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04日】高原鑿井 猶見乾土

Community:
Branch:

「聞佛說法初信之,後解之謂之信解;若是鈍根者信之,利根者信而解之;又信者破諸邪見,是解者即破無明。」

用心哦!要多了解,「信為道源功德母」,要「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若無信,要如何能深入呢?所以我們要先培養信根。有了信根,我們聽佛法,「聞佛說法初信之」,就是聽法開始就是要產生起了信心,信是入佛法門的第一道門。「後解之謂之信解」。有信,入佛門來,法,佛陀不斷說法;聽,有信,自然就信解奉行。有信,才有辦法解;無信,不入心,哪能了解呢?所以,信入心來,體會理解,理解佛陀所說的教法。鈍根的人,根機較鈍的人,他也要信,雖然根機鈍,不過他信佛,願意好好地用心聽,再怎麼鈍根的人,只要有信心,自然那就是信。若是較利根的人,自然不只是信,還是解。所以,鈍根慢慢聽,用心去體會,長長久久的時間,他也能慢慢浸潤,這樣慢慢地浸潤,潤溼他的心地,所以信很重要,哪怕是鈍根,也能慢慢深入。

若是利根的人,一聽就相信,不只是相信,又是信與解能平行。不只是信而已,聽了,他就馬上了解。鈍根的人,「我相信佛法,我有在聽,雖然沒有很透徹了解,不過我相信我自己,聽久了也會了解。聽法,我總是歡喜,雖然沒有很清楚,不過我相信,所以我聽,歡喜。這就是鈍根的人,他相信,所以他聽,他歡喜,他就慢慢能深入。利根的人,不但相信,又是信之而解之。相信佛法,而且很快就透徹了解,這個信而解之。

「又信者破諸邪見」。信,不只是信,利根的人,有信,自然他就能破除了諸邪見,鈍根的人也是一樣,只要相信佛的正法,雖然他沒有很了解,卻也不會受外面邪知、邪見、邪論來影響他的心,雖然鈍根的人無法透徹了解,但是只要有一念正信,他也不會受邪知、邪見、邪論所影響。鈍根,慢慢來,但是信念卻是很正確,雖然他是這樣鈍鈍的,不過他還是信心堅固。所以,有信的人就有這樣破諸邪見,有辦法不受其他的邪論、邪見影響了他。若是利根的人,既然信了,徹底信,不只是能去破除諸邪見,還能解佛法正信入心來,佛法的妙,無不都是入心,不只是入心,還堅持,持誦經典,講、解,全都有辦法,所以他能破無明。很多無明,不只是自己內心能清除了這些重重疊疊的無明,也破諸外面邪知、邪見、邪解、邪法,都能將它破除,外面有什麼樣的疑論,他有辦法去面對。因為自己的內心無明破除了,對佛法的信解深入了,所以他有辦法信而破除邪見,解而破除無明,這叫做「信解」。

有信解,我們才能專心一志,奉行在菩薩道上,信受奉行,菩薩道上去利益眾生。就像現在在厄瓜多,有一群菩薩在厄瓜多,已經三天,今天要說第四天了,他們再度回去厄瓜多。為什麼是再回去呢?大家還記得,在四月十六日,厄瓜多一場地震大災難,很多人的房子夷為平地,破壞很慘淡(災情慘重)。慈濟人從美國、從南美洲去那個地方會合,馬上展開了以工代賑,力量很大。雖然開始要將這個觀念這樣鋪出去,開始不是很容易,因為要人與人之間互相建立信心。厄瓜多忽然間得到這麼大的災難,從美國、從南美洲,沒有關係、沒有牽連的人,怎麼忽然間這樣出現,就願意來幫助,這到底是居什麼心而來啊?不認識,很陌生,但是態度就是誠意,這個誠意的態度去接近、解說,用其他國家向來我們如何救濟,有錄影下來,為他們解說。

一個一個,把他們叫起來,自己站起來了,自己出力,用自己的力量來復興自己的家園,要不然,一片像廢墟一樣,就這樣一直不斷不斷鼓勵。災民聽來,真的有道理,還是應該大家站起來,伸出兩隻手,趕緊來為自己的家園打掃。所以以工代賑,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經過了三四個城市,效率很快,大家一天一天,看到它的效率,看到自己的希望,所以,很認真,對這群遠方而來的菩薩很感恩,很感動,建立了那分的信心,互相體會、互相了解。要離開時,離別依依,慈濟人與他們有約:「我們會再回來,因為要再回來看你們如何復建,是不是需要我們的力量再來幫助中期與長期,我們會再回來。」與他們有約定,「一個月後我們會再回來」。

