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03日】文殊智積 靈山相會

Community:
Branch:

時間過得很快,「時光迅速去來換新年」,新曆年已經過去了十幾天,舊曆年將來臨,前後出門二十二天,這樣走過了半個台灣,歲末祝福。從北部到中部,所看到的,菩薩真的是勤精進。北部去過了關渡,幾天,從附近集過來的幹部、委員,除了歲末祝福,就是把握時間分享心得。聽大家精進,那種合和互協,各有心得,這是很安慰。很精進,表達出了組與隊的用心。看出了這共同一分心,那就是愛。彼此之間感恩、尊重、愛,所以合成了「隊組用心協力」,這是從北部看來,真的是感恩,圓滿。在這歲末祝福中,真的是有品質、優質,這是安慰。

時光迅速
去來換新年
繞過半個臺灣
廿二天
北中區菩薩
多勤精進
隊組用心協力
圓滿歲末祝福

到了桃園,也是很感動。桃園的委員、慈誠法親關懷,這是他們的特質,而且桃園是國際間慈濟人,來台灣第一道門,在桃園的慈濟人那分的誠意,不論是白天或者是晚上,半夜,有團體來,他們一樣要接機,要去安排如何來回,多少人,要多少車的交通,他們要住在哪裡?安排桃園的聯絡處呢?或者是靜思堂?慈誠隊安排接機來了,就地委員開始要趕緊生活組、茶水組、香積組等等,他們就要動員了。要在那裡過夜,生活組空間,床舖、棉被等等;茶水組,人到了,要給人賓至如歸,就像回到家一樣。是要用晚餐嗎?或者是要用點心?這全都是很合和互協,安排的很和,一年的時間光這樣接,也有六萬多人。光聽到這個數字,就覺得辛苦,他們就是說:「感恩啊!幸福啊!讓我能結這麼多天下的好緣。」這善解、感恩,這是桃園,很感恩,這叫做人間菩薩,接引遠行地菩薩。就如他們說的,就是天下的法親,他們都有接觸到了。

若是新竹呢?也讓人很感動,地方的人士,一到達了新竹,就覺得不同,一到達,企業家或者是地方的人士,政界的人,還有義警、消防隊,這也這樣全都等在那個地方,到達時,鼓聲、鐘聲、鐘鼓和鳴,能看見這樣非常的和,合和,尤其是敲鐘打鼓,幾個前後任的市長在鐘鼓隊裡,地方的人士,也在那裡竟然<勤行頌>,<勤行頌>他們也這樣,鐘鼓隊響起來了,真的是一進門就感覺到,慈濟人也好,在地方人士也好,全都是這麼的和諧。看到這樣,這就是我們平時,慈濟人在地方上,我們沒有政治的投入,沒有啦!但是地方有什麼事情,慈濟人就是這樣投入,救災時,慈濟人就是做警消的後盾,提供茶水、飲食等等,照顧他們。尤其是在新竹,他們也說:「感恩慈濟人!」就像臺南的地震,那時候他們也去支援,在那個地方同樣也是慈濟人,同樣這樣照顧,同樣這樣提供,所有全省的慈濟人,每一次有什麼樣的大風小事,慈濟人就與他們站同一條線,供應他們,做他們的後援,所以他們很感恩。

警察感恩慈濟人,冬天有時所送的,是擔心他們冷,站那個崗,坐在那個風很大的地方,就是趕緊薑母茶等等,或者是常常為他們定時量血壓,他們也是感恩啊!所以,來歲末祝福,不分是什麼樣的人士,都是同樣一分的感恩心,來表達慈濟人為社會付出,所以也是很感恩。平時慈濟人就是人間菩薩,「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不論什麼事情,就是這樣在付出。所以這就是地方有默契,大家要做什麼事,就是這樣一起合過來去付出,是為社會、為人間。

