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1日】靜思惟修 得法國土

Community:
Branch:

「智慧能洗煩惱之垢令無染著,譬智慧法喻水。心性本淨,因根,緣境諸過為垢,故以智慧淨水,洗除根塵心垢;智慧力破惑闇。」

要用心啊!「智慧能洗煩惱」,人間,煩惱無明,苦不堪啊!煩惱垢穢污染我們滿心,整個心都是煩惱垢穢,來染著到我們,所以我們的心,原來的真如本性,就是這樣一片煩惱的垢穢,將它污染,將它遮蓋了,所以讓我們的智慧真如,就這樣被煩惱遮蓋掉了。所以,現在我們需要的,就是要智慧,智慧就譬如水,我們要有清淨的水。所以,本來根本清淨的本性,就這樣染著,現在要讓它恢復光明,要恢復我們的真如,那就是要用智慧的水來洗滌。所以,「緣境諸過為垢」。我們的境界,就是這樣每天每天,隨著外面境界,心去緣境,這樣過來,可能我們凡夫就這樣過去,就是一直染到很多的垢穢。就像骯髒的地方,我們用一塊布,將這個骯髒的桌子,這樣將它擦過去,這塊布就是污染到,原來那個境界,骯髒的地方,我們就已經被這個過程,將我們污染了。道理和這一樣。

這個緣和境,這樣的過程,所以我們污染了。我們這塊布若是髒了要怎麼辦?那就是智慧的淨水來洗它,這和我們日常生活,淺顯的道理。布若髒了,就是洗;衣服若髒了也是要洗,要將它換起來,來洗它。所以,清淨的水就像智慧一樣,智慧譬如淨水,來洗滌這污染的垢穢,所以說「洗滌根塵心垢」,洗掉了我們的根、塵垢穢。「根」就是五根,「塵」就是五境,外面的塵,種種的境界。我們看到什麼東西,我們會起心動念,歡喜和不歡喜,人的表情,我們歡喜及怨恨,這全都是在我們的根對塵境。我們要用智慧來看外面的塵境,我們懂得善解就是有智慧的人;我們懂得遠離,看到東西,愛的,我們就要趕緊提起警覺,生活沒有污染,沒有什麼是有價值,我愛,愛得對我有什麼用呢? 

這個「價值」很難說。就像我們北部、中部,我們的菩薩,因為有很多大活動,辦了之後的過程,北、中區的委員、慈誠就回來,要來分享,來分享這個心得和過程。之後,大家皆大歡喜,將要回去了,剛好中區的委員、慈誠,送一些去撿來的,大自然樹的種子。因為他們幾年來,撿那個種子回來,我就對他們說:「這個種子意義很大,也生得很漂亮,大自然,你們記得要常去幫我撿回來。」他們聽話了,常常就去撿,撿回來,稍微整理一下。他們這樣用心,讓我能夠,有時候遠途的人來,將它做成一個紀念的禮物,說:「這是臺灣的種子哦!」大家歡喜。雖然不是值錢,撿來的種子稍微整理一下,大自然的美,在我的欣賞,我感覺很美,大自然呢!這一生無量,無量就是從一生。對我來說,這顆種子是很有價值,是讓人很疼惜的一顆種子。這次他們又送來了,很特殊,把它取名叫做「千眼菩提」。因為那個種子就是這樣,有那個花紋。

他們很用心,整理乾淨,還會替我幫它做一個座,這顆種子將它立在那個座上面,看起來很有價值,很漂亮啊!我這個東西,要表達送這些很用心,承擔大活動,也是種子菩薩。我就想,剛好他們中部剛好這樣送回來,幾十顆而已,剛好這批人差不多。我就對他們說:「來,這是你們臺中送來的,大甲送來的,換我回送給大家。」拿起來時,旁邊有一位,突然說出了一句話,他說:「哦!這顆是某某人他幾年前買的,是八十萬!」「啊!一顆種子哦?」他說:「我不知道啦!就是和這樣的花紋一樣,他們那時候買叫做,名字叫做『天珠』,這一顆,他這樣買,八十萬呢!」我說:「哦!那我這顆也是等於天珠哦!」

我就對他們說:這是八十萬哦!有價值啊!但是告訴你們,一生無量,那棵大樹,就是(來自)這顆種子,這顆種子,它這麼大的樹,年年都可以去它的樹下,去撿回來。平常在地上,被人踼來踼去,並沒有感覺有價值,我們珍惜它,大地萬物我們珍惜,我們將它撿回來,經過整理過,尤其是師父重視它,「一生無量」,良能很大,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要將它回收。我們要將這個東西,就是法,這就是法,這是我們常常在譬喻,無量從一生,一生無量,這我們要很珍惜,這我們把它回收,將它送給大家。」

