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08日】勸眾弘法 如佛本願

Community:
Branch:

「法華經乃真空妙有真實法,絕言思議頓在大眾前宣說。發宏誓願古今佛諸願道同,分身佛集塔戶開為法求人。」

「法華經乃真空妙有真實法」。用心來體會,佛陀說法四十多年間,無不都是說有談空,是應眾生根機,眾生什麼樣的根機,佛陀應他們的根機而說法。四十多年的時間,就是這樣,人就是隨著佛所說教法,就這樣來接受了,了解了,了解人間苦難事多,了解因緣果報的真理,所以隨著人人,各人的根機,知道「苦集滅道」,知道「十二因緣」法,總是了解要戒,戒除了不好的習氣,更了解要實行善,善法,要身體力行。但是,戒自己能夠斷除煩惱,比較容易,身體力行善法比較困難。容易的就是與眾生隔離,無事就不用去與眾生合群,我修我自己的行,這樣就沒有在人間,沒有煩惱。人間世事與我隔絕了,我就沒有煩惱,這樣就容易了。但是,要力行善法不容易,善法是要付出,付出的對象是眾生。要去付出,自己就提高警覺:不可,就是不要再攀緣了,所以多數都是獨善其身,要去兼利他人,那就困難,所以變成了執空。

佛陀認為,還是要再向大家說,不要執著,因為人生、老、病、死,到頭來,人生世間沒有多久,不要去計較它,那就說了很多因緣果報法。人人說不定,過去是我們的至親,我們所愛的,今生此世你所遇到,怨,說不定過去我們對他大傷害,是仇怨的因緣來會合,這都是因緣果報。大家聽,聽了更怕,就這樣與人隔離,不可接近啊!總是要隔離人群,這樣是較安全,要不然因緣再相絆,就又是纏,纏啊,纏住,難得解脫。

佛陀覺得:不對,觀念改一下。這是空,空,你的付出一切;妙有,要知道這個因緣果報,是永遠永遠在你身邊,因為「因」若沒有了,這「果」還是永遠在。所以要了解因緣果報,要很清楚去體會那個妙有──因,如何才能消除。過去的惡因惡緣,你閃避,一直閃避,但是因的種子還在啊!還是要去面對,隨緣消業障,要去面對著這個因緣來時,你要如何去忍,忍過了過去那個惡因惡緣,在今生此世你能接受,接受之後,你要趕緊再付出,種善因、善緣,給來生來世可度的眾生。總而言之,我們惡緣也得要去面對,面對了惡緣,了了惡因,才能果報去除,惡果就去除了。我們要在這個人群中去付出,然後這個真因,就是菩薩因的種子,那就要不斷累積,累積了這些因,就是將來要成佛的緣。所以叫做「菩薩因行」,就是一定要投入人群去,不要怕,雖然人間是苦,雖然因緣果報是這樣在糾纏,我們若了解道理,我們應該接受,歡喜去接受它,接受,然後你如何回報,解開了過去那分惡緣,成為感恩、歡喜,這樣就是現在,我們為何要投入人群。

一直在說六度萬行,就是這樣去付出。布施,那就是不分怨憎,不分他是我怨的,是我所憎恨的人,這個人與我無緣,我不願意給他,我不願意與他在一起,我不願意與他一起做事,這就不可了。與我們無緣,就是過去有因,你有造了這種不好的緣,今生他對你有排斥,你對他感覺就是沒有那個緣,而你也閃避他,像這樣,這個緣無法結合起來,將來你想要行菩薩道,因,這個因中,就會帶著那分逆緣。修行就是要如何結好緣,人人的緣,到頭來,人人都是順善緣。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今生此世了解道理,我們懂得要如何讓,要如何付出,該退一步時,退一步;該進一步積極去幫助,我們就要積極去幫助。

