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月圓慶中秋 傳統文化不忘本

大愛爸爸媽媽們改編「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並融入環保觀念,演出小劇場,讓小朋友們看得目不轉睛。【攝影者:曾愛珠】

Community:
Branch:

大愛爸爸媽媽們改編「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並融入環保觀念,演出小劇場,讓小朋友們看得目不轉睛。【攝影者:曾愛珠】

「月亮圓,月亮圓,月亮照在我的家,沒有春夏秋冬的家,流傳千年。」這是馬來西亞歌手原創的中秋歌曲,在沒有秋天的國度,卻仍有歡慶中秋佳節的人們,新山慈濟幼兒園的大愛爸爸媽媽們,也要讓孩子認識這個傳統佳節,學習製作月餅、利用回收物親手打造燈籠,還透過小小劇場,將傳統神話故事流傳下去。


◎製作月餅吃柚子 享受成果樂開懷

大愛媽媽們曾經讓小朋友們玩「節日」與「食物」配對的遊戲,抽到「月餅」圖案的小朋友高舉手中的圖,其他小朋友紛紛喊道「中秋節」。其實月餅在古時是以中秋節祭品之姿呈現,如今成了慶佳節的代表食品,連小朋友都耳熟能詳。

月餅種類繁多,在新馬一帶是以廣式月餅為主,而慈濟志工和大愛媽媽們要讓小朋友學習製作的,是廣式冰皮月餅,把麵粉和餡料搓揉成團狀後,讓小朋友們親手用麵團將餡料包起來,再放入月餅模中,按壓出月餅的形狀。

小朋友黃宇雄表示:「要搓到給它圓圓,才可以變成月餅。」他還說,做好的月餅要分享給爸爸、媽媽、哥哥和姐姐。看著自己親手捏製出來的冰皮月餅,丘宇哲小朋友興奮得手舞足蹈:「耶!我會做月餅了!我會做月餅了!」小朋友們因完成一件事情而有了滿足與成就感,更從中獲得大大的快樂。

「柚」和庇佑的「佑」同音,含有吉祥之意,也成了中秋節必備食品。除了製作月餅,老師也讓小朋友們品嚐柚子來應景。


◎惜福愛物啟慧命 環保教育蘊其中

要吃美味月餅、要擁有可愛燈籠,小朋友不假他人之手,全部自己親手做。這一次,小朋友們要打造兩種燈籠,分別用寶特瓶和鐵罐來製作,但它們的共同點是:兩種燈籠都是用回收物來製作的。劉欣艷老師說:「不需要特別去外面買燈籠,自己用回收的物品也可以製作燈籠,還可以省下買燈籠的錢,來幫助更需要的人。」

老師們首先為四、五歲班的小朋友分發寶特瓶,那是已被切割成一半的2.5公升寶特瓶下半部,寶特瓶底部貼上反向瓶蓋,方便置放蠟燭,接著再用雙面膠貼上已剪好兔子耳朵、眼睛、鼻子和鬍鬚,再圍上一張寫有「中秋節快樂」字眼的字條,兔子爺爺創意燈籠就大功告成啦!

六歲班的小朋友則要來個不一樣的初體驗,小朋友們得各自領取一個回收奶粉罐和一把鐵鎚,在師姑師伯的指示下,小小的手抓著大大的鐵釘,小心翼翼地用鐵鎚敲打,在鐵罐上隨機穿洞,只要在黑暗中,在罐子裡點燃蠟燭,燭光就會透過小洞投射成美麗的光影。

在過去物資缺乏的年代裡,這其實是相當流行的燈籠製作方式,教導小朋友打造的同時,大人們也懷舊了一番。第一次拿起鐵鎚,陳信小朋友分享:「在敲打那個鐵罐的時候,會流很多汗,手也會很累。」才了解過去拿到的燈籠原來都得來不易。感覺到了做苦工的疲憊,也因付出而得到了不同於往常的燈籠,他說要把燈籠和心得分享給哥哥。


◎嫦娥奔月的由來 神話故事續流傳

幼兒園不僅給孩子揮灑空間,打造環保燈籠,也將傳統文化,輕鬆呈現。師長精心設計話劇,呈現中秋節的由來,讓孩子在吃柚子、做月餅的過程,更有體悟。「嘿,我就是后羿,火紅的太陽危害人間,我來解救你們。」飾演后羿的大愛爸爸黃思健指出:「要介紹給小朋友我們華人的一些傳統文化,給我們下一代知道,我們不做的話,我們下一代可能會慢慢淡忘這些華人傳統神話故事。」

扮演官兵的大愛媽媽陳雪薇也分享:「我們其實在演的時候,我們遇到很多困難,因為我們不想要傳達錯誤的訊息,加上官兵可以很暴力,可能會有太多不好的動作,怕會教壞小朋友。所以,我們就把官兵弄的比較好笑一點,變成搞笑版的這樣。」除此之外,適逢不久前才推動蔬果護照,大愛媽媽們也在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加了一些橋段,強調吃素的好處,再次提醒小朋友們盡可能多吃素來拯救大地。

陳信小朋友就說:「祝福全天下的人,平平安安,中秋節快樂。」黃宇雄小朋友也祝福家人平平安安、很健康。節約、環保、延續物命,讓小朋友在這一年的中秋,留下不一樣的美麗足跡。

 

志工王志勤握著白薈恩小朋友手中的鐵鎚,在鐵罐上敲打出洞口。【攝影者:張秋虹】 四歲班的姚鏡熠(左)和劉泓震(右)小朋友,用寶特瓶做成了兔子燈籠。【攝影者:翟佩庭】 大愛媽媽們教導小朋友們,把已包裹紅豆餡料的小麵糰搓成圓形,再放進模型裡,就能擠壓成印有可愛卡通圖案的冰皮月餅了。【攝影者:曾愛珠】 陳安奇(右圖)小朋友完成一個冰皮月餅了!【攝影者:張秋虹】

 

 

映像新聞:《新山慈濟幼兒園慶中秋【節目篇】》

映像新聞:《新山慈濟幼兒園慶中秋【燈籠篇】》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