果然,一個月後,這群菩薩再回去了,已經到了那個地方,像是至親好友,見面了。大家在街道上看到「藍天白雲」的志工,看到的時候,就踴上來,趕緊擁抱著,再見面了,「感恩啊!感恩你們。」我們看到他們那一段,他們現在的厄瓜多,與他們第一次看到的,截然不同,完全都不同了。這一次再去看,街道上都擺著小攤,很熱鬧,街道也很乾淨。雖然破壞的房子還沒有復建,不過,都清理得很乾淨,看了很開心。也有人趕緊跑來,這樣將他們抱著,又見面了。拿出他們的手機讓他們看,讓慈濟人看,「我也有加入以工代賑,我工作好幾天,自己用手機拍起來留念,隨我的身,走到哪,我帶到哪。慈濟人來帶動以工代賑,讓我們能恢復家園,我們很感恩。」這樣沿路走來,慈濟人這一次再回去,第一是與他們有約定,第二是我們的物資已經都到了,台灣的毛毯,台灣的福慧床,都已經到了,也領取出關了,準備開始發放了。這是他們要離開時與他們約定,「再來時,這些東西我們就能發送給大家」。

所以這一次已經來了,物資開始要清關出來,這些物資,要發放的場地,他們開始去看場地了,借場地,哪一個場地他們能提供出來。去看的場地,很合適,就說:「在這個地方搭一個銀幕。」當地的志工,大家就踴躍投入,將大銀幕這樣架起來了,開始再去車子裡面拿出已經製作好的海報。大家看到海報,一張一張的海報就是要來鼓勵大家,過去雖然有過了這樣的災難,其實是有希望,這些海報也用其它的地方,其他的國家,受過災難,也是得到了幫助,同樣,他們復建起來,經濟復甦了。就是要讓大家更努力,這是他們將要發放那一天所要籌備的場所,看好了,也看到大家願意在那個地方搭建看臺以及銀幕,以及要貼海報等等的設備,全部是大家用心。

知道這已經是離市區很近,就是在市區裡面,交通方便,寬闊的地方。走進市區裡面,真的,到處都是很乾淨。我們需要再去看看帳篷區,看看帳篷區裡面,他們現在如何生活。走進帳篷區裡面,他們也嚇到,怎麼這麼整齊,這麼乾淨啊!看起來大家的生活環境整齊、很有次序,人人自愛,也人人互愛。大家看了很歡喜。開始我們向軍方借倉庫,因為在帳篷區裡面,我們就得到消息了,他們在那個地方吃、用都沒有欠缺,是因為軍方都有供應,供應的次序也很好。我們就去向軍方借一個倉庫。其實倉庫是舊高中改建,各國捐來的物資,軍方都統一管理,他們就是每天這樣將物資發放給民眾。慈濟人去,他們也很歡喜,感恩慈濟,就是慈濟人用方法來帶動他們,慈濟的以工代賑,這種面對大眾的救災效率,以及要如何照顧人民,能夠有次序,讓他們學很多,所以他們看到慈濟人很感恩。慈濟人向他們借倉庫,當然他們很順利,也很歡喜,就說:「我們會趕快,馬上清理所需要的空間,這樣讓你們的貨到時,我馬上把空間交給你們,也會替你們照顧。」

是啊!這就是愛的力量,這愛的力量就是來自信解,因為厄瓜多,我們向來就很陌生,一旦它有災難了,我們這樣進去,一群菩薩的信願行,他們相信佛法的道理,他們發願要行菩薩道,他們身體力行,哪一個國家有災難,就向哪一個國家去付出。厄瓜多,急難的災難,緊急的救災已經很順利去帶動、去幫助,讓社會、市區全都有次序、很乾淨。這次我們歡喜再來,接下來,他們就是開始要再大型的發放。有的住在帳篷區裡面,還睡在地上,雖然整理得很乾淨,幸好沒有下大雨,所以這時我們的福慧床、毛毯過去了,秋天若到時,冬天若來時,對他們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幫助。再復建,不知道要等多久,住在帳篷裡面可能要一段長的時間。所以我們後面要再發放給他們的物質,這是他們最需要的物品,大家很歡喜。

