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1日】感應道交 希世之遇

Community:
Branch:

「宿世因緣自然,會合感應道交。非此王,則仙人無以取之為友;非仙人,則此王無以尊之為師。王正求師,仙人即來,希世之遇。」

就是說,一切都是因緣,記住前面的經文,國王「四方求法」,他「擊鼓宣令」,貼出告示,就是要求師,求有人能為他講說妙法,期這樣的人來為他的師,引導入妙法。雖然身為國王,卻不戀著國家,不戀著名位,也不戀著財富等等,生命總是自然法則,有限量的生命,他所要追求的就是無限量的慧命。慧命要從大乘妙法來成長,有了慧命,才能為天下眾生解決了很多的苦難,所以因為這樣,為己為人,他就是期待能得到妙法,所以貼出了告示,四方求法,有誰能願意為他說大乘法?這是前面的經文,只要有人願意傳教,國王也願意將他的身心奉獻出來,這就是求法真切的心。但不是要求就能得,要看有沒有因緣。「宿世因緣自然,會合感應道交」,也就是「非此王,則仙人無以取之為友」,老師、學生,亦師亦友,這位仙人,他自己知道他自己有這樣的本領,但是這位仙人對一般的人,他不想要去傳法。而國王,有這麼好的條件,來取師,就是想要一位能為他說大法的師父;他自己也很有自信,這位仙人自信,他有這妙法可傳。

要傳的人就是國王,他認為這才是他的對象,他所要傳法的人。所以,「非此王,則仙人無以取之為友」,意思就是這位仙人在選擇弟子,選擇對象,非國王的資格,就不是他所要取的對象,但是「非仙人,則此王無以尊之為師」。相同的,國王所要選擇的人,也就是要有這樣,很有自信的人,有那妙法,這就是他要找的人。這個老師,應該自己有自信,這個法應該是很微妙的大法,因為這樣,國王願意接受這位,有自信的仙人,國王就願意拜他為師,就願意接受他的教法。也就是因為這位仙人,要不然,國王也不會尊之為師。

所以因為王,這位國王求法心切,尤其是所要求的是大法,要求的大法心很切,所以「王正求師,仙人即來」,他所要求,條件適合這位仙人,他就來了,這就是因緣。「希世之遇」。想想看,堂堂一位國王,他所要追求的,不是名利、財物,他所要追求的是大乘妙法。這世間能像這位國王這樣,非常的稀有,是人中之尊,能願意去求大乘法,能不受世樂所誘惑,他的心志就是在法,是很不容易,是世之稀有。像這樣的仙人,自己那麼有自信,自信他的法是至高無上,所以他才敢向國王來表達,他有自信,他有這樣的妙法。你想,這不就是「希世之遇」嗎?兩個人都有這樣,各人所抱負的自信,這是很不容易。

*是國王長遠劫來求大乘法,始於今日,感應道交,故云忽於此間,會遇見之。

要知道,「是國王長遠劫來求大乘法」,不是今生此世而已。昨天已經說過了,是很長遠劫的時間,生生世世都沒有忘掉要求大法。而大法,不是一生一世就成就,還要再成就很多因緣,光是知道,還不夠,還要身體力行,滿足「六波羅密」,要真正去體會,真正去付出,不是只知道法的名相就好了,是真正要去人群中歷練過。什麼叫做布施?所布施的,不只是身外物,所要布施的,身外、身內,所有的都願意付出,哪怕有關於身體生命,他也願意付出。這樣的布施,是很大的因緣,也就是要去身體力行。不只是布施而已,還要持戒,持戒也不是只用說的,持戒,也要有這樣的環境,身為國王,不受欲樂迷失了他的心,他還是記得求法,法,慧命比生命更重要,法比世間的欲樂是更珍貴,所以心心念念在法,不受欲樂將他迷惑了。所以,這種防非止惡,心沒有貪戀,沒有戀著,這國位、妻子等等,他都願意捨,持戒。

