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04日】順逆善惡 益固道心

Community:
Branch:

「順逆善惡使人道心愈益堅固,遇違逆增上緣勝於順緣善友,故修道者當視違緣逆增為善,知識精進益友增加行因道果。」

各位菩薩,想想看,修行所以叫做修行,就是要經得起,耐得住啊!不論是順境、逆境,是善的因緣、惡的因緣,我們應該如何來選擇。假使是逆惡的因緣,我們耐得住嗎?是真善知識,我們要追隨,這環境有逆有惡,我們是不是耐得住,這個逆惡的環境,願意這樣繼續去修行嗎?或者是要選擇的是順、是善?順境,好的環境,我選擇這樣的環境修行,一碰到了逆與惡,是不是退失道心呢?這我們就要自我檢討。所謂修行,就是要照顧好我們的道心,既選擇這條道路,我們的心是不是有堅定?愈是逆惡的環境,道心若是堅固,就是愈益修行;道路愈是步步踏實,愈是堅固的道心。大家要很用心找出自己的心,方向是不是只選擇在順善呢?遇到逆惡,我們會退失道心嗎?自己要好好用心。我們若是「遇違逆增上緣,勝於順緣善友」,假使我們遇到了,我們的因緣就是這樣,環境違背我們的心意,無法那麼順,所遇到的,都是逆向、困難的事情,我們是不是有將它,當作是增上緣?

我們常常說,逆增上緣來了,我們要堅固道心。我們在做的事情、在修的行,不一定人人能讚歎我們,不一定人人,我們都能順他們的意,我們就要顧好我們的心。修的行是不是我們當初發心,那個目標呢?是啊!當初發心的目標無差無偏,逆境一來時,我們是不是要起感恩心,歡喜接受呢?我們若能這樣,道心就堅固。這個感恩心,就是將這逆境,當作了「勝於順緣善友」,遇到逆惡的朋友,或者是對我們一起修行的道友,或者是我們的師長等等,對我們要求高,或者是因緣,我們都常常在說因緣,因緣有差別,我們是不是要將他,當作是殊勝的因緣,這逆增上緣來助我們的道心。

一句話常常說,「能受天磨方鐵漢」,我們是不是能堪受,天來磨我們呢?既然要接這個使命,什麼樣的逆惡的因緣,我們都要用感恩心,逆來順受。這順緣就是善友,而這種逆增上緣比這種順緣善友,我們還要更感恩啊!不是常常跟大家說過了嗎?修行的益友互相切磋,假使他的觀念有偏,我們要用,運用智慧來勸導,勸導不過來,反而又是對我們有損,這要怎麼辦呢?我們就要將他當作逆增上緣,這勝於順緣善友。或者是有的,所遇到的是順境善緣,很順的境界,很好的朋友,超越了朋友的友誼,那就是偏護了。不論是錯,或者是對,對錯不會分別,那個你認為是善友,說不定是來損你的道意,你沉迷不知覺,這不一定是對我們有益的朋友,不一定哦!所以我們要用智慧,修行者就是要保得心的清淨。

心要很清淨,我們修行就是要去除煩惱,去除無明,還要再去除塵沙惑,這我們過去一直在說的。有時候那種順境,我們認為善,美好的友誼,說不定是引我們,脫離這正道的境界也說不定,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堅持我們這念心,方向要對正。所以「遇違逆增上緣」,像是遇到這樣過於順,你認為順順的,隨時都順你的意,來引你入陷阱,我們就要提高警覺。我們不如就是,事事要求我們很高,我們不怕辛苦,達到人家所要求我們的,像這樣「遇違逆增上緣,勝於順緣善友」,應該是要這樣。所以,「故修道者,當視違緣逆增為善」。「違」就是不順我們的意,但是他要求是對的,我們就要盡我們的心力去做到。像這樣,我們應該也將他,當作就是逆增上緣,這就是我們的好朋友,給我們的就是正確的方向,我們要努力達到,所以「修道者,當視違緣逆增為善」。所以知識,知識就是我們的朋友,不論是什麼,這都是助我們精進的益友。助我們精進的益友哦!所以「增加行因道果」,這增加我們的行因,增加我們的道果。

