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6日】與魔共戰 有大功勳

Community:
Branch:

「一切煩惱之惑無明為魔;蓋貪著五塵境,起諸煩惱,障礙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即名煩惱魔,耽著五塵。 」

大家要用心。人生,總是在觀念思想,我們到底每一天,我們是在想什麼呢?我們是要做什麼事?我們是不是有一個方向,方向所要做的,是不是對人有利益嗎?若是有利益,我們已經發心要去做,而我們有有用心嗎?要多好好思考。我們若是失去了這念利益人群,發這念心的念,平時失去了,那眾生有苦難,我們是要用什麼法去幫助他呢?平時不用心,到時候要怎麼去付出?法,就是要應用,應用在人間事,煩惱、苦難現前之時,你要用什麼法去付出?要記得,「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當眾生苦難現前之時,我們要用什麼,去拔除他的困難呢?發菩薩心,是要時時用心在我們的心,這叫做「修」。「內修即是功」,內心要作功課,日常生活就要好好思惟,「善思惟」。平時若有在善思惟,到時要付出,就不困難哦。 

菩薩是要行六度行,六度是要萬行。平時若沒有用功,哪有辦法去付出呢?所以,日日對塵境,總是在煩惱之惑,無明中在過。法,到時要用之時,法到底在哪裡?還是同樣恢復在煩惱惑、無明之中,還是同樣受這個魔,將我們控制住,無法讓我們自由應用。我們學來的法,聽來的法,發心;發心之後,法在哪裡?這我們都是平時沒有用心!人生世間苦難偏多,自己若沒有從內心下功夫,到時就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裡。常常告訴大家,法在生活中,是不是我們有在應用呢?常常說,發菩薩心,「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說,要如何去精進?精進,就是要在人間苦難時,這就是最真實的道場,這就是菩薩精進的時刻;這個時刻,人間有苦難,我們若不及時付出,這個道場我們等於沒有參加到,菩薩行,我們就沒有行到了,所以,行菩薩行就是要在這樣,苦難眾生,菩薩所緣、去進行、去付出,這叫做「菩薩所行道」,這就是精進道場。

就像平時有人提報,有某某人的一間房子,累積幾十年,骯髒物囤積很多,鄰里長,或者左鄰右舍,將這個個案提出來。說:這在那個鄰、那個里,已經造成了很多的困擾,垃圾多,臭味重,拜託慈濟人,可以去為他清一清、掃一掃嗎?這間房子的主人不願意,我們就要一而再,再而三,我們還是用盡心,這樣勸導他,終於把房子打掃出來,一打掃出來,好幾卡車的垃圾。

房子裡,很污垢的髒亂、糞便到處有,慈濟人,這些菩薩不怕髒,去為他清、去為他掃、去為他擦;打掃乾淨之後,同時去為他油漆,裡面破爛的已經出去了,打掃的環境也已經乾淨了,煥然一新。外面的床,我們不論是二手貨還是全新,趕緊將它搬進來,布置好了,床、桌子、椅子、櫥子,應有皆有。輔導他,你就要開始,要這樣這樣的生活,成為我們時常陪伴的個案。這樣的個案的案主,他在那個房子,幾十年,他沒有感覺,他住在不舒服的房子裡。這快慢打掃,對他來說沒有差別,我們若是忽然間大風、大雨,水淹了,平時的人在過日子,所過的是乾乾淨淨的日子。一旦風雨一來,淹了水,裡面什麼都溼掉了,泥土也進來了,所有的家具都髒掉了,無處坐立,何況說休息、睡的地方,就全都溼了。

我們設身處地來想想看,假如是我們,有辦法過一夜嗎?不要說過一夜,就是白天打掃一天,或者是還不能打掃,連站、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半天我們都不得堪受,就受不了了。就像這樣的環境,就是最最需要,熟悉、不熟悉,人人願意去付出,去幫助他,讓他趕緊恢復,乾乾淨淨的環境,這就是最及時、最需要。當然,有認識或不認識,有的人心也會掛礙啊。我現在這個環境很需要人幫忙,這樣,什麼樣的人,會來幫忙打掃我的房子,不認識的人,我能夠放心嗎?所以,這就是我們平時,在菩薩修行的道場,就是平時要讓人家有信心。哪一個地方有需要,我們就去哪一個地方去付出,讓人的心能安,有困難的環境,能夠放心讓我們幫助他,這也是除掉了,一時有困難的時候。那種的煩惱,煩惱自己沒有辦法解決,但是有辦法放心,讓大家來幫助我們嗎?這也是一種煩惱之惑。