這就是說,世間的價值,塵與境,我們的根、境,我們眼睛看到,如樹種子掉在地上,大家腳將它踼來踼去,沒有感覺是什麼,當做垃圾掃一掃,也拿去丟掉了,沒有人會覺得它是有價值。而我們呢?就是去發現到。我常常在說種子一生無量,我們慈濟人的用心,撿一些種子回來給師父,師父看到,將這些種子來利用。這樣他們很珍貴啊!所以價值,這就很有價值。掉到地上,將它當做垃圾掃掉,那是沒有價值。所以我們的「根」,眼睛看到,我們的動作,以及自然的東西,它如何生長,是如何利用;沒有利用,他們就將它變成垃圾。這一念心啊!所以我們要用智慧,就像水,要如何愛惜物命?這個物命,我們要如何將它珍惜起來?所以這就是,也能夠說掃掉了變垃圾,用心起來,我一直對他們說:「八十萬哦!」其實還會加一句:「無價啦!」真的是無價。那顆八十萬,是不是這顆呢?不知道,總是我們就為它取名,我們就自己說。

其實那顆八十萬,對那位買的人,他有什麼用?那八十萬若捐出來,我們可以救多少人啊!這顆八十萬,他買去,相信他丟在抽屜角落裡面,也說不定啊!說不定他忘記了。這變成他一時認為寶,流行時,一段時間,價值連城,那時候。今何在呢?現在連名字都不曾聽到了,價值又在哪裡呢?所以,這價值,都是我們人的心態,當你執著時,用那麼多錢來買這種一時流行,是很浪費,那些錢能夠做很多救命錢,那就是寶貝啦!所以說,我們用這樣的心態去了解,這就是「洗除根塵心垢」。我們懂得利用,那就是智慧;不會利用的,那就是浪費了。「智慧力破惑闇」,智慧的力量能夠破除很多無明。

靜思惟修
曰靜慮
靜思惟所對之境
歸敬而研習之義
靜慮者心體寂靜
能審慮思惟之義

所以,「靜思惟修」,就是清淨無染的思惟,也叫做靜慮。所以,「靜思惟所對之境,歸敬而研習之義」。我們這個靜思的境界,這個靜思惟的境界,我們是專心一志,用敬重天地之道理,我們不斷來研究。這個道理,理和事要如何來會合?我們要好好不斷來思惟,事理之間的應用,這個道理。所以,「靜慮者心體寂靜」。我們心就是要寂靜。「能審慮思惟」。能審慮,能夠好好去分別它,好好去考慮它,去思惟這些道理,能夠分別。智就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他能夠細思,能夠好好去分別這裡面的道理。

所以,「定者,為三昧之譯」。

定者
為三昧之義
心定止
安住寂靜
遠離諸散動之義
即一心格物為禪
一境清澄念為定

這「三昩」,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很多,有關我們的心境,思惟、靜慮、靜寂清澄,這都是我們的心體。我們原來清淨的本性,是外面的污染,讓我們的心緣著境界在起無明,原來我們的心,是這樣這麼的靜慮的心體,這麼寂靜,它能夠有充分的智慧,能夠來審慮思惟,好好地靜慮,好好來思惟這裡面的道理。

 所以,定者,禪定就是叫做「三昧」,三昧所譯過來,就是「心定止,安住寂靜」的意思,就是沒有離開這些。「遠離諸散動之義」。我們的心常常起起沉沉、浮浮,一直散亂掉了,我們要如何將心,將它定下來,止住在那靜寂清澄的境界裡?這就是「禪定」,也叫做「三昧」,也叫做「靜思惟」,也叫做「靜思」、「靜慮」。這些名詞都是同一種的道理,我們要好好去體會。所以,「即一心格物為禪」。就是去追究,追究這個事的源頭歸於理。就像這棵樹,樹來自那顆種子,那顆種子裡面所含著的基因,那個基因就是這顆種子的良能。這顆種子,這棵樹生出來是無量的種子,年年,年年,時間若到它就開花,它就結籽,每一顆種子,那個花紋、紋路都一模一樣,一模一樣,不論千顆、萬顆,年年所結下來的種子都是一樣,就是一棵樹生的。