這是了解道理,才會知道方法如何度眾生。這真空妙有,真實法,這是在《法華經》裡面,所教我們的,我們了解大道理了,卻是生活在微細的生活中,我們在生活中待人承事,將這個大道理用在日常的生活。真空,但是日常空不了啊!怎會空不了呢?我們就是了解道理,不要與他計較,一切皆空,這就是空了。妙有,真正需要我們去幫助他,在生活中,大家這麼辛苦,多我一分的力量,就能減輕別人的辛苦。十分的辛苦,我們出一分的力,至少他也能夠,剩下九分的辛苦而已,因為多我們一分的力量,不論你幫助他幾分,就能減他幾分的辛苦。這就是真有,雖然小小的付出,但是也是有那個,久久的因在其中。

常常說,點滴成河,雨水不就是這樣累積起來,小小的雨點,變成了很大的雨量;小小的一個缸,一滴一滴的水,滴久也會滿缸。同樣的道理,真空妙有,不要想善小而不為,也不要惡小而為之,也不行,一點點的惡、一點點的起心動念都不可以。所以我們要認識真空,凡事不要計較,對人怎麼樣,我們就要用善解,時時感恩,這都是日常很簡單的生活,卻是有深深的道理存在。所以「真空妙有」,若用這樣來解釋,哪有什麼多困難呢?哪有多大的道理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時時做得到,這是真實法,這是《法華經》教我們的道理。

妙有:
非有之有曰妙有
真空:
非空之空曰真空
是知妙有真空
教行合會空有無礙

所以「絕言思議,頓在大眾前宣說」。其實都是在我們的面前,佛陀用種種的方法,這麼深奧的道理,若要說得很深,絕言思議。其實,將它講淺一點,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的大道理,在大眾中隨機投教,這種「頓在大眾前宣說」,讓大家很快就了解,頓,頓悟,同樣的道理,「若這樣說我了解了,若這樣說,在生活中啊!」是啊,就是這麼簡單,待人接物,自己的修養,付出的德行,就是這樣,都在日常的生活中,這大家都很容易了解。所以《法華經》裡很多的譬喻,譬喻言詞,讓大家清楚了解,這麼簡單,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發宏誓願古今佛諸願道同」。人人要發宏誓願,從過去過去的無量劫前的諸佛,與現在釋迦牟尼佛,還有未來,古今諸佛願道同,都是要去接近人群,都是要為眾生付出,同樣的道理,所以說「佛佛道同」,來來回回沒有離開人群,沒有離開人間,沒有離開這些剛強難化的眾生。

眾生剛強,才需要佛來人間降伏,眾生那個頑固的煩惱,這就要大覺者講種種法,才有辦法去體會,這就是佛來人間的目標,古今諸佛諸道、諸願都是一樣,「諸願道同」,這些誓願全都一樣,這是諸佛。我們大家共同在修行,應該也要有共同的誓願,「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我們不要讓眾生有煩惱,我們的習氣要改變,才不會讓人看到我們的態度,看到我們,聽到我們的聲音不歡喜。因為我們出的就是惡言、惡口,我們的態度,威儀、禮節,我們一定要有,「理者,禮也」,「禮者,理也」,一定有道理,那就是要有禮節,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這就是法。

法從佛口出,教我們,我們了解,所以「分身佛集」。我們都了解了,你也了解,我也了解,他也了解,人人都了解了,這出在佛,這樣的道理,人人體會了解了。共同這個法,眾生有苦,就是我們要去幫助他;不了解的心結,我們要去幫助他打開那個心結,去除煩惱;有苦難,我們要趕緊幫助他,這就是付出。所以付出是很容易,佛陀無不都是教菩薩法,菩薩法離不開「六度萬行」,就是布施,去付出。不論是利的布施,或者是語言的布施,或者是力量的布施,或者是關懷膚慰的布施等等,這人人都做得到。不是我有錢才是去布施,不是啊!就像天下間,苦難的國家很多,貧困的人很多,現在多少人在不同的國家,同時在幫助貧困苦難人,投入在災區裡,去援助、救拔受災的人,這有多少啊!就說在現在(二0 一六年),臺灣農委會的米經過了慈濟,已經發送到過幾個國家。