這就是菩薩從信願行,遙遠的地方,普天之下眾生的苦難,就是菩薩所要去的方向,入人群中去解開他們的困難,去安定他們的身心,這就是信解。我們再進去,他們看到慈濟人,這一次完全像是看到至親好友一樣,那分彼此信解,這也是信解啊!總而言之,學佛我們要從信解入門,我們若有信,還要深信;解,就是要體會。佛法的道理我們深信無疑,我們完全契佛心、解佛意,我們能了解,佛陀的本懷來教育我們,我們用很虔誠的心要來接受,這樣受持、讀誦,信解、受持、讀誦這大乘經典,這就是我們現在很重要的。光是這幾句,就是《法華經》,佛陀一直盼望我們能做得到,所以我們要信解、受持,來讀誦、書寫、解說,這就是很重要。來,接下來我們看,前面的文,

經文:「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我們前面的文,再前面就是這麼說,就是「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若像這樣的人,「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接下來就說,「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雖然在家、出家已經聽經了,已經了解了人間苦、空、無常的道理,雖然了解了,也了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了;但是,還未進入圓教,還未進入這部《法華經》,這樣這個善行還不能很堅固,所以說「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雖然光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知道要獨善其身,不要做壞事就是「諸惡莫作」。有的在家人知道為善能得人天的福報,知道人天福報,那就是了解要造福,結善緣,他們所求的是人天福報,這就是一般的善行。

若是出家呢?就是修二乘法,知道「苦集滅道」,知道「十二因緣法」,知道因緣觀,善惡因緣觀,知道六道輪迴,所以他們就是在小教、中教,小乘、中乘,就是到這個地方他們停止,就獨善其身。像這樣,就是還沒聽到這本經,還未進入法華的門徑來。「若有得聞是經典者」,若是有聽到是經典,那就是《法華經》,「乃能善行菩薩道」,這樣才是真正很透徹、正確的行菩薩道。這是前面的文。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又這樣說,

經文:「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如若有人立志見聞此經,即得近正覺。發心欲求佛道之者。

「其有眾生」,若有人在求佛道,已經發心了,發心就是要向佛道來追求,求佛道,有人是這樣,這種立志見聞佛道,就是《法華經》,大菩提道就是叫做佛道,大菩提道就是菩薩道。我們要到達佛的境界,要走過佛道之大菩提道,入這個道才能看到它的風光,所以叫做「立志見聞此經」。立志就是入這個道,在這個道上走,一邊聽佛講法,了解了,了解就是要身體力行,開始再走入人群中去。人群的苦難,發心付出,付出無所求,輕安自在,這種聽了之後,入這個道在走,這樣叫做又見、又聞,一邊走,一邊聽,聽來再身體力行,若這樣,「即得近正覺」,就是「發心欲求佛道的人就愈來心志愈堅定。

經文簡釋:
「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眼見耳聞如是妙法華經;見聞敬信解、受持者是即入道勝緣。

所以,「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這就是說,「眼見耳聞如是妙法華經」。我們眼睛看到了,耳朵也聽到了,就是《妙法蓮華經》,我們聽、看,我們心生敬信,體會了解,又發心受持,這樣就是「入道勝緣」。已經看到,開始向這條路在走,就是入佛道殊勝的因緣,行在菩薩道上是一個很殊勝的因緣,「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因有苦難的眾生,所以佛陀才會來人間,這一大事因緣,無不都是要教育我們發大心入人群中,人群需要你,所以你被需要,就要入人群去。

經文簡釋:
「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種熟故,近於佛慧。

「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會知道,這個人已經接近佛的正等正覺,就是大菩提道。這就是表示這個人的根、種都很成熟,布善種子,這顆善種子已經在我們的心地裡,開始入心地了,伸根發芽了,所以叫做「根種熟」,就是已經很成熟了。「故近於佛慧」,所以這樣已經接近佛的智慧,因為已經契佛心了,也入佛道在行了,行菩薩道,已經開始接近佛的智慧了。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

