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7月10日】行中道法 觀如實相

Community:
Branch:

「諸大士自謂得無生忍,故能忍諸多難事;新得記者畏娑婆多諸患難,因而生懼畏,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願於他方受持。」

我們再重覆回憶,前面的<勸持品>,與現在的<安樂行品>交接,我們應該不要忘記前面。前面佛陀為弟子授記,弟子懼怕娑婆世界,發願到他方度眾生。大菩薩就是能夠體會佛心,提起了這分勇猛精進,不懼怕,大仁、大勇、大精進,所以「諸大士自謂得無生忍」,自己自告奮勇,認為自己已經得「無生忍」了。不論天地之間,自然界或者是人等等,人所不堪忍的,他們已經視為平淡的事情,這就是已經一切無礙於修行者。所以「能忍諸多難事」。忍而無忍,忍到沒有感覺說這樣是在忍,有感覺忍就是在忍了,這就是辛苦。若能夠將苦難事變成自然,若這樣就很健康。像我們平時,同一個身體,沒有感覺我們在呼吸,這就是呼吸順調,健康,手腳動作自如,無痛、無障礙,這樣也是健康。有時候,腳要踏出去,「哎呀!我腳痛,我腳痠,蹲不下去,爬不起來,這痛也是要忍。」這就是我們身體有感覺,這就要忍了。沒有感覺,就是叫做健康。

同樣的身體行動,為什麼會病痛難堪忍?那就是不健康;不用忍,就是這樣平常過,這就叫身心健康,同樣生活就是這樣平順在過,大地之間,人與人之間,在這個時間在過,同樣,有時候所遇到的逆境,我們若知道這是逆境,心有準備,這樣自然就是明知了,這是環境來了,該來時就是這樣。預先知道,颱風要來了,要趕緊做鞏固的準備,房屋要拉繩子的,古時候的房子,不論是什麼樣的房子,很簡單。所以颱風要來,就用大條的鋼繩,從屋頂攀過去,地上用大石頭纏起來,加強它的力量,不要讓風吹,只要一角有掀到,那就全部危險了。所以,我們要顧得屋角都要很好。所以繩子一牽,屋角要很注意,最怕就是被它掀一點點,就開始一點點的風,它就有機會鑽進去,很大,整個屋頂就會掀掉了。

同樣的道理,平時有準備,一切健康,天下的道理和這樣相同,大自然有風浪、有波動,這本來就是這樣的大自然。過去說,這個節候一定要調節,所以它就有四季。夏季會有颱風,這就是氣候在調節,但是沒有現在這麼極端。過去是很順調,該是雨季就雨季,該是颱風期就是颱風期。人人雖然生活都很簡樸,卻是懂得預防。那個時候,同樣就是颱風來的時候,沒有這麼大,我們在準備,颱風是從北而來,若是一陣風這樣颳過了,一大陣的颱風這樣過,再一下子,南風來了,這叫「回南」(意指颱風中心過後轉為南風)。颱風離開,轉「回南」,大家就趕緊開門了,開始恢復了。這就是過去的生活,懂得預防,但是它也很簡單,所以生活在很簡單的空間,人間一切事都是在很自然,自然就是健康。

但是,未來就是愈來愈受污染了,大空間受污染,所以氣候變遷,都不同了。現在房子在建也很堅固,鋼筋、水泥都是很堅固,卻是真正激烈的颱風,還是一樣對建物,有形的物資,同樣也有損壞,何況是簡單的建築呢!這看起來真的是很不平衡,世間已經失去了平衡度。要來這個世間,又是要入人群,人群又是心很剛強,難調伏,這要面對大自然,面對在人間。所以,娑婆世界,內外環境都很不理想。修行期待是理想的生活,能夠脫離,解脫,解脫大自然,解脫這個身心,這是修行者的期待。但是,最重要的目的,釋迦佛是期待人間的一大事,就是因為未來這麼的辛苦,眾生更苦,所以佛陀不捨,明知道,知道是苦,苦是從哪裡造出來呢?人的心態。就是因為人的心態,從心到外境,外面的境界,人與人之間的動作、衝突,或者是欲念等等,囤積起來,就成就了人間災難多。

