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7月11日】應修一心三軌四忍

Community:
Branch:

「菩薩敬順佛意,發願於惡世中,周旋往返十方國土不惜身命,忍難弘宣經教。諸菩薩忍難事,自謂得無生忍,願行末法濁惡,持經守護眾生。」

我們這幾天,大家要很用心,我們真正要吸收法,法要入心,發願就是要入人群,將法與大家分享;要跟大家分享,我們一定要很清楚。聽法,不是要經文這樣一直看過去,依文解義過就好了,我們應該依文解義之後,我們要再去體會。這個體會,雖然口,用嘴來解釋經文是這樣,我們耳朵聽進去,心了解,這樣是不夠的。我們要從心了解,再來自己有走過嗎?有感觸到嗎?法,雖然是無形、無體相,但是我們在這樣團體裡,過去我們所做,我們團體的伴侶,我們的菩薩伴侶有做過的,和我們分享的,去付出、互動,他們所感受的,他們將感受的。做事情,待人接物,和我們的法有對照到嗎?我們自己做的,有對應到嗎?這是很重要的。

經文是文字,講經只是聲音;文字我們可以看,卻是聽,聽進耳朵裡,就已經聲音不見了,但是那個記憶有在心裡嗎?在心裡,我們有曾去用到嗎?我們與過去有去接觸到嗎?我們若有去接觸到,那就是這個法,就是一條路,我們曾經走過的道。所以,這條路我們曾經走過,這個道我們實踐過了。道就是經,所講的經我已經有體悟到了。我們一定要在「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所以,菩薩的覺悟道路,我們是不是接觸到這個法,從我們的內心深處,有啟發出來嗎?啟發出我們這一念心,我們來印證,我們是不是有將這個經用在道,道用在路,我們日常在走嗎?這就是我們要每天反覆再反覆。前面的經文的意義重新再說,我們不要讓它忘記,重複再提,一定要將這些事情,一直一直在我們的心。

所以,「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有情人。菩薩那就是覺悟的有情人,因為菩薩雖然體會到了,雖然他也是身體力行,雖然他這樣長久的時間,心不退轉,依教奉行。但是行六度萬行,那個因還沒有圓,要因圓才趨果,這就是要因緣都具足。這個因緣就是我們在身體力行。道走到了嗎?我們的心,這個心識,還有沒有煩惱?付出去,雖然在這個惡世中,人事物很複雜,我們還是同樣這樣發心,紅塵滾滾,願意在人群中去付出。

但是,現在的人不論是被救的,被救度的人是不是很歡喜接受?之後他的心有受到淨化嗎?我們只是盡心力付出,期待他人間疾苦消除。當然我們也很期待他,再加上了他的內心能夠接受,這就是我們要用心。或者是在我們的周圍,和我們同心、同道、同志願;同心、同道、同志願,雖然他發菩薩心,和我們同樣的方向,但是各人各人那個習氣都不同。不同的習氣,彼此要會合起來,去走同樣的一條路,是不是人人都能如我們的意呢?讓我們看到很順眼呢?讓我們聽到很歡喜呢?或者是習氣還有。有什麼樣的差、錯,我們要怎麼樣來待這樣的人,這就是我們要修。

同修淨化,和他來同修,共同來勉勵,要怎麼樣彼此之間,方向正確,再接再厲,這就是要用很長的時間。菩薩要六度萬行,就是同志願的人我們要照顧;被我們幫助的人,我們要用心。這要能讓全部都很圓滿,救人者、被救者都能夠很圓滿。這個因緣,轉惡為善,轉善為福,轉福,那就是覺悟的覺有情人,這就是我們要付出去同度,要去同時度化。所以,菩薩道要能夠圓滿,不是那麼簡單。總是我們要不斷在這樣的世間,不斷不斷地歷練,這是覺有情人。在這種五濁惡世裡面,要面向的是很艱鉅,很艱鉅的一件事情,這就是一大事。

