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美麗建築 善心人皆助

礁公瑟基中學裡的十二間教室已經全部完工,每間教室有四個窗戶採雙層屋頂,通風又堅固,是農村裡從沒見過的建築物,但也最美。【照片翻攝自大愛新聞】

Community:
Branch:

礁公瑟基中學裡的十二間教室已經全部完工,每間教室有四個窗戶採雙層屋頂,通風又堅固,是農村裡從沒見過的建築物,但也最美。【照片翻攝自大愛新聞】破舊的窗戶、潮濕腐爛的天花板,還有隨時都可能崩解的桌椅,是緬甸丹茵鎮嘿密達區唯一的中等學校——礁公瑟基中學。

建校二十四年,位於緬甸丹茵鎮的礁公瑟基中學因為年久失修,三棟建築的其中一棟還被判定是危樓。由於教室不夠,導致小學部、初中部與高中部的學生,得「排班」上課。沒課上的孩子在外閒晃,上到課的學童則要忍受「摩肩擦踵」的痛苦,最高紀錄、一間小教室還擠進了九十四個學生。所幸,這樣的窘境即將改變。

2014年3月,慈濟決定在緬甸丹茵鎮的偏遠鄉村援建十二所學校,其中的礁公瑟基中學已全部完工,最近開始搬入新的課桌椅。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桌椅是當地木材行老闆有感於慈濟的善舉,所親自督工製作、搬運,只象徵性的收取低廉的成本價。師生們為了感謝慈濟,將平時用來供佛的植物「蒲桃」種植於校園中,表達最大的感恩與尊敬。


◎ 長期扶困 為助學援建校舍

從2010年起,緬甸慈濟志工開始在丹茵鎮的偏遠農村發放稻種和學生文具,發現許多務農家庭經常因負擔不起孩子教育費,而讓他們輟學;今年(2014年)3月起,陸續展開十二所偏鄉學校的援建工程同時也展開助學,要讓有經濟壓力的孩子也能繼續圓求學夢。

2014年9月,礁公瑟基中學裡的十二間教室已經全部完工,每間教室有四個窗戶採雙層屋頂,通風又堅固,是農村裡從沒見過的建築物,但也最美。六個月前這還只是片空地,3月挖地基,4月木匠打樁,5月地基完工,6月架鋼構,7月右邊校舍完成,8月全部完工,總共有六棟樓房、十二間教室;校舍採架高設計是為了防洪水,每間教室四個窗戶,屋頂做雙層,搭配太子樓構造,自然通風良好。

慈濟志工溫斯郎說:「不用因為下雨或太陽太熱(擔憂),如果到教室裡面可以感受到它的溫度,和以前的教室差非常多。」

這所學校是慈濟在丹茵鎮援建的十二所學校中最大的一所,完工後更是農村裡最堅固也最美麗的建築。慈濟志工溫斯郎說:「大家學生非常地開心,有新的校園即將完成而且在這麼好的環境,也祝福他們。」


◎ 種植蒲桃 表達尊敬與感恩

而礁公瑟基中學師生們為了感謝慈濟,特地將平時用來供佛的植物「蒲桃」種植於校園中,為表達心中最大的感恩和尊敬。9月11日眾人集合於新建校舍前的草地,這片草地在挖土機的整地下全都重新翻土,這也是慈濟援建礁公瑟基中學的最後一個工程——綠化校園,但動手的不是工人而是學生和志工,大家一起把蒲桃種下。

礁公瑟基中學副校長拉敏說:「因為是上人給我們蓋的新校舍,我們很感恩所以種樹。」

在緬甸,蒲桃是用來供佛的植物,葉子還可以販售增加學校的收入,更重要是師生們對校舍的期待和尊重。志工林銘慶說:「因為這是一個供佛的樹,所以在證嚴上人所援建的校園,種上這種樹讓校園更加祥和。」

除了種樹,趕在學校啟用前,校方與志工先動員打掃,顯然當地的大人們比小孩還要興奮。在2008年緬甸納吉斯風災中受災的慈濟的關懷發放戶烏丁屯,不只回饋日捐一把米、響應竹筒歲月,也加入了志工培訓行列,今日也在打掃校舍的行列當中。志工烏丁屯說:「我們一直希望自己有個大一點的學校,讓鄉村孩子不用走遠路去上學,省下了錢還能在自己的村落完成學業。」


◎ 蓋校事蹟 拋磚引玉啟善念

慈濟的助學善舉,也在當地帶動善的漣漪。一位木材行老闆聽聞慈濟幫助偏遠地區蓋學校的事蹟,她決定共襄盛舉。除了親自製作新的課桌椅、親自運送到教室,還只拿取象徵性的成本費用。

木材行老闆多茉茉凱說:「慈濟來這援助建校,我曾經來送過木料,所以很清楚這裡路況很差,而且孩子們上課很擁擠。我很開心能來幫忙,也希望加入做善事的行列,因此我扣掉賺的利潤。」

好事必成雙,有志工的幫忙,孩子未來可望安心就學也喚起了當地許多民眾的善念。

 

礁公瑟基中學副校長拉敏說:「因為是上人給我們蓋的新校舍,我們很感恩所以種樹。」【照片翻攝自大愛新聞】 礁公瑟基中學師生們為了感謝慈濟,特地將平時用來供佛的植物「蒲桃」種植於校園中,為表達心中最大的感恩和尊敬。【照片翻攝自大愛新聞】 2014年3月,慈濟決定在緬甸丹茵鎮的偏遠鄉村援建十二所學校,其中的礁公瑟基中學已全部完工,最近開始搬入新的課桌椅。參與志工培訓的烏丁屯也在打掃校舍的行列當中。【照片翻攝自大愛新聞】 一位木材行老闆聽聞慈濟幫助偏遠地區蓋學校的事蹟,她決定共襄盛舉,親自製作新的課桌椅、親自運送到教室,還只拿取象徵性的成本費用。【照片翻攝自大愛新聞】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