經文簡釋: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如人渴乏,欲需涼水。
*有人:喻發大心者。

這段文,佛陀再叫藥王,還是要注意聽,重要的法,佛陀會再重新呼喚當機者。來,「藥王!譬如有人」,有人已經很口渴了,在曠野的地方,一片都很乾燥,周圍那麼遠,這麼口渴要怎麼辦?現在最最需要的,就是要有清涼的水。這表示我們發大心的人,若「有人」,就是譬喻發大心的人。我們既然知道《法華經》這麼好,我已經見到了,所以我開始要發大心,發大心就要精進了。

*渴乏須水:喻未得法性功德之水,即未得無上菩提。

所以說「渴乏須水」,就覺得我很渴,我很需要這些水,我開始要求水,這譬喻「未得法性功德之水」,因為我們是凡夫,現在聽法才慢慢體會,佛法在人間就是要教育我們,讓我們了解過去的人生的懵懂無明,造很多的業力,累生世這樣在輪迴,惹來了人間的禍端,這就是佛陀不捨,所以不斷來人間。要我們能了解,很辛苦,這樣殷殷勤勤來接引我們,循循善誘。無奈,我們眾生就是鈍根,佛陀就要用很多法,滿足眾生根機所需要的法。所以,一直牽引到現在,這時候知道大乘法是慧命,我們要成長我們的慧命,需要的是大乘法。所以就如要求慧命成長的水來滋潤,所以譬喻有人渴乏須水,「喻未得法性功德之水」。

我們知道人人本具佛性,現在我們也知道了,但是要如何對我們的佛性真如,我們很透徹了解,要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與佛同等,與天地虛空為一體,我們要能回歸到這樣,還是要向前追求。所以我們的法性之水還未得到,還未發現到,所以「即未得無上菩提」。我們還未發現到我們的法性之水,法性之水,其實也是在我們的心地之中。心地風光,其實什麼都很俱全,只是我們不知方法要如何找出來。

*欲止渴必得水為要,欲求水必得其方則易,喻修道者必得佛為要,欲求佛果必得其方則易。

所以,「欲止渴必得水為要」,若要止渴,我們很口渴,唯一就是水,「欲求水必得其方則易」,想要得到水,不困難,只要你知道方法,知道方向,有水的方向在哪裡,只要你知道,要得到水不困難。譬喻「修道者必得佛為要」,修道的人,我們要了解佛法,「道者,路也」,我們持經,就要好好修路。修路,叫做修道。我們於經,要得到這部經裡面的道理,我們要好好修道。道就是路,路,我們就是要走。所以譬喻「修道者必得佛為要」,佛道,最重要的方向,就是他的祕密之藏。佛陀的本懷,已經隱藏著在他的內心四十多年了,佛陀現在坦開他的心胸,將這個真實法說出來,我們就要用心去信解受持,這就是佛的祕要之藏。我們現在是向著祕要之藏在追求。所以,「欲求佛果必得其方則易」。我們若要這樣能與佛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佛平等,沒有差別,唯有你了解這個方法,了解開路的方向,若這樣就不困難。

經文簡釋:
「於彼高原穿鑿求之」;於佛境上尋求理味,如向高原鑿井求水。

所以譬喻在高原要鑿井求水一樣,佛境界的至上,尋求那個道理。那個理的味道,向你說道理,道理不只是無形無體,又沒有什麼能讓你聞得到的。法,聞法香,法的香味,我們還未真正聞到。這就要用深心信解那一念心,所以「尋求理味」,那就是法味,「如向高原鑿井求水」,這就如在山上要鑿井求水。

*高原:喻佛法中之一乘境。
*高原穿水,不善求水。喻不聞是經,不善行菩薩道。

所以,「高原,喻佛法中之一乘境」。一乘,那是至高無上,所以,在高原要鑽出水來,「高原穿水,不善求水」。在高原的地方,光是想要求,若是不了解,不了解高原也有高原的水脈,山有山的水脈,我們若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方法,若這樣,想要在那個地方求水也難啊!就像有善男子、善女人要求菩薩道,但是還未入這個經典之中,儘管他想要求菩薩道,但是他還沒真正體會到菩薩道的精髓,同樣的道理。「喻不聞是經,不善行菩薩道」。若沒有聽這部經,我們就無法真正透澈了解那個方向。因為這部經是眾經之王,過去四十幾年間,佛陀這樣一路說來的法,哪怕是「阿含」、「方等」、「般若」,說空談有,大家都有聽到,但是那個真空妙有的方法,我們還不很清楚。來到《法華經》,就是將「空」、「有」會合起來,「般若」的真空,「阿含」的妙有,要如何將它會合起來。「阿含」是說「有」,「般若」是說「空」,所以,空、有之間,要如何將它淬鍊出來,那就是完全的「真空妙有」。