菩薩也是為一大事,因為我們要上求佛道,所以我們要敬順佛意,佛所教育我們的,我們要非常的殷勤、恭敬,將它接受下來。佛法,你要能夠得,你必定要接受;接受佛法,你若沒有恭敬心,法在你的心裡,一點都不珍貴,你怎麼能夠去運用它呢?所以我們必定要珍惜,我們要尊重,所以我們要「敬順佛意」。

佛陀的理想,他來人間,其他無所求,只是要求眾生要能夠體悟,人人有真如本性,人人能夠自愛愛人,人人心無煩惱。心無煩惱,人間事物就對我們沒有障礙;沒有障礙,沒有恐怖,沒有煩惱、顛倒,顛倒、煩惱、妄想全都去除。眾生的苦,就是煩惱、妄想太多了,心真的是無法輕安自在,這就是我們心念雜,雜了之後,一念之偏,可能就惹來了心中密密的煩惱,那是很難過啊!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我們敬順佛意,就要發願,發願於惡世中。唯有在惡世中有辦法來磨我們,我們要經得磨。東西要能很光滑,必定要先磨過,要如砌如磋,要經過磨,經過琢過,這個東西才能成為很精,很光滑,必定要砌要磨,所以我們必定要發願。

唯有在這個惡濁的世間,就像一個洪爐熱火一樣,我們要經得起歷練,所以發願惡世中,不要逃避,面對現實。你要入這個人群,要入這個濁世,我們一定要有願力。不是因為業來的,是因為願而來的,所以發願於惡世中來淨化。不論是我們的同修者,或者是我們要去感化的人,苦難我們要去救拔的人,這都是我們的心願。我們要不怕麻煩,來來回回,這一生度不到你,我來生再來,生生世世。所以,「周旋往返十方」。任何一個國土我都願意去;十方國土,在任何一個地方,我就是拼命,不惜身命,盡形壽去付出,不論累生世,或者是任何一個地方,就是這樣不惜身命。在這個五濁惡世,心理要有準備,「忍難弘宣經教」,要忍得起很多重重、重重的困難。「諸菩薩忍難事」,要堪得忍很多很多人事物,種種的艱鉅困難,這一定要忍。

有的菩薩,他就是很有信心來表白了:「我已經有得到這種無生忍。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尊重佛;佛陀所教育的,我都已經有歷練過了。」這「無生忍」,人間不論大自然或者是人為,種種一切困難,我都堪得忍受。所以,「願行末法濁世」。我願意,我願意在這個末法濁惡世中,我願意,願意什麼?願意持經守護眾生。各位,我們要很用心,也要很透徹了解;你了解了之後,我們採取行動,這念心就是堅定的。若只是聽,「你就是這樣講,我就跟你這樣走。」這樣,願力不堅定。所以我們要經過思考,決心立志,這個志不動搖了,這才是真菩薩的願力。

處事於微能察
安祥能忍心安
於理柔和善順
若事上見得透
則浮議不能惑
是胸中持得定
一時浮氣不能動
此道人處世良方
亦即持經之妙訣

「處事於微能察」。在這個世間中,哪怕是很小的事物,我們也要很用心去觀察。這事情,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人有各人不同的習氣。人所講的話,裡面所含的意思是真是假,是實是虛,我們都要很用心,去體會、去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習氣,不同的……等等。所以事或者是道理,我們全都要用很微細的心思,去觀察,所以「處事於微能察」。很小,很小,我們要去了解,也知道這個人的習氣就是這樣,還是一樣,要如何去包容,如何來慢慢感化。這也就是我們要很用心思,在人群中,不能放棄任何一項困難的事情,不能放棄一項,任何一個習氣不好的人。總是我們既來人間,生生世世是不放棄。我們深願,很深立願,所以不能輕易放棄。所以在這濁惡世中,就是菩薩要有所堅持,這樣,我們才心能夠安定。

