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孝善進行到底 劉寶鑾一生美麗的堅持

劉寶鑾近乎將其一生奉獻於佛教,她以孝善譜寫大愛之美,給後世子孫留下了不朽的典範。【攝影:蕭耀華】

Community:
Branch:

劉寶鑾近乎將其一生奉獻於佛教,她以孝善譜寫大愛之美,給後世子孫留下了不朽的典範。【攝影:蕭耀華】

前半生,她潛心學佛;

後半生,佛法生活化。

人的一生,有人是「命運」,有人「運命」,前者按部就班,後者以一種信仰撰寫人生。

年小常搬家,看著媽媽渴望擁有家的神情,那時家對她的定義,是一份安逸。

16歲,百年大火燒掉居所,她深刻體會到一無所有的滋味,明白節儉的重要。

38歲,她謹記媽媽遺言,以愛團結家族,傳承孝善家風。

47歲,延續媽媽的助人精神投入慈善,帶領家族發展慈濟志業,把萌發的幼苗培育成菩提林。

69歲,她與罕見淋巴癌對抗。

71歲癌末,堅持挺著孱弱身軀,回臺見師一面,完成最後的心願。

家人眼中,她是細節狂、是遵守原則堅持到底和惜福愛物的長輩;法親說到她,以嚴謹、用心、堅持、付出無所求的說辭來概括與她的相處。

當軀殼化成一把灰,她轉身一別,則是回到父母身旁的小家碧玉。

她的一生,以大愛無私譜寫了孝善之美,給後世留下了不朽的典範。

她是吉打慈濟的靈魂人物,劉寶鑾。

◎無情火燒全家當

1948年,屬英殖民的馬來亞各族人民,為了生存與獨立奮起反抗,向統治者揚起抗戰旗幟。

此後的12年,英殖民政府主力對付反殖民的馬共及其他左翼政黨非法組織,實施緊急法令和進入戒嚴狀態;逮捕、扣留、集中、驅逐、槍殺等事件頻頻傳出,民間氛圍凝重,人人自危,風聲鶴唳。英政府與馬共非法組織展開游擊戰後,局勢更加嚴峻,而背負嫌疑陰霾的華人,處境更顯艱難。

劉寶鑾就出生於1948,這紛亂的時代。

國家局勢不穩,經濟蕭條,小市民為了生活,無不在狹縫中兢兢業業。為養活一家八口,劉寶鑾父親一人打兩份工,早上在菜市場賣家禽和雞蛋,下午再到合股的小型雪糕廠工作。一家三餐雖解決了,但日子也過得捉襟見肘。

因租房關係,劉寶鑾一家總面對被迫搬遷的無奈,媽媽頭疼的不只是物色新地點,還有那需要費時費力打包的家當。擁有一間自己的屋子,是她的夢寐以求。

1957,馬來亞聯合邦正式脫離英殖民,宣佈獨立。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朥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蛻變後的國家正步入新統治格局,縱然政治氛圍和改革體制未明朗化,但百廢待舉,新的希望已在人民心中燃起。

1964年,農曆初一的深夜,迎春的喜悅籠罩在直落灣也的木屋區裡,紅彤彤的春聯,正昭告著嶄新的開始。這時,不知從而何起的火舌,正悄悄蔓延開來,當滾滾濃煙窜向天空,已是火勢益急,最終吞噬了103間鐵皮屋。

美好的期待在瞬間被燃成灰燼,當中包括了劉家。除了緊急中來得及帶走的一些衣服和重要文件,其餘的辛苦家當,皆在眼前化為烏有。

那一年,她十六歲。

親身經歷過禍難,體會到一無所有的惶恐,她對於失去家園的傷痛,比別人更清楚。

「家中每一樣物品都要重新用錢買,母親為維持家庭經濟,把首飾賣掉換成金錢。那時刻開始,更加清楚明白『節儉』的重要性。」

這段記憶,讓劉寶鑾對「貧窮」有種莫名恐懼感、不安全感。因此每天上學,如果不餓不到食堂,帶來的二十仙零錢再帶回家,儲蓄起來。學校假期,總把握時間打工賺錢;希望藉著打工,累積簿記工作經驗。

那場大火後,媽媽決定再辛苦也要建立起自己的家園,於是她用盡儲蓄,東湊西借下,終於在兩年後擁有了第一間家。一個安定的溫暖堡壘,是象征劉家堅毅、刻苦和團結精神的祖屋,它日後更是劉家傳承孝善精神的慈善基地。

