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鄉村新環保點 散播環保種子

村民們與腎友們一同觀看講述馬來籍腎友沙烈響應和實踐環保的短片:《大馬慈濟情》之〈沙烈.慈濟.緣〉。【攝影者:顏如艷】

Community:
Branch:

村民們與腎友們一同觀看講述馬來籍腎友沙烈響應和實踐環保的短片:《大馬慈濟情》之〈沙烈.慈濟.緣〉。【攝影者:顏如艷】

為將在慈濟洗腎中心所得知的環保理念宣導出去,腎友沙布丁接受建議,讓馬來西亞吉打慈濟洗腎中心護理師、志工及腎友到他的家裡來,並邀請他村子裡的村民,齊聚自己的屋外空地舉辦茶會,藉此號召村民改變焚燒和丟棄垃圾的習慣,宣導環保概念及回收物的種類。


◎自家屋外佈置空間 邀約鄉親宣理念

腎友沙布丁(Shahbudin bin Darus)在馬來西亞吉打慈濟洗腎中心接受洗腎治療的過程中,認同慈濟所宣導的環保理念,除了從自己開始行動,也接受護理師們的建議,仿效在腎友沙烈(Saleh bin Isa)居住的吉連河村舉辦的環保茶會,讓慈濟志工前往他居住的馬來鄉村,號召村民改變焚燒和丟棄垃圾的習慣,響應環保、落實環保。

主持人是吉打慈濟洗腎中心職工兼腎友羅查里(Rozali bin Osman)以及沙烈,他們首先告訴村民環保的重要性,也讓村民們知道,這是這樣一個舉手之勞,不但有助改善生活環境,還能幫助別人,例如吉打慈濟,資源回收所得便是用作資助像沙布丁這樣貧困的腎友。

現場也播放馬來版影片來介紹和解釋佛教慈善團體「慈濟」,以及慈濟在馬來西亞對慈善、醫療、教育及人文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改變。接著也播放《大馬慈濟情》之〈沙烈.慈濟.緣〉,作為故事主角的沙烈,主持茶會之餘,也為中文配音的節目進行講解翻譯。


◎暸解丟棄物分類 加入竹筒歲月情

慈濟志工也告訴村民,在丟棄物中,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但不能回收,還對環境有害。現場村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被丟棄的物品中,有些可以再循環使用,有些如保麗龍製品,卻是無法被分解的製造,會造成環境污染。宣導結束後,除了享用茶點,村民和志工也合力將他們事前所收集到的回收物搬上貨車。為此,屋主沙布丁表示感恩:「非常感恩你們來我家做環保宣導。我看沙烈已經做很久了,我也想,可是一直到現在才有機會做。」

在獲悉這些環保概念後,沙布丁也極力向鄰里呼籲:「我有跟村民們說,這些回收物不要亂丟或燒掉,可以收起。之後不能送來我家的話,我就過去拿,辛苦也沒關係。可能我講的他們(村民)不明白,但是慢慢來,我去邀約他們過來我家的時候,已經有告訴他們了。這些回收物不要亂丟或燒掉,可以收起。之後不能送來我家的話,我就過去拿。」

另外,在茶會中,沙烈也拿著竹筒向村民解釋,儘管家境貧寒,也可以當一個手心向下,幫助別人的人,每天將剩餘的零錢投下,積少成多,也可以為社會出一分力。村民潔瓦(Che Wa bt Darus)手裡握著竹筒表示:「我會在這裡投零錢,然後送來這裡(讓慈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由零開始學環保 呼朋喚友齊響應

村民們接受了沙布丁的邀請,出席了環保茶會,第一次學習及認識環保概念,也決定要跨出第一步。村民馬吉(Majid bin Saad)之前從未聽過慈濟,也不知道環保,聽了沙布丁的簡介,才前來暸解:「在這之前都不認識,今天才第一次接觸。志工講解環保的方法,塑膠袋其實可以重複使用的,這是個好方法。之後就會開始做,然後轉交給沙布丁。我很感謝你們過來這裡。」

村民潔瓦也下定決心改變自己處理廢棄物的習慣:「我知道怎樣可以幫助那些腎友,我要收集回收物,雖然不能捐錢,可是我可以收集回收物,之後給沙布丁。我只是燒,我都不知道,一律丟掉。現在知道了,收集這些回收物也不辛苦,我家有空地,回收物可以放那裡,滿了之後可以讓沙布丁過去拿,或者送來這裡。」

從另一個小鎮過來探訪親戚的婕萬(Ceh Wan bt Ali),偶然參與了這次茶會,也希望慈濟人能到她住的鎮上進行宣導:「我有意願想要幫助這些病人,好像腎友或者患癌的人,因為八年前,我的孩子就是因為癌症而往生。雖然能捐助的錢不多,可是勞力(資源回收)我們就可以幫忙。我也會通知親朋戚友一起做回收,把回收物拿來我家,然後你們來收。可以幫助那些腎友,保護環境免於受污染。」

將環保理念延伸到新的地點,村民們除了響應號召,決心改變處理丟棄物的習慣,也領了竹筒要出一分力,善的種子再次散播出去。

 

吉打慈濟洗腎中心的腎友們也前來腎友沙布丁的家,支持這項環保呼籲。【攝影者:顏如艷】 腎友沙布丁(白衣者)與村民們一同觀看環保宣導片。【攝影者:顏如艷】 慈濟志工向村民們解釋,丟棄物中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種類。【攝影者:顏如艷】 村民們手裡拿著竹筒,與慈濟志工進行交流。【攝影者:顏如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g9hG2Q-Ne8

 

映像新聞:〈吉打分會樟崙鎮巴當巴西村環保茶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