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08日】靜思惟修 入淨菩提

Community:
Branch:

「入禪思門思惟觀眾生機,入智慧門以智慧照了義理,入總持門諸惡不生持善法,入辯才門一切法辯說無礙。」
 
用心啊!大家要用心好好思考,《法華經》從〈序品〉,一路這樣說來,到〈化城喻品〉了,〈化城喻品〉也結束了,我們現在,正是要好好深思的時刻。
 
佛陀說法,前後次序,很用心向我們叮嚀交代,讓我們很清楚佛法的起頭,所以從「四諦」法,而「十二因緣」法,而到「六度萬行」。從「阿含」而「方等」,而到「般若」,一直轉入到「法華」。「法華」、「華嚴」,「華嚴」是佛陀的心地風光,「法華」就是從「阿含」、「方等」、「般若」,轉入於「法華」。
 
花就是果,來向我們譬喻,這個果也是花的開頭,花與果是同時(意指蓮花是花果並生)。所以蓮花,《蓮華經》來譬喻,回歸到如來的本性。就是用這樣一段一段,來誘引我們,來引導我們,讓我們從懵懂的心,看到一道曙光,知道路要這樣走。但是,我們自己的心門沒打開,只是窄窄的門,這道光能透進來的,只是一條線而已。我們看太陽出來時,我們的門若關著,你開得多寬,太陽就從多寬的門縫照進來,開得更寬一點,它就再照更寬的日光進來,再開啟大門,室內,自然就光亮起來。
 
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好好地,「禪思門」我們要入這個法門來。「禪」,就是正思惟,好好地想,我們的思想、觀念,不要偏差,我們要正知、正見、正思惟,這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已經法,從〈序品〉開始,從〈序品〉開始,<序品>之前,(講)《無量義經》,《無量義經》的法,就已經很豐富了,世間法與佛法,佛法要入世間法,中間的菩薩法;菩薩法在佛法、世間法之間。你若是每天每天,讀誦《無量義經》,就要好好細思惟,好好地用正確的心思,來看這部《無量義經》,其實,佛已經為我們指導,回歸我們真如本性的道路。
 
不過,我們還是沒有去注意,這部經對修行者的重要性,所以佛陀還要再次,更詳細地向大家分析,從人人本具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開始要向大家分析。人人都有,卻是大家不了解,佛放光現瑞,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序品〉就是,要讓我們入「法華」的門徑,這道門一開,讓我們懂得,將我們心門再打開,再開、再開,這是要我們入「法華」的境界,就要先入「禪思門」,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惟要正確。
 
思惟若正確,靜思惟,才有辦法觀眾生機。我們自己的思考、思想正確,我們才有辦法自覺,想要覺他。自覺、覺他,才能覺行圓滿,我們必定要「靜思惟修」。我們平時,「禪」就是叫做「思惟修」,人人應該要有的,每天要好好地思惟修行,我們才有辦法,從我們的觀感、見解,來看一切眾生。眾生的根機需要如何來接引?需要如何來度化?
 
除了眾生的根機,要看時機。我們現在,佛法在這個時代裡,我們引導眾生,為這個時代的人類如何去付出,行菩薩道?所以要「靜思惟觀眾生機」,這要看我們的思想。
 
要再入「智慧門」。智慧,是修行的目標,我們累生累世就是這樣懵懂,所以無明複製,讓我們造作很多的業,那就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智慧。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智慧,偏偏我們用無明把它遮蓋起來。我們已經從《無量義經》,再進入了《法華經》來了,〈序品〉開始,一直一路過來,到〈化城(喻品)〉,我們應該差不多都能夠都 了解了,知道人人本來具有,我們的清淨真如本性。
 
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我們就已經知道了,經過了大通智勝佛,經過了十六王子,累生累劫,累世一直到現在,釋迦佛的法傳到現在,正是我們在這個時代裡,所最需要的時候。我們的智慧門要開,我們要好好地將佛法這道光…,因為佛在〈序品〉裡,講《無量義經》結束之後,他現瑞相的光明,眉間白毫相光,這智慧之光,已經這樣顯耀出來了。我們應該要知道,行菩薩道,那就是要現出我們的智慧光明,智慧光明就能照了義理,就是佛法的真諦。不論是小乘,對小根機用小法逗教。中乘,中根機,我們要用中乘的教理來引導。大乘、大根機,用大法,一點即通,智慧明了,發大心、立弘誓,發「四無量心」,入人群中去,這都是智慧。多大的智慧,我們就開多大的路,這樣修行。
 
