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2月14日】至誠獻供 請轉法輪

Community:
Branch:

『轉佛法輪化度,入眾生心,名轉法輪;法水淨流圓通,法化潤澤,不唯一人;如車船有輪轉,四季時光,喻轉法輪。』
 
就是轉法輪。我們要很用心體會什麼叫做轉法輪。法輪,法在佛心,佛為一大事來人間,佛已經將他的真如本性回歸宇宙天體,天體宇宙間的萬法萬物都歸納於佛心覺海裡,佛陀希望將這個法能夠轉入眾生的心。意思就是說,我知道這件事,而且瞭解這些道理,是我親自體會,我要將這個方法讓大家都知道,讓大家也能體會到。
 
這盆水是熱的,冬天可以泡在水中很舒服。我有這個經驗,我知道,所以要跟大家說,風霜雪凍時趕緊用熱水來泡腳,通身血路都能很舒暢,感覺會很舒服。我要將這個法告訴你們,讓你們知道。而我若只是這樣說,你們是不是也只這樣聽,冷還是歸冷?你們就要好好去燒水,水煮到這樣的溫度,你的腳再泡進水裡,你自然就有這樣的感覺,自然你的內心、你的身體很舒服。
 
道理就是這樣。佛已經與天體法界會合在一起,就是一念悲心,這念悲心不捨讓眾生還在五道輪迴,辛苦啊!尤其是在五道中,人道無明煩惱複製,人間混亂,苦、苦,苦不堪。佛陀就是這念悲憫心,要人的心能淨化,人的心通達道理,所以將他用心、用功,不斷不斷去用功,然後真正的內心真如本性與天體法界會合,無事不知,無相不解,無理不通。
 
他就要教我們這樣的方法,讓我們能瞭解人事物相,我們就能心開意解,就沒有再煩惱複製,人間才能祥和,我們的生死才能解脫。這就是佛陀的悲心,我們應該要用心接受佛陀用他的法來轉化,度入眾生心。從佛的心將他所得到的法,輪轉來化度入眾生的心,所以叫做轉法輪。將他瞭解的這個法,如輪子一樣,從佛的內心,有車、有輪,將法度到大家的心裡去,這叫做法輪。
 
『法水淨流圓通,法化潤澤,不唯一人』。也就是說,法水是清淨,法水是能滋潤我們的慧命;我們的慧命想要成長,就是要有清淨的法水。就如大地萬物有了水,它就會成長,若沒水分,它就會枯萎了。就如現在我的面前有幾支的枯枝,這些樹枝已經水分都流失,乾掉了,久了就變成枯枝。這個再泡水,它也無法發芽生根,沒有辦法了。這就是說,它的那個時間、因緣已經斷了,所以它就無法再有恢復它的生機。
 
我們人人也一樣,需要趕緊將法水用來滋潤。我們有完整的種子,有一片心地,種子本來就在我們的心地裡,這時候就是缺法水;有了法水,自然土地濕潤,種子有了大地、有了水分,它就會發芽,空氣因緣來助一下這個法,自然因緣、種子會合,就完全伸根發芽,生機就盎然起來了。
 
就如我們人人的真如本性,我們不斷將煩惱無明一直覆蓋它,已經髒了,缺淨水。法譬如水,我們需要『法水淨流圓通』。因為水能隨方就圓,不論是四方形或是圓形的容器,水都是隨著你的容器形狀,把水倒下去,四方形,它就在四方的盆裡,方方的;若是一條管子,水就隨著這條管道流過去,不論你的水管是粗是細,水都會跟著它流過去。
 
法水是隨眾生的根機,水是隨萬物的形,所以眾生的根機需要法,法隨眾生根機,水隨萬物的形所需要,這樣去滋潤,所以法水淨流隨方就圓,叫做圓通,沒有東西它不通。只要有法,我們願意用法,自然法能隨機度化。就像水,不論什麼形的容器,水都有辦法流到了那裡。
 