來到中區,中區有山線、海線,苗栗、南投就是靠山線,梧棲、大甲、清水,那就算海線。不論是山線、海線,就是在同一個地方,這就是大中區,各區他們都有他們平時合作,那分互相的勉勵。

每一站這樣走過,有(慈濟)醫院的地方,也是一樣歲末祝福,每一個地區與醫療志業,一樣都有,「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的文,以及法脈、宗門的「勤行頌」,這都是要入經藏。

藥師佛十二大願
如來本願在因地
眾生無明染重疾
藥師矢志把病醫
凡夫種子隨緣來
自然法則人皆有
遲早輕重有因果
命中好緣有貴人
互相牽引向菩提
永續傳法立宗門

《藥師經》裡的十二大願,我們能夠看出了東方琉璃光如來,他的本願是在因地。「眾生無明染重疾」,所以,文中我們都能體會到,藥師佛每一個願就是靈方妙藥,來人間就是要救濟眾生,人間有疾苦,這都是眾生從無明中,惹來了整個社會的無明濁氣,以及人自己本身自然法則。不論是身心的病,全都是歸納在,整個人間社會的濁、無明,不論是人心的無明,或者是社會現在的污染,這全都是眾生共業。這眾生因共業,內外的病已經是很重了。這「染重疾」是從無明來,不是這生今世而已,是過去、生生世世,「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無明、煩惱不斷複製,累生累世重重疊疊的煩惱無明,這樣一直累積來今生此世。所以無明染重疾,病很重,每一位眾生都是一樣,真的無明重重啊。什麼時候才能靈方妙藥入口,能夠吸收進來,能夠入心,銘刻在心裡,能將那些無明煩惱好好去除?這就我們大家要努力。

藥師佛已經是立堅定的信心,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是那分的誠意,從開始發心願時,那分的誠意,就是立志,所以「矢志把病醫」,那個誠意永遠不退失,每一尊佛都是一樣。所以我常常說,慈濟人「誠正信實」,因為我們也是要學佛,我們也是一樣要下種子,我們一樣要有四弘誓願,就是學佛,我們從我們的心地播種,要有種子。我們有誠意,要救眾生,我們就要先將我們的心要有正,正氣,我們才能破除邪思、邪見,我們才能正思、正見、正念,斷煩惱。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必定心要正,不只是要誠,要來度眾生,我們自己的煩惱若沒斷,我們還是隨著因緣一直來,這個因緣都是業種的因緣,這就是凡夫,凡夫就是有業種的因緣,這樣生生世世隨著我們來了。所以,累生累世,是我們心不正,累積煩惱這樣一直來。

所以,我們要修行,要除了誠以外,我們還要正,要斷煩惱,才不會受到這個「自然法則人皆有」。雖然我們生老病死,這是自然的法則,這自然法則,我們也要有這個身體才能修行。身,好好利用,乃是載道器,我們能累生累世接受到佛法,就如在飲甘露的法藥,我們要入口,我們要銘刻在心。我們若常常記得,我們自然妄念、煩惱去除,增長的是慧命、記憶,求法,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必定要誠、正、信。我們若沒有信,我們現在學佛,若沒有真誠的信心,法無法入心去,我們的記憶,法就會全都漏掉了。漏掉了法,存著的是煩惱,所以我們學佛,誠,度眾生,入人群去。正,要斷煩惱,自己很謹慎,觀念、思想要很謹慎,我們才有辦法建立我們的信心。

「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要學法門,我們必定要有很清楚的記憶,過去生有聽過法,今生有因緣,雖然我們還是凡夫,我們也是同樣在自然法則,生老病死中,卻是我們利用我們的身體,我們深信佛法,我們要好好聽法,好好身體力行,入人群度眾生,我們也在眾生中能夠體會出了,煩惱無明是如何來,我們聽法,要如何將法的記憶,一樣的弘法,布達給大家聽。所以,聞法者、傳法者,這樣的法,在我們自己就不會斷掉。對人,一方面是結法緣,一方面那就是培養我們的慧命。對我們自己,心的記憶,就是法,聽法、傳法,心裡都是法,這樣建立我們的信心。信心才能讓我們時時信根很深,來生來世一樣,我們還是信佛法,同樣記憶清楚。能夠很踏實,那個信根,信根真正的鞏固,這樣延伸很穩,就不會被無明風吹了,就倒了。