智慧能夠照了義理,那就入「總持門」。「總持門」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所有的法,我們都要了解。眾生芸芸,多數都是起心動念,無明不斷,煩惱複製,控制不住,那就是造惡業。我們若能入總持門,善惡法很清楚。善法,我們要及時把握;惡法,我們要及時停止。所以,諸惡不生,但是善法要趕緊增長,這叫做「總持門」,「總一切法,持一切善」。這我們都常常在背。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令惡不生,令惡速斷,令善生,令善生長,也是這樣教化過來的。應該我們在人間這個大時代,要需明大是非。對的,就是對,我們要把握,及時做就對了;不對的,我們要趕緊遠離,不要是非分不清,就很容易受污染,所以我們要好好,守持「總持門」。我們要入「總持門」來,才能夠善惡分明,諸惡不生,持善法。
 
若對這些法都了解之後,我們就「入辯才門」,我們能得「四無礙」辯才,那就是「四無礙智」。我們對法、對義理、對說法,很歡喜,這都是叫做「四無礙智」,我們「一切法辯說無礙」。因為現在的眾生,知識都說很高,所知的事情很多,但是成為所知障,「聰明反被聰明誤」,現在這樣的人很多,所以我們要用很清楚,靜思惟來觀現在眾生的根機,現在時代的人的教育、人心觀念,我們都要用很清楚的思惟,來面對芸芸眾生,也要用智慧。智慧,道理若都很清楚印入我們的心,自然世間法、佛法會合起來,菩薩法我們會很清楚,就不再受無明眾生煩惱,困擾我們的心。這要很用心去體會,才有辦法真正,「總一切法,持一切善」。
 
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都完全了知,真正了解了,又很清楚地知道,不只是知道,人人還要有共識,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去做;不只是知道如何做的方法,我們還要身體力行投入。所以說,不是合心而已,我們還要協力,這種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這就是應用在現在這個大團體,菩薩法之中,大家都要用到的。自然我們就能,人與人之間互相勉勵,持一切善,斷一切惡,我們就能互相勉勵了,人、事、物,見解多了,一切法的辯才就無礙了,這是很自然的。所以希望大家要很用心,記得,我們要入禪思門,入智慧門,入總持門,入辯才門。我們要有靜思惟,才能夠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善惡法如何分清楚;善惡法分得清楚,才能一切法辯才無礙。這都是我們要很用心,合和互協,這就是這大團體的要門,很重要之門。希望大家要用心。
 
所以,「靜思惟修」,就是要「諸善及時把握,濟貧救困」,這對我們很重要,這是「靜思惟修」。
 
靜思惟修:
諸善及時把握
濟貧救困
感恩人間
即是菩薩修善增福
因緣道場
入智慧門:
善解人間苦集滅
入淨菩提
 
修行不只是在那裡坐禪,這樣叫做修行,不是。我們要好好思惟,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做對的事情就是智慧,這就是要,「諸善及時把握」,做就對了。人生苦難偏多,不離開貧窮、困苦,沒有離開人間無常,災難偏多,當他們受災難、有困苦時,如何去解困,解,去解圍,他的困難?我們就是要及時。
 
還有,感恩,不只是付出我們要及時,我們還要感恩,因為「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道場」。我們能夠來人間,我們要很珍惜,珍惜我們這個人身,珍惜在我們人與人之間,這叫做人間。因為我們與人與人之間,就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的道場。要不然,你要到哪裡去行菩薩道呢?就是在人間——人與人之間。
 
你要如何修養?就是在人間。人間有很多無明,很纏、很麻煩的人,我們要如何面對這種,無明、惑的人,我們就要發揮我們的智慧,發揮我們的愛,如何去開導他,去接引他。行菩薩道,就是在人間,所以我們要感恩,感恩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的道場。我們要成佛,我們若不在人間,要如何能修行?沒有修行,要如何能夠成佛呢?
 