就像遙遠的地方,大家為了要聽法,環境惡劣,下霜雪,下得很厚,他們就是不退失道心。這麼冷的天,窩在棉被裡,在那暖室,可以取暖棉被裡,可以睡到天亮不是很舒服嗎?偏偏還不到四點、三點多,他就要掀開他的棉被,好溫暖啊!要脫離這溫暖的被窩,走出外面去。外面片片的的雪花,這樣一片一片一直降下來,踏出門口,我們的腳,腳踝陷入在雪中,要拔起這隻腳,後腳要再前進去,這是舉步維艱,很艱難,但是他還是一步一步向前走;脖子縮在胸前,還是要向前走。為了什麼啊?與這樣的環境,這個境界,只為了要與大家共同精進,要去聽經聞法求道,這念心,他願意在外面的境界,逆緣,不是他心裡的順境,卻是他還是一樣要向前走。二三十分鐘的路到達,冷颼颼,共同修行,坐下來聽,全身要包得很緊密,這樣來聽法。

不是一個人,有一群人,互相勉勵,大家都是走過這個雪地,冷颼颼的雪地,這樣踏過來的。大家走過之後互相讚歎:「今天你沒有漏掉這一課。」這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大陸)東北已經在下大雪了,現在我在說話,他們在聽法,這就是大環境不順意,卻是這種大環境不順意,他們也得要冒著這種,不是很順的氣候,他們還是向前走。這些知識,善知識,共同求道者,互相精進,互為益友,這增加了行因道果。行因,那就是六度萬行中,菩薩的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才有辦法向禪定、智慧,這就是精進的因,菩薩因行,就是行菩薩道,必定要走的路,大環境不順我們的意,我們也得要堅持。違逆的緣在大環境中,他也將它當作,這是精進的增上緣。這樣走過來的路,大家互為善知識,讚歎,互相精進,互為益友,這增加行因,菩薩行因增加了,我們才有辦法,步步向這條道路的果實,這道路的果,向這樣走。

還記得嗎?前面〈見寶塔品〉結束了。〈法師品〉,從〈法師品〉開始,佛陀開始就鼓勵我們人人,要持經,從經典中所說的教法,為天下人間,求佛道,要有這分菩薩因行,入人群中,隨眾生的苦難,我們去付出。這必定要自己要先歷練,歷練出了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能進去,不受污染,不會受環境所影響到。這我們前面說過了。

〈見寶塔品〉中
多寶塔為聞法華經
故現靈山會
大眾求見
多寶佛全身
釋尊集分身佛
開寶門入塔
多寶分座 

尤其是在〈見寶塔品〉,「多寶佛塔,為聞法華經故現靈山會」。大家應該記憶還很深,那段(經)文也解釋得很清楚。多寶佛是古佛,他就是只缺那個因緣,所以他發願,哪個地方講《法華經》,他就包括他的寶塔,就現前在法華會上來聽經,來做見證。 

這大家,我們都還很深的記得,所以,寶塔現前,「大眾求見多寶佛全身」。那是釋迦牟尼佛,他就是大家要見多寶佛之前,要連釋迦佛的分身佛都要集會來,這段(經)文,也跟大家說得很清楚。釋迦佛「集分身佛」,分身,那就是法。佛陀雖然離開我們二千多年,佛的法身無處不在,只要聽法的地方,無不都是釋迦牟尼佛分身地方,這就是將佛法,大家要再回憶,這就是釋迦佛將法全都集會,集中回來歸位。法的種類很多,經教如大海,所說出去這麼多,聽的人應該,佛的分身,就是法,法入心之後,是不是要趕緊將法回歸,歸類來。就像慈濟五十年了,我們已經傳法立宗,我們要將這個宗門的大綱,寫下來,數據都要將它歸類起來。五十多年來,我們怎麼做的。同樣的道理,就是法要歸位,要分門別類,就是要這樣。

所以,釋迦佛集分身佛之後,才開始就在虛空中手指一按,這樣塔門開了,多寶佛讚「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能在人間講說《法華經》。」尤其是多寶佛,趕緊將他的位置讓出半座出來,釋迦佛就座。一座塔,兩尊佛平坐,多寶佛分座給釋迦牟尼佛,那就是表示古佛、今佛。古佛是多寶佛,今佛,現在的佛是釋迦牟尼佛。尤其是我們從〈方便品〉,一直到〈譬喻品〉、〈信解品〉,一直來,到〈見寶塔品〉,每一品無不都是與大家分享,人人本具佛性,塵點劫以來,每一個人,我們都是有佛的本性存在,自古以來。尤其是〈化城喻品〉,塵點劫前,我們只是我們的佛性,因為無明覆蓋,所以使我們凡夫,凡夫迷失,所以我們充滿了無明,我們充滿了煩惱,尤其是塵沙惑將我們覆蓋住,我們的真如本性無法現前。

