜,要見到人都能起歡喜心,聽到的事都很高興才是吉祥,吉祥是果,我們也得要先種「吉祥之因」啊!也就是自己要善體人心,行為端正。

現代人缺乏信任之心──「人怕人」,彼此相待均有防備之心,彼此都擔心對方是否騙我、會不會對我不利?如此怎會吉祥?人與人之間要能互相信任,給人安心,才會事事吉祥,所以,我們先要造吉祥之因,才能得吉祥之果。

我說「過年容易,度日卻難」,因過年時,彼此互道恭喜!如意!幾天的年節就過了。但是,這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應該「日日過好日」才要緊哪!若想「日日過好日」,就要「事事做好事」,想「事事做好事」則要「時時做好人」,好事由好人所做,做好事則日日快樂,日日快樂則「年年過好年」,所以要「年年過好年」,要先日日過好日。

總而言之,「慈悲喜捨」是學佛的中心要項,拜佛、打坐無非也是要調心、調整好自己的觀念。人生的觀念稍有偏差,則行為動作都是在造業,造損人利己的惡業;若騙人損人,則看到對方時,心裡必定不得自在呀!像這樣就沒有「好日」可過了,既無好日可過,怎會有「好年」呢?


用心於分秒之間

我常說人人要有「過分秒關」的心,分分秒秒都應謹慎,一句話、一件事都要注意,不要犯錯,所以,並不是靜坐時才要調心、注意心念。真正最高的「禪功」在於分秒的造做之中,所以,古來的祖師都說「擔柴運水無不是禪,起居動作無非是禪。」那怕是吃飯喝茶也不離禪;分分秒秒顧好心念,則日日平安自在,自在吉祥由分秒中累積,所以,請諸位多用心於分秒之間啊!

※ 證嚴上人講於1992年2月16日
本文摘自:《慈濟道侶》 151 期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