每一棵樹種子不同,它所結的籽就不同,所以樹有分別種子的分別,是種子分別不同的樹種。世間的道理就是這樣,很多道理源頭都是這樣過來。所以,「一境清澄念為定」。這個境,我們若都看得清楚,以智慧能夠分別得清楚。樹,這棵樹,纍纍來一律同樣的種子,纍纍的種子,原來是從一粒開始。這棵樹的道理我們知道,其他的樹的道理我們也知道。不只是樹種的道理我們懂,所有的草木,樣樣東西我們都能清楚。不論你是什麼東西,它的源頭,追根究底,這全都是要用清澄的心境,去分別它,這就要靠我們的定心。

「靜慮者心體寂靜」,我們要歸敬在那研習的意義。因為我們這念心,我們已經回歸了,專心一境,用敬重的心,這是長時,要有長時修、無餘修、無間修,回歸到尊重修。四修,大家都要記得,一切的修行,回歸到尊敬,所以歸敬天地萬物,我們好好去研習那裡面的道理,若這樣,我們的心體就是寂靜智慧,我們真正是「心定止安住寂靜」。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我們自然遠離諸散動的事情。這些境界會散動我們的心思,我們都要將它遠離掉。回歸到格物為本,格物為禪,回歸了我們的本性來。這就是「一境清澄念為定」,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哦!前面的文我們要用心。

前面的文說:「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唯髻中明珠
不以與之
所以者何
獨王頂上有此一珠
若以與之
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前面這段文,我們已經解釋過了。王,這「髻中明珠,不以與之」;這顆珠,其他的東西都可以給人,給人,但是這顆珠在那髻中,就是還不能給人。我們也已經解釋過了,因為這顆珠若輕易就給人,那些眷屬大驚怖,因為對機,是不是有那個資格可接受嗎?那個德和行,內修夠嗎?外行有圓融嗎?這種德行若具足,才有辦法得到這顆珠。身體力行,全都要有具足。

下面這段文:「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文殊師利
如來亦復如是
以禪定智慧力
得法國土
王於三界
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要用心來體會,佛陀再次呼喚著文殊師利,那就是要提醒大家要用心,要用智慧來聽,專心一意好好聽,定心、靜心來聽。這就是佛陀的用意,所以再叫「文殊師利」,文殊菩薩是智慧的代表者,等於佛陀在呼喚:「智慧人人要提升起來。」

文殊師利
如來亦復如是
以禪定智慧力:
以禪定智慧
二種道力
次第合上六喻
如來合威伏諸國喻

「如來亦復如是,佛以禪定智慧力」。這禪定、智慧,就是兩種的道力,這也譬喻我們上面所說的,有六種的譬喻。如來就是譬喻,開始有「威伏諸國」的譬喻。

有六種譬喻:
威伏諸國喻
小王不順喻
起兵往伐喻
有功歡喜喻
隨功賞賜喻
不與珠喻

大家應該要再記得,六種的譬喻。要再記得,就是「威伏諸國」的譬喻,還有「小王不順」的譬喻。大家再回憶一下我們這段文,還有「起兵往伐」的譬喻,還有「有功歡喜」的譬喻,還有「隨功賞賜」。這些人已經得勝了,歡喜了。因為歡喜,所以去賞賜。

這幾天都在說的,譬喻,和現在所說的,就是沒有給他寶珠,因為唯獨這顆寶珠,還沒有給他們。這就是在描述四十二年前,佛陀開始,本來就要給人寶珠了,他所得到的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人人本具,「奇哉!奇哉!」大家應該記得。人人本具,但是想要讓大家知道,心一靜下來,分析這些人可有辦法接受嗎?不可能啊!若是不可能接受,反過來會讓他們,傷害到他們這慧根。所以,思考之後,決定「開權」。就是使用這個「權」,就是方便法,開方便門,開始從「苦集滅道」開始。這過程大家知道,從「阿含」而「方等」,而「般若」等等,這樣一路走過來,到最後就是要講的,那就是《法華經》。

《法華經》是歸回在「華嚴」,華嚴是佛在定中所得到的境界,對天人(大菩薩),在那個靜境中,那個心靈的境界的說法,那就是華嚴,是心靈境界的說法。但是,再下來,開始就要用方便法對人間。人間就「阿含」、「方等」、「般若」這些時期。一直到最後,四十二年後,就開始就是要暢演本懷。這個暢演本懷是最後的真實法,這個最後真實法應該就是要,付出這顆寶珠的時刻。但是這是在《法華經》,還沒有說完,所以只是在讚歎,威伏諸國。慢慢大家修行,去除煩惱,煩惱魔軍怎麼來,你要用什麼樣的兵眾去治。若有小王不順伏,起兵來了,也就要大動干戈去討伐。就是他要來占土地,我們就要再派兵眾,去把土地討回來,所以起兵往伐。