人家願意來幫助我們,我們能夠用感恩心,這樣放心感恩大家來協助我們。這種的無明、懷疑,我們有辦法去除嗎?我們要讓人去除懷疑,撥開無明這個魔,我們也要自己平時,是不是我們已經戰勝了這些魔,我們能夠讓人相信。所以我們過去,一直在說「有為法」,我們要如何去付出,要如何去投入,要如何去消滅掉了人間的苦難。我們平時所修的德,就是信要建立在人的心裡,我們去付出,同時「無為法」,我們要用人我一體,人,他們在受苦,和我們在受苦一樣。一直說天地宇宙,同為一體,這種不忍眾生受苦難,這種的心態,我們去付出,這就是事相。

在這個人、事、物中,已經四大不調了,已經人間受了天然災難之苦了,這種有形相的苦,這都是人事,就是要菩薩萬行,如何救拔苦難。而我們想要精進菩薩道的人,這是我們的道場,趕緊入道場去精進,之後,我們也是心歡喜啊。這就是要有心,有心,所以我們還是要如何破這個魔,就是破除困擾,破除煩惱,破除無明,破除困難,這都叫做「魔」。能夠平平安安順利過,這就是脫離了魔境,一旦有困難的事情,來煩我們的心,這就是魔。境界再出現,我們要如何去除滅了這個魔境,消滅這些困難。

不論是我們自己的心境,或者是受到有形的災害、困難,這都是叫做「魔」。這字「魔」,大家能了解了。讓我們遇到困難,讓我們遇到種種的煩惱、苦,這都叫做魔,所以「貪著五塵境,起諸煩惱」。我們平時要修行,就是要常常警惕我們,我們的心是不是,有貪著在五塵境起煩惱嗎?「五塵」大家應該知道了,色、聲、香、味、觸,這都是我們所接觸到,五根所接觸到五塵境,這些東西,我們若是貪在享受,若這樣我們就是沒有在受持,我們沒有警惕,若這樣,我們就貪、瞋、癡、慢、疑,就在這個境界,發現不精進了、懈怠了,時間要如何用,我們全都貪著,在這個享受的裡面,或者是色、受、想、行、識,全都是在這樣的裡面如何享受。

這大家要用功,不論是色、聲、香、味、觸,或者是色、受、想、行、識,這我們都是要常常用心,自我警惕,我們人都是在纏在這個裡面,所以障礙了正道,我們真的要認真,真的要精進,這個道業真的要精進修行。道在哪裡?道,我們若要行菩薩道,就是苦難眾生,他們有困難,我們去幫助他們,這就是我們的道啊。我們若是心念,有什麼將我們停滯著,我們無法去向前精進,若這樣就是「障礙正道」,自然「失智慧命」,我們若能夠精進,有在這條道路在走,我們的慧命就成長,要不然慧命消失。

各位,到底我們是在增長,還是在那裡停滯著呢?生命是有限,時間的流逝,大家要好好把握了,所以「是即名煩惱魔,耽著五塵」,我們煩惱魔,常常纏在我們的心裡,在五塵的裡面,所以這個魔,就是「能奪智慧之命」。

魔能奪智慧之命
殺害出世善根故
一、蘊魔
二、煩惱魔
三、死魔
四、天魔

我們的慧命,就是受這個魔,煩惱,困擾著我們。我們平時聽的法,到時要用在哪裡呢?並沒有用心要去用它,這就是魔又再侵佔了,我們平時聞法的這念心,到時候不會用,這就是魔的境界將我們纏住了,所以「魔能奪智慧命」,時間消逝,一分的智慧命又是消逝掉了,並沒有增長。所以,「殺害出世善根」。我們一念心,已經要培養善根了,但是我們的善根,並沒有增長出去,多麼地傷感情呢!我們會感覺到,這種善根若沒有出,要如何拉長情、擴大愛呢?慈濟人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名詞,在鼓勵我們,我們到底有接受到,鼓勵、教育嗎?有在擴大愛、拉長情嗎?因為我們的出世的善根,沒有延伸出去,這奪我們的慧命,智慧的命,殺害了我們出世的善根,我們的善根沒有伸長,就等於斷善根一樣。