*眾生具足煩惱為高原。高原求水者,修菩薩道而求佛,不得其要。

所以,「眾生具足煩惱為高原」。眾生的煩惱,在如那個高原裡。「高原求水者」,在高原要求水,如你帶著煩惱想要成佛,哪有可能!帶著煩惱要了解你的真如本性,哪有可能!就是煩惱將你覆蓋住,你才無法見到你的真如本性。你帶著煩惱,要能得到真如本性,哪有可能。所以說「高原求水者,修菩薩道而求佛,不得其要」。帶著煩惱在修菩薩道,要求得成佛,這不得其要,就不知方法。這個方法,道理,這條道的理,理的味,法的味,法香,那個理的味道,我們還未聞到,還未見到。

經文簡釋:
「猶見乾土,知水尚遠」;乾土喻於方便漸教、乾慧之地,乾有其慧,未得理水,初心菩薩遊於理外,云如見乾土。

所以,「猶見乾土,知水尚遠」。還是在那個地方,帶煩惱在高原要鑿井,還是同樣看到乾土。「乾土」就是譬喻「方便漸教」,就是在「阿含」的時代漸漸引導我們;「乾慧之地」,只是讓我們入乾慧,在「阿含」、「方等」這當中,只是入「乾慧地」。其中三乘共十地之初地就是「乾慧地」。所以乾有其慧,有智慧,但是還「未得理水」,慧還是乾的,沒有水。就如我們的種子,種子放在乾土上,沒有理的水,這顆種子在乾土上,它要如何伸根下去呢?不可能。所以還是帶煩惱在那個地方求佛法,還有煩惱,要到佛的境界就是困難。

「乾有其慧,未得理水」,這就是「初心菩薩遊於理外」,只是在理的外面這樣轉而已。光是說聽經,「我聽得很歡喜」,但是又一會兒,看見什麼事情不順眼,或者是聽到什麼事情,煩惱,不順意,煩惱又起。雖然剛剛才聽經而已,現在我滿心煩惱。這就是在理外遊,遊在道理的外面,無法進入道理的中心來。所以這樣叫做「如見乾土」。道理,「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知道、知道,慢慢來」,這都是遊,轉在道理的外面。

*穿鑿猶見乾土,喻仍滯二乘雖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乾慧。又如事觀,未得理水,亦名乾慧。

所以,「穿鑿猶見乾土」,所以譬喻「仍滯二乘」。像是二乘,小乘、中乘,他只是在「四諦」、「十二因緣」法,他無法再晉升六度萬行,所以他還是停滯在二乘。所以「雖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乾慧」。「又如事觀」,從事來看,但是「未得理水」,這名叫做「乾慧」。聽來好像樣樣都知道,對這件事情,佛陀說的,我了解。所以,二乘修行者,知道這種六道輪迴苦不堪,人生種種的苦難無常等等,這些道理,我都知道,這在人間都看到了。

佛陀在說的六道輪迴,我們也相信,但是,要我們六度萬行,進入人群中去,我們還要做很大的考慮,恐怕自己的力量不夠,會被眾生引走。這就是沒有入人群,還未入那個理的中心,人群就是道理的中心,因為人群中多煩惱無明,造業就是在人群中造,解鈴者、繫鈴人(「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們要知道如何叫做覺悟,就要在人群中去了解人群是如何在起煩惱,如何在造無明,如何在造業,惹災禍。

災禍發生要怎麼辦?還是茫茫然,這就是叫做眾生。但是,有的人害怕,就停止。佛陀就說:「不要怕,這就是你要去了解,走入人群去。」所以,我們要用心體會佛陀,他將法保護在內心四十多年,就是怕人聽了不敢,不敢入這個中心,入濁群眾生中去試煉自己,所以他一直沒有未提出。希望大家用心體會,體會佛陀的用心良苦。這麼多人間的道理,無不都是要脫掉無明,才有辦法見到真如、清淨無染的本性。這就要看我們是不是有時時多用心。

