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開齋節蔓延

吉打分會開齋節慶典誠邀穆斯林照顧戶回家過節和團聚。【攝影者:王素月(明淯)】

Community:
Branch:

吉打分會開齋節慶典誠邀穆斯林照顧戶回家過節和團聚。【攝影者:王素月(明淯)】

送走了吉祥的齋戒月後,即迎來了隆重的開齋節,為傳遞關愛與祝福,馬來西亞慈濟吉打分會與玻璃市聯絡處分別於2018年6月22日和23日舉辦開齋節發放日,誠邀181名穆斯林照顧戶溫馨共度佳節。


儘管開齋節發放日推遲至一星期才舉辦,但佳節氣氛依然濃厚,當天早上8點許,在徐徐迴旋馬來新年歌曲靜思堂裡,志工們早已在大殿門口準備好歡迎陸續與家眷到達的慈濟家人。看到熟悉的面孔,大家向前擁抱問候,過節的喜悅顯現在彼此的笑容裡。

過節大過天,不管平日現實生活如何不如意,今天照顧戶們個個都身著新衣,臉帶喜氣與家人一起參加這場一年一度的開齋節盛會。其中穿得一身紅彤的65歲西蒂樂哈(Siti Leha)更是帶著一家大小15口來過節,以四輛摩哆車代步的他們還分載兩趟才到達靜思堂,場面好不熱鬧。

「我今天特地穿紅色衣服來過年,因為我像華人一樣喜歡『旺』,相信紅色會帶來好寓意。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開齋節發放日,也順帶女兒和孫子一起來熱鬧。雖然我們花了些時間才到達,但大家都很歡喜能夠受邀來到這裡。」一臉笑意的她如此表示。

一如既往,招待區內特設了健康資訊、牙齒衛教、基本健檢和醫療諮詢服務。佳節期間美食誘惑多,大家未免大開「食戒」,關注照顧戶健康的人醫會藉機叮嚀眾人佳節期間在品嚐美食之餘也不忘照顧健康。


◎ 年曲拉近心  節慶氣氛濃

節目伊始,一身馬來傳統服裝的司儀蘇志祥和許薇盈(懿礽)出場帶動大家一起歡唱馬來新年名曲「Selamat Hari Raya」,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也炒熱了現場氣氛。隨後,大會首先播放了慈濟志工走進沙巴斗湖狄丁岸村(Kg Titingan)的真實情況。同時也讓大家了解和重溫創辦人 證嚴上人設立慈濟的初衷和目的。

隨後照顧戶潔羅哈妮(Che Rohani)帶著她的兒子莫哈默基克理(Mohd Zikri)上台分享。

「我感謝志工這一路來的幫助和關心,也很開心今天能夠來這裡慶祝開齋節。我能做的不多,平時只能投竹筒來回饋大家的關懷。」

64歲的她曾是清潔工人,育有兩名孩子,大兒子患有精神病,小兒子則是低能兒。14年前(2004年)丈夫往生後,她就獨自撐起孩子的生活起居。不料大兒子在兩年多前自殺往生,如今只餘下她幼子居住在木屋裡。雖然命運一再考驗,但她心態豁達,認為一切都是上蒼的安排,她只能努力做好本份。

潔羅哈妮是個笑容可掬和態度謙卑的馬來婦女,雖然人生路有些曲折,但她從不自怨自艾,非常樂天知命。向來含蓄的她即將搬遷到外地投靠親友,為感謝慈濟志工四年來的陪伴,她為在會上把握機會向全體志工道別與感恩。

在志工馬耀甄(慈甄)的眼中,潔羅哈妮是個溫柔又堅強的女性,她從不埋怨上天給她的連番考驗,反而在本份中做個盡責的母親,把孩子照顧到最好。

「她真的很不容易,不僅樂觀地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還寸步不離照顧好他。從她身上我可以感受到母愛的偉大,也學習到最好的膚慰是從病苦中成長,就像從苦難中修習佛法一樣。」陪伴潔羅哈妮三年多的馬耀甄由衷地佩服她。


◎ 抱病做慈濟  助人是動力

訪視志工中,有些也有病痛,但他們依然堅持做別人的燈塔,為需要者送愛與關懷,就如患癌的志工蔡金花。兩年前被醫生證實病症到現在,她步伐不停地每月繼續做家訪、收月捐和鼓勵大家投竹筒,完全不讓自己活在病苦中。

受邀上台分享時,長得瘦弱的她以堅定的語氣告訴大家說:「我的想法是要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我動力。我也希望在座各位能以健康的身體去幫助別人或投竹筒,大家不分種族來一起做好事。」她的無畏與堅持贏得了大家的喝彩與掌聲。

