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修之課 如何面對死亡

陪伴病人也不一定非要講很多道理,我們必須體會到患者受苦的意義,必須看到人的‘清淨本性’,從而成長自己的慧命。【攝影者:何詠宸】

Community:
Branch:

陪伴病人也不一定非要講很多道理,我們必須體會到患者受苦的意義,必須看到人的‘清淨本性’,從而成長自己的慧命。【攝影者:何詠宸】

馬來西亞佛教慈濟基金會,峇株巴轄新班底花園慈濟靜思書軒,于2013年3月23二日,晚上八點舉辦一場由李慈荷醫師主講的幸福人生講座會 [生死皆自在]。死亡是每個人都需面對的課题,李醫師將佛理與醫學融滙貫通,分享了她行醫學佛多年的體驗,以及引導我們如何向病人學習,也鼓勵大家一同來探討生死課題。這場講座會吸引了47位大德及48位志工的出席聆聽。

李醫師畢業于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醫學院,2006年榮獲澳洲Edith Cowan大學安寜醫療碩士學位。李醫師學佛多年,擁有豐富照顧末期癌症病人的實戰經驗。也曾參與多項慈濟人醫會國際賑災義診,從中體悟世間無常,苦空無我。

死是人生最大的功課,與自己的人生告别、捨離、放下,多數人都没辦法輕鬆以對。而在生命終點需面對死亡時,如何才能自在、坦然呢?李醫師分享這就是生死學的教育。

安寧病房是相互支持、讓人認識死亡的場所。它以一種嶄新的觀點去協助病患勇敢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陪伴病人走過無法獨行的一段路。

佛,是人不是神。佛陀從祂的修行中,覺悟,並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透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佛教提倡破除迷信,鼓勵我們認識宇宙真相。

釋迦牟尼佛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公元前六世紀生于北印度釋迦國(今尼泊爾境內),本是一位王子。29嵗那年,祂在外出巡游時,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沉思。35歲時,佛陀在菩提樹下静坐了49天之后,豁然覺悟一切真理,開悟見性,明白了整個宇宙的人生真實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人之無法成佛,只因幻想執着, 被種種的貪、慎、痴迷惑了。

死並不可怕,最重要是,身軆死了,靈魂到哪里去?其實人死后,還有一條不死的慧命,也就是我們的靈性。生命是短暫的,而慧命是永恆的 ,所以要把握當下來提昇我們的慧命。

我們必須好好的做,以累積好的果報。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随身,一定要向佛陀學習,死時輕安自在,才能了脱生死之苦。

「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也不可避免,但是,人一旦病入膏肓、生機難再時,病人,家人不肯放棄,有多少人能坦然接受?又該如何爲死亡做凖備?李醫師比喻,死亡就像毛毛蟲悦變成蝴蝶,靈魂會飛向美麗的天空,有如蜻蜓飛向青天。這時就要看自己當下怎様做凖備,當生命走到盡頭,好好的爲另一條生命的開始做凖備。

佛説八大人覺經的第一覺悟,第二覺知,第五覺悟以及第八覺知都有提到世間的無常以及生死。

人身只爲地、水、風、火。變化不定,當四大分散,生命也隨著消失。

而欲望太多是苦的原因, 如果可以減少对欲的追求,如此則身心自在,不被五欲所束縛。

愚痴無智是眾生輪迴生死的原因,所以要努力學習、多聽聞、修慧以增長自己的智慧,如此才能遠離愚痴而得樂。 八大人覺經也勸勉世人發大慈悲心普渡一切眾生,不要只想自己要什麼?貪求、執着就會苦。

對生命的坦然,不是學問,不是知識,而是視乎靈性的成長有多深。

李醫師也帶來所接觸過的案例,引發大家更深一層的省思。 美國已故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 庫伯勒-羅絲 ( Elizabeth Kübler-Ros)曾指出,臨終患者知道患上絕症的事實後,會經過五個重要階段:否認與孤立、生氣與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或憂鬱、接納事實。

疾病並非壞事,生病讓我們停下來,好好的回看自己的人生價値與意義。

陪伴病人也不一定非要講很多道理,我們必須體會到患者受苦的意義,必須看到人的’清淨本性’,從而成長自己的慧命。患者此等的無聲説法,一切盡在不言中,默默的陪伴,在我們照顧病人的过程中,慧命得到成長。

内心充滿負面情緖是引發癌症的原因之一,若能體悟人生的真相,則萬事皆美,事事皆可以逆增上缘。

該怎麽修?怎麽行菩薩道?

“菩薩六度婆羅密”教导我们,第一要布施,外財,内財皆可布施,拔苦離苦。無畏/法布施, 傾聼與開導病人心靈的困惑。第二,要持戒,守規則,做的當中無所求。第三,忍辱,感同身受,陪同一起面對患者的苦,在陪伴中,恆順患者,随喜功德。放下執著,不能有要改變患者的念頭,對病人的愛與闗懐,不要期待他的回報。 第四,要精進,心理學家説:”照顧者的心靈成長才是他服務品貭的保証”。所以,一定要想盡辦法提昇自己。第五,禪定,沉默的陪伴,少説一些話。外不著相,内不動心。第六,智慧,以病爲師,開啟智慧。縮小自己是陪伴病人很重要的原則,别以爲我們能够改變病人,病人的改變要來自他自己的善根。對病人、對生命要心存感恩,應該回到内心真正地看自己。

要做到無相布施、清淨持戒、無生法忍、加速精進、開悟禪定,圓滿般若,就像一尊法身佛。

病苦非壞事,重要的是我們要從病苦與生死去體會人生。病人如師,醫院爲修行的道塲,必須視病人爲菩薩顯現。

死亡雖是终極困境,但卻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随身。因此斷悪修善,積功累德才是人生過程中需要去學習做的事。大善之人,即是菩薩,能利益别人的人,走到最后就是人生最圓滿的結局。

來自CONVENT中學的劉敏芬老師分享, 這場講座會讓他受益良多,將所學到的落實生活中,其中,最大的啟發是學習放下,劉老師也會勸勉父母盡量放下。體悟死亡是另一生命的開始 ,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離開這個世界,走向另一個世界,這也無形中紓解了劉老師長年以來對於死亡的害怕與恐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提醒了劉老師,看到不好的要自我警惕,也提醒自己要更精進,增長慧命。”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随身”, 對於自己的懈怠須更覺察。

“只要我們自己有成長,有提昇,被照顧的病人也才能跟著成長與提昇。” 劉老師會時刻把它當座右銘,謹記身爲師長,要提昇自己的修養,才能把學生教育好。

吳淑玲女士是負責华中食堂的小販,也是位虔誠的佛教徒,她也知道人死後萬般帶不去的道理,李醫師的分享很攝心,讓她體會人生苦短,無常到來時是百般無奈的,乘自己還健康,規劃好修行的事, 至少為自己鋪一條好死的路。

最後,李醫師藉用證嚴上人的靜思語,爲這一塲精彩的講座會劃上圓滿的句點:”人生到最後要很篤定,該走就走,毫無掛礙,自在的來去。”

 

這場講座會吸引了47名大德和48名志工前來聆聽。攝影者:何詠宸】 李醫師畢業于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醫學院,2006年榮獲澳洲Edith Cowan大學安寜醫療碩士學位。李醫師學佛多年,擁有豐富照顧末期癌症病人的實戰經驗。【攝影者:何詠宸】 再好的記憶也比不上記錄,志工將講師的重點記下。【攝影者:何詠宸】

 

映像新聞:《峇株吧轄幸福人生講座-生死皆自在》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