就光說在柬埔寨,(一九九四年)在那個柬埔寨,那個戰後很危險,要救濟,為了安全,他們的國家就要再用坦克車,就是戰車,它要走在前面,因為那個地方遍地都是地雷,他們說叫做「蝴蝶雷」,小小顆,遍布整個土地,若去碰到它,就爆炸起來了,所以就要用戰車帶路走,後面要去救濟的車,再跟著戰車走過的路走,救濟,也曾經過這樣呢!所以,他們路或者是地,都一直在除雷,就是埋在土地下,一直去收,現在那個地方,那個國家,貧困的人依舊很多,現在我們又有因緣回來了,那個地方,已經有五位慈濟的種子,在那個地方,已經受證了。

在那裡,我們送過去六百噸的米,從八月開始,他們就已經去與政府,有一個溝通,了解了,所以我們現在這六百噸的米,所要發放有一萬五千多戶,所以分成幾梯次去發放,第四次的發放,很大場,這麼大場的發放,就有新加坡、就有馬來西亞的慈濟人,就共同五、六十人再去支援他們。這大場的發放,很感恩,發現到當地,雖然才有五位委員受證,已經與當地政府的安排,與省長、與縣長、與市長、與村長,重重的安排,都安排得很好。而且,除了鄉村發放,還有在清真寺,那就是穆斯林的教堂,也去為穆斯林發放,這樣大型的發放,這不分宗教。

再隔天,又是在另一間寺院(布雷寶縣三隆區三隆戈達佛塔),這間寺院的法師、住持,也很感恩,因為遇到這個時間,就是他們的亡人節,亡人節,就像我們這裡的,清明節一樣,要為祖先求福,但是,那裡的風俗,是半個月的時候,這半個月的時候,就是當地人人每天都要送飯,送米飯,去到寺院供僧,說這是回向給祖先。寺院整天都是一直誦經,誦經的聲音很大,整個村莊,人人都來供僧,拿飯與米來供僧。

但是這次慈濟人到寺院去,做了一個很大場的發放,那裡的出家眾,就是僧人、住持,很感恩,就將誦經的聲音關起來,讓慈濟發放的聲音明亮起來,要如何叫人開始,如何來帶動、說話,拿著那領米的單(發放通知單),就要按戶這樣來叫。除了唱名領米以外,又向他們說話,環保的意識,要如何做環保,教他們做環保的方法。提倡人人「竹筒歲月」。村長(貝平樂村長,徒樂谷薩Thlork Kosal)陪著慈濟人,還未發放之前,去發領米單之前,就開始跟他們說,「竹筒歲月」的故事,告訴他們要去收集那些寶特瓶,這環保的觀念,都向他們說得很清楚,尤其是在那領米單的後面印著,「小錢可以行大善」,環保的理念,都將它印在那個地方。村長要不斷和他們互動,所以要來領米時,就是這樣帶著寶特瓶來。

在寺院這一場,有村長將寶特瓶,要這些人集中來,拿去賣,也帶來二十幾萬呢!二十幾萬,其實是臺幣一千五百多元。就說,這些錢,就是這些村民做環保,收寶特瓶賣來的錢,就是這些。

還有另外一個地方在發放時,兩場,將那些寶特瓶收過來,去賣了二千多元,那就是我們的臺幣十五元。這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帶動環保,用愛的理念去付出,不分宗教,在清真寺發放,發放給穆斯林,在佛寺裡發放,就是發放一般民眾,這不分宗教,這樣已經發了將近二百噸。後面還有四百多噸,同樣分批不斷不斷,是去接近人群,用膚慰的愛,用佛教精神理念去引導他們向善,去引導他們體會愛物、愛人的道理,這就是愛的力量。

