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6日】根性不同 入道有異

Community:
Branch:

「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一逆一順,弘道化人益物。為道求師切,有師資和諧,甚希世之遇,正行因受果。」

用心啊!所以要了解,眾生根性不同,所以入道有異。所有的眾生,根機不同,有的大根大器,一點即通,有的小根機,就要一而再,再而三,不斷一直說,或者是譬喻等等,這樣告訴他,說不定所了解的,也只不過十之一二而已,這就是根機不同,根性也不同,這就是我們眾生的習氣,無量無數,千千萬萬種。佛陀面對著芸芸眾生,就是要這樣順著眾生的根機,隨機逗教,何其辛苦啊!但是,佛陀就是期待,人人能這樣向道入門來。雖然已經向道入門了,但是同樣的,也是各人的根性、習性都有異,有的很單純,修行就對了,佛陀怎麼說,我就是怎麼修,雖然沒有很清楚,但是我就是耐心隨眾聽法、受教,雖然還沒有很契機,卻是我就是已經入道來了,我就是要修行,就是隨眾修行。而有的人,雖然入道了,但是修行,根機沒有那麼好,卻是自以為他很聰明,覺得:我怎麼這麼久,我還沒消息?

意思就是說,「我都聽那麼久了,我樣樣都聽得懂,為什麼都沒有感覺呢?我還是一樣,和大家在人群中,也沒有聽到佛陀叫我的名字,點說我有哪裡的優點,怎麼都沒有?」這樣心就開始無法穩定了。這種很想要炫耀自己,但是根機,自己以為已經他的根機很高,但是佛陀對他這種修行的法則,沒有很體會佛陀所說的意。所以就這樣,有的人很感恩,有的人有埋怨,在僧團裡,根機不同,有的很歡喜,很知足,很善解,有的人不知足,心時時有怨,這也是在僧團裡面也有。

這就是我們的人生,雖然是已經同心入道了,卻是人的習性不同,都有差異。即使我們一個小小的道場,我們也會感覺到這樣,有的人習氣很不好,有的人是很單純,這不同,所以有逆、有順。有的人就是這樣凡事不足,這種逆他的意、不順他的心,在這樣的修行中不快樂;有的人,順,這樣很滿足了,修行,就是為了要修行,就是要聞法,聽來,了解人間疾苦偏多,能讓我們這樣的團體、這樣的修行,應該要很感恩日日的平安,還有法可以聽。這就是順,覺得這個環境順我們的意。

有的人就是因為覺得,這個環境順意,法能夠入心,就有辦法「弘道化人益物」。裡面這樣在修行,一舉手、一動舌,無不都是能接引人,讓人感覺修行能這麼少欲知足,這樣的環境這麼快樂,再想想人生,家庭、社會等等,尤其是了解了人間一切無常、苦難偏多,修行者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能兼利他人,自己可以了解法,那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自利,還能夠勸人善、莫作惡,這也改變了很多人惡劣的習性。像這樣,就是「弘道化人益物」。小小的善累積,就是一個很美的團體,每一個人若是小小善、惜本分,這樣修自己的行,自然大家看起來就是一個很和睦的團體,這也就是向外教育,這叫做修行。

所以,有的人「為道求師切」。求師,選擇修行,不是看建築物好,這能讓我們安身,是不是能讓我們安心嗎?安身的是建築物,安心的是法。我們修行,就是要能得法,讓我們能了解,知道我們生活中怎樣的生活,舉手動作,人我是非,我們在人群中,借人群來磨練我們的性。過去就是在世俗,世俗就是時時人與人之間比較、計較,這就是一般的人就是這樣;修行之後,知道不必計較,我們凡事付出。這就是知道道理之後,這種求心能安,就是要聽法,了解道理,這是從小處,能夠安心之處,安穩我們的身心,這才是真正我們要修行的地方。所以「為道求師切」,這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有師資和諧」,我們求到這樣的師父,能傳這樣的法給我們。就如國王雖然這樣的享受,但是他認為人生短暫,雖然在那個時代,是人民壽命無量,壽命很長的時代,但是國王的智慧,壽命再長也有終結的時候。他雖然擁有一個大國,富有,人民很順他的心意,卻是心理上,他感覺到,人生是何來?為什麼有這樣的人生?這個人生的法,法則,最重要的,除了人生的生活以外,還有什麼法能夠永恆,能夠不是在人間庸庸碌碌,人、事、物,整天就只是過這樣的生活?應該天地之間有它的精髓、它的道理。

