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7月27日】冥契因緣 默然念記

Community:
Branch:

「小果不為見思所惱心得自在,既聞三周說法又見授諸子記,自心生歡喜未有唯念得授記,自心冥契因緣但內默然念記。」
 
  記得昨天我們說過了三周說法,佛陀為弟子觀機逗教,不論什麼樣的根機,佛陀只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人人能夠成佛,希望人人能夠了解本具佛性。不論你的根機是小根小智,或者是大根大智,佛陀都期待大、中、小根機都能體會真如本性,希望人人前後布種子,前後成為大樹菩提林,這是佛陀的心願啊!所以不斷地等待,用很長久的時間方便教育,觀機逗教,四十多年了,希望人人能夠來一個總了解。用大根機的人現前,能夠讓小根機的人體會、了解,這是佛陀教育的次序。四十多年,其實能夠了解佛意的人也不少,只是內心知道,但還是在聲聞的生活中,與大家共同生活,就像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一樣,僧團中也有好幾位。
 
  佛陀有時候用小乘法讓大家知道,人生苦難偏多,接近佛的弟子時時要覺醒,在生活中就要知道苦的由來,自己要好好地體會、預防,在生活中知「苦」、知「集」,這才要好好用功。世間事多,煩惱無量,一不小心,若是集來了種種的苦因,那必定就是受苦報。要讓大家了解,就要趕緊在生活中念念不忘「滅」,滅諸煩惱。要讓大家互相提醒,提醒要修行於「道」,這條路必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警惕。雖然人人知道菩提大直道,但是,「四諦法」離不開生活,也就是去除煩惱,不能離開「四諦法」,所以,「四諦法」就是要讓我們將所有塵沙無明、煩惱、惑等等完全去除,最根本的法,所以要用很長久的時間。
 
  甚至在生活中,甚至即使你聽懂了,了解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要走入菩提道;儘管知道,生活卻也還是在僧團中,不離日常生活的道,不離日常念念要滅的煩惱,不離警惕苦集,一不小心會集來無明煩惱,要時時提高警覺,畏懼再來受苦,這種就是在修行的生活中,人人不能有一絲一毫放棄。所以佛陀他這樣辛辛苦苦帶我們,兩千多年了,這個法一直流傳到現在,要成佛,你一定要修行,一定要清淨你的煩惱無明,清淨煩惱無明一定就是在生活中,這是修小果。看起來好像在修小果,對啊!初出家,剛來的人,以及很資深,跟隨佛修行的人,全部都是在僧團裡面,僧團要有這樣的規矩,這是生活的基礎。看起來通通都是小果,在僧團裡。「不為見思所惱」。資深的人同樣修行,但是他就沒有被煩惱所礙到,都沒有,這就是修行者應該要有的。
 
  就像是舍利弗以及目犍連,這兩位是同參好友,「你度的弟子,我也要關心,我度的弟子,你也要關心」,彼此關心。有一天,目犍連尊者以及舍利弗在修行的環境中,在那道場裡,閒來無事的時候,開始互相談法。舍利弗就問,關心目犍連尊者,就對他說:「你最近度兩位弟子來修行,這兩位弟子修行的過程怎樣?你用什麼方法來教導他們?」目犍連尊者向舍利弗這樣說:「這兩位弟子雖然很殷勤精進,不知道為什麼,看他們不得其門而入。他們修行也有一段時間了,看他們好像沒有什麼心得,沒有什麼證悟的樣子。」舍利弗就關心地問:「你用什麼法讓他們修?」目犍連回答:「我對一位教他數息觀,另外一位,教他不淨觀。但是,這兩個人雖然都很認真,對法好像還沒有體會到。」舍利弗就問他:「這兩位平時是做什麼事的?」目犍連回答說:「一個過去是打鐵師傅,另外一個就是替人洗衣服,在河邊替人洗衣的師傅。」
 