一、 蘊魔:
蘊猶積聚
蘊積成生死苦果
能奪智慧之命

所以蘊魔,五蘊,蘊就是「猶積聚」,蘊積變成了生死苦果,能奪智慧之命,「蘊」就是這樣慢慢一直積,累積的,我們都是煩惱。我們的法譬如水,水就是要清除我們內心的煩惱。內心煩惱,沒有用法水去將它清除,就是這樣一直累積,蘊積變成了生死苦果。我們只是在人生,隨著自然法則,生啊、死啊,只是一直生死纏不完,就是空空過一輩子,所以「能奪智慧之命」,我們的慧命就是在這樣,本來我們要把握時間,成長我們的慧命,卻是我們的慧命,還是佔滿了很多的煩惱,將我們遮蓋掉了,讓我們空空過時間,這慧命就是消失,斷了善根了。

二、 煩惱魔:
謂三界中妄惑
惱亂心神
不能成就菩提
是名煩惱魔

第二就是煩惱魔,就是說「三界中妄惑,惱亂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所以名叫做「煩惱魔」。在這個三界,就是我們這樣,過著這樣無明的煩惱,在那個地方,不斷累積不實的東西,就只是暢一時的快樂,歌臺舞榭,就只是貪,貪享受,這種妄惑,「惱亂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所以名叫做煩惱魔。一天到晚就是只是這樣空空,貪著在享受,不敢去付出你的辛苦,不敢多用心去為苦難人思考。這種就是失掉了我們的慧命,這煩惱!

三、 死魔:
四大分散
不能續延慧命
是名死魔

第三就是死魔了。死魔是「四大分散,不能延續慧命,是名死魔」。我們身是載道器,這幾天都一直說,我們生來人間,難聞佛法;得聞佛法,已經練出了一番的功夫,就是能駕駛,駕駛大船、駕駛車。我們的身體就是最好的載道器,我們不只是自己,利用我們這個身體,能夠從此苦的地方,到達彼樂的地方去。不論你要用陸地走的車,或者是水陸行駛的船,我們自己是駕駛人,能夠自度,我們也能夠度人。所以,我們這個生死,這輛車若都壞了,都分散開了,根本就不能用,呼吸停止下來了,這是不是不能延續慧命呢?儘管我們聽到佛法,我們收進來的不多,又我們沒有用哦,沒有去使用它,同樣這輛車在囤積垃圾,囤積煩惱,並沒有載到真正我們的法,這實在很可惜。所以,這叫做死魔,到底再多久,停止呼吸呢?我們不知道,這個死魔隨時都在我們的身邊。

四、 天魔:
欲界六天
若人勤修勝善
天魔為作障礙
不得成就善根
是名天魔

第四「天魔」,「欲界六天,若人勤修勝善,天魔為作障礙」。人若要修善,天魔就會來作亂,障礙我們向前精進,所以若這樣,「不得成就善根」,這叫做「天魔」。各位,我們真的要很用心,修行要能夠很安全,就要道心堅固,不要受這個享受觀念的天魔,來遮障,要不然聽法不用,永遠就是一直在迷失中哦!要多用心一點。

所以,前面的文:「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文殊師利
如轉輪王
見諸兵眾有大功者
心甚歡喜
以此難信之珠
久在髻中
不妄與人
而今與之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釋迦佛向大家說:「大家提起智慧來!」轉輪聖王他就是看到大家,這些兵眾很勇敢,去向侵犯的人,外來的侵犯的人,去和他們對戰,已經都成功了,得勝了,心就很歡喜。轉輪聖王就是這樣,所以這就是讓人感覺歡喜,應該要賞賜,應該讚歎。如來看到這群修行者有在用功,他會很歡喜。假如看到修行者、聞法者,沒有將法用在生活中,心會很苦!看到他們大家在精進,會很歡喜。所以,讚歎,就是在賞賜,為他授記,交給他的責任,這就已經對他有信心,有付託給他的責任,所以這就是賞賜。他的力量有多大,就是交托給他多大的責任。還有一個重大的責任,還沒有交託給他,那就是髻中之珠。這不是隨便的人就可以給他。這是前面的文。