『法化潤澤,不唯一人』。法就是來化度眾生,救度眾生,我們人人清楚這個法。看看這︿化城喻品﹀。除了釋迦牟尼佛在敘述大通智勝佛,塵點劫,無始以前的無始的無始,那就是本來就有,只是我們經過了很久,我們的真如本性一念偏差,步步皆錯,煩惱無明長久以來就是這樣,一直淨水漏掉了,污染一直重重疊疊,成為凡夫,落入五道四生。淨法漏掉了,所以我們就墮落在五道裡。
 
但是這個法還存在,有法,還有善輪,還不斷在轉,道理沒有消失。所以修行者本性存在,發心一直隨著真理、法,不斷輪轉,生生世世不斷輪轉。佛經裡,佛的《本生經》,也是無始無始,無始劫以前,有很多的本生故事,從修行開始,那是無始劫。也有接受了佛法,順法修行,修善法、守善戒。隨著他的善法、善戒,有人就生在天界,不同的天界。有的大小善法,所造的大小善福,隨著他的大小善的福與戒所應化,生在不同的天界。
 
梵天,包括『色究竟天』,雖然是享受天福,卻還有少分的塵沙煩惱未盡,道理還有一點點無法瞭解,所以還需要求法,需要再精進。《法華經》大乘法不只是化度人間眾生,連天界,色究竟天,梵天王他們也會蒙光,承蒙這個光的照耀。就是佛在人間修行,成佛了,一道的光明。
 
欲界諸天護法,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很長久的時間。要能通達原始的道理,必須用很長久的時間,所以欲界諸天就來護法,十劫坐道場,才開始啟悲運智。這十劫的修行中,最後一念啟悲運智,就是要與眾生同體大悲,就是『為眾生』這念心起,運用智慧,所以一念間開悟。
 
十劫坐道場,開悟在那一念間,那一念間就是同體大悲,就叫做啟悲。雖然無緣大慈是很好,最後還是要同體大悲。盼望人人幸福平安,這是佛慈,但是眾生受苦難,就要同體大悲,苦眾生之苦,這樣啟悲運智,悲智雙運會合起來,這一念間覺悟了。
 
因此,諸天開始散花供養,這道覺悟之光立刻就透徹到梵天。梵天震動,光明照耀,從東方開始。東方的梵天王,代表者名叫做『救一切』,最先,這位東方諸梵天王的代表者,他所期待的就是佛轉法輪。他也是經過了五百萬億佛,從很遠的地方來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散花供養,目的就是要請佛轉法輪,他就是為了要救一切,他也是有這樣的心。
 
自己還有少分的煩惱,希望將來他也能和佛一樣轉法輪。佛是如何成佛?如何能來度眾生?『度脫苦眾生,開涅槃道』,這是救一切梵天王請佛轉法輪,目標就是期待『以大慈力,度苦惱眾生』。這是救一切梵天王,他來請法輪的目標。
 
東南方的梵天王,代表者叫做『大悲』。大悲梵天王也是同樣的方式來請佛轉法輪,大通智勝佛默然許之。他們再一次請佛,就是要顯示事相,才有辦法度眾生,因為眾生已經是惡道充滿,天眾減少了,所以請佛轉法輪,顯示事相。因為現在的眾生根機鈍劣、煩惱多,所以要用事、用相,讓大家再更清楚瞭解,所以希望佛陀用淺顯的道理來教化眾生。
 
這就是前面東方與東南方梵天王。『救一切』,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夠永遠永遠入涅槃寂靜的境界,人人都是清淨無煩惱,這是慈心。而『大悲』呢?就是與眾生同體大悲,苦眾生的苦,所以知道惡道增長,善道減少,眾生根機鈍劣,需要用事相,所以東南方的諸梵天王是用這樣的心情,來請大通智勝佛轉法輪。
 
再接下來就是南方了。南方的諸梵天王,代表就是『妙法』。現在再下去,妙法梵天王到底要如何來請佛轉法輪?同樣是一道光的照耀,他就是從南方要向北方去找。前面是東方向西尋找光的源頭,現在是南方,他就向北方來找。從不同的方向看到這個發光的源頭,所以就有東、南、西、北的名相出來。
 