  舍利弗就問目犍連:「若是這樣,這位打鐵的,你用什麼方法讓他修行?」他就說:「我教他不淨觀,洗衣的人,我教他數息觀。」舍利弗聽了之後,就向目犍連尊者說:「這兩個人,你用的法都很好,但是用錯人了。若是打鐵的人,你讓他用數息觀。」目犍連尊者就問:「怎麼說?」舍利弗就說:「他在打鐵,鐵就要用火烤,這個火就要常常灌風,火才會熾盛起來,所以風箱要拉風。」從前打鐵不是用扇子搧風,要用一個罐子(風箱),灌風進去,這樣叫做拉,拉出來再推進去。舍利弗就說:「因為他的功夫需要一直要將風灌進去、拖出來,再灌進去,讓火,讓它旺,旺盛起來。你若用數息觀給他,教他說拖出來一數,進去、拖出來二數,這樣讓他一直一到十、一到十,讓他專心來算那個數字,這樣他的心就會專注在這個地方。
 
  若是洗衣服的人,衣服拿來時都是很骯髒的,這麼骯髒的衣服,污穢啊!在河邊在洗,要去除那些骯髒、污垢,那就要用心這樣搓,專心要讓它很乾淨,將這個骯髒的東西,讓它經過洗了以後,將它晾在太陽下曬,收起來的時候,這麼的乾淨。這功夫你若傳給他,知道我們的心和那片布,那件衣服一樣,就是這樣沾到那麼多骯髒,必定要經過水洗、太陽曬,就是回歸清淨的一塊布。你讓他了解這個道理,讓他洗衣服專心,面對著河水,手拿著骯髒的衣服,專心不淨觀,這個不乾淨,要去除不乾淨這個念頭,讓他專心。
 
  說完了,目犍連尊者歡喜接受,趕緊為兩個弟子將所修的法對換過來,這兩個弟子如魚得水,很歡喜。一個這樣專心在打鐵,將那專心數息,算那個呼吸出去一個,吸進來一個,就如在拉那風箱一樣。這呼吸出去、進來,就如在灌風,那個鐵經過火烤過之後再來打,打造那個已經變形的鐵,能將它修到變很利、很精的器具。這道理了解了,就這樣數息,算這個氣息,他就用這個方法坐下來,專心算。我呼出去、吸進來一數,呼出去、吸進來二數,這樣一直到十,再恢復回來一到十,專心數息觀。這樣他的心得輕安自在,去除煩惱了,沒有雜念了。
 
  同樣的道理,「不淨觀」,那位洗衣服的師傅也是這樣,用這種洗衣服的道理,就是用在生活中,知道人身,這個身體就是不乾淨。從身內的不乾淨的觀念,及我們的身體所製造的污濁,貪在口欲,吃進來消化變成了糞便,而且身體骯髒,流汗等等,又在身外所看到的東西,新的東西變成了垃圾腐爛掉的。人身死了之後,還不是一樣腐爛掉呢?剩下一堆的白骨頭。那個白骨頭原來在我現在的身體裡面,人生有什麼好計較?不用計較。沒有煩惱,去除煩惱,心得自在。這是佛陀僧團中,這些大弟子同樣度新發意,發心來修行的人,他們同樣用這方法來教導他們。教導對了,這些小根機的人受這個法去除心中煩惱,了解苦、集、滅、道的道理,同時慢慢到了了解天地萬物無常「十二因緣觀」,這就是在僧團的裡面互相教育,生活是這樣過。
 
  若能知道「既聞三周說法」,佛陀在法華會上也已經開始,在〈方便品〉與〈譬喻品〉讓大家清楚,佛陀對舍利弗他開始了解,那是上根機的人,就是第一周的說法。在〈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等等,四位中根機的弟子也了解了。現在從〈五百弟子受記品〉,從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開始能帶著這麼多人,要讓這五百人體會、了解,得佛授記,那就要有一位大根機者,佛陀要讓這五百人都能體會,他就要特別讚歎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過去如何修,多久的時間、多大的空間、多少的人間,這樣不間斷的修行度眾生。要讓更多人好好聽、好好了解、好好用心發願,向彌多羅尼子看齊。這是為下根機,小根機的人所說,借大根機人的修行法,讓他們更了解。
 