所以如來就是這樣,「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

如來亦復如是
於三界中為大法王
以法教化一切眾生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就是用法來教化一切眾生,期待一切眾生能夠承擔大任,自度還要去度人,這是佛陀的期待。

所以,下面接下來的文:「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見賢聖軍
與五陰魔 煩惱魔
死魔共戰
有大功勳
滅三毒
出三界
破魔網
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很期待,佛陀的期待,期待我們真正用功。五陰魔就是「五蘊」,五蘊很多的煩惱,色、受、想、行、識這些煩惱,我們到底平時有用心嗎?外面的色塵我們去接觸,我們的感受等等,到底我們是什麼樣的感受?是不是向正向的感受呢?見人受苦不忍心,或者是享受歡樂的這個感受?這要看看大家,所以佛陀關心的就是這些事情。所以,經典就是這樣說,「知苦壞五陰魔」。

經云:
知苦壞五陰魔
斷集離煩惱魔
證滅離死魔
修道壞天魔
即欲界主
樂著邪見
憎嫉一切賢聖道法
名天魔 

我們若知道人間都是苦,生命短暫,壽命有限,還有人間很多集來,不由自己的苦難,很多啦!那種煩惱、無明的苦,這樣一直層層疊疊,一直累積起來,一直一直浮現在人間,成為人間濁氣重重,這都是五陰的魔。

我們要了解,這個集來煩惱的事情,我們應該就要去用心,「斷集離煩惱魔」。我們才有辦法「證滅離死魔」,很多都是要我們去用功。我們要先知「苦」,我們要知道苦是「集」來的;集來,我們要用功夫,才能夠「滅」除了這個苦;要滅除苦,我們就要修道,修行於道,這個「道」,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這是苦、集、滅、道,我們要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這就要很用心去體會。

所以,欲界的界主,就是欲界主,那就是魔王,就「樂著邪見,憎嫉一切賢聖道法」,名叫做「天魔」。這欲界主,看到人家在修正法,他會惶恐,怕這些魔子、魔孫會少掉,你脫離三界,他就會減掉了魔子孫。我們甘願在這三界內,去成為魔子、魔孫嗎?為非作歹,一直纏在這個三界中嗎?我們不甘願,所以我們要修正法,我們要為賢聖軍,要自己要和這個魔要戰,這些不好的事情,我們要用正法一一來對治。所以,他若看到這種聖賢軍,就是大家在用功的人,正法進來了,這個魔的境界他就會惶恐,因為「見大小乘賢聖之軍」,他就會惶恐。 

所以,這「五蘊魔,色、受、想、行、識」,一切煩惱、惑、無明,又再到了五蘊魔。所以,什麼叫做「五陰魔」?那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項。這五項就是都會迷惑人的煩惱。「所以能覆障礙如來知見」,故名「陰魔」。

與五陰魔:
色受想行識五者
都是迷惑人之煩惱
所以能覆障礙
如來知見
故名曰陰魔

我們人就是在這個迷惑,所以他道理不很清楚,就會起了無明;起無明,他就會去起了種種煩惱,造作種種的業。所以,根本就是在那個「惑」,這就是五蘊,這樣慢慢從那個迷惑中,製造無明煩惱,那就開始去造業了。「所以能覆障礙」,它會覆蓋了這個智慧,覆蓋了我們在修行,所以它全都將它覆蓋掉,道理發展不出來。這個真實法聽了之後,在人群中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去發揮,我們真智慧的真思惟,那就無法去展現出來。這就是被這個障,障礙將我們覆蔽掉,將我們障礙了。「覆」就是蓋掉,將我們蓋掉了,讓我們障礙我們清楚的智慧,故名「陰魔」。「陰」就是「蘊」,五蘊障。