所以他很想要能求到這樣的法,他將他的生活,國家大事,擁有一切所有的享受、物資,完全捨棄。求師心切,要求道,當然就要求師,一心很懇切,貼告示來招人,招募有,是不是有很特殊的法,不是世間法,是能夠出世間,微妙的道理,他所要求的是這樣。所以他要貼出告示。招來了一位仙人,那就是有修行的人,了解天地間有這樣奧妙的道理。他自信滿滿,來到宮內,向國王說:「我有這樣的妙法,你若能順我的意,我一定為你說。」只是這樣而已,他就是為道求師心切,他沒有選擇「我要去住哪裡」,就是隨著仙人這樣去,簡單的樹林、簡單的道場,他也很歡喜接受,在那個地方供應仙人一切。堂堂一位國王,放下身段,隨著這位師父,像是他的奴僕一樣。修行,不是普通人做得到,聽,聽受師父的使喚。我們昨天也說過,哪怕將他的身體做為床、做為椅子坐,他都也甘願,就是這樣願意付出。

所以,師資,有這樣的老師願意傳他的法,雖然經過了很久的時間,還沒有得到什麼法,但是甘願,甘願就是這樣付出,自然叫做「師資和諧」。這樣的老師,要求很多,卻是還沒給他什麼東西,但是這位弟子很甘願,就是這樣付出,付出就是只為了求法。時間就是那麼久,甘願在這樣的空間,甘願這樣的人間,師父與弟子這樣之間,他都有辦法忍受下去,忍受長的時間,忍受這樣的修行環境,忍受受人的驅使、折磨,他都願意。所以「甚希世之遇,正行因受果」。這就是在修行,原來這樣就是叫做修行。所以他在正行因,這就是要行菩薩道。

因為他要滿足他的六波羅密。六波羅密,就是堪得起付出,付出就是布施,用他的身體聽受使喚,任勞任怨去布施,而且要聽師父的話,乖乖這樣聽受,這是守戒。時間長久,不計較,空間簡陋,他也滿足,受這樣的差遣,這樣的折磨,他也甘願,這種時間、空間與人間,他都是精進。就是這樣,要取得道,他就要堪忍,要堪得忍耐,專心一意就是要求道。

其實,這就已經在道之中了,定、禪,這一念專心,這樣就是到定力、智慧。這就是修行者的環境,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佛陀要讓我們知道,眾生的根機不同,有的是不堪受這樣的環境、長久的時間,自己覺得:我怎麼都沒有得到什麼呢?其實,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若是有心去體會,去了解,聽法用心,落實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人群,各人的生活、習氣不同,我們可以在人人這不同的習氣,互相磨練,能夠不起心,心不受動搖,這也是在修行,卻是我們自己都不知不覺。入道來,在修行,不論是逆,不論是順,我們是不是有做到,我們的身真實修行?聞法聽道,在這個道的軌道上,我們守規戒,有沒有?我們在守規戒,自然不知不覺,人在做,人在看,受人讚歎,受人心服,這也是「弘法化人益物」。不論是同修者對我們的讚歎、心服,或者是外面的人來,看到這樣的環境,看到這樣的修行者,聽到這樣,聽法理解,又說給他聽,這樣也能度人。

我們自己是不是有做到這樣嗎?光是一直好高騖遠,光是一直想要有名位,這實在是無法真真正正體會法,這行因,還未到,永遠都是在凡夫地,沒有向著菩薩路這樣的因在走,這就是我們自己不知覺。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既在修行的團體中,無時不刻,無不都是在修行,這只是我們自己不知覺中。

佛陀用他過去生的因果觀,人與人之間的因緣果報,這個事相,來為我們解釋,要讓我們了解。現在的提婆達多,是過去那位仙人,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就是過去那位國王,他們的因緣就是這樣。現在那位國王已經成佛了,化度很多的眾生,這位提婆達多成為佛的弟子,而且好高騖遠,求名求利,想要超越過佛陀的名、佛陀的德,但是自己本身就是德還不夠,要如何能超越名呢?這是修行,自己沒有自己了解自己,這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習氣,我們就先問自己。

所以,那位國王「不違師意願」,「不違師意願,道從順師教」,那個道,開始隨師父行,這個道,師父怎麼教他,他就是怎麼接受,要他怎麼做,他就是怎麼聽。

不違師意願
道從順師教
必言聽事遵
堪忍無怨尤
捨身滋慧命
為求大乘法
無上妙法華
如蓮出污泥

所以「必言聽事遵」,所說的話,他一定要聽,所要他做的,他一定要順從,要很尊敬,要順從。他必定要「堪忍無怨尤」,就是要這樣堪忍,無怨無尤。所以「捨身滋慧命」,將他的身體捨出,來為這位仙人師父這樣付出。其實,時間這樣過,在這樣的空間、人間付出,其實這是滋養他的慧命。所以「為求大乘法」,這只是一項,「為求大乘法」。所以「無上妙法華,如蓮出污泥」,雖然他這樣付出,真的是低微的生活,卻是就像自己,已經就入這個妙法華,如蓮出污泥一樣。這就是修行,還需要說什麼法給他嗎?其實,這逆增上緣,懂得接受的人,會修行的人,即使這樣折磨他,他也感恩,無怨無尤。這就是,付出只是為了要滋養他的慧命,自己知道。