「安祥能忍心安」,我們才能夠面對著,什麼樣的坎坷,或者是人為,種種的事事物物,雖然心很清楚,事情很麻煩,但是要怎麼辦?就要安祥、能忍、心安,要不然要怎麼辦?就是要好好歷練,我們要如何面對著,這麼複雜濁世的人間呢?「於理柔和善順」。我們在道理,雖然人事有很多的困擾,但是道理,我們要先歷練,這是長期我們所要的修心養性,要養出我們這柔和善順。這平時我們就要修心,平時就要養好我們的性,所以我們在道理上,就能夠時時敬佛意,克服種種的困難,在這個複雜的人間。「若事上見得透」,我們若能夠理,我們很清楚,我們在事的上面,就能夠看得透徹,即使微細,我們都有辦法去觀察出來。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若能夠柔和善順,這事相我們就看得透,這樣就能夠「浮議不能惑」。

非常的虛浮的這些事情,我們就能夠很了解,心很沉著,不會受到人事很虛浮,很浮,又像是真,又像是不實。道理,我們要很清楚去分析,該不該做呢?不該做,我們就要很用心,守住不該做的事情;該做的,要如何去克服,我們應該做而有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心要很清楚,對錯,一定要分明。所以,「浮議不能惑,是胸中持得定」。我們的心中,心胸必定要堅持,我們的定心、願力。所以,「一時浮氣不能動」。不要意氣用事,一時都不能氣浮,心浮氣躁,不能這樣。「不能動」,我們的心要很安定,因為「心中持得定」,我們要很安定。「此道人處世良方」,這就是修行在道上的人,他要如何面對世間最好的方法。所以,「亦即持經之妙訣」。這是我們修道人,也是發願要持經的人,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我們要,「於理柔和善順」,我們在事上才看得透,遇到事情,我們不要這樣心浮氣躁,我們要安定,才不會讓它將我們誘惑走,心才不會迷亂,心中才能夠定,才能不會一時遇到事情,那就這樣心浮氣躁起來。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堅持的,這就是修道人的處世良方。要如何持經?就是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我們才能在這條道路,堅持走下去,才有辦法能夠克服。所以,我們必定要用佛陀所教法,「一心、三軌、四忍」。

一心者:
一念心
弘經三軌:
慈悲室
忍辱衣
法座空
四忍:
是菩薩所應修
身、口、意、誓願
四安樂行之通因

「一心者」,就是「一念心」。

一心者:一念心
心性周遍,虛徹靈通
諸法無礙
散之則應萬事
斂之而成一念
是故若善若惡
若聖若凡
無不皆由此一心造

「一念心:心性周遍,虛徹靈通,」。我們一念心很快,跟你說:「澳洲風景很美。」曾經去過的人,這個心就跑到那個地方去,瞬間,剎那馬上到達了。這是一念心,「心性周遍,虛徹靈通」,都沒有障礙,這個心要上天堂,要墮地獄,全都沒有障礙。不論你要去哪裡,或者是發心要救人,一念心起,我們願力定,自然我們就能做出了,很多利益人群。所以,這個「心性周遍,虛徹靈通」,這個境界就是一念心。「諸法無礙」,我們通達諸法更加無礙。

雖然佛法很深奧,只要你一念心,佛法你絕對通達,世間的道路周遍,你也能夠到達。只要你有去過,那個印象都在。同樣的道理,佛法雖然無形體相,但是道理很紮實在我們的心裡。這種「散之則應萬事」,佛法我們用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想要將它用得很開闊,也能很開闊,都能夠受用。

就像在四川,大家在精進,他們就是用同樣的法,就是在那個地方,將精神道理會合起來,在那個地方去用心付出。所以大家共同,在好幾個省,會合在那個地方。現在他們也在聽經,這沒有障礙,我們一念心可以這樣,「散之應萬事」,無障礙的地方。若是將它收起來,「斂之而成一念」,將它會合起來,就是一念而已。

