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首場人醫茶會 廣邀醫療人員參與

「給你」閩南發音與「護理」相似,亦象徵醫療人員的精神。【攝影:張愛璇】

Community:
Branch:

「給你」閩南發音與「護理」相似,亦象徵醫療人員的精神。【攝影:張愛璇】

2016年7月31日,9位手語志工在慈濟霹靂支會的佛堂演繹《護理》,加上主持人黃瑞淵師兄的闡述,讓聽完賴凱琳醫師和陳吉民醫師分享的20多位醫療人員靜心觀賞。

當天下午三點左右,受邀參與首次人醫會(TIMA)茶會的醫療人員陸續抵達,志工歡喜接迎;佛堂裡,熒幕上正播放著慈濟醫療志業緣起,資深志工見證、敘述當時的經歷。

茶會首先由賴凱琳醫師向大家介紹慈濟緣起,最主要就是醫療志業如何開始。賴醫師在大學期間就已加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對慈濟相當了解,只是覺得在醫院裡多以英語及馬來語為主,以華語說慈濟不是那麼流利。後來經由同為慈青,現為藥師的黃瑞淵引導,分享賴醫師參與慈濟的緣起,過程與感受。

來自檳城的陳吉民醫師分享參與慈濟的領悟,人多力量大,以團隊的力量善行才能永續經營。未進入慈濟前,他以個人力量行善,足跡遍及許多國家的窮鄉僻壤,一次他因脊椎開刀,不是大手術卻風險高,開不好就會癱瘓,令他掛心及思考的是他的慈善事業如何傳承。直到因同修師姊及企業家營隊的因緣接觸慈濟,發現就是他一直尋找的永續方式,而慈濟已經在做了。從未接觸佛法,卻相信 上人的理念,在實踐的過程中領悟,與眾生結善緣的最佳方式就是持素,進而受證成為 上人的弟子,除了參與社區訪視、環保等,身為人醫會一員,國際賑災足跡遍及緬甸、菲律賓、尼泊爾等地。

來自霹靂州曼絨的陳聯成醫師,於數年前受藥師楊鵓榛師姊的邀約,參與社區環保時,為民眾設立的健檢站,以醫師的身份給予民眾咨詢,幾年下來卻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多。自從參與2014年的慈濟人醫年會,美國團隊的分享令他想到可以這樣的經驗複製於社區,回來後除了結合社區志工探訪照顧戶給予醫療照護外,還在曼絨聯絡處成立義診,於星期二晚間為志工、其家人、朋友以及社區民眾檢查、咨詢。預防勝於治療,邀約其他醫師定期舉辦各種健康講座,讓大眾知道如何預防疾病。

六位檳城人醫會成員特地南下陪伴,與霹靂支會的醫療人員交流,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樂於和大家分享經驗,大家有任何疑問也可請教,渝三十分鐘的交流,話題雖然有點嚴肅,卻相談甚歡。

霹靂支會人醫會成立不到一年,期望接引更多醫療人員加入,找到適合的方式,發揮專業,服務人群。

 

陳吉民醫師加入人醫會前,以個人的力量行善;現在更認同團隊的力量才能永續善行。【攝影:黃國強】 陳聯成醫師分享參與2014年人醫年會後,學習美國的模式,回來套用在曼絨區的成果。【攝影:黃國強】 檳城人醫會和大家交流,並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攝影:張愛璇】 三位醫師相談甚歡,陳聯成醫師與鄭志強醫師更是小學同學。【人物】從左/陳聯成醫師、鄭志強醫師、陳家倫醫師。【攝影:黃國強】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