不論天災,不論人禍,天災、人禍,源頭的對治要從人心。確實,人心需要淨化,淨化人心需要法,「法譬如水」,能滌眾生心的垢穢。所以,佛陀希望法綿綿相傳下去。但是,一般的修行者,雖然修行,更加透徹了解人間的苦,苦的源頭就是人心;人的心,難調伏,所以他們更是懼怕,所以想要逃避,這必定要經過了歷練,培養了慧命,很勇健;慧命勇健,發心宏願大。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大菩薩的願。明知那裡是苦,才是我應該去,這種大仁慈、大勇猛、大精進,這就是人間,能夠救度眾生的力量。所以,「諸大士」,他明知是苦,但是他對自己的勇猛心,他自己自測量,已經得到「無生忍」,不論是大自然,不論是自己的身心,他有辦法去面對,所以,「忍諸多難事」,身願意這樣去付出。

所以,「新得記者,畏娑婆多諸患難」。因為這樣,所以「生懼畏」的心,要逃避,自己一直認為還沒有修得很好,忍辱的功夫還不夠,所以,不堪忍,這個願還沒有辦法承擔,所以要到他方再繼續修行,他方世界的環境,比較沒有這麼惡劣,所以,他們願意去那裡受持經典,願意到那地方再修行,再度眾生。這種「受持」,就是接受,自己身體力行。意思就是說「上求下化」,這就是要不斷歷練。

文殊師利菩薩,他「意謂末世法師流通此經,雖能忍難,不若無難無損持經」的人。

文殊意謂
末世法師流通此經
雖能忍難
不若無難無損持經
故為當機
請問如來護心之法
以四安樂行處
自身口意真誠

這是文殊菩薩大智慧、大慈悲,看到不敢來的,看到自告奮勇的這些菩薩,文殊菩薩他的慈悲,他在大眾中來為當機者,來請問如來,要怎麼樣修行者,持經的人,能夠保護這念心。所以,請問佛「護心之法」。我們要怎麼樣保護我們的心,我們在人間,若遇到這麼多這麼多的困難,遇到這麼多這麼多的險惡,我們要如何面對?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心的方法?

所以,佛陀就以「四安樂行處」,這四種安樂行,身、口、意,還要再發自真誠,很誠意的心,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此即如來說四種安樂,示菩薩得此持經妙行,能悟而修,必安而樂,惟此四行,乃世尊之垂訓」。

此即如來說
四種安樂
示菩薩得此
持經妙行
能悟而修
必安而樂
惟此四行
乃世尊之垂訓

能夠悟又能修,這叫做持經的人,能夠體悟人間的道理就是這樣,人間的心理就是這樣,未來的世間,就是有這麼多這麼多,很艱鉅、很困難,這濁惡的世態多變化,要怎麼樣應機投入,在這個人群中,必定要用「四安樂」而行。所以,「必安而樂」,我們的心就是要安住,安住在這種,多變化、多濁惡的人間,我們的心要如何將它去安住,要安住這念心,那就是「惟此四行」,身、口、意,誠意,這個「誠」這樣去付出。這就是佛陀,「世尊之垂訓」!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去用心,要去持,身體力行。

持行如是實法
人能躬行是行
涉惡世而持經
入塵勞以應物
無往而不安樂
身心輕安自在

「如是實法,人能躬行是行」,我們人,「躬」就是非常的認真、用身這樣來身體力行,這就是很認真、很勇猛。常常說:「做到頭低低的,不只是在做,不是自大,就是要謙虛、鞠躬、認真,這樣去付出。「入塵勞而應物」。我們很願意入這個惡世,明知是惡,所以,我們要勇敢走進來,要走進來就是很謹慎,既來到人間,既來之,則安之,但是要很謹慎,走進這濁惡的世間裡。要持經,要實行這部經的道理,入人群中去淨化,「法譬如水」,去那個最缺乏水資源的地方,我們去供應法水。這就是我們要,明知道這地方很乾旱,眾生很苦,難以維生,我們甘願去。同樣的道理,所以入於那個塵勞裡面,去付出應物,在這麼惡世,環境這麼惡劣的的地方,我們甘願願意帶著這個法,入那個惡世中去。在塵勞,眾生,就是煩惱無明很多,紛紛擾擾的世間,人人心地很乾燥,很缺乏法水,所以我們要去應付他。「無往而不安樂」,甘願去,付出,看到這些人所得到,解開了他的困難,得到安住了。

看到我們的人文,大愛電視,我們的記者去採訪非洲,(二O一七年) 很大的風災,水災,已經從莫三比克和辛巴威,兩個國家是鄰國,大水淹過了兩個國家,尤其風吹倒了無數的房屋,因為他們的房屋,是不成房屋的房屋,破爛的草屋等等,就是本來就是不堪輕輕一吹,何況大風、大水。他們開始,不論是在莫三比克,或者是在辛巴威,慈濟人,真正在帶動的,能夠去領導,力量很單薄,是幸好有當地的人,雖然很貧困,卻是慈濟人去帶動之後,非洲的慈濟人,起頭從南非去,慢慢他們自己自立起來。當地的志工,雖然是非常的貧困,卻是歡喜,打開了心門,心靈財富,用不盡的歡喜心,用不盡的安忍心,他們在那個地方就這樣的生活。他們沒有感覺很苦,在忍,沒有啊!他們都是這樣過來,再遇到天災了,真的是苦,他們還是安分在那個地方,就是順天地,要不然能怎麼辦呢?呼天不應,叫地不應,要怎麼辦?