再者,你要「入智慧門」。智慧,我們時日已過,生命一直過去、一直減少,我們在人間裡,每天有機會,善解人間的苦、集、滅,我們才懂得修行,若沒有人間這麼多的苦難,若沒有人間,人與人相處,有很多的煩惱,我們怎麼會知道人間是苦呢?我們若知道人間是「苦」,我們也知道,在佛法中,佛陀為我們清楚解釋,種種的因緣「集」會起來,所以我們才會這樣由不得自己,生生世世。
 
我們了解了,我們決心要「滅」苦,就要修行於「道」,這樣我們「入淨菩提」,這就是我們要感恩。所以,在這人群中,我們懂得善思惟,我們懂得入智慧門;有善思惟修,我們懂得入智慧門來,我們時時都要感恩在人群中。
 
所以,佛在講《法華經》,就從〈序品〉一直到〈化城喻品〉,這樣一階段,再一階段,再一階段,「周」就是一階段,一階段,一圈再一圈。就如我們說「周年」,就是一周年,或是說「周日」,又是一個星期了;四個星期就是一「周月」。同樣的道理,月又圓了,過了一「周月」,又月圓了。過了十二個月圓日,那就是一「周年」。所以,就是這樣一周一周,一階段,一階段。
 
所以,在每一階段中,佛講法都不離開四件事,(每周四事指說法、領解、述成、授記。)開始「首說法」,第一就是先說法。說法,不論深、淺,都是法。能夠領解,「次領解」,我說的法,你們聽得懂嗎?再一次,聽得懂嗎?知道嗎?了解嗎?做得到嗎?這就是這樣一次一次(解說)。
 
領解了,再「述成」,你領解之後,到什麼程度?來,再覆講一下。了解了,你做得到嗎?「我絕對做得到。」「這樣好,為你授記。」你既然這麼有信心做得到,這樣你就有資格通過了,就是「授記」,這就是四事。人與人之間,不就是這樣嗎?我對你信任,我把這個責任付託給你,等於是授記了。你絕對做得到,你絕對能盡責任,同樣的道理,這也是四事。


每周之中均具四事:
首說法
次領解
次述成
次即授記
 
「佛為三乘人,說因緣」,說所有的因緣,到〈化城喻品〉,從塵點劫前一直說過來。但是,下根機的人,還是需要佛陀為他印證,所以必須要領記,就是領一個證明。佛能夠親自為他授記,這就是一般眾生的根機。「我到底這樣我有沒有資格呢?」就是要經過考試,夠不夠資格?其實,夠不夠資格,是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身體力行,你要走過菩薩道,自然你就能到佛的境界。但是眾生還是一樣有執著,所以就有次序授記,讓大家知道,這些人修行的過程是這樣,將來他能夠成佛。
 
所以,我們後面,要再說的<五百弟子受記品>,不只是滿慈子一個人。「滿慈子」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只不過是為首的第一位,在這一品(〈五百弟子受記品〉)中,若以總數來說,就是應該要說「千二百阿羅漢受記品」;若是以授記的班首,那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佛為三乘人
說因緣已竟
下根即須領記
故有此品
此受記品
非唯滿慈一人
是及千二百人
皆同得記
若以總數言
應名千二百阿羅漢
受記品
 
〈五百弟子受記品〉,就是佛陀在授記時,這五百人都在場,佛陀在受記時,是五百人在場,剩下的七百人不在場。所以,在這五百人在場之中,(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為首,第一位。佛陀叫他的名字,因為(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又開始請法,所以,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就是滿慈子,在這一品中是被授記的第一位。所以這〈五百弟子受記品〉,接受的「受」。第六品的〈授記品〉,就是教授的「授」,意思有稍微的不同。佛陀這樣知道他可以了,就是這樣為他授記,五百位是,這些弟子,開始要請求佛陀的授記,所以,接受佛來為他授記,不只是五百,應該是千二百人,因為有些人不在場,應該五百人在場,所以這五百弟子,都是在那個當中,佛開始要授記時,就是在場的人。同樣的,你們也常常,誰不在、誰不在,所以,有在的,在場的就能在場馬上接受;若是不在的,那還是要包括在內。反正這些人,也是與這五百人的修行,是同樣的方式。
 