他不怕辛苦,所以願意為奴婢,為奴、為婢,願意去隨從,「供給走使」。昨天我們也說過了,他願意,身為一個國王,願意去為僕從,願意去為奴,去供應師父所想要的一切,這種放下身段,任勞任怨,哪怕頭目髓腦,他也願意付出,這就是捨身命,也修忍辱行。不只持戒,還修忍辱行。去為人奴俾,這就是精進,為求法而精進。這也能證明累劫以來,那個定力,專心求法,沒有失掉,這就是智慧。累生累世,這就是這位國王從長遠劫來,求大乘法,行「六波羅密」,累生累世都來滿足。身體力行,不是知識知道,不是口頭說,是身體要去投入,去做出來。

所以「始於今日」,從開始一直到現在,「感應道交」。現在身為國王,要求師,師來了,仙人來接受,要傳法。這不就是感應道交嗎?他有求,仙人就應他所要求,就來了。「故云忽於此間,會遇見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這樣相遇了,一個要求法,一個說:「我有法可給你,條件……。」就是要開條件出來,這就是彼此之間感應道交。所以,前面的文就這麼說,

經文:「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在那時候,這位國王在位時,那時候人的壽命很長很長。這就是我們人的壽命最長可以到八萬四千歲,經過一百年少一歲,要看我們眾生貪欲若愈來愈多,殺生愈來愈多等等,那就是眾生共業,壽命,那就經百年就壽命減數,會一直減。就像我們現在的人,百歲人瑞很少,那就是我們現在是在減劫中。所以,那位國王在世的時代,那就是人民壽命無量的時代。「為於法故,捐捨國位」。他為了要求法,所以將他的國位委政給太子,不戀著在國位上,名與位,他已經捨了,專心就是要求法。誰是他所要求的那個,能傳大乘妙法的人,所以就要「擊鼓宣令,四方求法」,到處去求。

甚至也發出了這樣條件:「誰若能來為我說大乘法的人,我願意終身供給走使。」是終身哦!不是短暫。「走使」就是為奴、為婢,他國王願意這樣供這說法者使喚。國王本來是在使喚別人,叫別人做的,只要開口,不用動身體,現在他願意用身體來供應能為他傳法的人,能為他服務,這就是國王求法心切。接下來這段文,就說,

經文:「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經文簡釋: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因國王求法宣令告示故,所以有仙人來。此示仙人允許授法,正合國王意受法敬奉。

這就是這位仙人,從看到國王所出的告示,到處貼告示在求師。看到這個告示出來,那時就有這樣的仙人出現了。自己來到皇宮,來向國王這麼說:「我有大乘法,我的大乘法名叫做《妙法華經》。假使國王若能不違背我的條件,我願意為你宣說。」這就是向國王討條件,不只是為奴而已,所要的是很苛的條件。因為國王是「求法宣令告示故,所以有仙人來」,所以才有這樣的仙人來。「此示仙人允許授法」。這是表示仙人已經願意,已經答應國王了,告訴他:「我有信心,我有這樣的大乘妙法,叫做《法華經》,我願意傳授給你。」這「正合國王意受法敬奉」。國王什麼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大乘妙法,這才是真正迎合國王的意,所以因為這樣,國王要用很恭敬的心來接受。這就是一個願意付出,一個願意接受,彼此之間。

*仙人白王言,王則喜悅,是謂感應道交。

這仙人向國王這樣提出:「只要你能答應我所需要的一切一切,這樣我就願意為你說,為你傳法。」王聽到,歡喜了,心喜悅,從內心踴躍歡喜,聽到有妙法,正是他所要追求的,所以內心歡喜,這叫
做「感應道交」。一個要求法,一個說:「我有信心,我有這樣的妙法,我能傳。」這就是一個要求,一個願意付出,叫做「感應道交」。