所以說,法,『法水淨流圓通』,就要隨著這個名相,不論你是四方的容器,或是圓的容器,沒有任何形狀的器物,是水無法容入的。所以,法水,『法化潤澤』,法,原來就有。水,這顆地球上原來就有水,因為它原來就有水,所以才有生物;原來若沒水,它就沒有生物了。同樣的,無始無始以前原來就有,但是我們已經就如在那些樹枝,已經乾掉了、斷掉了,全都沒有水分,這就無法吸收法,無法再復生,完全與法隔離。
 
所以說『法化潤澤,不唯一人』。不是只給人間,其實天也需要這個法。『如車船有輪轉』,不論是車或是船,船也有輪子,叫做渡輪。就是有輪子,它才能轉動,東西才能走,飛機也要有輪子。總而言之,所有運輸的器物都有輪子。連現在製造東西的機器也要有輪子,所以輪,我們的法也需要,要有法輪。
 
從佛心要轉到凡夫心、眾生心去,必定要利用法輪。輪就如法,法原來就有,但是我們不會應用它,所以將輪轉到我們眾生的心。就如四季,春、夏、秋、冬,這個時光也有『年輪』。每一年都有四季,春、夏、秋、冬,一年又過去了。同樣的道理,這個輪就是不斷在轉,能轉的東西叫做輪。地球也是一樣,虛空中隨著軌道的輪轉,所以每天天亮,每天天黑,它不斷在公轉、自轉。所以,轉法輪,希望我們大家若能透徹瞭解法,就要好好用心。
 
佛法本來就有,就如水與地球,地球就是有水分才有生物和植物。我們慧命要成長,一定也要有法水。
 
前面的經文說,『我等諸宮殿,光明甚威曜,此非無因緣,是相宜求之。過於百千劫,未曾見是相,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這是在南方的梵天所見的光。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裓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
 
因為他的方向在南,所以他要向北來找這個光的源頭。
 
下面經文說,『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
 
除了諸天以外,又有八部龍眾,這就是包括了三界之內一切眾生。梵天也是眾生之內,一切的天神、人,以及動物,四生五道都包含在其中,都已經集合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來了。
 
接下來的經文,『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
 
在這個道場裡,也已經有十六王子在這個道場上,就是因為十六王子請佛轉大法輪。
 
⊙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王父生子稱王子,佛口說法生法子長慧命。請佛轉法輪。
 
『王父生子,稱為王子』。『佛口說法,生法子,長慧命』,所以叫做佛子。
 
十六王子請佛轉大法輪。他們聽法很歡喜,瞭解,從聲音入耳,聲聞,然後覺悟了人間一切無常,所以要如何斷盡生死,要如何度盡眾生?十六王子就請佛再轉微妙的大法。法是很微妙,但是,是大乘法,這是十六王子請佛說法。佛陀開始允許說法,所以光芒就這樣透出,這是佛允許要講微妙大乘法所發出的光。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表尊敬禮儀規範,以最至誠頭面禮敬,繞百千匝。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這就是依照禮數、儀規,前後到了,前後就是這樣的禮節,表示尊敬的禮儀,這是一個規範。所以『以最至誠』,就是『頭面禮敬』。就是頂禮下去,頭、臉要碰地,這樣就是表示最虔誠。印度有這樣的禮節,繞佛的周圍,這樣也是表示恭敬。
 
⊙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將至敬意誠心花虔誠獻妙供。
 
禮敬之後,再用天花散在佛上。不只是佛的頭上,又是散在樹上,散花供養。滿天空,從空而下,散花來莊嚴道場。『將至敬意誠心花虔誠獻妙供』,這也是表示虔誠。心花怒放,是表示很歡喜。這樣的禮節,敬獻花就是表示歡喜的禮節,這樣來獻供,獻出微妙的供養。
 
⊙『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所散的花就如須彌山,不只是在佛的頭上,並以供養佛的菩提樹。不只是敬佛而已,花也散在菩提樹上。樹,因為佛坐在菩提樹下,可見花從高而下,菩提樹上也是鋪滿了天的花,這樣是表示恭敬菩提樹。
 