所以,這五百弟子都是在場的,尤其是領解講說,身上有寶珠,這五百位弟子同說。就如貧窮子譬喻,是四位共同來譬喻窮窮子。身懷寶珠(「衣珠喻」),是五百弟子共同來譬喻,所以這些人受記了。
 
若以受記之班首言
應名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受記品
而獨名為
五百弟子受記品者
以佛授記時
千二百人或不在會
五百弟子均現在會
且說領解之衣珠喻
故此品
即以五百受記名
又滿慈子一人少數
亦不取為此品之名
 
所以滿慈子,就是一個,那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些人也都是能夠受記的,其他還有很多人還不在現場。所以我們現在先說,未來的〈五百弟子受記品〉。
 
所以弟子有四眾,了解「弟子」的名稱,「四眾弟子」,對佛來說,就是通稱叫做「弟子」,不只是「比丘」對佛稱做「弟子」。
 
弟子:
為四眾對佛之通稱
非僅為比丘對佛
自稱之號
但比丘從佛出家
形同於佛
故此專以稱諸比丘
 
其實,對佛所說的「比丘」,因為他說的「五百弟子」,但是平常我們都稱為「比丘」,在座有這樣的分別,修行的出家人叫做比丘,這是從佛出家,形同於佛,與佛一樣。佛離開家庭修行,就是現出家相,所以,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都是現出家相,所以稱為「(諸)比丘」。那就是學佛(者),將來會成佛,所以,稱為「比丘」。要不然,都是稱弟子,弟子,人人都會成佛,只是有修行、沒有修行,這樣而已。
 
「佛與眾生本同一覺」。佛與眾生本來就是一樣,本有佛性,佛的覺性,眾生的覺性,本覺慧海,人人本具。但是,我們就是還無法撥開無明,所以我們的覺性雖然是存在,卻是我們還是無明覆蓋;若是佛,已經覺悟了,無明撥開了,清淨覺性現前,慧海無窮盡,這就是不同。但是,「覺」是相同的,因為佛已經悟了,我們還在迷,就是在迷、悟的界線之中。所以,「佛覺在先,眾生覺悟在後」,所以「諸比丘從佛乞法」,比丘要向佛來乞法。本法,佛給我們的法。平時去托缽,是俗家人供應比丘身體的資糧,向佛乞法是慧命的資糧。所以,佛法是從佛口出,「故遂生慧命」,所以叫做佛子,佛的弟子,就是比丘。法從佛口出,所以稱為佛子,也就是佛的弟子的意思。
 
「又佛之左右」,常住眾,其數五百故,所以,常常說「五百弟子」,雖然我們常常說「千二百人」、「千二百五十人」,好像是常隨眾,其實,真正沒離開佛身邊的,差不多是五百人,其餘的人都是來來去去,所以,「五百(弟子)」,是真正在佛的左右。有時候,各人有各人的地方,這樣去雲遊、去度化的,也有。所以,在佛的身邊的,不是常常都有千二百五十人。
 
再說,「不云授記而云受者」,是自弟子方面,聽法領受,所以叫做「受」。
 
 
佛與眾生本同一覺
佛覺在先
眾生覺悟在後
諸比丘從佛乞法
法從佛口出
故遂生慧命
因而稱為佛子
是即弟子之義
又佛之左右
常住之眾其數五百
故恆稱五百弟子
又不云授記
而云受者
自弟子方面
聞法領解後言之也
 
依《法華論》中就是這樣說,前面化城譬喻,就是對治有禪定之增上慢人。在〈化城喻品〉,所對治的就是,這些(未證)聲聞、緣覺,他們都是有修禪的,都是自己認為,「我的思想都清淨了」、「我全都沒有什麼煩惱了」、「我已經斷生死了」。都以為是這樣,這都是增上慢人,以為自己到這裡就好了,這就是〈化城喻品〉所對治的。(「此品則對治無禪定之增上慢」),無禪定的增上慢也是有,這不是真正在禪定中,真正的禪就是思惟修。「禪」的解釋是思惟修,清淨的思惟,要不斷精進去修行,這才是真正的禪,不是說我坐禪能夠坐多久,我可以,不是這樣。若是沒有修禪的人,他還在散亂中,這是下劣的心。有修禪的人,起增上慢;沒有修禪的人,起散亂心,這是下劣的心。
 