所以說,這就是分身,看看柬埔寨也是用這個方法去,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人,也是隨喜功德,同樣知道那個地方人力不夠,他們發願,願意去幫助他們。若要發放時,他們就會去幫助他們,在那裡帶動當地,志工慢慢也帶動起來了,村長陪著慈濟人走,也已經登記要當志工了。遠途的人來協助當地人度眾生,這不就是嗎?不論是遠來的多寶佛,或者是就地的釋迦牟尼佛,佛心為己心,我們用釋迦佛的法入我們的心,人人都是釋迦佛。總而言之,愛的力量都是在覺有情中去付出,所以我們要很用心。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愛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

看看前面的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諸人云何,不勤為法?」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
雖久滅度
在寶塔中
尚為法來
諸人云何
不勤為法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聖主世尊,那就是多寶佛,已經滅度很久了,但是還是為了,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所以從遠途而來,也是為了聽經。既然是這樣,為何我們大家不願意呢?我們大家現在也是在學佛,無非我們要好好用心,無不都是用心去體會,要勤,我們要為法。聽法了解,我們才懂得勤修,才懂得勤修戒、定、慧,才懂得知道,要好好將我們的行為收攝好。我們要定下我們的心,我們要發揮我們的智慧,將「六度萬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行菩薩因,向佛果的方向去。

所以下面接下來,這段文說:「此佛滅度,無央數劫,處處聽法,以難遇故。彼佛本願:我滅度後,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此佛滅度
無央數劫
處處聽法
以難遇故
彼佛本願
我滅度後
在在所往
常為聽法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彼佛,就是釋迦牟尼佛說,那尊佛,「此佛」,這尊佛,那就是多寶佛,這尊佛已經滅度很久了,無央數劫,就是很久了。他還是有那個心願,哪一個地方,講《法華經》的地方,我就是到那個地方去聽經,去做見證,這就是那尊佛,這樣的心願。

此頌多寶如來本願
塔現證聽經
以勸四眾當求法
宏傳大乘實法
如佛本願

這段文完全都是複誦,是偈文,在表述多寶佛的本願。他的塔現前聽法,來見證,勸導四眾,就是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四眾要懂得勤求法;要除了求法以外,我們還要弘傳大乘法。大乘的實法,我們要聽,我們要求法,我們要傳法,這是佛的本願。過去的佛是這樣,現在的佛也是這樣;過去聽法是這樣,現在我們聽法也要這樣。我們要「求法弘傳大乘實法」,就「如佛本願」。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的本願。

此佛滅度
無央數劫:
言佛滅已久
不可計劫
無央數:
即梵語阿僧祇
真如覺性
永恆不增減

所以「此佛滅度,無央數劫」。這尊佛,多寶佛他就是滅度已經很久了,表示佛滅度這麼久,無法去計算的時間,叫做「無央數劫」,就是無法計算的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就是無法計算。所以「真如覺性,永恆不增減」。這是表示我們的真如覺性,多寶佛在寶塔中,人人,我們的真如,我們的心地寶塔,我們的心地寶塔都有多寶佛在,這就是我們眾生的覺性。眾生具有真如覺性,這是永恆的,不增不減,永遠都有。一直向大家這樣說,經文也是一直這樣的強調。

所以「處處聽法,以難遇故」。

處處聽法
以難遇故:
處處化往
聽說妙法
以法高妙
難得遇故
法如優曇
故云難遇

因為這尊佛,多寶佛,他就是到處去聽法,只要講《法華經》的地方,他就是寶塔現前,這就是在勸我們,四眾人人要勤求法的意思,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也要這樣勤求法。所以「處處化往」,到處都是這樣去。「聽說妙法」,所要的,所要求的,那就是妙法。「以法高妙,難得遇故」,因為這個法真的是很高,就如寶塔升在虛空一樣,超越了五乘,至高無上的妙法,所以,難得遇。「法如優曇」。優曇是一種花,這種花,開了,難得開一次,這是古代難得遇的,都將它當作是優曇花來譬喻。因為過去說千年才能開一次,就是難遇,一開,很快就謝了,所以叫做優曇缽華,這是從前常常提起。「故云難遇」。千年才能開一次,一開,很快就沒了,所以,難得遇。