  所以讓這些小根機的人在這第三周的說法,看到前面四位被授記了,看到更前面舍利弗第一位被受記。要啟發人人有這分好樂,能求大的心,棄小求大,就要讓人人都有這個心念,所以他舉出了這麼多,讓大家向未來能成佛有信心,但是要發大心,要耐心,心要耐得久,要發大心。這用彌多羅尼子來為榜樣、來教育,讓大家看到別人受記,自己相信自己有…有朝一日同樣也能成佛,也能得佛授記。所以「自心生歡喜未曾有」。每一個人知道自己將來也能成佛,所以每一個人心生歡喜得未曾有。過去不曾這麼高興過,因為過去對自己沒有信心,現在對自己有信心了,所以歡喜了。內心「唯念得授記」,就只是一心一念向著將來能得授記的方向,他專心。「自心冥契因緣」,自己知道,對自己若這樣好好修。「冥契」就是我知道了,道理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我都了解了,一切都在因緣中,你發好因,種好因、得好果,結好緣,就得好報,這是一定道理的規則。
 
  所以,「但內默然念記」。這些人現在內心都知道了,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默然念記」,會放在心裡,都了解了。這是三周說法。佛陀一直在讚歎富樓那,是因為這五百個,也到應該要得授記的時候了,富樓那他隱大顯小,是為了要契合佛陀將要對下根機的人,開始授未來長遠劫的記,這五百弟子將來要受記。所以富樓那與佛陀的心是那麼的契合,難怪佛陀這麼的讚歎富樓那。來,我們看前面的文,
 
經文:「富樓那比丘,功德悉成滿,當得斯淨土,賢聖眾甚多,如是無量事,我今但略說。」
 
  富樓那他過去就是這樣,有這麼多的功德累積,所以他能得到這樣的淨土。將來在他的國土人人都是菩薩,人人都是緣覺,人人都是聲聞,很多都是為法說話,開口無不是法,開口無不是互相勉勵。就像舍利弗、目犍連,有時間就互相關心一下,「你的弟子、我的弟子修行的方法」,與這一樣。但是未來富樓那的弟子中更多發大心、立大願的人。來,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現在這個場中,其實應該是差不多五百人,有的人都分散出去外面,但是文裡面寫「千二百人」,那就是佛的常隨眾。這五百人既得授記,將來大家聽到應該也會一樣,也會在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時間,同樣能得佛授記。因為有的在外面,有的在裡面,但是這一品是〈五百弟子受記品〉,所以應該是五百人在座。但是受記之後的將來,大家知道了消息,大家歡喜就有這樣的期待。這是「千二百」,是經典常常提出的數字。
 
*「阿羅漢」:謂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
 
  阿羅漢,這千二百阿羅漢。阿羅漢,那就是「謂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他自己本身已經諸漏已盡,這樣才能叫做得羅漢果,已經得羅漢的果位了。得羅漢的果位,必定諸漏已盡,就是煩惱已經盡了,具足戒、定、慧。戒、定、慧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日常生活戒、定、慧,自然就沒有煩惱,所以說「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像這樣「出現世間,開示四諦」。在僧團裡面這些漏盡,尤其是戒定慧、聞思修具足的人,他們能到人群中,去向大家開示說人間是苦,苦從集來,人人要好好滅掉這個苦的根源,你要好好修行。這是這些僧團,已經得阿羅漢的人應該要入人群中去。
 
  「令諸眾生脫離生死」,要去使令一切眾生能脫離生死,不是做自了漢。羅漢就是都要獨善其身,現在佛陀要為大家授記,是要叫大家發大心才能成佛,你若不發大心、行菩薩道,你永遠都不能成佛。所以這些漏盡的阿羅漢了解佛法,要趕緊走入人群去,使令這些眾生聞法脫離生死,用種種方法「無量義」,去利益安樂眾生。眾生在生活中苦不堪,要讓眾生有一個未來能解脫的心得,安住大家的心,這是修行者應該要有的責任。所以「是為眾生之師範」,凡是出家的人,應該要做為社會人群的師範,老師、模範。
 