所以,我們要成佛,「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信根若不深、不實,要怎麼辦呢?所以我們人這個身體,能做人,我們才有聞法的機會,我們才有修行的機會。所以,身是載道器,但是我們在這自然法則中,生命能多長?長短,沒有人知道,但是,寬與深,是要我們自己做。人人都有自然法則,所以,「人皆有」。我們是凡夫,隨著緣而來;但是我們有這個因緣,是法的因緣而來,或者是無明的因緣來?那就是要我們自己,要很用心去體會。自然的法則,有人身,我們好好把握時間。

所以「遲早輕重有因果」,生命多長、多久?我們不知道,這個因緣果報是什麼時候要來?是很快就來,與生俱來就苦呢?或者是中途因緣才浮現呢?這我們都沒有人不知道,但是,因緣果報是沒辦法預臆,不過,法,我們要永遠信受在心中。所以,「命中好緣有貴人」。我們命中若好,就是我們過去生,我們到底怎麼做?怎麼做,我們與人結好緣呢?或者是與人結壞緣呢?若是壞緣,惡緣,因緣會合,我們就要受惡報;若是結好緣,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好緣就來接引我們,有因緣會碰到貴人。這貴人就是菩薩,人間菩薩,就是能在人間中做人的貴人。我們發「四弘誓願」,誠、正、信、實,其實我們自己本身也是凡夫,才要見苦知福,才知道要虔誠謹慎,這就是在人群中,我們能學到苦諦的法,我們能很清楚苦是如何來,入人群去體會,這就是人中之貴人。所以,我們要記憶,常常記得,「誠正信實」,去付出「慈悲喜捨」,這就是慈濟人在學的。

所以「互相牽引向菩提」,我們才只是新發意的菩薩,我們聞法、說法,安撫眾生,其實我們自己夥伴們,要互相勉勵,所以「互相牽引向菩提」。「永續傳法立宗門」。我們正式傳法脈,立宗門,慈濟人應該都能夠體會了解。《藥師經》的「十二大願」,看盡了人間的苦相,在入經藏中,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在我們經文中,要很用心來體會。

智積文殊
二大菩薩
各從異處
來此法會中見

前面有,「智積文殊,二大菩薩,各從異處來此法會中相見」,都是從不同的地方,智積菩薩是隨著東方的多寶佛,多寶佛是從東方從地湧出,在法華會上,智積菩薩是隨著多寶佛而來。文殊菩薩是在娑婆世界,就是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但是釋迦佛,講《法華經》的時間,有七八年的時間,這些菩薩,不論是文殊、彌勒,或者是觀音、大勢智,他們也不一定都常常在法會中,他們也是同樣,到處都要去度眾生。在這當中,多寶佛出現之後,尤其是釋迦佛將法都會集來,塔門也開了,多寶佛也見證了,釋迦佛,佛佛道同,過去佛、現在佛,就是所講的《法華經》,是成佛之道,是諸經之王,這都在多寶佛出現,他除了聽法,也就是來見證,《法華經》是諸經之王,成佛之道。

大家知道,智積菩薩認為任務已經完成了,所以向多寶佛說:「我們已經應該要回去了。」釋迦佛認為,大家了解,只是知道,《法華經》是諸經之王;但是應該人,或在當場的人,或者是未來的人,對這個法還未很完全透徹了解。所以要讓他們了解,在這部經是怎樣的平等的大乘,是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得成佛。眾生,還有分別心,要如何能讓這分別心去除,大乘的妙法在人人的心有自信,信己、信人,要有這樣的自信。不只是信自己,還要信其他一切眾生。所以這後半段還未很圓滿,所以釋迦佛就留著智積菩薩,向他說:「娑婆世界還有文殊菩薩,是在菩薩中的智慧第一,現在已經快要回來了,在路上,快要回來了,快要到達了,你稍等一下,你們兩個能先見一下面再離開。」這就是佛陀的慈悲智慧,悲智雙運,這是佛。