◎萬善之門孝為基

劉寶鑾的一生,深受母親李蓮枝的影響。

李蓮枝是個傳統女性,孝敬婆婆,相夫教子,是個賢惠的媳婦和媽媽。身材看似纖弱的她,骨子裡卻有助人的熱血,她通情達理,大公無私,常教導子孫自己寧願吃虧點,也不要昧著良心去欺負人。

「婆婆她,以理走天下,她常對我們說,良心不安會睡不著,所以寧願被人欺負。」劉國堅回憶道。

戰爭時代,許多大陸人逺渡南洋謀生,面對人生地不熟,生活一時成問題。李蓮枝同情鄉親們的處境,常照料他們。雖當時家裡也清貧,但她總捨得布施,有時遇到缺物資的,總會給對方多塞些物品。在潛移默化下,看在眼裡的女兒也傳承了她樂善好施性子。

劉家共有五個孩子,劉寶鑾排行第三,各有兩個哥哥和弟弟。他們有一個共同想法,即只要有經濟能力,賺的每一分錢都回歸家庭。他們體會父母辛苦,希望趕快賺錢減輕父母的負擔。

劉寶鑾早熟懂事,她自小就知道自己不能任性,隨心所欲,一切以家庭為重,不讓父母壓力。話不多的她,心思異常細膩,家裡的大小事都會關注和攬上責任,很有長姐的風範。對上,她是乖巧懂事的女兒與妹妹,對下,她是個關懷弟弟,藉機逗教的好姊姊。

孩子嘴饞是天性,小時候的劉隆坤和劉炳坤也一樣,常拿零用錢去買醃製的零食。姊姊知道後,就掏腰包去買各種比較健康的餅乾零嘴,混合成一包後再售賣給弟弟。

「她說,你們不用再去買了,我這裡有更多樣化的,賣你們五分錢。其實她不是要賺我們的錢,只是擔心買來的不健康零食有害身體,所以就變著法引導我們。」劉炳坤說道。

她的觀察、變通和堅持,從小就展露無遺。

為改善家境,大哥五年級時就自動停學,當父親的幫手。過了數年,二哥和劉寶鑾念完初中三後,也開始分別停學出來工作。有簿記打工經驗的劉寶鑾,順理成章地找到了一份賬務的工作。

沉穩的性子和認真盡責的態度,讓她很快地獲得了老闆的賞識,擢升她為主管。然而要一幫男同事聽從她並不簡單,為了塑造主管的威嚴形象,她只好以嚴謹的面孔武裝自己,日子久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就真的變得嚴謹起來,從此溶入性格。

◎墊定教育的基石

提早停學是她的遺憾,她始終認為,只有靠教育才能徹底給家庭帶來改變。

小弟劉炳坤的成績不錯,但念完初中三後就決定輟學,想像哥哥一樣提早出來工作養家。劉寶鑾勸說不果,央請媽媽再遊說弟弟,奈何他主意已定,不為所動。

這一代的教育沒法改變,她只好把這份希望轉移到侄兒姪女身上。

70年代,在輟學率依舊偏高的鎮鄉地區,能順利完成學業已不是易事,更談何補習。但重視教育的劉寶鑾為了督促侄兒姪女的課業,為他們找來補習老師。好玩的孩子們在暗地裡叫苦,但基於她的威嚴,都只好乖乖就範。那時他們的默契是,只要姑姑在家,就要假裝用功念書,等到她出外,大家就回歸本性,玩個天翻地覆。

談起兒時的這段往事,姪女劉碧群不禁莞爾,說:「姑姑的理念就是,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希望能給家族帶來好的前景和影響。」

劉國堅是家裡最大的孩子,到了上大學的年齡,姑姑為他向爸爸提出了到海外留學的要求。當時家裡不算寬裕,但爸爸還是聽從她的意見,湊了湊錢,讓他去美國修讀土木工程系。後來家族投資的米廠生意漸上軌道,劉國堅留洋回來後就協助打理生意。

非本科畢業,沒管理背景和經驗的劉國堅在工作上面對了很大的壓力,甚至為此患上輕度憂鬱。姑姑得知後,嘗試通過不同的方式協助他,如耐心地陪他聊天、參加心靈課程、找醫師、指壓和刮痧等。

「姑姑看著我長大,很照顧我的身、心、靈。記得我有次發高燒沒好,她就每天來照顧我。有時我工作遇到不如意,她也會過來勸我說這是業障,教我怎麼去處理。她就是這樣的有耐心。」

事隔多年,已為人父的劉國堅,但每回想起姑姑的媽媽心懷,仍倍感溫馨,暖意迴蕩。

◎茹素護生志不移

80年代,在朋友的牽引下,三十七歲的劉寶鑾親近了佛法,並開始茹素。精進修行的她,甚至遠到美國萬佛城國際寺院學法。佛家的因果觀影響了她看待生命的本質,體會到「一切有為法」的她,也試著把佛教思想帶入家中,而素食更是她所極力推廣。

