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社會環境的變遷 推動落實環保的動力

以A4紙套製成小提袋,學生家長老師都一起實踐延長物命的體驗。【攝影者:葉俍輝(濟岸)】

Community:
Branch:

以A4紙套製成小提袋,學生家長老師都一起實踐延長物命的體驗。【攝影者:葉俍輝(濟岸)】為了提升孩子們與家長的環保意識,峇株吧轄巴力双倪新華小學邀請慈濟志工前往宣導環保。

首次接觸慈濟宣導的環保,是在多年前振華學校執教的郭舒勝校長,一直希望能夠好好的將環保落實在校園,然而,數次的調派工作,讓他無法如願。在2012年被調職到微型小學-新華學校至今,學生僅介於30多名之間,校長老師共11名。

巴力双倪鄉區距離峇株吧轄市區約20分鐘車程,校方在舉辦一次校外越野活動時,發現鄉區沿路都有垃圾,因無垃圾車回收,垃圾處理方式,不是土埋就是焚燒。有極少部分的居民會將垃圾分類後載送到回收廠賣,或送到慈濟回收站。

郭校長表示,這幾年一直在想辦法如何提升孩子以及當地人民的環保意識。想起曾經在幼兒園看到品德教育的時候,叮嚀孩子們帶手帕出門。然而,為何孩子進入小學後,就忘記這個動作?因此,為了樹立並延續這份良好的品德與人文,堅持要把好習慣延續,如今,全校師生都是帶手帕而不用紙巾,並自備叉匙。每次下課時間,全校師生都會集合在食堂,念誦感恩詞後,才拿出叉匙享用阿姨準備的早餐,早餐是用報紙,上層鋪上塑料張片盛裝。飯後,孩子們很有規律的排隊洗滌自己的餐具。

校長自覺微型小學太微不足道,沒想到能夠邀得慈濟答應蒞臨進行這場環保宣導,在歡喜和感恩之餘,提早印製通知單,請學生們帶回家,通知家長一起來參與慈濟的這場環保宣導。孰料,家長們的反應沒有預期中的熱烈和關注,讓他既焦急又慚愧。

慈濟志工為了這一場宣導,多次開會,不斷的修改編排的流程和內容。希望能夠更有效的讓與會者吸收並參與環保運動。

主持人朱廣岳(濟頤)帶動活潑的環保團康活動,用紙類,塑料,玻璃來破冰。過後,才請志工黃繕秝與大家分享”撿垃圾及減垃圾”,鼓勵大家撿垃圾,不亂弄垃圾。

志工李克紹透過影片講解一日五善如何落實在生活上,省水省電少開車,減碳足跡,另外,也分享了吃疏的好處,鼓勵大家多吃蔬果。在與學生驗收所傳達的訊息時,學生們都能一一回答志工所發出的問題,顯見孩子們不僅用心聽講,平時,也真正落實在生活中。

六年級學生周詩慧分享:「才知道資源回收和分類,平時在觀賞電視節目後常忘記關閉電源,消耗了地球有限的資源。」家長陳月寶平時就已經利用便當盒准備食物給孩子帶去學校,家裡的資源也會收集然後載到環保回收站.

志工林保珠(慈方)帶動大家做手工,以A4紙套,製成小提袋,學生家長老師都一起實踐延長物命的體驗。

志工王添恭(濟令)也向大家介紹峇縣慈濟的13個環保定點。資源回收所得,全數捐入慈善基金,在社區發揮濟貧解困的功能。王添恭在環保志業中身體力行,影響身邊的人一起付出,他也期許新華小學與社區能配合,將所處環境的資源集合,鼓勵大家一起來投入這份有意義的工作。

手語帶動《環保最樂活》,所有家長、老師放下身段,與學生一起動手、動口動腳。透過生動的肢體語言,彼此交流這份歡喜與感恩。令志工驚訝的是,校方還安排在節目的最後,請學生們呈現手語《地球的孩子》,感恩志工們的付出。

吳俊宏老師表示:「環保是終身的志業,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承擔。」這一次的宣導,成為推動環保的一個起點,期許大家將一日五善養成生活的一個好習慣,為自己,為地球盡一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社會環境的變遷,以推動落實環保的動力。

 

為了提升孩子們與家長的環保意識,峇株吧轄巴力双倪新華小學邀請慈濟志工前往宣導環保。【攝影者:葉俍輝(濟岸)】 手語帶動《環保最樂活》,家長、老師也放下身段,與學生、志工一起手舞足蹈。【攝影者:葉俍輝(濟岸)】 結束後,老師們翻看慈濟靜思文化出版的《手之語》。【攝影者:葉俍輝(濟岸)】 郭舒勝校長表示,這場宣導後,將大力在校園推行環保運動。【攝影者:葉俍輝(濟岸)】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