行善應無關年齡,至少不認年邁高齡的83歲莊蓮花(慈華)如是認為。她與照顧戶分享做慈濟的經歷時說,行善雖然不容易,但她從不輕易放棄,像她早年勸募時三個人中只募到一人,但她還是天天去敲門詢問,後來大家確定她不是行騙後才響應月捐。

「有些地方一個月只有1零吉的善款,但我還是會去,就像現在腳痛行動緩慢我還是會去收一樣,因為這些點滴善款都是可以匯聚起來幫助人。」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付出,大會現場發起了銅板投竹筒的呼籲,帶動大家以點滴愛心匯聚成大愛,以自己的一點能力去幫助躲在暗角裡的人。


◎ 淨斯團圓飯  送愛與祝福

為讓大家了解靜思精舍當初研發淨斯產品的宗旨,會上播映了台灣師父在廠內如何堅守崗位和衛生準測來製作成品,以確保大家能安心使用。觀賞影片後,志工為每桌準備了所需材料和器皿,教導大家依循著步驟準備簡單又營養美味的香積飯和飲料。這項體驗也讓大家了解到淨斯產品的簡便和慈濟志工每月發放淨斯產品的真正用意。

6年多前因遭到高電壓擊傷損及神經線而導致走路瘸腿的莫哈默羅茲(Mohd Rodzi)表示,就算行動不太方便,他每年都會帶妻兒出席開齋節發放,回來過節。

「慈濟每年會特地安排開齋節發放日,讓大家一起慶祝佳節。在這裡大家都是一家人,這令我很感動。」

此外,受大愛精神影響的他,自成為照顧戶以來就與家人合投竹筒及捐獻月捐,希望盡一點力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亞布峇卡(Abu Bakar)表示,他很開心能受邀出席開齋節發放日,這一天他除了學習到醫療和環保方面的知識,也開心能與慈濟家人一起過節。此外,他也對影片播放中困難眾生的情景留下深刻印象,也發現在不同的國度,有些甚至生活在極度貧乏中。

「從影片播放中,我看到其他人比我們更貧窮,無論醫療和受教育的情況都比我們困難。我覺得大家有能力的話可以出一點錢,或者當志工,至少可以給予他們一點幫助。」感同身受的他領養竹筒後如是說道。

開齋節結束前,照顧戶受邀到齋堂共同享以淨斯食品準備的豐盛馬來菜餚,獨特的風味不僅讓大家吃出美味,也吃得安心健康。


◎ 大愛屋簷下  歡欣聚一堂

另外,玻璃市聯絡處也於6月23日舉辦開齋節發放,雖然穆斯林照顧戶只有10戶,但志工依然用心承辦,只為讓照顧戶能夠感受到慈濟家庭的溫暖。

在推介香積飯環節,常食用的照顧戶依茲占(Izham)分享時表示,香積飯的澱粉含量低,也沒有化學農藥,吃得安心又養生。

「我腸胃有點問題,有時大號會出血,我吃香積飯時都多放水來當粥吃,結果我發現腸胃病比較改善了些。」

對於志工以香積飯取代糯米製作馬來粽子和蕉葉米糕,依茲占不禁感到驚訝,同時也佩服志工的巧思。「我平時忌食糯米,但今天我終於可以品嚐這以健康米製作的馬來糕點了。」他開心地表示。

在馬來西亞多元種族的國度裡,各族佳節已日漸成為普天共慶的節日;在慈濟大愛的屋簷下,大家跨越種族、宗教、語言和背景團聚一堂共慶佳節,只為傳遞你我心中永遠不變的關愛與祝福。

 

照顧戶潔羅哈妮的兒子患有紅疹,志工給她淨皂使用後情況好轉,她非常感恩志工一路來給予的幫助。【攝影者: 許證勝(濟韡) 】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大會現場呼籲大家投銅板,日行一善。【攝影者:許證勝(濟韡)】 開齋節發放結束前,大家一起共進馬來風味的團圓飯。【攝影者:岑春山(濟仲)】 玻璃市聯絡處也舉辦簡單莊嚴的開齋節發放,與照顧戶同慶佳節。【攝影者:許麗玲(慮瑗)】

 

 

映像新聞:《吉打分會開齋節發放(籌備篇)》

映像新聞:《吉打分會開齋節發放(場外篇)》

映像新聞:《吉打分會開齋節發放(場內篇)》

映像新聞:《玻璃市聯絡處開齋節發放》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