這就是大乘法,生活中,任何一個時間,無不都是我們在進行大乘法的時間,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待人處事,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在修行,所以這就是「大乘法,無上妙法華」。像是蓮出污泥,就是要有這樣的環境,很污濁的環境,這朵蓮花才能開得美。同樣的道理,就是有這樣折磨的環境,才能練出菩薩的行因出來。所以「能受天磨方鐵漢」,這就是了,要如何磨出了我們的毅力,就是要這樣出來。

所以,前面的文就是這麼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椎鐘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僕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因為這段文很重要,再重說一次。「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雖作世國王,不貪五欲樂。椎鐘告四方:誰有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自己就這麼說:「只要有法給我,你即使要我為你做奴才,我也甘願啊!」這樣的條件開出去了,就是願意這樣付出。

下面的文說;「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段文,接前面過來,就是這麼說:「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就開始有這位仙人來了。因為國王只想要求法,要求法,國王的身願意為奴僕,這位仙人就是這樣很自大好高,仗著他有修行,就來向國王這麼說,這位仙人說,「我有微妙法。」我這個法是很微妙哦!這是世出世間的大法,很奧妙的大法,所以世間很稀有,你若能,真想要修行的人,那就是我願意為你講這個法。意思就是說,你若能順我的意,真的有想要修行,你就聽我的。前面的文,長行文就說,就是「不違我意,要隨順我教,要真修行,你一定要這樣,我就為你說法」。現在再重復。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微妙之法是我所持
世間希有
理超四含故名大乘
義控一乘
故名妙法

「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這是,仙人就說:「這個法是我所有的,是我所持,這是一個很稀有,只有我有而已,我有這微妙的法,非常的稀有,我的法是超越了四阿含,是大乘法,不是一般的法,是已經超越四阿含。」

前面說過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雜阿含》。意思就是說,世間種種法,這就是小乘法,我的法已經超越了這小乘的法,名叫做大乘。「我的大乘法,能掌控一切為一乘的大法,所以這叫做妙法。」這是這仙人他認為,唯有他有辦法來了解,有辦法講出了這麼的大乘,能夠控制一切的義理,微妙的大法。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若能修行者
當為汝說微妙之法
先擇其人
所堪受者說之

「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若能修行,修行就是堪得受我的意,若能順我意,就是能堪得受我所指揮、我所差遣,你若全都能堪得受,這叫做修行者。願意受折磨,願意受受苦、受勞,你若願意,這樣這就是修行。「當為汝說」。要知道,修行是很辛苦,你若是願意,我就為你說,說出了微妙的法。這意思就是「先擇其人所堪受者說之」。這位國王,他認為仙人,就是在選擇能受得了忍耐的人,才要為他說。國王認為:我禁得起,我能受,受一切一切苦磨,我堪得受。所以這樣就能得到仙人能授法,這就是眾生要了解法,唯有知顯逆事者。

眾生根性不同
人道有異
一逆一順弘道益物
故知顯逆事者
令不起怨惡心念
入道唯菩薩因行
出塵沙
佛修六度而取菩提

我們剛才有說過,「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有的逆,有的順,我們了解修行就是要有逆境來,有逆境來,我們願意接受,為了就是「弘道益物」。國王目的就是為自己,也是願意為眾生,所以知道這種「顯逆事者,令不起怨惡心念」。他知道這種環境,這就是用這個逆與惡來折磨他,這就是他要讓一位修行者能沒有怨,起惡的心。這就是「入道唯菩薩因行」,做得到。菩薩,菩薩要入道,入道要去行,行菩薩行。而菩薩行,他的那個因,那就是要修很多,人世間很多種煩惱無明的考驗,每一項考驗都是讓我們去除塵沙煩惱,每一項,我們若能受得過考驗,這都是叫做出塵沙的煩惱,這就是我們菩薩道的過程,必定要有的。

我們有無明,我們有煩惱,外面的環境,我們無法接受,我們就起了煩惱,所以無明煩惱無不都是從心生。塵沙煩惱這麼多,人世間粗細的煩惱無明,重重疊疊,很多,菩薩總是要去面對。

