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09日】為法久住 故集於此

Community:
Branch:

「既聞法已解大道諸眾生,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依教無漏因行直向佛果,是為世間難得傳法之寶。」

要用心哦!傳法,是很重要啊!我們一直都是想,要如何來體解大道。體解大道,就要發無上心,每天的早、晚課裡,不就是有三皈依嗎?三皈依,皈依佛,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是我們人人在早、晚課裡,常常要提醒,提醒我們自己,就是向著佛法追求,我們的心要反黑歸白,去掉無明、煩惱、黑暗的一面,我們就是要向著光明的大道,去精進,這就是皈依佛。去捨了凡夫無明黑暗的心念,要時時用心,向著光明智慧的大道,去追求、去精進,所以覺者所指導教育,我們必定要信受奉行,所以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我們是皈依佛。我們既皈依佛了,佛時時都在我們心,所以既皈依佛,我們就要體解大道,要好好用心了解佛所說的教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所以我們要皈依佛,體解大道,要發無上心。

也不只是我們自己發無上心,還要當願眾生(發無上心)。我皈依佛之後,我了解道理,我還期待眾生與我一樣,一起能皈依佛,與我一樣能夠體解大道,一起共同發心,發無上心。這就是我們每天的心願。不是每天,是每時刻的心願,是時時,所以我們一定要,早晚課不能缺少三皈依。

若是皈依法呢?要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才是智慧如海。我們期待,我們要將法要了解,我們人人本具覺性智海,這是真如本性,我們既然知道了,我們也得要希望眾生,人人都與我們一樣,要知道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希望大家也都能知道。法入我們的心來,我們不是「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意思就是說,一件事情了解,一理通,萬理透徹,我們應該要很用心去體會。道理,向我們說一項,這項東西有它裡面的物理應用,知道了,既知,這就是開啟我們的本性,與世間的物理已經體會、契合了,所以叫做體解,也叫做深入,在我們的覺性中,我們已經真正體會,所以深入了我們的智海,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理通就萬理達,全都能通達,這樣看到一項,就能了解很多的事情。

我們期待我們體會佛法,更期待眾生也一樣,舉一知十,或者是聞一解千,差不多道理說一項,比喻一項,我們能了解,「這樣我都知道了!」這是啟發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真如覺海,人人存在,所以智慧如海。若能全都體會了,很期待,期待我們人人既是啟發了佛性,我們自己知道,真如本性深信不疑,向佛道精進,若這樣,我們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就要廣度眾生,要廣度眾生,就是統理大眾。我們所說的話,眾生能願意接受,他能用,將我們的法用在他的心裡,能落實在生活,大家的生活中都是一樣,是這樣的生活,這個世界,不就是清淨,佛的境界呢嗎?「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希望眾生也能,同入這無上的智海裡。

所以說,「既聞法已解大道諸眾生」。我們既然聽法之後,我們了解了,而且對大道,不是只有我們體會了解,也大家全都了解了,這些人發大心、立大願,開始啟動,要行菩薩道,我們聽法之後,我們相信佛,佛入我們的心來,時時啟發我們的心,與佛同等,我們將法普及給眾生,希望人人同樣,去除了邪知、邪見、迷茫,希望大家能入於正信法。這一念心,時時在法中思惟,聽法,我們若沒有再好好反省回顧,在我們的日常過去,所做的有多少偏差呢?有偏差的,我們要趕緊糾正回來,我們過去,心的雜念很多,心,我們都定不下來,定不下來的心,過去就是因為根與塵,根就是五根,在外面的塵境來困擾我們,我們的心意就是隨著聲音,「這件事情聽來不順意,讓我很煩惱。」「這件事情,我很想去追求。別人能得到,做得到,我怎麼得不到,我怎麼做不到呢?」煩惱啊!求不得苦啊!

這種的根塵在外面,來困擾我們的心意,我們應該要如何聽法,思考一下,過去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現在的心境是不是還有,這樣的煩惱存在我們的心呢?人我是非是不是在我們的內心,還解不開呢?若有這樣,聽法之後,我們要趕緊,錯的、不對的趕緊去除,心境無明完全掃除,專心收回來,思考法。法,這個法,佛陀如何說,經典流傳到現在,還是我們治心的良藥。我們心既有這種的心病煩惱,趕緊回顧法,用什麼法,來對治我們這念心的毛病,煩惱要如何去除?所以這就要思惟,思惟要從正信的心,我們要時時起正信、正思、正知、正見、正念、正行為等等,都是要正確。誠正信實是我們的本分事,我們時時聽經,同樣要用很誠意,這念正念的心,來吸收我們聽來的法,所以起正信心,很重要。