現在我們看到,「二佛共同一座」,這就是古佛、今佛平坐,就是表示眾生與心與佛,三無差別。這是佛陀覺悟的第一個念頭,所覺悟到的,眾生皆有佛性,但是我們眾生就是已經迷掉了。其實,古佛、今佛,古佛現前,就是已經表示我們聽經,聽來到這個地方,我們多多少少也已經了解,人人本具佛性,所以表示人人心中本具靈山塔。

二佛共同一座
表眾生、心、佛
三無差別
喻人人心中
本具靈山塔
唯因塵沙惑念
未盡淨除
故未能得見自性佛

我們人人的心地,既然法歸本位來,我們聽那麼多法了,法,我們也要回歸我們的心地來。就像在靈山會,這個法,佛陀已經講了,我們的心地,那個法再次歸位,靈山塔浮現出來了。今佛,是因為釋迦牟尼佛,他講說了很多,從《法華經》的〈序品〉開始,放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開始,文殊、彌勒菩薩,來解大家的疑,但是我們還無法去體會,所以進入了〈方便品〉,讚歎佛的境界。

我們這些全都聽過了。大眾還不清楚,舍利弗他代替大家,要解開這個謎底,所以三請釋迦佛,佛陀「汝既三請,豈得不說」,所以開始,儘管五千人退席了,佛陀也說「退亦佳矣」。因為這些人聽不懂,不對機,現在坐下來聽就是對機。不對機的,話半句都嫌太多,何況舍利弗三請,佛再開始說,貢高驕傲的人,他們五千人退席,佛陀說「退亦佳矣」。這一段一段(經文),我們再回想,很多的法這樣在啟發我們,我們現在靜心聽法,無論外面的環境多惡劣,我們就是一心精進,這就是我們的心地已經有法了。我們的古佛回轉回來了,也聞法了,是釋迦佛再為我們啟動,寶塔門也開了,這樣古佛、今佛同座,這樣豈不就是三無差別呢?眾生、心與佛,這三無差別。這就是我們人人,心中本具靈山塔,本來就有古佛了,多寶佛,所以只是塵沙惑念,未盡淨除。我們現在雖然,法,知道了,知道了,共知,但是還沒有真正懂,還未透徹見識,何況我們現在要身體力行,大家要共行。最近一直向大家說,光是共知,還要共識,還要共行,要行因,菩薩行因一定要。

所以,我們這塵沙惑念,我們應該要趕緊再將它掃除。我們雖然去除煩惱,但是無明還有少分,何況塵沙惑念都還未盡除。儘管我們知道,「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我們就是偏偏,這塵沙無明惑還未完全去除。「故未能得見自性佛」,我們自己的自性佛,我們還無法去體會。

現在再接下來,就是要講解的,那就是〈提婆達多品〉。

為表逆緣
並示世尊無怨
故有此提婆達多品
又龍女聞經
現前成佛
為顯此經殊勝
故有此品

現在這一品的大意,那就是完全要表示出了,那個逆緣。提婆達多雖然是佛的弟子,今生此世處處害佛,到底是什麼因緣?再接下來這段經文,它就是要讓我們了解,釋迦佛修行的過程是多麼辛苦。所以,「為表逆緣並示釋尊──釋迦牟尼佛無怨」。我們還要感恩他,逆增上緣來時,我們要感恩,因為對我們的要求高,處處都不順他的意,所以,我們就要忍,堪得忍怨。不只是忍怨,在《法華經》裡,〈提婆達多品〉,佛陀還要為他授記,這就是報恩。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同樣的道理,所以,「故有此提婆達多品」。

在〈提婆達多品〉中,又有「龍女聞經,現前成佛」。一個八歲的小女孩,聽法,那根機很利,轉個身,她就可以成佛了。這就是為顯出了此經的殊勝,《法華經》的殊勝。當然,要解說這些經文,還有一段長的時間來解釋。所以,這品裡面,提婆達多與龍女,提婆達多對佛的逆緣,龍女她能轉身成佛,這個因緣就是現在再接下去,要說的經文。

又在顯一乘境
之各品中
方便品以下
已明一乘之境
法師一品
遂明一乘境中
持經之
六度菩薩因行
難行能行之願力

尤其是在顯一乘境之各品中,我們已經說過了十一品了,現在的〈提婆達多品〉,是第十二品。所以各品中,從〈方便品〉以下,「已明一乘之境」,已經開三顯一了,這前面都說過了。佛陀為了要應根機,開三乘的教法,來到這個地方,佛陀年紀大了,一定要將他的真實法,他的本懷一定要讓大家了解,所以「明一乘之境界」。從這樣〈方便品〉下來,一直強調一乘的境界,何況在〈法師品〉,<法師品>這一品,更是再「明一乘境中」,一乘,大乘的境界中,「持經之六度菩薩因行」。這必定是在難行中的能行,這個願力,這是在〈法師品〉與〈見寶塔品〉很強調的。

