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6月02日】清淨善因 念純無毒

Community:
Branch:

證嚴上人開示:「不只是學佛的人需要四弘誓願,學子也需要保持他們純真的心地,這都是我們要很努力的。」

【證嚴上人6月2日志工早會開示】
「天天都在道早安,是啊!我們的平安,真的要日日感恩、時時感恩,但是在感恩中,也要多知福,也要多造福,因為天下苦難偏多;何況在我們生活無慮的時刻,更要惜福,因為天下沒有永恆的富有。」 

民生富有往往是社會安和樂利的表徵,然而證嚴上人在6月2日的志工早會上提及,美國中西部與南部,包括奧克拉荷馬、愛達華、科羅拉多及奧勒岡等農業州的財政出現困難,因為發不出薪資,有些學校每個星期才上四天課,將教師薪資降低,也造成師資大量流失。

啟發品格教育 殷情相伴種善因

「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怎麼可以讓孩子的教育受到影響呢?」上人感到不捨,反觀臺灣,生活在此的孩子很有福;「我們還一直在為孩子的教育,處處時時都在考量著,如何啟發他們用功,如何讓他們品性端正、品德兼優?」

近年來,臺灣吸毒與抽菸的年齡層都在下降中,慈濟志工從十幾年前,就開始走入校園及監獄推動「無毒有我」活動,輔導許多成功的個案,再帶動影響更多的人杜絕吸毒的環境。

「儘管在戒的過程非常辛苦,因為有佛法,有一群人在陪伴著他,所以艱鉅的路走過來,奠定了自己的事業,同時還回歸到監獄去做現身說法,不斷地度化了吸毒的人……」

上人續言,「前面有這一群覺有情人很用心地投入,不忍心青少年墮落,不忍心社會混亂,不忍心看到有人家庭因為有孩子的吸毒,讓整個家庭變色;憑著一念不忍心,他們投入到監獄去做宣導,而培植了種子,這樣的種子法入心,也吸收入了人的本性純良,知道要徹底改過來;要培養這種心態不是很簡單,只要這一條路走過來了,真的有效,種子不斷不斷成功地培植,每一片的心地也就種下了那一分清淨的因。」

安住清境善因 眾生弘願身力行

然而,什麼是清淨的因?「戒定慧就是因。」上人一語中的,諄諄教示,「道種的因──因種已經種入心地裡去了,只要用心澆水,只要把心地的煩惱無明去除,就如園丁撒下了種子,要很殷勤地去照顧這一片土地,有雜草總是要隨時除掉,就如我們在陪伴,不斷給他善能量,就像在灌溉一樣,一旦有了少分的無明,他們馬上就會輔導,就把他的無明雜念解開,那就是回歸善的能量。」

上人呼籲,「『無毒有我』光靠學校來推來宣導,實在是很難,必須全民大家有心,要有起點的方法,慈濟人那樣無私,虔誠的心願就是願度一切眾生,要用虔誠的心去投入,不只是當名詞,真的要打從內心去做。」

「教育要落實,教育也需要清淨。」上人開示,「誠正信實這一念心,才能真實徹底地教化度眾生,還要讓孩子們專心學業,就是好好地學習無量數的世間法,讓他們專心好好學習,將來要立志願,將來能夠成就,這也叫做『四弘誓願』。不只是學佛的人需要四弘誓願,學子也需要保持他們純真的心地,這都是我們要很努力的。」

上人舉今日晨語時間提到湖南長沙慈濟志工鄧金蓮的故事。她所住的社區環境十分髒亂,對先生說:「我不想住在這個地方。」先生開導她:「既然住這裡,就要安住這裡。」於是,她想到聽過上人曾經分享麻雀用身體去湖中沾水撲滅森林大火的故事,所以發願要當一隻小麻雀,在社區推動環保。

「她帶動社區人人投入讓環境乾淨,清淨在源頭,每一家戶,不只是投入環保,還可以從家裡分類好才送來,環境乾淨了,人人有這樣的觀念,這都是很令人感動的。」

上人欣慰地說,假如每一個社區都有這樣的人,就能做到資源回收、減少汙染。「現在環保是國際間的觀念,也是人類不能逃避的事情,我們應該人人有責任,彼此都要宣導,身體力行。」

堅持作對的事 身心投入多造福

中國大陸這片遼闊的土地需要人人發心,人人動手,讓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另一位同樣發願做環保的北京慈濟志工張玉寶,堅持對的事就要去做,不只是在社區裡,也到校園中,宣導資源回收的環保理念。

「這不是一個人能做得起的,需要任何一個人來帶動,所以少不了一個,更需要的是大眾投入,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更要尊重天地,不要讓天地再受汙染了。」

張玉寶所居住的北京常有沙塵暴,這對人類的呼吸及環境造成了影響。其實,不僅北京,空氣汙染已是全世界性的問題,上人叮嚀,「總是大家都有一分的責任感,如何來淨化空間,讓呼吸暢通、乾淨,周圍來往能很安全,這都是人人要做的。」

上人讚歎慈濟志工的付出,「看到他們做得很用心,而且也都在供應熱食,讓大家茹素,吃得很好;他們在做環保的同時也在推素,他們的身心,小乾坤還有大乾坤,都要統統淨化,讓孩子了解環保的道理,也讓他們投入。」

環境保護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水大不調造成義大利、南非等地乾旱問題嚴重,斯里蘭卡卻深受水患之苦。上人指出,目前斯里蘭卡災情還在擴散中,慈濟志工已前往災區勘察,慈濟人醫會也隨行投入,除了發放糧食,供應熱食,同時還舉辦義診等。

宏觀天下,苦難偏多。上人殷殷叮囑,「人人要戒慎虔誠,生活在有福的地方,我們要知福、惜福、多造福,平常都要有這樣的觀念。」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