*「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能入無量諸大三昧,遊戲神通,無有障礙,是名心自在。
 
  佛陀開始一步步一直很明顯,要人人開始發大心。羅漢既然去除煩惱,走入菩薩道,菩薩,就是智慧方便。到了菩薩的程度,他就要運用佛的智慧,知道要如何入人群,人群種種、種種的煩惱,菩薩就要用種種無量的方便法度眾生。所以說有多少的煩惱無明,就要有多少的方法去對治調伏。要去幫助別人,也要先調伏自己,所以自他要好好調伏。「能入無量諸大三昧」。菩薩已經不只漏盡,要入人群中,看人群的苦難也是一個道糧,所以不受人群污染,還是安然自在,這就是調伏自己。在入人群中是我們的道場,在人群中來調伏我們的心,人群多數都是煩惱,我要用種種方便付出,但是沒有影響到我的心,這樣叫做調伏自心。
 
  在人群中要好好調伏自己的心,「能入無量諸大三昧」,心自己要定下來,三昧就是正知見,念都是正,心不受影響。只是用著「遊戲神通」,遊戲人間,入人群中方便,但是一切都是假幻,一切都是虛的、是假的,入人群中被人罵、被人誹謗等等,為什麼要認真呢?放下吧!這些事情本來就是虛一場,夢一場,空幻,我們就像在遊戲,像在夢中,如露水一樣,一切全部皆空的道理我們很清楚,沒有障礙,不受到眾生種種無明煩惱影響我們的道心,這就是菩薩。所以,道心不受眾生障礙,為眾生做大乘事業,但是不讓眾生影響我們的心,這名就叫做心自在,心得自在。煩惱去除,但是心得自在,這是「千二百阿羅漢」,大家了解。五百阿羅漢將得記了,其他的人也同等了解了,要趕緊發大心,心得自在。入人群中不必怕,要學菩薩道,心得自在。
 
經文簡釋: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千二百人皆證無學,已得小果,煩惱已盡,不為見思所惱,名自在者。
 
  所以「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已經都沒有煩惱了。「千二百人皆證無學」,已經無學了,佛該說的法也都已經說了,方法都讓你們了解,如何去除煩惱全都了解了,已經到無學的境界。所以「已得小果」,小果就是羅漢。「煩惱已盡」,所有的煩惱都去除。「不為見思所惱」。入人群中,看到我們也不起煩惱,聽到我們也不起煩惱,就是心感覺到也沒有煩惱,所以「不為見思所惱」。已經看徹人生,了解道理,所證的已經完全了解,佛該教的都教了,所以「皆證無學」,已經到無學的境地,這樣心得自在。
 
經文簡釋:「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
 
  這些人「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我們大家很歡喜,五百人得授記,我們千二百人就包含五百人應該都能受記,因為都是常隨在佛的身邊,他們所了解的法,我所了解的法都是同樣,所以同樣見人得記我也能隨喜,因為我也是同樣的心境,他們的受記、我的受記,應該平齊,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有分,所以心得歡喜。那就是「我等歡喜得未曾有」,看他們受記,我們也都歡喜,得未曾有。
 
*心作是念:我等眾人,得聞富樓那受記成佛,自亦有分,所以歡喜,歎未曾有。
 
*作是念:心領悟而未能言,但默然念記。若論冥契因緣,不減空生,諦信作佛,不愧身子等,
 
  「心作是念:我等眾人,得聞富樓那受記成佛,自亦有分,所以歡喜,歎未曾有」。前面佛陀已經為富樓那授記完了,大家已經很歡喜了,尤其所得到的國土是這麼清淨,所要教的人,人人都是上根器的人,這樣的國土安然自在。所以「作是念」,意思就是說,「心領悟而未能言,但默然念記」。我們已經都知道,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大家都了解,記在心裡,同樣與富樓那看齊,富樓那做得到,我們大家也做得到,因為富樓那本具佛性,我們大家也是本具佛性。所以這就是知道在內心,沒有說出來。
 