煩惱魔、
死魔共戰:
一念無明煩惱
惑亂正性定聚

所以,「煩惱魔、死魔共戰,一念無明煩惱,惑亂正性定聚」。剛才說的五蘊魔,接下來就是說與煩惱魔與死魔,這兩項的煩惱,還是要再用法去除它,所以「一念無明、煩惱,惑亂正性定聚」。我們只要一念的無明起來,這個煩惱惑,它就亂了,亂掉了我們的正思惟的性,我們這個定性,正思惟的性,這個定,定力我們就沒有了,正思惟也已經發揮不出來了。這就是煩惱魔和死魔,它們現前,那就是惑亂了,我們的正性、定力,那個力量就不見了。

所以,「煩惱魔」就是「熱惱害心性」。很熱惱,好像現在的氣候,溫度一直高起來了,若一熱起來,頭昏昏、腦鈍鈍,就光是一直想:苦啊!苦啊!無法放下心來去做其他事,這種的煩惱魔,這叫做用「熱惱害心性」,來譬喻。所以,「使起種種變幻生死」。因為這樣,我們的心情,心狂火著,自然我們就無法冷靜下來,我們這個心態就這樣種種變化。

煩惱魔:
謂熱惱害心性
使起種種
變幻生死之法
以此煩惱覆障
故一真法界
悉變為五陰之相
實則無明一破
煩惱一空
則五陰原為法性

煩惱、無明,熱惱攻心,所以擾亂了我們的心,「以此煩惱覆障」,「故一真法界」,「悉變為五陰之相」,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個這麼清淨的道理,就變成了在那煩惱障。(覆障)我們真如的本體,就是用在這個煩惱、無明。所以我們要很用心,真如是清淨,我們要好好去除這些煩惱,才不會讓它反作用了,我們要好好用心,這「一真法界悉變為五陰」。所以,「實則無明一破」,那就煩惱一空。只要你將無明破掉,那種懈怠、散漫的心將它破掉,自然我們真實心,要修行,走在菩提道上,這條路就已經很明顯了。

看看,沙塵暴,在對面街,看不到對面街的建築物。沙塵暴若散盡了,又是明顯出來了。同樣的道理,煩惱、無明若一破,煩惱一空,就是「五陰原為法性」。法性就接近聖人的性,我們就不是凡夫,就不是只在那裡在迷,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我們都沉迷在這個煩惱生死中,生死有「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凡夫生身之生死」。我們大家都有這個身體,身體的生死,這就是我們凡夫。「變易生死,是三乘行者,修戒定慧,因移果易」,這叫做「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
是凡夫生身之生死
變易生死
是三乘行者
修戒定慧
因移果易
名變易生死

意思就是說,有開始要修行,知「苦、集、滅、道」,這些道理知道了,所以他們開始從這個心,這「分段生死」,他們已經要斷除了,不想要再來生。但是,不想要再來生,就要用心;所以這是「變易」,那就是用心,起心動念。我若是很認真,我就是修「戒定慧」。「戒定慧」,我們常常說,戒、定、慧漏了,這個「變易生死」也很危險。戒、定、慧,要「三無漏」,我們若不去將它漏掉,有戒、有定、有慧,這些魔就不能靠近。

我們能夠專心,戒定慧、聞思修,專心修行,我們能夠不再去造很多的因,惡因不造,那就是像我們在耕地一樣,惡因,草不要再讓它生出來。果呢?這片土地,我們好的果,我們要種的好的種子,我們將種下去。所以,同一片的土地,這個因,就是種子將它換掉了,換種子,它再出來的,那就是不同的果了,所以這就是叫做「因移果易」,這就是將它換過了。我們原來是凡夫,現在要進入這個聖賢的階段,這叫做「變易生死」。「變易」,就是看我們的心有沒有堅定?心若沒有堅定,有漏法,還是再回歸在這「分段生死」;我們若是堅定,正善行,而能夠有定力、智慧,這樣我們就是將心顧持好,那就是在守護這片土地,我們的心地,心靈的世界守得乾淨。