慈濟人開始準備關懷、發放等等,去勘查的過程,莫三比克也是一樣,傳回來一張一張的相片,讓人心很不忍。看到他們同樣展開笑容,同樣在發放的時候是那麼快樂,看到他們的房子,看到他們的環境,看到他們破爛的屋子裡面,還浸著水,周圍都是水,都是溼的,到底他們是怎麼活下去呢?他們的臉上還是笑容,忍而無忍。菩薩自己,就是當地的菩薩,發心的人,他們打開心門,他們一無所有,但是富有愛,同樣走很長,走很遠的路,這樣背著米去付出。這種明知那個地方苦,自己也苦,但是他們不感覺苦,他們願意付出,這種堪忍,也有充分的愛。

像辛巴威,辛巴威的志工,走過了幾百公里的路,卻是還是在水中,到處都還是水,車不能過,人能過,因為人用腳去感覺,去先探路,安全嗎?水雖然這樣這樣在流,橋也斷了,但是人,汽車,車放著,東西背著,還是涉過水。看這個路車還能過嗎?不能過,走路。好幾個小時,從黃昏而走到晚上,暗暗的路向前走,到達,半夜了,趕緊張羅,在那個地方,背著米,本來是要去發放,他們將這些米趕緊打開,煮了。

他們連高麗菜也抱去了,抱了五百顆的高麗菜從遠方來,將米也是這樣扛來,這樣好幾百公里,辛辛苦苦,抱高麗菜、扛米到那個村莊。在那裡很簡單,鍋子,有鍋子,有石頭,他們就能生火在那裡煮,能夠供應,徹夜一直到天亮,五千多份,那到底是怎麼做,不可思議啊!你們想,這就是「入塵勞以應物」,這就是菩薩,「無往而不安樂」,他們在那裡發放之後,吃到飯,看他們在吃飯,雖然用手抓,很餓了,也這樣開心地笑了。吃高麗菜飯,很歡喜。

我們再去發放米,看到他們這樣載歌載舞,編出歌曲來,他們在救濟是這樣,這麼一連串的辛苦。拿回來給我看那個畫面,我自己感覺很佩服,佩服菩薩,這種惡劣的環境,他們堪得忍耐,他們願意投入。所以「無往而不安樂」,看到他們走過的地方,他們這麼苦,但是他們這麼的快樂,身心輕安自在,實在是無法去形容,這叫做菩薩。雖然自己是這麼的貧困,依正二報在那個地方,他們堪得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們既來之,則安之,就是在那個地方,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我們很感恩文殊菩薩,他當機者,問佛陀,佛陀要為我們開出一條路,要如何忍耐,來保護我們的心。

所以,前面的文:「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文殊師利
云何名
菩薩摩訶薩行處
若菩薩摩訶薩
住忍辱地
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心亦不驚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是要如何讓大家在那個地方,心能安定下來,還是保持著,那柔和善順的心理呢?你既然願意投入了,你的心怎麼不穩定呢?你的心怎麼這麼卒暴,這麼的卒暴,這種很鬱悶,或者是很快速脾氣就表現出來了,很快速就是展現出了不耐煩。這種很卒暴,這是我們的心理堪不住,就現出形象出來,那個形態很難看。這就是很擔心,我們要發心,要做菩薩,難道可以做到發脾氣嗎?難道可以做到用,這種很不好的態度,這樣的臉色給人看呢?這樣不行!