「彼佛本願:我滅度後」,這就是那尊佛的本願,那尊佛就是我們的內心,人人的真如本性,自古以來,應該我們都有真如本性。所以他的願,應該我們在塵點劫前,我們就發這樣的願了。所以「我滅度後」,這就是說來來去去,生生滅滅,人生有這樣來來去去,但是本願是永恆,本願永恆。真如是不生滅,而人生事相有「生老病死」,但是真如本性是永恆的。

彼佛本願
我滅度後:
明願力處處聽經
彼多寶佛
本發誓願
於我此身
滅度之後

「彼佛本願,我滅度後」,這就是表示「願力處處聽經」,我們既然是永恆,生生世世,這個地方的「處處」,就是生生世世,能夠聽到,能夠得到《法華經》,我們一定要去聽,要去了解。

「彼多寶佛,本發誓願,於我此身,滅度之後」。就是那尊佛,他有這樣的誓願,我們人人也是一樣,我們若有聽經,法要入心來,法入心之後,我們這輩子將盡時,我們也一樣,乘著這個願。我對《法華經》,我很用心尊重,法已經入我的心,我也身體力行行道。道是路,這條人間路,我已經將愛鋪在路上,覺有情,今生還有來世。

所以說「處處所去」,不論是來或者是去,來時鋪路,去時,同樣這條路,還是要再鋪來生要走的路。所以,我們的願,還是同樣再來,在這條道路上。所以「曾無他事」,來來去去,就是為《法華經》。

在在所往
常為聽法:
處處所去
曾無他事
常為聽法修法行因

來人間,知道道理,在這個道理上,為人付出,這就是人間生命的價值。長短無法了解,但是開闊、深度,我們可以自己去創造。我們能將這個道理普遍得多廣,將這個道理,我們能接受體會到多深,應用在人群中,這就是我們來人間來來回回,能照我們的願,去來自如,所以「處處所去,曾無他事」。過去的來,現在的去,去與來都是為了聽經,為了弘法,為了度眾生,來來去去,無不都是在這個道理上,沒有脫軌。所以「常為聽法修法行因」。無不都是這樣在聽這樣的經,傳這樣的法,鋪這樣的路,走這樣的道,這就是菩薩道。所以「為聽法修法行因」,修六度萬行的法,這就是我們應該要用心。

再來,經文再說:「又我分身,無量諸佛,如恆沙等,來欲聽法,及見滅度,多寶如來。」

又我分身
無量諸佛
如恆沙等
來欲聽法
及見滅度
多寶如來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又我分身
無量諸佛
如恆沙等
來欲聽法:
此指十方分身諸佛
數如恆沙
來為聽法

「又我分身」,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法,大家已經聽到,這些人很多了,「無量諸佛,如恆沙等」,生生世世所度的、所說的法,同樣,現在都集中來,意思就是說,「十方分身諸佛,數如恆沙」,已經又為了聽法也要來會,同樣是要會集,來見滅度多寶如來,今佛要與古佛相會了。對啊!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這樣,我們要再回憶,經聽進去了,我們有做到嗎?這些法,我們是不是記住,沒有漏失掉呢?我們聽過的法,還是不斷不斷,道理繞在我們周圍,我們將這個道理,再普遍在很廣的地方,道理集合過來,還是與我們的真如本性會合,這今佛、古佛會合。古代古代那時候,無央數劫前,我們發的願,現在我們做的事,與那個願,與我們現在聽、我們現在做,是不是有會合在一起嗎?

其實,法就是這樣而已,每天好好地想,想我們現在到底,佛法已經普遍到什麼地方去了,有多少人投入這個法,行因,行菩薩因,行六度行,到底有多少?我們若是這樣,我們就隨喜功德,聽到也很歡喜。我們就要再更認真,將這個法要再給更多人、更廣的地方,這樣不斷輾轉相傳,也要不斷吸收、回憶,這法的循環,聽過的法,我們還要再循環回收回來,了解,有效果的,我們要趕快妙法再應用,這循環,法的循環,當然這是要靠我們,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