正信的心若接納下來,外面的塵、外面的境界,我們根才能去將它反邪為正。我們的心有偏差了,有邪思、邪見、邪念,不軌的觀念,我們若有常常正信心、思惟念,若能這樣,自然外面的境界,就是改善歸於正,正念來,這就是正心思惟。信念要在正信、正思、正見等等,收納在我們的心來,好好思惟那個道理,這樣我們的無明煩惱,才能漸漸去除,我們的真如本性漸漸接近。去除一分的無明,那就是接近一分的真如本性,這就是它的意義。所以,我們要時時,「依教無漏因行直向佛果」。我們要依教奉行,佛法是這麼說,我們就要這麼接受,依教奉行,「戒定慧」、「聞思修」,不要漏了。佛法教育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種種的煩惱去除,正思、正見要趕緊接受進來,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去用心。戒,戒除了一切惡念、惡行、惡的思惟,這都是叫做「戒」,這些不正當的,不可做、不可說、不可想,身口意都不要有一點點偏差,不規矩、不正確的,我們要常常很謹慎,這就是「戒無漏」。

定,我們應該定在佛法,定在正思惟;定,定在我們追求菩薩,六度萬行,這就是因行,「定無漏」。「慧無漏」。戒、定、慧,是從教法中所得來的。佛的教法是這樣說,我們所造作的一切,是不是有會合在佛法中沒有?是不是在六度萬行中?這個因行,我們有偏差沒有?我們若沒有偏差,我們的心應該就是要定,而且要精進,啟發我們的正知、正見、正行為,再向前精進,六度萬行的因行,就是專心向前,這叫做「直向佛果」。菩薩道是佛陀所教育的,是在這個圓教,這部經典中所教育我們的,是教菩薩法,《法華經》中明文說出來,教菩薩法,既然菩薩法就是六度萬行,而我們所在行的,所在做的,是不是有與道會合呢?大家是不是有「守志奉道」?就是「其道甚大」。

我們若只是「博聞愛道」,這其道難會,這在《四十二章經》,也都有說過了,就是只是很想:「我要求啊,求啊,求一個學問;我要求啊,求啊,求一個文憑。」文憑、學位拿來了,學問忘掉了,想要說個話,就要整張稿抄得好好的,照稿念稿,這樣叫做一篇的論文嗎?是不是自己的?是從文字上來的,不是我們真正身體力行,體悟來的。若這樣,我們只是在文字遊戲,我們應該要法入心來,將這個法,就像我們在吸收營養,營養真的是入我們的口,入我們的五臟六腑,讓我們能夠這個營養分,分化在我們的體內,也要我們的身體健康,才能將這個東西吸收,營養分歸對位了,若歸錯位也不行。

這在生物學,我們也要很了解,什麼叫做細菌?這細菌在我們身體裡面,是無限量,種類很多。有的是能夠將我們,所吃下去的東西將它分解,變成了是我們體內的營養分,供應我們的心腦,供應我們的脾胃,供應我們五臟六腑,該要有的養分,就是我們吃進去的東西。我們的身體,五臟六腑是健康的,自然它吸收進去,就是供應我們身體健康。這叫做小乾坤,身體,若不健康,就是吃進去的東西,壞的細菌吸收了,去助長病因,成長了很多的病因。種種的病也是在我們自己的,身內的細菌這樣造作出來,讓我們的身體不調,讓我們的身體不平衡。

所以我們的身有病了,與這個大乾坤不就是一樣?大乾坤不調和,就是因為天地之間有很多萬物,人類就是大乾坤的生物之一,我們人類在這個大乾坤中,造作了多少破壞大地、污染空氣等等,所以使它不調和。也有很多是為天地之間在傳法,在教化眾生,守護天地間的真理,古人說「代天行道」,就是代替這個天地之間,要如何調和天地萬物,能和平相處,不破壞,能夠守護大地,守護乾坤,守護空氣清新。這天地之間,不論是植物或者是動物,同樣的,全都是有對天地有益。像是這些樹,花草樹木,無不都在維持大地,能吸收污染的空氣,這樣納垢,它吐新,這是為什麼我們就要保護樹林。樹木我們要保護,它能吐新納垢,它能吐出新鮮的空氣,它能將空氣中的污濁,它會回收。下雨了,樹木吸收水分,慢慢慢慢才釋放在大地,這是調和大地,雨林、樹林,無不都有這樣的功能。