我們一念心可以散開,普天之下,若是將它收進來,那就是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一念心」。我們是要做聖人,還是要做惡人呢?就是同樣這念心。所以這念心散開了,能夠在普天之下,發揮它的功能效用;收回來,一念心就是一個法。所以,我們要用這一心,但是要好好守護這念心,不要偏差,惡人和聖人,就是只是一個方向而已,一個方向偏差就成惡人。一個方向對,那就是成佛、菩薩了。所以,我們弘經要有「三軌」,入大慈悲室、著忍辱衣、坐諸法空為座,這就是「三軌」。

弘經三軌:
慈悲室
忍辱衣
法空座

「四忍」呢?那就是菩薩應該要修,身、口、意、還要再加上誓願,這叫做「四安樂行」。

四忍:
是菩薩所應修
身、口、意、誓願
四安樂行之通因

能夠通達,就是需要「一心」、「三軌」、「四忍」,大家要用心,這在前面都已經向大家,反覆說過好幾遍,無非就是要大家,好好將這個法入心。不只是入心,我們用在多少,用在多遠,多少人用得通,我們有和大家共事過,做一件這樣我們心很安,利益人群的事情。我們稍微想一下,到底我們到哪裡去呢?我們用什麼方法去做呢?這就是法散開,能夠普遍很多、很遠,我們現在再想一下,再又在那麼遠,去回顧一下,收回來,就是我們現在這念心,所以要時時用心去體會。

所以,前面的文:「又復於法無所行。」

又復於法無所行
而觀諸法如實相
亦不行不分別
是名
菩薩摩訶薩行處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有這麼多法,所以前面的經文,就是又再講,要於法無所住,在付出。「無所行」就是「無所住」。我們在法中,其實我們就是這樣很自在。我們若再加一個,說:「我就是怎麼樣在修行,我就是這樣在做好事,我……。」,「我」好多啊!哪一個才是真我呢?在所做的,對的事情,去做就對了,「無所行」,這就是這樣。法,我們就要用心,不要常常掛煩在內心,付出要無所求。「而觀諸法如實相」。來觀,這個法的如實相,如實相是無體無形,道理就是這麼的紮實,但是沒有體形,這就是道理。心能夠散徹,盡虛空遍法界,收回來,是我們的一念而已,收放自如,這就是法。

「亦不行不分別」。不用再怎麼樣,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菩薩一直都是保持一念心,乾淨,無掛礙,無掛礙故,這就是菩薩真空妙有,這是我們要理解的地方。

下面接下來這段文文:「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云何名
菩薩摩訶薩親近處
菩薩摩訶薩
不親近國王 王子 
大臣 官長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菩薩要親近的、不能親近的,我們要很分明。

恐流俗為諂媚
竊取權勢驕奢
取供養
苟於諂媚取悅
是誡之不可近
一有至此
則荒廢正務
而怠墮於包裹藏污

這是因為怕,恐怕「流俗為諂媚,竊取權勢驕奢,取供養苟於諂媚取悅」。這就是要為我們戒,為我們預防,我們的心不要去攀這樣的緣。我們若是去諂曲,諂曲那些坐在高位的人,這恐怕我們會,心的道業慢慢就會一直退失掉,會趨向就是權勢,一直向著權勢去攀緣。「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我都認識,你們要對我另眼看待」,「什麼樣的人我都行得通,叫得動,你們要對我……」等等,這就是「竊取權勢驕奢」,非常的驕慢,非常的奢癡。這種愈來,這種的慢心,自我、自大。

「取供養」。在這樣,修行者只是為了供養,而去諂媚人,這萬不可行。我們有我們的情操、我們的節操在,所以要好好保守好,我們的品格,不要只是要獻殷勤去取悅人。我們要柔和善順,對人誠意,但是不需要巧言令色。對他說好話,對他說法,這都可以,但是不是用諂媚的方式,我們自己要很謹慎。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但是不對的,我們要如何去對他這個不對,但是不是心浮氣躁,我們要如何定心,要怎麼樣才能讓他了解他是不對的,我們自己要知道。所以,不用取悅,也不用去諂媚,我們要做對的事情。不要不對的,因為他有權、有勢,我們一直為了要博取他的歡喜,所以不對的,我們也向他說:「對、對、對,是你的對。」這樣是不對,是我們不對。所以,我們應該要是非分清楚,這就是在教育我們,教育我們要防非止惡,不要有這個惡的習氣入我們的心來。