所以〈提婆達多品〉,是要讓我們很了解去體會。

提婆:天
達多:授
斛飯王之子
佛之堂弟
祈乞於天而生
故名天授

提婆,梵文,譯字不譯音,它的意思,提婆就是「天」的意思;達多是「授」的意思,他的名字,應該叫做「天授」。為什麼呢?怎麼為他取這個名字?過去都是,他們如何得到這個孩子,那個因緣來為他取名。「斛飯王之子」,應該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那就是斛飯王他年紀大了,還沒有孩子,所以他向天祈求,求子,所以因為這樣,夫人懷孕了,生出來這個孩子,他就為他取名叫做「天授」,是天賜給他的孩子。其實,提婆達多的弟弟,就是阿難。阿難,我們現在有法可說,有經可讀,「如是我聞」,那就是因為有阿難,阿難尊者。同父同母生的兩個孩子,同時來出家,一個是這樣處處逼迫佛、害佛,一個是這樣這麼的循規蹈矩,這麼的貼近佛心,為佛的侍者,這就是這樣,這段故事很長。

所以〈提婆達多品〉,是在全經各品中,它居第十二,就是第十二品。

此提婆達多品
在全經各品中
則居第十二
先明為求大法
欲滿足六波羅蜜行
不惜軀命
以事圓顯達諦理
勸勉後世求法者

首先說為求大法,釋迦佛的過去生中,為了要求大法,這個大乘法,不離開「六波羅密」,為了要滿足「六波羅密」行,不只是知道就好,他要去身體力行,這條路要如何走?所以他「不惜軀命」,不惜他的生命。所以「以事圓顯達諦理」,用這個人間事,今生、過去生,生生世世這個事,因緣果報這個事,讓我們體會那個道理,所以諦理,就是真理。「勸勉後世求法者」,用這樣來勸導我們,勉勵我們如何來求法。我們看佛陀累生世,如何修行過來,就是在〈提婆達多品〉中。

經典多記載
佛與天授往劫中
累世之事頗多
大概天授
對於佛之行事
多所違害
正俗情之所謂冤敵
雖亦曾從佛出家
然意在學佛之神通
期以炫眾而已
未曾誠意實修
大乘真諦實道
唯想耀己勝佛
故常嫉佛害佛

「經典多記載佛與天授」,佛與提婆達多,「往劫中累世之事」,累世的因果,因緣很多,所以這在經典中很多。所以「大概天授,對於佛之行事多所違害」,就是要違背他,就是要害他,所以讓他修行,在這個逆境中修行。「正俗情之所謂冤敵」。冤親會苦,他與他是堂兄弟,一定有因緣,但是卻是要與他對敵,這就是冤敵。所以「雖亦曾從佛出家」,今生此世是從佛出家,但是他「意在學佛之神通」,期待自己能炫眾,要顯出讓大家認為他「我不輸佛」。所以,「未曾誠意實修,大乘真諦實道」,不是很誠意要求法,所以「唯想耀己勝佛」,只是要炫耀自己,他比佛厲害,所以「故常嫉佛害佛」。這是〈提婆達多品〉。

就修道行者言之
順逆緣增
此實為修學佛道者
之善友
尤以違逆惡緣
相聚時
是即逆增上緣
亦善知識

所以「就修道行者言之」,那就是「順逆緣增」,是用順境,或者是逆境,這個緣來增,「此實為修學佛道者之善友」。不論是順境、逆境,順逆的朋友,全都是助我們的道心,就是現妖異來惑我們,來迷惑我們,我們也能堅持我們的道心。

總而言之,我們在順逆境中,我們都要固定我們的道心,這無不都是善友。所以佛陀還會為提婆達多授記,所以這也將他當作善友。「尤以違逆惡緣相聚時」,若與惡緣相聚,「是即逆增上緣」,也是叫做善知識。

各位菩薩,修行的道路就是這樣,有時,愛也會將我們拖下去,失去了道心;有時,惡也會斷我們的善根。這愛恨情仇,我們修行者要如何去分別?要如何將愛恨情仇將它平等觀,不動搖我們的道心,這才是真實的修行者。所以,這是要講解〈提婆達多品〉之前,先讓大家了解,希望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