所以,這段經文,竟然是這樣教我們,佛陀來教我們,教我們能夠很柔和善順,不要卒暴,要用什麼心去安頓。還要「心亦不驚」,「不可以惶恐,你怕什麼呢?這麼快就這麼著急,不可以啦!」這個境界,非洲當地的志工,我都看到了,感恩!感恩世間就是這樣,感恩經典已經,前面就已經提出來這樣講了,所以,法譬如水,哪一個地方有污垢,及時的水就浮現出來,這湧泉、清泉來淨化。是不是有辦法,這個水足夠去淨化嗎?足夠去滋潤嗎?當然,眾生剛強難調伏,還是要不斷耐心。

所以下面的文再這樣說:「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又復於法無所行
而觀諸法如實相
亦不行不分別
是名
菩薩摩訶薩行處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經文這樣寫,我們就要很用心,不要偏差掉了。「又復於法無所行」,不是叫我們說:「這個法是這樣,不用做,不用去走。」不是哦!它就是要這樣教我們,要「常於妙法之中」,我們要去住在那裡面,在這個妙法裡面,我們的身心,永遠都是在這法裡面。

又復於法無所行:
又復常於妙法之中
敬順佛意
謙卑自牧
修心養慧命
勿謂於法能有所行

「敬順佛意」,我們要時時我們要有敬,恭敬修,既然要修行,我們要恭敬,我們要尊重,尊重佛陀這樣教育我們,所以要有尊重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要修得我們「謙卑自牧」。

我們自己要謙卑,我們自己心要好好修習,心要好好有滋養。就像在養羊,為什麼基督教叫做牧師呢?牧師,他自己自比喻就像牧羊人。是啊,我們也是牧羊人,我們的牧羊人,我們是向我們內心,我們的慧命要好好修。所以,「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是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要謙卑,做人不要自大,我們若自大就容易卒暴。雖然做好事,我們若有自大,這個卒暴的心就會起,這樣的心理,我們真的要時時自我警惕,我們為「敬順佛意」,要「謙卑自牧」,很重要!要好好用心。

我們要「修心養慧命」,要修心養性,調養好我們的慧命。所以,「勿謂於法能有所行」。不是求法,法會為我們加持,不是呢!是我們要用法在我們的心裡,不光是說法加持我們。有很多人,「師父啊!您為我加持。」其實師父有時候坐下來,就站不起來了,要怎麼加持呢?也是人啊!人無法加持人,就是為你祝福,你自己的內心要自己去用心,有聽到什麼法,聽進去,你開始起行,自己要身體力行。行就是修行,要自己「謙卑自牧」,我們自己要修行,要用功,要修行。修行要修在哪裡?修在我們的心,我們要調養我們的慧命,要自修,不要只是想:法,我若誦經,就得到保佑,不是這樣,所以不要只是倚重這個名相,我們是要吸收在內心,很自然地付出,這才重要。

法即一切行法
雖行是法
而不住相
名無所行
若有所則有能
能所相對立
物我成敵
橫逆難免怨懟

「法即一切行法。雖行是法,而不住相」。我們在說的法,就是不住相。就像開頭所講的,若有感覺到腳,那就是腳在痠在痛,痠痛就要忍。沒有感覺到腳,那就是我們很健康,兩隻腳向前走,向前跑。同樣的道理,這住行,住相,我們要行在法中,所以不住相。不是要炫耀給人家看,說:「你看,我是在誦經的人,我是在修行的人。」你在誦經,你可知道經的道理?你在修行,你有真的自牧自己的心,有謙卑自牧嗎?這就是我們要自己自問。

所以,「不住相」。不要覺得:「我很大,你們都要聽我的,因為我做很多,所以我掌控一切。」不要這樣,這叫做「住相」。所以,若能夠這樣,叫做「無所行」,就是「觀諸法如實相」,但是「亦不行」,不分別。我們要如何能夠在那個,「法無所行」?就是不住相,不用去執著在那個相。《金剛經》無相,「無人相、無我相、無壽者相」等等,就是要我們不住相,不執著,那叫做「無所行」,於法無所行。其實,我們是在法的裡面,哪還有什麼法呢?我們就是這樣「敬順佛意」去走,我們謙卑自牧就對了,好好修養我們的心,在人間好好互相對人、對事。

所以,「若有所則有能,能所」。這個「所」,就是「能」的相對,有我,能夠給人東西的人,有人,是我所布施出去的。那個量,和人這個相。但我們是付出無所求,感恩。對天地苦難眾生付出,無所求,感恩!這才是真正,我們在受持這部經的道理。所以,我們「無所行」,「能」和「所」對立,這個有「能」,有「所」,那就有「相」對立。所以,「物我成敵」。我們若一直執著那個相,自然就人我相對立了。「你怎麼都不要聽我的?」「我為什麼要聽你的?」那就相對立。同樣在做,但是會變成有的人要掌權,有的人不肯受折服,但是也是想要做,所以變成了「橫逆難免怨懟」。彼此之間就會有怨言,這就是因為有人相、我相的對立;有能付出和有所付出的量,這就是對立。所以,我們要一切空,付出無所求。「而觀諸法如實相」。