*非此王,則仙人無以取之為友,如非仙人,則此王無以尊之為師。

所以,「非此王,則仙人無以取之為友」。若不是這位國王,這位仙人不會出現,因為這位仙人有很傲的氣,很傲慢的氣勢,不是國王,他不願意傳法,不是國王,這位仙人就不會出現。所以「如非仙人,則此王無以尊之為師」。因為這位國王看到這位仙人這麼有自信,國王內心也起了很歡喜的心,這就是感應,這就是因緣,叫做感應道交。

經文簡釋:「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
彼仙人云:我有大教名妙法蓮華經。
王正求師傳妙法,仙人即來。

國王尊之為師。仙人就說:「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那位仙人向國王這麼說:「我的妙法,叫做《妙法華經》。」國王就是正是需要,光是聽到「《妙法華經》」,他就內心不由自己就歡喜起來。仙人來了,王歡喜了,不可思議啊!這就是緣。

*師資求應和諧,希世之遇。是大權示現,不可思議!然此妙典,理超四含,故名大乘。

「師資求應和諧」。有老師來了,也有學生想要求。所以「師資」,「師」,就是老師,「資」,就是學生。想要求法的人,老師他為了學生要求法,所以他就要從他內心,要更充足的法來應學生的需要,這樣叫做「師資」。所以,「求」,學生是想要求,老師就要付出,這叫做「求應和諧」,「求」與「應」要和,要很和諧,彼此之間很和合。所以,「希世之遇」,這樣叫做「希世之遇」。一個願求,一直要要求,一個願意無限量的付出,這就是「感應道交」,這叫做「大權示現」。國王,他是聖賢大智者,我們前面說過了,聖賢大智者,儘管願意去為人奴僕,願意這樣身體去接受,接受怎麼樣的磨難,他都願意。

國王所有的一切,仙人想怎麼要,他都願意去付出。這種有形的物資,國王已經意無貪戀,願意這樣去付出,這也不是平常人做得到。而且,為了求法,身體願意受盡一切的磨難;如何為難他,他的心都無怨無恨,多麼辛苦,他都願意,願意去付出,這就是滿足六波羅密。世間沒有什麼好貪戀,世間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到,但是,心要堅定,堅定這念心,不要心向偏差,畏苦、畏難,絕對苦與難不會影響他的道業,這分堅定的心志,就是滿足他的六波羅密。這就是「希世之遇」,一個來,所要要求的,這位仙人所要要求的很大,很多,要去磨難他,無所不有,用種種的困難來折磨他,無所不有。他,一位很甘願接受,所以,師資,就有彼此求應。「老師要我做什麼,我絕對做到。」這也是老師有求,學生就有應;學生想要求的法,老師什麼時候可以給他法,學生若沒有先付出,沒有先當學徒,師傅怎能傳功夫呢?

同樣的道理。所以,求應是互相,為了要求妙法,所以他願意付出。一位就是我有法,我願意付出,但是我要向你要求很多,我才要將這個法傳給你。這都是彼此求應,這樣雙方都是願意,和諧,這真的是「希世之遇」。這種無理的要求,他也願意付出,受盡了很多的折磨辛苦,無尤、無悔、無怨,這就是在滿足他的六波羅密,所以求法的心很切。這就是「大權示現」,這就是大權,用這樣在教育我們,身為國王,求法心切,何況是我們呢?這麼微小的凡夫,還怕什麼呢?還畏懼什麼樣的苦呢?國王都願意放下身段,為求法;我們一般的人還講究是什麼樣的身分,還有多大的貢高、驕傲,還有什麼樣的資格來貢高、來驕傲呢?求法的心,本來就要有那麼的懇切,要放棄一切我相,下定決心來求法。求法,就要去付出,這就是大權。