所以,這就是菩薩因行。要能夠行菩薩道到佛的境界,任何一個環境,都是使我們的心沒有起伏,沒有起心動念,心就是永遠這麼平順,哪怕就是受那麼苦的折磨,就不起怨惡的心念,這就是「入道唯有菩薩因行」,才有辦法「出塵沙」,才能到佛的果位,這叫做「修六度取菩提」,就是只為了一個覺悟。要覺悟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就是要取得與天地共為一體,那分的覺,這就是菩薩要修的因。要給他很大的折磨,磨得他的心沒有怨、沒有惡念起,這就是修行的高難度,這就是我們如何去修。

下面的(經)文再說:「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採薪及果蓏,隨時恭敬與,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倦。」

時王聞仙言
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
供給於所須
採薪及果蓏
隨時恭敬與
情存妙法故
身心無懈倦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所以,「時王聞仙言」,他很了解,「我願意為奴僕。」仙人就說了:「你若願意修行,順我的意。」就是這樣互相契合。王聽到仙言,這位仙,修行者說:「我有妙法」,他就起歡喜心了,就這樣就跟隨仙人去了,去「供給於所須」。他所需要的,仙人所需要,他都願意去,不論他有什麼方法來折磨他,他都有辦法這樣堪忍接受。所以他歡喜,「心喜踴躍,隨侍其人,供給以所須」。這樣願意供給給他所有的東西,所要求的,無不都是這樣去付出。

採薪及果蓏
隨時恭敬與:
蓏即瓜、菜之屬
隨時所須
皆給與之
木實曰果
桃李之屬
草實曰蓏之屬

所以「採薪及果蓏,隨時恭敬與」。這就是這樣修行,就是採薪,就是去撿柴,撿柴做什麼?就是煮三餐。還有果,就是要去採果,或者是蓏。這「蓏」就是瓜類,這個「蓏」就是瓜、菜之屬。就像匏瓜、絲瓜,這全都叫做「蓏」。果就是有籽,有籽的,種種的水果等等,它有種子,這都叫做「果」。若是菜類,很多的瓜類,都叫做「蓏」。

意思就是說,去採水果,或者是摘菜,果瓜之類,匏瓜、絲瓜類,紅皮菜(茄子)等等,這全都是,都是叫做「蓏」。「隨時所須」,所需要的,能吃的東西,是水果或者是青菜類,他都讓他很滿足。「皆給與之」,全都能這樣讓他很滿足,想要吃什麼,就給他什麼東西。所以,「木實曰果,桃李之屬」,桃、李等等,這都是有籽的東西。再者「草實曰蓏之屬」。較草類的,是菜、瓜等等,這較草本的東西叫做「蓏」。就是生活必須品,他能供應得很充足。

情存妙法故
身心無懈倦:
無量塵點劫來
存情為求大乘妙法
累世終不倦怠

再來,「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倦」。他一心一意都是只為了要求妙法,所以「無量塵點劫來,存情為求大乘妙法,累世終不倦」,沒有懈怠。這就是塵點劫以來,這念求妙法的心,都沒有把它忘掉,很長久的時間,就是這樣的過程。

前面也有說過了,時間很長久,這是佛陀修行的過程。有一次,在弟子中有一位很好奇,一直聽到佛陀說:「長時間」、「塵點劫」,這麼長久的時間,到底是多長?來問,來問佛。佛陀就跟他說:「這就是很長很長,就是沒有盡頭,很長,無法解釋。」這位弟子就問他:「能用譬喻,譬喻讓我們知道嗎?」

佛陀就說:「可以啊!譬喻讓你知道。」如何譬喻呢?佛陀就開始說:「譬喻一顆石頭,很大顆,這顆石頭方圓,長與寬四十由旬。有一個人他用紗,所穿的紗,這衣服像紗的類,很輕、很薄的紗,綢緞、紗,他這樣三年,這樣將它拂過一次,經過三年再拂過一次,一直拂,拂到這顆石頭這樣磨損掉了,這劫,時間還無盡頭,這樣你了解嗎?」這弟子說:「哦!這樣我了解了。總而言之,塵點劫,時間是無始終。」是啊,時間就是這樣的過程。

所以我們修行就是這樣,發心發願,就是不忘初心,長久的心。釋迦佛就是這樣的長久心而來人間,生生世世沒有忘掉最初那念心,就是要成佛,說法救度眾生,將真理能讓人人了解,甚至人人能身體力行,人人能與佛一樣覺悟,與天地為一體,這種的覺性磨練得出來,這就是佛的心願,是塵點劫。這是「情存妙法,身心無懈倦」,就是不忘初心。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附註】《菩薩瓔珞本業經佛母品第五》
「佛子。汝先言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廣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銖,即梵天中百寶光明珠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為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廣亦然,以淨居天衣重三銖,即淨居天千寶光明鏡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佛子!劫數者,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盡,名五十里劫,百里石盡名百里劫,千里石盡名為千里劫,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若一切眾生入是數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薩。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