草地,草的土地,現在動不動就說用人工草,人工所做的草,舖在土地上,將草都除掉,將那人工草鋪上。你們可知道,草根也是在守護大地呢,保護大地的土,但是你將草皮都除掉了,用人工的草將它蓋起來,那是塑膠去造作的,看起來像是草,人將它製作,人造,製作得像真實的草,就將它蓋在土上,這樣土無法呼吸,不會透氣,而且土地沒有草根顧著,這樣大自然就受破壞了。這就是人去破壞大地,去製造人造的草,這樣來覆蓋大地,這都是不對的,人去違反了天地的道理,這就是人間。本來大地上就是人住、動物住,植物都在世間,很平均,人口一直增加,道路一直開通,將土地,自然的土地,變成了水泥地、柏油地,大山一直開洞,變成了就是這樣,叫做交通發達,經濟就發達,這就是人類啊!先破壞,來得利益,這個利益是眼前短暫,不是自然,不是永久。大地有成住壞空,因為大自然被人類破壞了,破壞得快速,所以「壞、空」就會提前。過去的鄉村,現在變成都會區了;過去的樹木叢林,以及自然的田園,現在都變成了高樓大廈。想想看,這不就是大乾坤裡面的人類,這樣將它不斷逆道的方向,將它破壞,破壞大乾坤。所以,大乾坤裡面,有這麼多的生物,互相在相剋、相殘害、在破壞。

我們的小乾坤的道理,是和這個一樣,現在很多說是罕見疾病,那就是因為我們的食物,與我們的空氣,人所吸收進來的,已經讓我們內在的生物,人體內,小乾坤裡面的生理物,也已經被亂序了,亂了序,也是破壞它。該吸收的,正常的細菌,造作的營養分給我們,就是不斷這樣相殺,好的細菌已經被殺除了,壞的細菌慢慢一直升上來。看看現在,人間人禍,相生相殺,這同樣的道理啊!所以,我們需要佛法,佛法就是人間的良藥,我們要如何讓大地調和,要如何讓人類健康,那就是需要依教奉行。心先健康,身才會健康,人調和了,天地才能夠調和,這就是真理。我們若能去了解,這就是佛法,佛法能調和人間天地,理順,自然四大調和,大乾坤四大調和,小乾坤也是四大調和。所以,我們要,「依教無漏因行直向佛果」,因行,就是菩薩行,「六度萬行」,堅定心志,向前前進,直向佛果。「是為世間難得傳法之寶」,我們人人要堅定信心,將佛法,「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都是人人需要,不斷向前前進的念頭。這不是作課誦時持,是我們時時都要有的,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體會。

前面的(經)文說:「此佛滅度,無央數劫,處處聽法,以難遇故。彼佛本願:我滅度後,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此佛滅度
無央數劫
處處聽法
以難遇故
彼佛本願
我滅度後
在在所往
常為聽法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看,多寶佛已經久已滅度了,他在在處處,他從東方寶淨世界,這樣入滅之後,他的願力就是這樣,任何一個地方說《法華經》,他的寶塔與他的全身,就出現在前。

東方寶淨世界佛
入滅後以本願力
全身舍利入塔
諸佛說法華經處
必於其前出現

這已經說過了,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無始以來已經就有了。聞法、聽法,我們要很殷勤,《法華經》是難遇啊,我們應該要了解圓教,教菩薩法,這個時代,在教菩薩法這個時間,我們的寶塔,我們的真如本性,應該要啟發起來的時候了。

所以說,多寶佛為聽法故,就已經來了,釋迦牟尼佛說:「又我分身,無量諸佛,如恆沙等,來欲聽法,及見滅度,多寶如來。」

又我分身
無量諸佛
如恆沙等
來欲聽法
及見滅度
多寶如來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從開始發心立願,十六王子的時代,既聽《法華經》,這個心願,不只是當世就覆講《法華經》,是生生世世,菩薩道一路走過來,成佛之後,還是講《法華經》。這是無量無數劫以來所講的法,所以說「又我分身」。已經講很多法了,分身佛就是道理,佛就是覺,覺就是理,這些道理都集合來了,很多,「如恆河沙等」,很多。像這樣的法,過去談有說空,全都會合來見證,見證就是大家來看滅度佛。滅度,就是所有的法都歸於一處,寂靜清澄,回歸寂靜清澄的境地去,這是多寶佛。

下面接下來的經文再說:「各捨妙土,及弟子眾,天人龍神,諸供養事,令法久住,故來至此。」

各捨妙土
及弟子眾
天人龍神
諸供養事
令法久住
故來至此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各捨妙土」,就是已經沒有執著了。過去「說有」,再「談空」,過去只是要求,求得斷生死,想要斷煩惱,不要與人相處,這不對。所以,現在捨去了,那種執著的觀念,那就是捨掉那個妙土。