1990年,侄兒劉國堅小登科,久未有婚慶的劉家,準備宴開200席,以豐盛的葷食招待客人,熱鬧一番。學佛的劉寶鑾為此事憂心不已,佛門十誡中,第一是不殺生,但她始終保持緘默,主要是尊重大哥為首,不想掃他的興。

姪女劉碧綠察覺到了姑姑的沉默,隨之轉告爸爸,爸爸聽後決定將葷宴改成素宴,惟條件是由妹妹劉寶鑾去安排一切。

吉打是個小市區,素食在當時並不普遍,何況是辦大場宴席的廚師。不得於下,她跨州到檳城探詢,一番打聽後,她終於找到了承辦素宴的商家。

「只要認為是對的,姑姑就會堅持到底,她就是有這樣的精神。」劉碧群說道。

然而這一趟的奔波,似乎是冥冥中的信心鋪墊,7年後她帶領吉打慈濟承辦千人素食義賣會,這段經驗的累積,使素食宴取得空前的不俗響應,更是當時無人能破的一個記錄。

「她去找廚師幫忙,菜式上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當時我的朋友還說這千人宴是很大膽的嘗試,不可思議,但很成功。」回想當年,吉打聯絡人劉秋安這麼說道。

◎一法生無量義者

1995,在亞羅士打從事汽車機件生意的劉秋安,到檳城表兄家拜年時,認出了 證嚴上人的法照,內心非常喜悅。在這之前,太太袁麗娟常從報刊上閱讀上人的靜思語,並與他分享。通過表嫂的牽引下,兩人開始認識和接觸慈濟,成為捐款會員。

當時吉打還未有慈濟,吉打個案皆由馬來西亞分會的檳城志工來關懷。同年5月,在志工王榮隆的邀約下,劉秋安夫婦參與了首次的訪視。案主是個車禍癱瘓的年輕人,兩人訪視中體會到苦難人的無助,決定投身慈濟,做吉打慈濟的第一顆種子。

在志工的陪伴下,他們開始計劃通過辦茶會的方式推廣慈濟,期望凝聚更多力量扶弱濟貧。9月30日,首場的茶會在吉玻江夏堂黄氏宗祠禮堂進行,150個出席者當中,包括了他們的舊鄰劉寶鑾。

一直以來,劉寶鑾很想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修行道場,這時的她剛好碰到了正在推廣慈濟的劉秋安夫婦。茶會中分享的扶弱濟貧的個案訪視,深深地打動了她,再加上志工關懷感恩戶的方式與媽媽的行善理念非常契合,因此她決定走入慈濟。

漸漸地了解上人的法後,她覺得慈濟的感恩文化和孝善理念非常適用於家庭,所以開始邀約兩個弟弟來參與這個團體。

那時,弟弟對慈善的想法停留在一般捐款的概念上,剛好當時忙著創業,一直沒給予回應。

劉隆坤是生意人,應酬很多,煙酒也不離手。1998年,他陪著被經商壓力逼得透不過氣的侄兒劉國堅到臺參加營隊,不料這一趟,卻是他的改變之旅,不僅改掉煙酒壞習慣改掉,還發心加入慈濟,讓家人跌破眼鏡。

隨後,小弟劉炳坤也成為了慈濟的一份子,在菩薩道上風雨同行的姐弟三人,也潛移默化地把家裡成員,一一地從善門引入佛門。至今,劉家共有60多位慈濟人。

◎捐祖屋報父母恩

吉打慈濟成立之初,是以劉秋安經營的修車店屋上層為聯絡點。後來會員逐漸增加,有限的空間已不敷使用。劉寶鑾與家人商議后,決定將佔地約四千方呎的雙層洋房祖屋捐出,讓吉打慈濟有個正式的落腳處。

祖屋對劉家的意義重大,是父母的心血,也是家族血脈的根基。孝順的劉寶鑾決定將它獻給慈濟宗門,期待以此方式延續媽媽的行善美德,報答父母恩。

有了更寬敞的空間後,吉打慈濟志業開始蓬勃發展,劉寶鑾也從工作崗位退下,做個全職志工。利用父母賜予的身體去付出,是她一直想做的事,因此從訪視、處理個案、義賣、辦活動、行政、開會、決策到林林種種大小事務,她都巨細靡遺地去處理。