『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這是表示所有一切的供養,從『宮殿俱』,一切來供佛。這分的虔誠就是求佛饒益我等,說法。
 
⊙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所積高也,請於樹下轉法輪也。
 
所以這種至高無上的虔誠,所累積起來的花,就如須彌山這麼高。用這麼至高無上的虔誠,這樣來供佛,請佛轉法輪。
 
⊙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以己受用施用於佛也。
 
這就是無形的心意,但是有形的供養,這叫做『以己受用』。無形,心理真的是無形,卻是也要表示。禮敬不禮敬,對佛一點影響都沒有,但是表示我們面對著佛的禮節。所以對佛來說,有什麼受用呢?只是表示天人付出,那一分『我最虔誠,所有的一切都願意奉獻。』這種的『受用』。
 
⊙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願佛攝受,求福報也。
 
用這樣的虔誠向佛說。『惟見』就是最虔誠,內心唯一,我的心念中所期待的。這個『惟』字就是思惟,內心所期待,唯一期待的,就是『佛啊!慈悲哀愍,饒益我等』。因為天福有盡期,要如何斷生死呢?請佛慈悲開示。還有一點點微分的惑還未除,道理還有少分不瞭解,請佛要哀愍,來為我們開示,讓我們能瞭解。所以『願佛攝受,求福報也』。還是求,因為天福將盡,若再墜落下來要怎麼辦?所以還是要再求佛攝受。
 
接下來再一段經文,『所獻宮殿,願垂納受』。
 
我的虔誠,我所有的一切都要供養。
 
這都常常聽到這樣說。『我就盡量賺,事業盡量做,其實做一做,師父,這我都有準備,都要……』,都差不多是這樣的心態。人的心、天人的心,相信都是一樣,求福的心啊!
 
但是,梵天王所要求的是福與慧。前面說過了,就是要饒益一切眾生,不是只求自己。下面經文,『所獻宮殿,願垂納受』。因為要獻供的人在下面,佛高坐在上,所以用恭敬心,高高捧起,佛陀垂手來接受。其實這是無形的,卻是這樣的恭敬。這是表態,他的心意,『您知道我有這樣的心意,請佛您要納受。』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我們大家所獻供,請佛陀來接受。這是諸天要供養的心情,他就是那麼的虔誠。是,要虔誠。我們學佛,若欠缺這念虔誠,互相對待就無法同一念心。常常說『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最後是『協力』,我們大家協力,才有辦法讓天下社會人間平安。這個『協力』必定要彼此互愛,我們互愛,同一個力,這樣就能扛起來。一件東西很重,大家『我也要盡一分力量,才能減輕你一分的力』,所以人人出一分力,就是互相減輕對方的負擔。
 
若有這念心,力量就會齊;若是沒有這念心,重的,『較重的那頭給你,較輕的給我』,輕的地方,我也沒撐起來,我還把它拉住。因為路走不動了,我就拉著,你幫我拖,我拉著你這個這麼重的東西。前面又要拖重的,又要拉,後面不只是沒有幫忙撐起來,又是拉著。像這樣,社會如何能祥和呢?不去體會,沒有同理心,哪有辦法有互愛呢?所以一定要互愛。
 
互愛的心,是來自和氣,你看得到的。說要互愛,我們看不到,『有啊!有啊!我有愛他啊!』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得到,和和氣氣,有和氣,我們聽他和他說話的聲音,就知道這說話很圓融,說話都很有庇護,互相庇護,互相讚歎,聲音聽得出來。看臉色,很慈祥,他和他說話,大家互相說話,怎麼都那麼慈祥呢?這看得出來、聽得到,叫做和氣。
 
有和氣才有辦法合心。所以合和互協,這就是最虔誠的心。人與人之間互相對待,也是要有虔誠的心,因為人人都是佛。
 
各位菩薩,真正的要互相尊重,互相轉法輪。小菩薩都會說:『師公,我們要發願當您的小小的護法人、傳法人!』對啊,護法、傳法,這都是現在年紀很小的孩子,都曉得要這樣。同樣的,我們大家都要來傳法、護法。佛法要能在人間,我們大家要合和互協,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