各捨妙土
及弟子眾
天人龍神
諸供養事:
各各諸佛捨土及眾
四眾供事
一時捨去

所以「各捨妙土,及弟子眾,天人龍神」,以及所享受的,所享有的,那個執著完全棄捨。所以「各各諸佛捨土及眾」。四眾供養享受,一時全都捨去,全都淨空。所有的佛,將要到達了,就是法要來歸位了,「令法久住,故來至此」,過去的法,我們應該要再整理一次,好好讓它精實,很精、很實的法,我們過去所聽的,我們稍微整理一下。

令法久住
故來至此:
為令法久住故
咸皆聚集於此

所以「故來至此」,就是為「令法久住」。希望這樣整理好,好好放整齊,這就是法歸位。「咸皆聚集於此」。所以過去的法都已經整理回歸。

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為坐諸佛,以神通力;移無量眾,令國清淨。諸佛各各,詣寶樹下;如清淨池,蓮華莊嚴。」

為坐諸佛
以神通力
移無量眾
令國清淨
諸佛各各
詣寶樹下
如清淨池
蓮華莊嚴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就是偈文,複誦三變淨土的意思。前面說,釋迦牟尼佛為了分身佛要來了,所以用神通,將諸天人移至其他的地方去,那就是他們那個根機,還無法接受這個法的天人,不願意發心行菩薩道,這些無法接受,這樣去其他的地方。

為坐諸佛
以神通力
移無量眾
令國清淨:
此頌三變淨土
釋迦為欲坐十方佛
故現神通
移天人眾
置於他土
嚴淨其國

為了接納要接受這個大法的,大家趕快集中過來,所以,將諸天人,「置於他土,嚴淨其國」,讓那個地方的環境較開闊,能接納更多分身佛,就是法。我們心若沒有空掉那些煩惱,法就無法入心來。

諸佛各各
詣寶樹下:
以下頌分身畢集
諸佛各詣此寶樹下

所以「諸佛各各,詣寶樹下」。分身佛都集合過來,在寶樹下,各就座位,就是表示,法就是這樣,一直各就它的本位來了。「如清淨池,蓮華莊嚴」。大家如在蓮池,「蓮華莊嚴」。這就是說,不要怕走入人群,蓮花出在污泥中,過去一直向大家說,污泥因為蓮花而美化,蓮花是因為污泥裡,那個污濁的養分來吸收,使蓮花能這樣很壯,很健康成長,蓮花就莊嚴起來了。

這與剛剛說,我們吃東西進去,能這樣吸收,吸收之後,也有一些垃圾,垃圾就要再另外的細菌去吃它,做為養分,再過濾回收,同樣的道理。如我們說要回收,為了環保,為了大地,我們要回收這些資源一樣,就像蓮花就是在污泥中,它能盛開,能很莊嚴。所以「以池喻國,以蓮喻佛」。這國家裡面,善惡都有,蓮花就譬喻佛,在這善惡人群中修行覺悟,所「以蓮喻佛」譬喻佛。就這樣,大家會合起來,在寶樹下,「如蓮華在池,則色相莊嚴」,很可愛。因為這個污泥,這個污穢的池,因為蓮花已經淨化,很可愛,值得欣賞。

這就是表示,「分身佛願來聽法」,就是來聽法,要來了解菩薩道如何走,「及願與同開塔親見如來」。希望參加這個盛會,將這個寶塔打開,我們再聽經,才有辦法,真正將我們的真如本性打開,我們的真如佛在內。

如清淨池
蓮花莊嚴:
以池喻國
以蓮喻佛
佛在寶樹下
如蓮華在池
則色相莊嚴
甚可愛
頌分身佛願來聽法
及願與同開塔
親見如來


所以十方諸佛雲集到達,不是沒有因緣來,全都是有目的來的,「欲令末世佛種不斷」,希望這個世間佛種不斷,法一定要一直留下去。總而言之,佛法要永遠流傳世間,唯有就是我們要很用心,「體解大道」,我們要很用心去「深入經藏」,我們要很用心入人群,度眾生,這樣,法才不會斷掉了,佛種不斷,這就是我們要努力。

十方諸佛雲集於此
不是無端
欲令末世佛種不斷
久住於世
故來集耳

世間,佛法是很重要的,佛法是救世良方。現在世間,大乾坤有病了,小乾坤的病更多,人的心理病,造作天下無法很平順。人的身體,自己造作,製造污染,污染大地,東西種起來,去檢驗,有含什麼汞,有含什麼,很多化學成分。污穢的水,也是這樣不斷污染水源,連大海也這樣污染了,人還是去吃這些污染過的生物,再來污染我們的體內。這種不斷在污染,不斷在破壞大自然的生態,你們想,人間成、住、壞、空,是不是會急速,更急、更速來破壞呢?我們人體生存的環境,既然惡化了,身體怎能很健康呢?所以,我們應該用佛法,來淨化人心,才有辦法「佛種不斷,久住於世」。菩薩聽法,就是這樣來集,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