所以,「死魔共戰」。

死魔共戰:
生命終止
捨離現生之處
障蔽修道
遂失智慧之命
是名死魔

我們就是要用功,我們要與五陰、煩惱魔、死魔共戰,所以生死,我們要先將我們的身體,把握我們這一輩子,我們最知道的就是這一輩子,我們要如何做也是在這一輩子。我們是要行善呢?或者是要造惡呢?或者是要一生懵懵懂懂,這樣讓它過去呢?就要看我們這一輩子。但是,這一輩子有多久呢?「生命終止」,那就是「捨離現生之處」。我們到底有多久,我們不知啊!捨離,我們的呼吸若停了,生命終止,呼吸若停了,我們就會捨離,我們現在這個身體。「障蔽修道」,我們現在才開始要修道而已,這個時候我們的心還沒很堅決,我們做的事情還沒很定,這樣我們來生,是不是任由我們要去哪裡呢?我們還不知道呢!所以由不得自己,要去哪裡?不知道。這一生沒有修好,那就是這條道路被障礙掉,修行的道路已經被障礙了。

所以,失去了智慧之命。我們的智慧的命,都還沒真正成長,就一期壽命終止了,這樣是不是障礙了我們修道呢?是不是障礙了行菩薩道,這個精進的道場呢?我們走不到,這就是失去了智慧的命。我們的眾生緣還沒有結好,這樣就結束了,所以,這名叫做「死魔」。所以,我們若是好好用功、用心來做,自然我們時時法在心,法和我們的生活在一起,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遇到什麼樣的事情,我們要身體力行,及時我們能夠去做,做得到,做清楚。這個道場,我們的精進,功圓果滿,圓緣這場的苦難,我們已經投入拔他的苦難,這場的精進我們完成了,這叫做「共戰有大功勳」。

有大功勳:
持法精進
戰退諸魔之網
是謂有大功勳
以由此
即能迴小向大

那些受苦的人,我們已經用很多方法,去將他的苦難拔除了,他脫離苦,我們歡喜了,我們的心王也歡喜,本性佛也歡喜。

所以,「持法精進,戰退諸魔之網,是謂有大功勳」。我們已經,凡夫就是被這個網將我們網住,我們很精進、很辛苦、很奮力,這樣終於脫離了這個網──魔之網。這個魔控制我們的心態,我們能夠去脫離他,投入我們要精進的路,想我們要精進的觀念,任我們趕緊走。所以,這是大功勳。這就是回小向大,將那個小乘法變成了大乘法,獨善其身變成了兼利他人。

所以這樣叫做「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這樣,我們若有這樣堅持,法在日常生活中,用在人間需要用,這樣我們會做得很歡喜,這就是「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

滅三毒
出三界
破魔網:
修小乘
滅盡三毒
得出三界
名破魔網 

這是「修小乘,滅盡三毒,出三界,名破魔網」。開始小乘人就是這樣,要將這個煩惱要去除,我們就要開始走入人群了。同樣的道理,你自己的煩惱若沒有去除,要去清別人的爛泥,自己沾得全身都是爛泥,都是泥土,我們自己也不懂得要清洗。這我們必定要先練就了一身,能夠讓自己很乾淨,我們去幫助別人,這就是我們要練的功夫。

爾時如來
亦大歡喜:
如來見諸修持行者
已除界內煩惱
不為魔網所罩
滅三毒苦
得出三界
亦大喜悅

所以,「爾時如來亦大歡喜」。「如來見諸修持行者,已除界內煩惱,不為魔網所罩」,就是「滅三毒苦」,出三界獄,也是很歡喜!佛陀就是這樣,看到這些修行的人,若已經除去了這個三界,不再貪著在三界,沒有這些欲念,自然斷去了根本,三界的根本煩惱斷除了,自然這個魔將我們罩著,這已經網被我們剪破了,我們能夠出去了。所以,滅三毒苦,出離三界。若能夠這樣,就是叫做「破眾魔孽網,得自法性,證自涅槃,故大歡喜」。

破眾魔孽網
得自法性
證自涅槃
故大歡喜

各位,真的是要很用心,法要聽進來。一直向大家說,用在日常生活,在對人、對事、對物,菩薩的精進,道場是在人間苦難中。「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我們若是多用心,我們能夠幫助很多人,脫離那種境界一來,無法抗拒的煩惱、困難,我們若能夠去幫助,就能夠解脫別人的困難,我們自己能夠得到歡喜。所以我們要用法、要用功,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