所以在這當中,文殊菩薩他就開始,是從海龍宮乘著千葉蓮花,大家應該記得,從海浮現出了千葉蓮花,不只是文殊菩薩一個,還有很多,就是這樣乘著千葉蓮花,從海浮出,從空而降,在那個地方,還是寶塔是在半空中,他也是浮現在這個地方。所以說智積和文殊兩位菩薩,是各從異處。雖然文殊是在娑婆世界,但是他到另外的地方,不在靈鷲山,他去海中度化,從龍宮浮現在這個地方,所以從異處,「各從異處」,來此法會中相見,來這裡見面。文殊菩薩就這樣趕緊,就下蓮花來,向佛頂禮,這是禮節。然後禮佛之後,了解佛陀的意思,文殊菩薩就靠近智積菩薩,「我是娑婆助佛來化度眾生,所以也是主人之一,來招呼客人。」這也就是一個禮節,所以「往智積所慰問」,就來智積身邊,來和他共相慰問。然後「卻坐一面」,這樣在智積菩薩旁邊就坐下來。之後,就是開始要開啟諸微妙法,這個時候,就是要開啟諸微妙的法,互相問答,這個因緣,現在開始要展開了,展開了這場妙法。

所以,前面的文,就是說:「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

住虛空中
詣靈鷲山
從蓮華下
至於佛所
頭面敬禮二世尊足
修敬已畢
往智積所共相慰問
卻坐一面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因為塔在虛空,蓮花也在虛空,那個時候是從海裡浮上來。這樣到靈鷲山來,所以,從蓮花這樣下來,就是到佛的地方去,「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不是只有禮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入寶塔,寶塔在虛空,多寶佛分一半,讓一半座位釋迦牟尼佛坐,所以那個座位是兩尊佛。所以文殊菩薩這樣頂禮釋迦佛,同時也頂禮多寶佛,所以「頭面敬禮二世尊足」,這樣照禮節,古今的佛,他都是這樣敬禮。

其實,文殊菩薩他他也是古佛,所以佛禮佛,這就是我們大家要自己知道,我們自己也要尊重自己,自己也是過去的,古來就有的真如本性,所以我們自己也要尊重自己。禮節,道理用在人群裡,也是要用在自己本身,我們自己本身,我們的行儀,這就是用在我們自己的本身,所以我們對自己也要有禮節。所以「修敬已畢」,這種敬重的禮敬之後,就「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這是前面的文。

現在我們趕緊來聽,接下來這段文:「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智積菩薩
問文殊師利
仁往龍宮
所化眾生
其數幾何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智積菩薩趕緊把握時間,釋迦牟尼佛留住我,來見文殊,現在見到文殊,知道文殊的智慧,何況他在娑婆世界,海也是在娑婆世界之中,從平地,從高山,化度到深海去,所以他很好奇,他就會問,問文殊師利。

智積菩薩
問文殊師利:
智積菩薩
見文殊從海
乘千葉蓮華而來
所現化之事
故此致問

這就是智積菩薩見到文殊,這樣「從海乘千葉蓮華而來」,所以他感覺很奇,很奇妙的事情。從平地的眾生人類,度到海龍宮的眾生去,這是他的心覺得尊敬,但是也是有疑。所以「所現化之事」,就是要了解,到底龍宮長得什麼樣?那裡的眾生,是不是好度或不好度?他的心有所疑問,所以「所現化之事」,在那個地方到底是怎樣?彼此之間互相來問,這就是他們菩薩的禮節。我們人間的禮節也要這樣,既然是一位,這個地方難得的大菩薩,既然見面了,就要請法,也要問,這也是尊重和看重的意思。