而觀諸法如實相:
而當觀察一切諸法
本來空寂如實之相
即所行之法
而觀一切諸法
如實相無相
亦無所行
亦不分別
觀無所觀
行無所行
情識都忘
是非雙泯
世出世法打成一片
方名平等觀法
菩薩趨操
如是而已

我們觀諸法如實相,「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如實之相」,這才是真正的道理,道理是無形、無體相。這個道理,這是常常和大家說過的。「即所行之法,而觀一切諸法」。我們走過去,我們所做過去的一切,我們心要很仔細、細心去付出,了解付出去,付出去就沒有什麼,一切皆空,「三輪體空」;沒有我能布施的人,沒有我所布施的量,沒有接受我付出的人,這都沒有了。我們也是常常這樣在做,也是這樣在說,這叫做「如實相無相」。

「有相啊,明明那些眾生在受苦。」「有啊,他有苦難相,我們去付出,明明就有這些量去付出,那怎麼能夠說無相?」實在有這樣的苦,也有這樣的量,但是付出之後,我們就要趕緊祝福,就是沒有「你應該感恩我」,沒有「我已經付出多少」。數量一直疊上去,對我們行布施的人、行法的人,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我們要輕安,我們要自在,就是做了之後,放下了。付出之後,那就過去了,這樣心才會很輕安,才會很自在。所以,「亦無所行」。因為這樣沒有相,我們就不用再去執著了,執著「能」、「所」,我們就不需要。「亦不分別」。不用去分別你、我;你是接受的人,我是付出的人,都不用分別。「觀無所觀」。這樣在關懷,但是關心之後,就不用掛心,不用常常掛在那個地方。「行無所行」,做過就好了。所以,「情識都忘」。這個「情」就是這樣,覺有情人付出為眾生,這應該的,付出之後,我們就將它忘記了,就不要掛在心裡。「情識都忘」。我們的意識裡面,也不用再常常去記掛著。

所以,「是非雙泯」。就是對或不對,過去就好了。做過了,對的,很感恩,感恩大家,感恩自己;這個念頭、這個行動對了,利益人群,做得對了,感恩,過了。或者是有什麼樣的過節,過不去的,趕緊彼此之間互相,沒有過不去的,善解、要包容,這樣就沒有再記恨的心在,所以不要常常放在我們的心,推不掉。所以,「世出世法」,這樣能夠「打成一片」。我們要出世,就是要修行,不要在這個煩惱無明的環境中,我們不要,我們要離開了。我們不著種種的名利,但是人間的苦難,我們還是要入世。佛陀用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一大事,我們就是要學佛,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所以,出世、入世的法;全都一樣,「方名平等觀法」。一切眾生平等,這就是我們心的觀念,平等觀。「菩薩趨操,如是」,我們的方向就是這樣,我們所堅持的、要操作的,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對事理的看法。

亦不行不分別:
唯恐人聞說法
性本寂
便謂如空
無所分別
亦勿行此無分別見

「亦不行不分別,唯恐人聞說法性本寂」。我們最怕的,就是怕人聽法、說法,「性本寂。便謂如空,無所分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大家要很謹慎,不要偏空,也不需要執有;不偏空、不執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在中道。我們的「生」,就是緣一個「識」而來,而且我們凡夫依因緣果報而來,聖人是依願而來。不論是隨著「因緣法」來,或者是乘願而來,無不都是就是要有這分,本空寂的觀念。所以,我們現在在學佛,就是要學佛性,能夠了解一切都是空寂。

所以,「謂如空」。空,但是不要偏空,無所分別,不是這樣;裡面看不到,但是很充實的道理,叫做「真空妙有」。所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也不要就是偏空了,說一切無分別,男女無分別,物我無分別。明明你在這間房子,一定要有門才能進去,難道你可以說:「反正有房子就好,不用有門。」不用有門,你要如何進去?總是我們這個形相還是有,門,你過了之後,就能這樣進來,不是站在門裡不進來,就是過不去。總而言之,道理,一理若通,萬理是徹。

是名
菩薩摩訶薩行處:
如是而行
是名菩薩之所行處
依佛教以弘經三軌
是菩薩行處即:
一、入慈悲室
二、著忍辱衣
三、坐法空座。

所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如是而行,是名菩薩之所行處」。各位,能量就是這樣,菩薩的行處,依佛所教,弘經的「三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修行的過程,就是要這樣走過來,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在我們真真正正的修行,不要有卒暴,也不要驚惶,在這個人間,這個大自然,眾生共業,濁惡世中如何去面對,唯有我們要用佛的教法,寬心、耐心,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