所以說來,我們學佛要好好用心,對佛法要很清楚了解,不要動不動就起虛妄驕慢的心,若是虛妄驕慢,有修行的人,就有增上慢;沒修行的人,就起卑劣慢。我們都不要,這都是虛妄,這種驕慢都是虛妄,看法不清,在虛妄中,都以為我們已經得一切智了,或者是「我就是這樣就對了,這樣就好了,我不想要做什麼覺悟之人,我就只是要這樣而已」,這種卑劣慢也是很可憐。所以「後以醉夫,失於了解」。像喝醉酒的人,喝醉的人都說:「我沒有醉。」但是,就在那裡瘋瘋癲癲;瘋瘋癲癲的人也會說:「我沒有醉。」這種人,這都是有慢心,我們要好好用心了解。
 
依法華論:
謂前品化城喻
為對治有禪定之
增上慢
此品則對治
無禪定之增上慢
以散亂下劣之心
生虛妄憍慢之解
自謂得一切智
故後以醉夫
失於了解
喻之解甚深故
 
譬喻,有法的譬喻,有事相的譬喻,有種種方法來譬喻,希望我們能清楚了解。所以我們要了解,還有很深的法,我們要再去了解。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我們要不斷向前前進,不斷去體會法的來源。
 
所以,在〈(五百弟子)受記品〉,「不為別記,而為同記」,不為個別人授記,是全部都授記。反正有修行的人,人人都能夠成佛,雖然五百人在場,其實到最後,是千二百人全都受記。不是為個別的人,個人受記,是全部同時受記。五百人在座,五百人同時受記。有修行的人,千二百五十人,同樣千二百五十人通通受記。受記到後來,也是同樣同一佛名,同一個國土(名)。
 
又本品不為別記
而為同記
以諸人同時受記
且同一佛名
同一國名故
 
記得嗎?在〈序品〉,文殊師利菩薩說,二萬日月燈明佛,也是前後出現,同一佛名、同國土(名),這就是同樣的意思。人人可成佛,在大通智勝佛,是塵點劫以前的因緣,在日月燈明佛的開頭,就是表示人人可成佛,全都同名為「日月燈明佛」。同樣的意思,我們人人都可成佛,成佛叫做覺,人人都能覺悟;凡夫能成佛,去除煩惱無明,凡夫煩惱無明去除,凡夫便是佛,這是同樣的道理。
 
各位,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過去的經文是如何這樣,次序下來,今天要讓大家知道的,未來的,〈(五百弟子)受記品〉,什麼樣的人有資格來受記,佛陀的平等觀,佛陀的平等,同樣就如剛才這樣說的,就是要平等。眾生平等,老人,同樣是有這樣的智慧;孩子,也是同樣具有這樣的智慧。有一位老人,她說,她每年都號召一輛遊覽車,讓大家同時來接受歲末祝福。她覺得這就是讓大家,有機會來接觸福,來接受祝福,這是很有智慧的老人。
 
八歲的孩子也是一樣。對他的媽媽說:「媽媽,師公說,一間房子,一個人、十個人、千個人、萬萬人,都同樣住在這間房子裡面。」他說,這個孩子這樣說,他說:「師公說的,這樣叫做愛,很多人都在這間房子裡面,這叫做大愛。」他說對這句話,他的感受很深,對媽媽說,說:「要把愛傳出去。」,這是八歲的孩子,這也是他的智慧。
 
老人,她就是守在師父說的,守在最起初的那一念愛心。以及八歲的孩子,他能夠了解這麼深的道理,要將愛傳出去。看,這不就是我們要學的嗎?道理無深淺,但是,要學的事情很多,無不都是要入「禪思門」、「智慧門」來,「總持門」,全都要,這總是我們要用心。
 
【補充資料】四無礙解
略作四無礙、四解、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即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載,即:
一、法無礙解: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
二、義無礙解:謂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
三、詞無礙解:謂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
四、辯無礙解: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係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