所以說「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仁」就是「仁者」的意思,「仁者」就是,菩薩和菩薩互相的稱呼,我們常常也都有這樣的禮節,在寫信時或者是,都是這樣在稱呼,尊重對方,尤其是他是菩薩。「仁者」就是賢人,賢人就是菩薩的意思。所以在這個地方,所說的「仁者」,就是稱文殊菩薩。

仁往龍宮
所化眾生
其數幾何:
文殊菩薩
往大海龍王宮中
所化之眾為有多少
意謂龍宮卑濕
非說法之地
龍性憍慢
非載道之器
其被化者
恐難能受法者居多
故云其數幾何

文殊菩薩就是「往大海龍王宮中」,所化的眾生到底有多少?「所化眾生,其數幾何?」那個數字到底有多少?因為他的意思,智積菩薩的意思,心裡是這樣想:龍宮是卑濕,真的海底是這樣很卑微,與菩薩、與天堂來比,那是異類,不是人類,是異類,所以卑微,那個龍王宮在水裡,那個地方,豈是可以說法的地方嗎?

尤其是龍王的性是很憍慢,所以古時候都說:「你拜天拜地,不要得罪到海龍王。」因為過去農業時代,耕耘土地要有雨水;若沒有雨水,那就沒辦法播種子,人不能缺水,所以「拜天拜地,不要得罪到海龍王。」同樣的道理,所以這個地方說「龍性憍慢」,那個性很憍慢。「非載道之器」,這些龍種的身體,這種的類,牠的性就是很憍慢。龍與蛇一樣的意思,有毒性,而且你若碰到牠,牠就咬你,同樣的道理,所以這就是他,智積菩薩,他的內心有所懷疑,「龍宮豈是道場?能夠說法嗎?龍王,尤其是龍性驕慢,龍種豈是載道器,豈有辦法接受法嗎?有辦法修行嗎?」這是智積的心念。

「其被化者,恐難能受法者居多」,你即使到那個地方度眾生,可能要能接受法的,應該也不多吧。所以,他就問他說:「其數幾何?」可能,就算能到那裡說法,應該能接受法的應該也不多。所以問他「其數幾何」,這是表示他對文殊菩薩入龍宮,有這樣的疑。

所以「仁者即具足菩薩之德者」,就是菩薩,仁者就是有德,所以「以大智故名為菩提」,「菩提」,其實,「菩薩」是叫做「菩提薩埵」。

仁:猶言仁者
即具足菩薩之德者
以大智故名為菩提
以大悲故名為薩埵
簡稱菩薩仁者
即其通稱

菩提就是「大智」的意思,叫做「菩提」。「大悲」叫做「薩埵」,所以,悲智雙運,這叫做菩薩;既慈悲,又有智慧,這樣就能稱為菩薩。其實,應該要叫做「菩提薩埵」,我們就是都喜歡簡化,所以才會叫做「菩薩」。又更簡化一點,所以把「菩薩」稱為「仁者」,再白話一點,再簡單一點,稱為「仁者」,所以這就是,「仁者」就是菩薩的通稱,菩薩的名稱叫做「菩提薩埵」。

我們若能夠了解,我們就知道,力量,愛的力量就是在這裡。「菩提薩埵」,仁者,要教化眾生,不是只在人間,即使連海,海底,他也要去度他。所以,我們愛的力量,就是要這樣不斷累積,用誠正信實,慈悲喜捨,這就是我們度眾生的方法,也就是我們法脈宗門,很重要的事,所以要大家好好用心,人間疾苦,我們要好好用心。我們凡夫,總是過去所累積來的隨緣,我們到底是隨著煩惱緣來的呢,或者是隨著聞法的緣而來?要看我們自己,我們要互相牽引,向著菩提,而且永續傳法立宗門,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