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入校園及竹筒回娘家

振華學校響應行善計劃,活動結束後大家來張全體大合照。【攝影:張燕茹】

Community:
Branch:

振華學校響應行善計劃,活動結束後大家來張全體大合照。【攝影:張燕茹】

配合感恩月及教師節,在郭綉雁校长的支持下,峇株吧轄慈濟聯絡處把愛心種子灑在振華學校。全校數百位師生于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早上8時齊聚在振華學校的好話入校園及竹筒回娘家活動中。

振華學校首次竹筒入校園的活動在2017年9月份舉行,當時志工以靜思語“知福、惜福、再造福”帶著竹筒走入校園,主要是希望能啟發學生的善念。

積極響應,並帶動“好話入校園,竹筒入校園“的副校長-張彩麗,雖然本身是基督徒,但是也知道布施行善,啟發愛心的重要性,所以當她知道慈濟有走入學校的活動,能夠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啟發,在校長的支持下,副校長再度邀請慈濟參與師生們“好話入校園,竹筒回娘家”活動。

這次志工以“付出是感恩,自愛是報恩”的靜思語再次走入校園,希望借著活動樹立同學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及啟發人人心中的那份善念。當天早上8時,師生列隊聚在禮堂內,在志工們準備就緒後,活動正式揭開序幕。

慈濟志工先在熒幕上播放“感恩每一天”影片,並在現場帶動該歌曲的手語,讓校園充滿感恩的音符,現場可見同學們全情投入,場面相當溫馨感人。

志工透過歌曲傳達了感恩的意義,並鼓勵同學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輕易氣餒。志工也在問答環節中,提問在場同學們如何感恩及向父母表達謝意。隨後,現場也播放了無國籍小孩在生活中面對種種困境的影片。

另一項竹筒回娘家環節中,同學們依照班級列隊上台,大家捧著沉甸甸的竹筒,走上台階,準備將硬幣倒入甕中。除了小小年紀的同學,就連現場的老師也加入行善行列,將盛滿愛心的硬幣倒入甕中。

志工引導孩子們,除了捐錢,也可以如何發揮愛心,去幫助需要的人。因為助人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不要因爲善小而不爲。除此之外,口説好話,以實際行動幫助老人或同學,都是善行。

陳泇穎同學在活動中學到要學會對父母感恩,要有感恩的心,然後接受東西的時候要講謝謝。另有一位同學吳振栩則表示他學習到尊敬及感恩父母,照顧弟妹,盡量不讓父母生氣。

校長表示,現今父母忙於工作,對於孩子的教育工作,除了學校,社會很多團體,包括慈濟,也在灌輸道德禮儀,人文素養的部分。她感謝慈濟能夠走入學校,帶來啟發愛心的活動,也是對孩子教育的一份助力。

特殊班老師蘇雅姿也讚歎她班上其中一位孩子,雖然家境不好,身體機能也不健全,但是他也很努力在存錢想要幫助別人。見證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上述宣導過程中,志工和老師們透過分享,讓同學們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能力付出和關懷社會,希望這些小幼苗,在愛與善的帶動下,發揮良能,繼續為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志工出席人數:11位

響應竹筒回娘家人數:133人(學生)/11人(老師)

籌募款項:4959令吉

活動開始前,學校禮堂內播放“白沙浮振華學校好話入校園及竹筒回娘家”視頻片段。【攝影:余秀娟】 在問答環節中,同學們面對志工們提問關於是否在活動中學習到感恩?【攝影者:張燕茹】【攝影:黃鉍梅】 同學將盛滿愛心的硬幣倒入甕中,希望幫助苦難人脫離困難 。【攝影者:張燕茹】 志工發給校方結緣品,由郭綉雁(左)代表接領。【攝影者:余秀娟】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