已經討回來了,這清淨的心地,心地沒有受污染。污染我們的已經清除掉了,已經恢復清淨了,這就譬如就像有功,已經下功夫了;下功夫我們討回了,我們清淨的心地,所以皆大歡喜,所以叫做「法喜充滿」。我們將這個法用出去,看到效力了,我們會很歡喜。所以我們一段時間一直說,「付出無所求」,看到人得救,我們不求什麼,我們求到歡喜,這叫做「法喜」。所以「有功歡喜」,就慢慢我們會愈深入,這個法的精要。所以「隨功賞賜」,我們會慢慢,就是已經了解了,佛陀將這個法,開始一乘法,已經向大家公布「大白牛車」。本來說三車,後來變成剩一輛車。就像火宅裡面,趕緊快將他叫出來,這都是方便法。又到了貧窮子,本來身無一物,一直到能夠讓他,開寶藏的庫,寶庫,讓他看到寶物了,又再暗示他:「未來這些寶物也是你的啊!」這一段一段,用法譬喻,借事來會理,這就是我們要用的方法。

其實,就像我們在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科索沃在動亂的時候,那時候我們有去幫助那些難民,我們的醫療、我們慈善一起進去,總共將近五、六個月的時間。這時間這麼長,在那個地方做什麼呢?在那個地方就是為他們建設,就是三個醫療中心,二十七個醫療診所,在那個地方將它完成起來,在五、六個月之中。這就是人間,這種國家的動亂,難民開始四散,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就有很多難民,很大批。在敘利亞還沒有發生之前,那一年就很大批的難民,四散在那個地方,科索沃。

真的,那個時候很淒慘,那個國家,已經很多全都是廢棄掉了,醫療診所,也全都無法(運作)。所以,那近十年的內戰,整個爆發起來,造成了二百三十多萬的難民。難民是一直往外逃,那個國家所有的那就是破壞,就像廢墟。醫療的全都破壞掉了,所以,我們去幫助它,恢復那個國家的醫療功能起來,這樣能夠穩定了。這個時候的難民也是這樣,在那附近的國家裡,很多個地方。

其實那段時間,連續好幾個國家,我們都有幫助過,不論是科索沃,或者是南斯拉夫,或者是波士尼亞,或者是塞爾維亞,原來歷史上就已經有記載了,慈濟的年鑑。原來過去我們已經和這些難民,去幫助他們的,就已經這樣一有過了。所以說起來,這種天下就有這樣,國與國的。法也有這樣,用這樣來譬喻,譬喻人間就是有這樣,所以,法是用這樣來譬喻,而這樣譬喻,我們也是這樣去做、去付出,為苦難人付出,這是曾經走過的路。所以,「得法國土」。

得法國土
王於三界:
得出世無生妙法
喻王統領
欲、色、無色
三千世界土
出離世間之法
亦即斷惑證真

我們用的是法,就是愛,就是清淨,就是無染著,就過去了,我們就是走過沒有腳印,若不是有文字記錄,我們也已經就忘記了,又再看到文字記錄,又浮現出來。哦,回想起來,是啊,走過的路。所以,用法去幫助苦難人。所以,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回歸於法來,「得法國土,王於三界」,就是得出三界「無生妙法」。我們的修行,我們的心地,無不都是國土。我們自己的心地,自己的思想、想法,無明是邪,偏邪掉了,我們的真如是我們的正法存在。所以,我們已經得到,如何回歸我們的正法的道上來,不要走偏路,回歸。所以,我們要得出三界,「無生妙法」,這個妙法,能夠帶我們往那個清淨無染,回歸的路程。