  所以「若論冥契因緣」,「冥契」就是放在心裡了解了,我內心都了解因緣果報,因緣觀都很透徹。「不減空生」,我們大家不只要向富樓那看齊,也要向須菩提看齊。「空生」就是須菩提,須菩提解空第一。我們不只是要向富樓那看齊,也要向須菩提看齊,絕對相信。因為他們在闡述完〈信解品〉之後,在〈授記品〉)讓佛授記了,所以說「諦信作佛」,已經入諦理,我相信我們大家都能成佛。「不愧身子等」,我們與舍利弗來比,我也一樣,舍利弗稱為智慧第一,其實我問心無愧,我現在所聽到的,佛所說的法,我也能與身子來對等,差不多。
 
*但彼等才高智廣,出口成章,敢以當面馳詞,此等或內修有餘,而外辯才不足,有難於所言,故默申心願。
 
  所以說,這就是與富樓那也好,與須菩提也好,與舍利弗也好,智慧第一(舍利弗),解空第一(須菩提)或者是說法第一(富樓那),對這些人其實我們已經都默默領悟,我們都了解了,了解的範圍差不多。但是,雖然歡喜,雖然與他們比起來差不多,但是「彼等」雖然是「才高智廣,出口成章」。平時與人說話能夠出口成章,「敢以當面馳詞」,就是很快就回答。人家他是舍利弗,人家他是富樓那,人家他是須菩提,但是這些人,剛剛說他們很歡喜,與他們差不多,這些人,「此等」。「彼等」,就是舍利弗、富樓那、須菩提等十大弟子,彼等,他們能「才高智廣,出口成章,敢以當面馳詞」。「馳詞」就是很快就回答,辯才無礙。但是此等呢?現在這些人,他就是「或者內修有餘,而外辯才不足」,道理知道是知道,我被人問難,我不敢應對。我想這樣的人很多,我知道,但是我不敢應對。
 
  聽到「無明網」,我不敢對人說,我不敢去面對。這種無明滿天飛,但是沒人敢去澄清,這就是「內修有餘,外辯不足」。所以「有難於所言,故默申心願」。我知道,但是我沒辦法表達出來,我樣樣都知道,只是無法好表達出來,所以叫做默然。大家都願意了解,但是還沒到馳辯,很快就辯才無礙來應對,還沒辦法。這就是千二百人,多數的人都還是這樣。
 
經文簡釋:「若世尊各見授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若蒙世尊各見我等深心本願,亦為授記如前諸弟子者,豈不令人快樂。
 
*「不亦快乎」:謂佛言千二百作佛,今何不見授記耶,設得授記,則快然自足矣。又我等同疑,彼既授記,我等亦當記。
 
  「若世尊各見授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假使佛陀開始若能向大家授記,世尊啊,大家都能得記了,「我等深心本願,亦為受記如前諸弟子者」。我們的內心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像舍利弗、像須菩提、像摩訶迦葉、迦旃延、目犍連,還有富樓那等,我們大家很期待,就是有朝一日也是一樣,能這樣受記。若能這樣,不就是很快樂嗎?這就是說,「佛言千二百作佛,今何不見授記耶?」在佛陀身旁千二百常隨眾將來能作佛。五百受記,其實千二百,豈是千二百,其實人人本具佛性,只要好好修行,豈止千二百,人人都是未來佛。所以絕對能受記,現在還沒到,但是大家心很掛念。
 
  「設得授記,則快然自足矣」。大家都很歡喜,我們大家都是很歡喜。「又我等同疑,彼既受記,我等亦當記」。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得到這個時候佛陀為我們授記,這就是大家等待,又歡喜,也是對自己有一點點的懷疑:佛陀,這個時候我有資格得授記嗎?就是這種的等待,也期待自己應該能得記。對啊,我們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我們現在好好修行,了解在人間生命中的價值,如何去為人群付出,不受人群煩惱無明污染,保持我們清淨心,久來,總是同樣能成佛,也能遇佛出世,當面為我們授記,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