「一有至此,則荒廢正務」。我們若是有這個,偏於「諂媚竊取權勢驕奢」,有這個心,要去倚重人家的權、人家的勢、人家的名,我們自己要趕緊要好好自省,若有這樣,這就是容易會荒廢了,我們的正務,我們的道業,我們的正務會受它荒廢掉,會容易墮落,這都是很不好,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

奔於搖尾乞憐
慮無所不至
為俗人拭涕不暇
何心於道哉
由是誡之不可近

若落得這樣,這種這樣為了要取悅,有權有勢的人,「奔於搖尾乞憐」,好像只想要去取悅主人,在那裡搖尾。這種大家不知道知道嗎?不要搖尾乞人。狗若靠近我們的身邊,摸牠,牠的尾巴就一直搖啊,搖啊!就是讓你比較愛牠。我們不需要做這樣的事,真的我們有我們的品格,修行者。但是不是自高、自驕慢,大家要分別清楚。我們要守節志,要守我們的節,守我們的志,不要去這樣搖尾乞憐,去諂媚。

「慮無所不至」。這個心思在那個地方浪費。「為俗人拭涕不暇」,光是在那個地方,在那裡巴結人,哪有心修行呢?光是在那個地方在攀緣,來來去去,世俗,那裡要做什麼,「沒有去一下,不好意思」等等,很多的事情。我們該做的,要做我們該做的事情,不是光是在那個地方攀緣。若這樣在那裡攀緣,多少時間可攀緣呢?我們總是要把握時間,要不然,我們這條路要如何走?時間有限。「由是誡之不可近」。因為這樣,佛陀教誡我們,不要去親近,親近國王、大臣等等,我們不要去這樣。當然,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我們用尊重心、感恩心、真實心,需要協助我們的,我們來向他們表明。我要做這個事情,需要我們政府,需要能夠來了解、能夠幫助。這倒是為天下人做天下事,不是為自己的利益,去一味去博取、去諂媚,不是這樣,所以大家要分清楚。

云何名
菩薩摩訶薩
親近處:
前云安住親近之處
身勤修持
一切諸善行
護念大乘經教法

所以,「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前面所說過的,我們要「安住親近之處」。我們該親近的,應該親近。身要勤修受持,「一切諸善行」,要好好「護念大乘經教法」。這我們自己要很殷勤,修行我們要受持一切善,斷除一切惡。一切惡,不該做的事情,我們要趕緊斷除;該做的,我們還是要殷勤受持。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念,那就是大乘經的教法。利己利人,自己好好修行是利益自己,通徹道理,利益自己;付出,那就是利益他人。

所以我們,「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不親近:
不可縱情
親附倚靠仗勢凌人
若近貴人
恐恃權勢
損物無益於道

這就是我們不用去獻殷勤,不用去諂媚,不用去巴結,但是我們要用誠意的心來面對。不論是國王,不論是大臣、官長,其實也是要為人民做事啊!若要巴結才要做事情,這就很不應該了。不過,人民有義務,總是要做事情,一定要循規矩報告,這就是循規矩,這是正法的動作。「不親近:不可縱情」。我們不要去縱情,放縱我們自己的情緒,我們也不要去「親附倚靠,仗勢凌人」。我們光是要依靠勢力,這就不對了。我們是老實做事情,老實辦事,為了要利益群生,我們要有這個規矩,如法去辦事情,但是不是只為了這有權、有勢,來放縱我們自己,這樣去依附。這種親附、依靠,光是要去靠這些,仗勢力,這樣就會凌人。對人,有時候不該得的,去向人家取得。弱勢的人,無法守好他應該有的,被那個強的人將他搶過去,這就不應該,這種「依靠仗勢凌人」,這不應該。