所以這就是妙法,就是譬喻,「王統領欲、色、無色,三千世界」。我們有欲,幾天前說「心王」,我們的心就是這樣,緣外面的境界,想要去取著,剛才說,根和塵,緣境,所以起了欲的念。後來,我們慢慢將這個欲心,將它收起來,好好來考慮。我不要去貪,我們不要去動作,但是沒有去動作,沒有去造業,但是心中有「色」,這樣也不對。所以,我們要再清淨一點,連這個「色」我們都沒有。「無色」,無色,我們要去除,又再,要再完全要知道,我們要再回歸而無染著。你的心已經「空」掉一切,不要忘記了「妙有」。所以,這個妙有,就叫做「無生妙法」。我們將欲、色與無色,都將它去除,不要執著,執著那個無色。欲與色我們已經去除,當然沒有執著,但是連那個「無色」,我們都不用執著它。我們有為法、無為法,我們要很清楚,這叫做妙法,這叫做「出離世間之法,亦即斷惑證真。」那些無明、煩惱,不只是不去想,又不去動作。不只是不想、不動作,我們再回歸我們的本性來,我們還是還有很多未了的惑。所以,我們要入人群,要去鍛煉,練出了進去又不受障礙,不受污染,這樣的方法。所以,我們的心土,我們心的裡面,我們的心王,要怎麼固守好我們這片,我們的內心的土地,我們要如何固守?所以,「王有象、馬、車、步種種之兵」。有象群。

是王有象、馬、
車、步種種之兵
佛有賢聖諸將
名賢能
亦名賢善
善故有德
能故智
智德具足故稱賢人。

古時候,佛的時代,在作戰,那時候的時代,在作戰都是派象群,或者是馬,或者是車,這不一樣,全都能夠用在戰爭的場面裡。或者是步兵,也沒給他象,也沒給他馬,就是整群跟著馬、跟著象。大將軍坐馬、騎象,但是步兵,一切的兵,都要用走的、用跑的,這種步兵,種種的兵種全都有,這是王所具足有的,這些兵和將。就譬如佛有賢和聖,這些將,賢聖,就是有象、有馬車。其他的兵眾就是要步行,去衝。

所以,「名賢能」,就是「賢善」。就是賢,很能幹,有智慧,又是很善良,這叫做「賢」。因為「善故有德」,因為他善,良善,所以,他守在德本裡。所以,「能故智」,因為他不只有善、有德,他還身體力行,能夠懂得分別好、壞。所以,「智德具足」,稱名為作「賢人」。這就是有聰明也有智慧,選擇好的事情要去做,不好的事情要去除。

小乘初果那就是賢,「二三四為聖。」二果、三果、四果,因為他們已經開始,漸漸走入道理了,若是賢呢,就是守在善,知道善的要做,不好的事情不能做,這叫做賢德的人。若進一步去修行,道理懂了,就是將要入聖的人。

小乘初果為賢
二三四為聖
又初果為聖者
揀前凡位故
大乘住、行、向
為賢
十地為聖

我們揀別前面賢聖的位。所以,「大乘住、行、向」,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這都叫做「賢」。若到達了「十地」叫做「聖」。所以,「諸魔王不肯順伏。」。就是表示小王不順的譬喻,這就是在合譬喻。

而諸魔王
不肯順伏:
合小王不順喻
諸魔王:
內即心魔、
五陰煩惱以及死魔
行入修進
道業將成
震動魔宮
故來相擾
不肯順正
而自調伏

「諸魔王」。魔王就是內的心魔,五陰煩惱和死魔,這都叫做「魔」。這個「五陰」,大家知道了,色、受、想、行、識,這都叫做「五陰」,這些都是煩惱。人生,生、老、病、死,這都是最威脅人的事情,所以,「行入修進」,我們要走在這條路,要向前前進。「道業將成,震動魔宮」。釋迦佛修行,他降魔,因為他修行到了將要成道之時,所有的煩惱、無明,全都浮現出來,他就要一一去降伏,因為世間過去的習氣,都整個浮現出來,他都全部要降伏。所以叫做「震動魔宮」,一些魔都這樣出現在心的裡面,很澎湃,很掙扎,這個時刻。

所以,我們若說在打坐,坐到很靜之時,忽然間,有很多境界,真的由不得自己,這樣一直一直湧現出來。這若是一不小心,從這樣走火入魔了。這就是危險,佛他已經進入覺那個邊緣了,他能夠降伏。這就是他生生世世,所鍛煉來的威力。所以,「故來相擾」。這些東西,在他將要達覺悟那個邊緣,就有這樣「震動魔軍,故來相擾」。很多,這個魔的境界現前,更不斷,所以,「不肯順伏」。這就是要如何,我們自己要好好調伏。這些魔很剛強。

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去了解,心意、我們的志向,我們要如何好好將這個正念,我們很堅定,堅定我們的方向,要不然,真的人世間,所有的事相,佛法都有種種的方法,來對治我們。這個「譬喻」,其實所譬喻天下事是那麼多,所譬喻都沒有離開,我們的心靈世界,我們的心地都通透了、通徹了,自然我們道道皆通,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