用方便法來教育後世,他願意這樣教育,這樣示現,也要有這樣的人,這種違逆的惡知識,這種的師友,來對待他,所以,他無怨無悔,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大權顯示。若沒有這樣,有人來磨,哪有辦法看出了一位修行者這麼的願意放下、付出的本領呢?這就是「大權示現」,這就是聖賢求法的典範,這叫做「大權示現」,真是不可思議啊!所以,「然此妙典」,是「理超四含,故名大乘」。「四含」,那就是《四阿含經》,《阿含經》後來的人將它分成了四類,《增一阿含經》與《中阿含經》,還有《長阿含經》,還有《雜阿含經》。《阿含經》分成四類。《增一阿含經》,那就是佛陀所說的法,它就是這樣短句,適當,這樣在集經時,會看到經典,能夠再將這些句集合起來,這叫做《增一阿含經》。

《中阿含經》呢?那就是經典有故事,沒有很長,也沒有很短,適合在平時我們要學法,我們要怎麼找出典範,裡面的經,適應我們,那個故事適應我們來學。若是《長阿含經》呢?《長阿含經》,經文就比較長,故事很長,這就是《長阿含經》。《雜阿含經》就什麼樣的經都可以將它匯集來,只要能夠啟發人心,能夠人人應用,就這樣將它集中來,這叫做《雜阿含經》。只要能啟動人心,佛陀在說法,有時候在路上走,看,應境說法,這也將它記載在《雜阿含經》裡面。

(以下故事出自《法句譬喻經》)就如佛陀,有一次在路上走,一陣風吹來了一張紙,佛陀就跟阿難(原典為比丘,以下同)說:「來,那張紙將它撿過來。」紙撿來了,佛陀問阿難,向阿難說:「聞聞看,這張紙的氣味是什麼樣的氣味?」阿難拿來聞,「這張紙很特別,香啊!」佛陀就問阿難:「為何這張紙會有香味呢?」阿難的回答:「很簡單啊,佛陀啊,這張紙應該是包過香,所以這張紙才會這麼香,有香柴的味道。」是啊,這就是道理。

再走,看到一條繩子,「阿難啊,那條繩子去撿起來,你聞聞看。」撿起來,「哎呀,佛陀,這條繩子很臭,腥臭味。」佛陀就問:「阿難,為什麼這條繩子會有腥臭味呢?」阿難就說:「這條繩子的腥臭味,是魚的腥臭。佛陀,這條繩子應該是綁過了魚的草繩。」佛陀就說:「是啊,這就是綁過了魚的草繩。這就像我們人,你去什麼樣的環境,與什麼樣的人相處,你就這樣的薰習。與好人在一起,是精進的人,自然你就精進;你若是與懈怠的惡人在一起,自然你與惡人,懈怠的人就會一樣,交友要選擇。」這就是都在《阿含經》中,是《增一阿含經》呢?或者是《中阿含經》呢?或者是《長阿含經》或是《雜阿含經》中,這就通稱為「四含」,叫做《阿含經》,分類通稱叫做「四含」。

但是《妙法蓮華經》已經是超越了「四含」,不只是超越《阿含經》,超越《方等經》,超越《般若經》,所以已經佛陀開權顯實,這是一實大法,名叫做《妙法蓮華經》。所以這就是妙典,是最微妙的一部經,它的道理超越「四含」,連「方等」,連「般若」,真空妙有,妙哉《法華經》,所以,它已經是這樣超越。

*義控一乘,含蓋一切小中乘,有義方故名妙法。
四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雜阿含

「義控一乘」,那就是「含蓋一切中小乘」,《法華經》就是已經含蓋了一切的教義,所以「義控一乘」,所以含蓋一切小中乘法,不論是小乘、中乘,一切的法都含蓋在《妙法華經》之中。它所有一切的經義,沒有矛盾,完全都含蓋著,過濾,它是諸經的精髓,沒有那些很複雜的事情,佛陀已經將中小乘法精髓完全容納進來了,哪怕是《大般若經》也容納在其中。所以《法華經》是諸經之王,是諸法之精髓,就是含蓋一切中小乘的法。「有義方故名妙法」。一切一切的法都有方法,這個方法所教育就是在妙法中。