所以,「若近貴人,恐恃權勢」。這些權貴的人,權勢很大的人,我們只是一直要去親近,這恐怕我們自己,就是有這樣的作為,這就不對了,不可以。「損物無益於道」。只是在那個地方浪費時間,只是為了諂媚,為了要依靠這些有權勢的人,我們浪費很多時間在那裡,不只是在那裡,也取得了這種不應該得,這不利益人的事情,對我們的道也是沒有利益。所以,損物.不利益人,又不利益我們修行。所以,在這個界線的裡面,我們要很體會,細心、用心。

國王、王子、
大臣、官長
為一時有權力之人
莫要攀緣
以世緣深重
故其行動
未必盡合佛道

所以,「國王、王子、大臣、官長」,那就是「一時有權力之人」。我們不要去攀,「莫要攀緣」。其實,國王、王子,這也只是一個名稱而已,就算讓他一輩子都做國王,讓他一輩子都做大官,也是一輩子,也無常啊!也不是永遠,天長地久。這種國王也有失力的時候,也有無常的時候,王子、大臣都是一樣。何況人心不調和,世間如何變遷都不知道,現在你仗勢,將來失勢時要怎麼辦?不需要。我們真正心正、念正,我們為天下眾生而付出,不要只是去攀這種有權力的人,這只是一時,長、短時,我們都不知道,所以不需要這樣去攀。尤其是修行,我們就是要靠我們自己,要好好用心力在我們這個法。法入心,我們才能夠理一條道讓我們走,要走得正,我們來回,如是法再來人間,叫做「如來」。依如是法而來人間,就是來來回回,保持著我們的真如本性,沒有讓它亂掉,沒有讓它雜掉,所以絕對不要攀緣。

「以世緣深重,故其行動未必盡合佛道」。因為一直一直和世俗直攀緣,我們已經修行了,盡量能夠不要去攀緣,就盡量不要。但是,為了要做事情,真的是為淨化人心,真的是為了要利益人群,我們就要準備好,我們要能夠如何去淨化人心?我們要如何能夠引導人人,互相利益人群?我們就是為這樣的事情,在人群中,不能為了討好人,他能夠給我們權、給我們勢,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要一定要很用心去體會,要不然「世緣深重」,這個行動對我們,「未必合佛道」。所以,我們發心在人群中,也要有這樣的界線。

若與親近
不隨順
則受種種煩惱糾纏
之逆境損害
若隨順之
則受非分名利供養
之順境損害
均為害道上之增上緣
此應
離損害緣者一也

所以,「若與親近,不隨順則受種種煩惱糾纏,之逆境損害」。若是和他親近,親近久來,忽然間我們沒有再隨順,沒有再去諂媚他,沒有再去順他,可能會惹來了很多,煩惱糾纏的逆境損害,也說不定哦!不要說:「這就是我已經和權勢的人,走很近了。」權勢,若是有時候你若沒順他的意,也是會惹來很多那個逆境損害。「若隨順之則受非分名利供養之順境」,這也是損害,你現在一直一直順他,一直順下去,只是得到一些非分的名利,來供養我們,這樣也是一種的損害。所以說起來,去依附、仗勢,這都不對了。

所以,「均為害道之增上緣」。一直要去親近這些人,這全都是害道,對我們的修道,對修行者總是有害,會增長這個害道上的增上緣。「此應離損害緣者一」。這就是一項,不要親近,我們該要親近的是法,我們的正法;我們不該親近的,我們不要親近,不親近,就是這樣。該親近的是什麼,我們真正用心,該親近的「一心、三軌、四忍」,我們要很用心。在這個權勢,我們不要去靠近,所以這就是損害緣的一項。所以,對國王、大臣等等,這些權勢,我們就要用心去體會。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