劉寶鑾十分重視每個個案,而她的細膩也在此處發揮了巨大作用。

12年前,一名獨居在日得拉鄉鎮的72歲老人,因行動不便,在一次的水患中不慎從床上跌下,久泡在水裡無法起身。附近的工友發現後,將老人的情況告知慈濟,劉寶鑾與志工接獲消息立即展開了關懷,並將他送醫治療。惟老人健康開始惡化,於三星期後不幸往生。與他分開多年的妻子不願過問他的後事,最終由平時關懷老人的德教會和慈濟連同處理,將善心人士的捐款及他遺留的一點福利金儲蓄來支付喪禮費,剩下的錢則捐予慈濟慈善基金。

12年後,老人的女兒突然欲取回父親的骨灰,於是聯絡上了當初處理該事件的志工劉炳坤,請他協助辦理手續。取出骨灰甕時,志工發現邊上有個信封,拆開一看,裡面共有兩張折得工整的紙,一張是個案記錄,另一張是喪禮開銷。

資料以手書寫,劉炳坤立馬認出了這是姊姊劉寶鑾的字跡。

紙上仔細交代了老人的往生日期、時間、地點和後事的處理,一如她平時的處事作風,從細微處宏觀整個事件,避免馬虎的行為留下含糊的史料。

以往,她的龜總毛讓人難於苟同,但此刻折射在這兩張薄紙上的認真與細膩,卻讓人愧疚又起敬。

◎守護生命守護愛

吉打雖只是聯絡處,但走的卻是分會格局,四大志業一樣不落地推行。志業剛起步時,她是火車頭,帶領大家一步步地走出屬於這個區域的菩薩路。

2001年,劉家準備將日得拉鎮上的兩間商業店屋,提供給靜思書軒無償使用,成為當地的文化中心。在有次的交流中,檳城分會郭濟航師兄談及了貧窮腎病患者的悲歌,以及他們遙遙無期地企盼政府的洗腎單位,並說了一句:“救人的工作不可慢”。

這句話打進了劉寶鑾和劉隆坤的心裡,當下他們就決定更改原訂計劃,把書軒的設計圖修分成兩間,即一邊作為文化奉獻,一邊作為醫療用心。

2001年12月開始初步籌備至2002年3月7日啟用,約只有3個月的時間,就這樣,洗腎中心在趕工中完成,總算圓滿了。

醫療志業起步之時,四個醫療同仁均缺乏經驗,為了讓大家有所成長,劉寶鑾每星期定時載他們到檳城洗腎中心取經和學習。此外,她也為很積極地帶他們去參與進修課程,加強醫療人文概念。毫無醫療背景的她,勇於承擔了主任的職位,不僅攬括行政工作,也每天到中心關懷腎友,處理大小事務。

黃麗珠是首批進來的護士,對劉寶鑾的堅持和守時,最為深刻。

「只要確定了方向,師姑就會很堅持的去做。比如去上課進修,她每次清晨六點一定會準時出現。看到她這樣守約,我們就不敢找藉口懈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以身示教和勇往前行的她,為吉打的醫療志業打下了穩固基墊,肅立了專業與效率的典範。

◎築造教育的殿堂

年輕時,劉寶鑾曾夢想當一名教師,但因沒唸完中學而沒能實現這抱負。2014年,慈濟推行教育志業,劉家提供了兩家洋房充當幼兒園。經過四年多的灌溉與呵護,幼兒園如今無論是在課程、活動、師資或學生方面都穩健成長,獲得了不少好口碑。

園長譚莉蓮,回憶當初被委託重任的情景,心中帶著惶恐、期待和感恩。

「師姑一路陪伴我,為我指引方向,不間斷地給予信任和包容,鼓勵我要做得更好。她發掘了我的潛能,這個教育殿堂,日後將與她的精神同在。」

把當年的遺憾化成希望,因為她,吉打的學前教育,多了另一片天空。

意識到人文教育是品格塑造的有力平台,所以她在人文志業上非常用心。與她有濃厚革命情感的葉梅花說,劉寶鑾是個「不達目標誓不休」的人,只要她認為可推行的,就一定會卯足力去實踐。

多年前,她鼓勵葉梅花在莪占必叻推行人文學校,但志工有限、人脈不足和毫無教育背景的因素,葉梅花裹足不前,不敢貿然承擔。

「她多次遊說,不放棄,後來我真的勇敢地踏出去。從一開始她就不斷地來陪伴我,當我需要協助或意見時,她都立即來幫忙,做我的後台。因為有她的推動,至今人文學校也辦了14年。」