***********************************************************

【註一】[信解]:(術語)聞佛之說法初信之,後解之,謂之信解。又鈍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謂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見,解者破無明。法華經序品曰:「種種信解,種種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為信,終稱為解。又鈍根為信,利根為解。」同七曰:「
信破邪見,解破無明。」【又】七賢之第三。(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二】[乾慧地]:(術語)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其智慧乾燥而未淳熟,故云乾慧。大乘義章十四曰:「雖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乾慧。又此事觀,未得理水,亦名乾慧。(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三乘共十地]
(名數)是智度論七十八所說,聲緣菩三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
一、乾慧地,此為外凡之位,與藏教五停心別總念處總相念處三賢之位相當。乾者乾燥之義也。此位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乾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潤之,故云乾慧。
二、性地,此為內凡之位,藏教之四善根也。此位伏見思之惑,朦朧望見法性之空理,故曰性地。
三、八人地。人者忍也,見道之苦法智忍等八忍謂之八忍地。即見道十五心之位也。見道十五雖為八忍七智,然今就決定因道之邊,但取八忍而名之也。
四、見地,為第十六心之道類智,藏教預流果之位也。於此位斷三界之見惑。得見上下八諦之理,故云見地。
五、薄地,為欲界修惑九品中斷前六品之位,藏教之一來果也。欲界九品惑中僅餘後三品,故云薄地。六、離欲地,為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之位,即藏教之不還果也。
七、已辨地,為斷盡三界見思惑之位,藏教之阿羅漢果也。是於斷惑一道為所作已辨之位,故云已辨地。
八、支佛地,此為緣覺之位,斷三界見思二惑上,更侵害其二惑之習氣,入於空觀也。侵非斷,斷者如燒炭成灰,更吹其灰而散盡之也。此為第十佛地之事。今於緣覺之習氣,猶如燒炭,為灰而止,故曰侵。緣覺由初地至此而入證,緣覺之梵語為辟支佛,故云支佛地。
九、菩薩地,是菩薩三無數劫六度萬行之修行地也。
十、佛地,是為菩薩之最後身,斷餘殘習氣,於七寶樹下以天衣為座,成就乃至入寂之位也。但此就通教之佛而言,若藏教之佛,則於菩提樹下以吉祥草為座而成道也。

【註三】上人解「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選用以下兩種版本,原述詮釋略有不同。

《法華經教釋》此釋見聞此經得近正覺。有人,喻發大心者。渴乏須水,喻未得法性功德之水,即未得無上菩提。高原,喻佛法中之一乘境。穿鑿猶見乾土,喻仍滯二乘。

《法華經大成》高原穿水。不善求水也。喻不聞是經。不善行菩薩道。濕土至泥。善求水也。喻聞是經乃善行菩薩道。欲止渴必得水為要。欲求水必得其方則易。喻修道者必得佛為要。欲求佛果必得其方則易。此經是修道之要。成佛之法也。眾生具足煩惱為高原。高原求水者。修菩薩道而求佛。不得其要也。乾土施功不已者。從乾慧地。由漸而進也。
九、菩薩地,是菩薩三無數劫六度萬行之修行地也。
十、佛地,是為菩薩之最後身,斷餘殘習氣,於七寶樹下以天衣為座,成就乃至入寂之位也。但此就通教之佛而言,若藏教之佛,則於菩提樹下以吉祥草為座而成道也。

【註三】上人解「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選用以下兩種版本,原述詮釋略有不同。

《法華經教釋》此釋見聞此經得近正覺。有人,喻發大心者。渴乏須水,喻未得法性功德之水,即未得無上菩提。高原,喻佛法中之一乘境。穿鑿猶見乾土,喻仍滯二乘。

《法華經大成》高原穿水。不善求水也。喻不聞是經。不善行菩薩道。濕土至泥。善求水也。喻聞是經乃善行菩薩道。欲止渴必得水為要。欲求水必得其方則易。喻修道者必得佛為要。欲求佛果必得其方則易。此經是修道之要。成佛之法也。眾生具足煩惱為高原。高原求水者。修菩薩道而求佛。不得其要也。乾土施功不已者。從乾慧地。由漸而進也。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