經文簡釋:
「若不違我,當為宣說」;若能不違逆於我意,即當與宣說。

所以「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當為宣說」,就是這位仙人來了,他就是這樣說:「若是我有這樣這麼好的法,是最微妙的法,國王你若能不違背我所提出的,我所要使喚你,我所要你做的等等,你若都不違背我,我就為你說。」這樣很苛求,很苛求,就希望國王不違背他的意思。就是「若能不違逆於我意,即當與宣說」。我的意思要怎樣,你都要順我的意。

*不違:謂不違師意,所教之旨令,不得相違背者,即當傳授教之。

所以「不違」就是不違師意,師父要怎樣,當弟子的就要服從。「所教之旨令,不得相違背者」,我要教你做什麼,你就去做,不能違背我的心意。若能這樣,我「即當傳授教之」。你若可以這樣來追隨我,沒有違背我的意,我自然就會教授你這樣的法。

*不違我:以道傳教謂之師者,必言聽事遵,非冒名沽寵而已;又試其有所挾恃?如挾貴挾勢,如是則不足以語道也。

所以「不違我」。就是「以道傳教謂之師者」,要用道來傳教給他,這位他就要稱為師。所以「必言聽事遵」,既然老師說的話,當弟子一定要聽,所說的一切,「言聽事遵」,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很尊敬,要遵循。「非冒名沽寵而已」,不是說「我是國王,你是一位仙人,你來教我,你要尊敬我,我是國王」,沒有這樣的心態,不要以為你是國王,我就要如何尊重你,沒有。所以不能以你國王的名義,要在這裡得到我對你好,反而你要遵循我的教育。

所以,再者,就是要試探,「有所挾恃」,有什麼意圖沒有?比如「挾貴挾勢」,身為國王,那是貴為人王;勢力,他是國王,權勢就在他手上,所以不是說你當國王,你就要有這些富貴,這種階級。你既然來當我的弟子,就已經沒有富貴的階級,已經沒有國王的勢力了。「如是則不足以語道也」,假使你仍這樣,以為你是國王的身分來,或者是還持有你的權貴勢力,若是這樣,「則不足以語道」,我就不會向你說法,你還有這樣的心態,這樣我的法絕對不傳給你,說清楚,說明白。沒有國王的身分,沒有國王的權力,沒有國王的貴重,總是聽我的就對了,當我的奴僕,就是要這樣。

*佛度眾生,悉隨順眾心以施教化;今仙人欲人之不違其意乃為說法,此已顯示為違緣之友矣!

所以「佛度眾生,悉隨順眾心以施教化」。要知道,佛為了要度眾生,所以他就是一切要付出,他要滿足他的六波羅密,沒有眾生所求,他不應,有求必應,何況現大權,已經現示這種讓後世的人能了解,求法是多麼尊重的事情,多麼貴重神聖的事情。所以「佛度眾生,悉隨順眾心以施教化」。這是大權顯示,要讓大家知道,這就是求法的過程。「今仙人欲人之不違其意乃為說法」。現在這位仙人要施教出去,就是對方不能違背他的意思,這樣才願意為他說法。一位是要求法,他要隨順眾生的心意;一位是要傳法,所要求的,你都要順我的意,所以願意付出與有這樣的要求,這兩邊要對合。「此已顯示為違緣之友矣」。這已經就知道,我們前面一直在說,順緣與逆緣,善緣與惡緣,善惡緣,無不都是增上緣。現在所遇到這位仙人,那就是違逆的惡緣,是要來折磨他的,要來淬鍊他的,這就是違緣之友。

我們學佛,要用善解、包容的心。常常向大家這樣說,對人,人家若對我們怎麼樣,我們趕緊轉個念,善解、包容、感恩,你對我這樣,我很滿足了,用這種知足、善解、包容、感恩,面對世間種種的緣,無不都是增上緣。是逆增上緣呢?或者是善的增上緣?我們若想要修行,就知道什麼樣的環境都要去適應,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求得滿足六波羅密。所以我們要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