◎帶病依然做慈濟

2016年杪,劉寶鑾前往緬甸勘災時,察覺身體不適。回國後,她獨自前往醫院檢查,隨即被診斷患上淋巴癌。

她冷靜地拿著報告書,腦海首先想到是召開家庭會議宣佈病情,讓家人能處理名下的一些事務。一切妥善後,才來商量她可進行的治療計劃。

有良好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的她,身體一向健朗,平時很少看醫生。這次的病情告知似乎隱藏著預兆,但她的從容與淡定又撫平了大家的不安,認為一切都會好轉,可以跨得過難關。

接著她去進行了開刀、化療和休養。

病後的她消瘦不少,體力大不如前,但志業的腳步卻不曾停止。家人見她開始忙碌,勸她多休息,惟她這邊答應了,那邊卻又轉頭出去做慈濟,家人也奈何不了。

2017年11月,檳城發生水患,她依然堅持穿起志工服,在前線進行打掃工作。面對大家善意的勸解,她淡淡地回應:「水來得快,水退過後要及時清理,一定是需要很多人力,我希望能夠幫上一點。」

分秒不空過,是她秉持的菩薩精神。

◎完成最後的心願

2018年11月,她開始覺得四肢乏力,直到一天不慎在浴室裡跌倒,家人才察覺到了她的不尋常。到醫院檢查後,醫生的宣判是:癌細胞擴散,已至末期。

無常來得太快,大家都措手不及,唯獨她,坦然地接受生命的自然法則。

病倒的消息傳出後,各界好友紛紛前往慰問與關懷。12月20日,全國八百名法親雲集她的山莊,以接力的愛,為她凝聚善念祈福。

家人對她的愛,在這時更是表露無遺,自她病情惡化起,大家除了輪流照顧她,還每晚定時聚在家裡為她誦經,從不假手於人。

惟,虛弱的身體終抵不過頑強的癌細胞,她昏沉的日子漸漸多了起來,不復往日的精神。記憶力消退的她,私人的事已忘得一乾二淨,唯獨師徒之情,一直懸掛於心。

一天,誦經結束後,她以虛弱的聲音告訴弟弟劉炳坤:「我要回臺灣」。這要求讓弟弟略感驚訝,不確定地再問一句,她重複:「我要回臺灣」。

這是最後的心願,但考慮到她的身體狀況,弟弟向她開出了參加吉打歲末祝福的條件,希望以此激發她的意志力。吉打共有八場歲末祝福,她克服了身體的困難,最終參加了六場,讓家人十分意外。

2月25日這天,她終於搭上了專機,如願回臺見師一面。

見師的心願如此之大,出發時,她臉上一直掛著笑,也大開食慾,精神看起來恢復了八成。

見上人時,隨行的法親葉慈靖報告說:「她自己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只記得慈濟的事。」

上人傾前問她:「你還記得我嗎?」

「記得。」她腼腆地笑著答。

寥寥的幾句,卻仿佛橫跨了時空,道出了無盡的師徒之情。

最後,上人贈她一副獨一無二、以家鄉稻草編制小飾件,期待她日後見物如見人。當下的她縱然無法多言,但眼裡蹦出耀人的光芒,已說出了莫大的歡喜。

3月13日的寧靜早晨,心願完成後的一個半月,她在睡夢中,悄悄地離開了。

就像睡著了一樣,面容安詳,嘴絆含著微微笑意。

家人遵從她的意願,喪事簡化、不買靈位,火化後將骨灰埋在父母墳旁。

◎乘願再來當菩薩

慈濟24年,她以師志為己志,步步踏實做,無怨無悔。

以利他思想為修行精神,她用生命影響了許多生命,多年來始終如一。也因她的一緣牽起,大愛的種子得於在吉打落地生根,穩健成長,枝繁葉茂;一如無量義經所提:「斯經譬如一種子 百千萬億從它生 千億種子復又生 展轉乃至無盡量 一法能生無量義 無量義者一法生。。。」

生命如花,皆有時序,不管歲月如何流轉,花瓣何時零落,曾經盛放在藍天白雲下的劉寶鑾,將在時間的深處,留給慈濟世界,雋永難忘的芬芳。

菩薩不遠去,希望您乘願再來。

2002年日得拉洗腎中心啟用後,劉寶鑾定時載醫療團隊到檳城參加人文培訓,為吉打的醫療志業打下穩固基礎,肅立專業典範。 劉寶鑾將弟弟劉炳坤(濟箖)和劉隆坤(濟旌)接引入慈濟後,姐弟仨在菩薩道上共知、共識、共行。 劉寶鑾心繫眾生,二十四年來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2017年檳城發生水患,當時正值手術後修養期的劉寶鑾,因心裡放不下災黎,寧願拖著孱弱的身軀到災區進行清理工作。【攝影者:許薇盈(懿礽)】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