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12日】從因來果成正覺

Community:
Branch:

『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成正覺;應供饒益有情,三智圓融微妙;正遍知深如海,宿命天眼漏盡;明行足淨三業,萬行圓福慧足。』

我們再開始《化城喻品》。釋迦牟尼佛開始要說,成佛的因緣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要十號具足。十號,就是表示佛的十德圓滿,每一尊佛是這樣完成,將來我們成佛也是要具足這些德與號,都要能完成。這就是修行的過程,以及修行的因而來果,我們必定要乘如來之道。

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有真如本性。我們到底要如何成佛呢?那就是要啟動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清淨無染的真理,就是乘著這個真理,從因來果。

我們的修行過程,若是修小乘法,就得聲聞果;修中乘,就得緣覺果;我們修的是菩薩道,行菩薩因,必定得菩薩果。菩薩道的盡頭,菩薩是因,成佛是果。所以,『乘如來之道從因來果成正覺』,這個菩薩因的過程,結果就是成正覺,那就是成佛。

成正覺之後,就是應供,應人間的供養,就是為了要饒益有情。接近眾生,眾生對佛,敬的供養、行的供養,眾生起敬心,眾生受法,身體力行,這叫做饒益有情。『三智圓融微妙』,聽聞佛法就是能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叫做三智圓融。我們在《方便品》解釋過這三智,若要成佛,必須在菩薩道中行因,入芸芸眾生群中造福,在眾生群中體會因緣果報,體會苦集滅道等等無量數的道理。就是從行菩薩道過來,所以能三智圓融微妙,非常微細透徹的道理都清楚了。

『正遍知深如海』。正遍知就是智慧,智慧深如海。我們若能正遍知,自然三明六通開啟,智慧如海。這就是我們要在因中不斷修行,利益眾生,修到得天眼、漏盡、宿命等等,都能通徹瞭解,非常微細。這就是修行的過程。

再者,『明行足,淨三業』。明行,樣樣都要很清楚、很透徹、很瞭解,一切全都具足,這要從清淨身口意三業做起。同時『萬行圓,福慧足』。修行,在人群中,我們說話一定要說有教育的話,淨化人心的話,要開啟眾生轉迷為悟的語言;開口無不是法來教化眾生,行無不是利益人群,在人群中無不是造福人間,心、意時時去除煩惱,起心動念無不是利益眾生。像這樣萬行具足,要不斷生生世世、來來回回,將我們的身心完全透徹無污染。

這就是修行的過程,乘如來之道,從因至果,一直到成正覺,就是這樣一直過來。希望人人從因與果的過程,成就德與號。這我們要清楚瞭解。

《化城喻品》開頭就介紹大通智勝佛,他成佛度眾生的過程。

前面的經文說,『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

『無量無邊』,我們說過了,三千塵沙,塵點劫,到底是多久?無法瞭解,所以叫做『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很長久的時間。『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就是乘真如之道,從因至果而來成正覺。那是很長久以前的以前,無法數計的時間,這樣一直到成佛。

⊙『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應供』,這位如來具足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應供,就是要能饒益一切有情,也就是佛陀要接近眾生,讓眾生有機會能體會佛法的道理。所以,應供的過程不只是饒益有情,想要饒益有情也要自己本身下功夫,下什麼功夫呢?斷一切惡。我們修行就是要斷除一切惡,修一切善。

說起來這麼簡單,其實這個惡,大小的惡,小是小到眼睛看不見,真真正正那種起心動念、微細的煩惱,只要利己,對人不利而且有害。雖然你看不見那個心思微細,這種煩惱也是叫做惡。連這種心思微細的惡都要斷除,所以叫做『斷一切之惡』,我們修行就要修到心就是那麼乾淨。『應受人天之供養』,若能斷得那麼乾淨,這樣才能叫做『應供』。

⊙應供:斷一切之惡,應受人天之供養。

這個時候,德完成了,也堪得受人、天來供養。

供養,有利的供養、敬的供養、行的供養;到了行的供養,那就是眾生開始修行了,這就是饒益有情,就是真正『應供』的目的。有辦法到這樣的程度,就堪受人、天的供養。

⊙正遍知: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

正遍知,就是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不只是我們自己斷了一切惡,修一切智具足,而且對天地萬物無一不了知。這種智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道理無不明了清楚。

⊙明行足:明即三明也。行足者,謂身口意業正真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

明行足,『明』就是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必定要將所有的善都普遍入我們的心,行在我們的行動中,我們的『身口意業』都要『正真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從我們發心立願開始,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切善修到都圓滿了。

⊙善逝:善是能,逝是往。善從迷鄉往於智地。

善逝,善就是能,逝是往。善逝就是去來自在,『善從迷鄉往於智地』,從迷的凡夫地到聖人的境域,來去自如。

我們凡夫就是由不得自己,所以叫做凡夫。不過,到佛覺悟的境界,就是應眾生所需要,應世來人間度眾生,來去自如,生死自在,所以叫做善逝。

⊙世間解: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無上士:謂業惑淨盡更無所斷。

世間解,就是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瞭解。這世間的一切都瞭解了。

無上士,就是業惑淨盡,更無所斷。已經所有的煩惱、無明都完全斷除了,你就是要再斷也沒東西斷了,完全清淨無染著,一點點垢穢都沒有,一點點煩惱都沒有,靜寂清澄的境界了,所以『更無所斷』,已經是透徹清淨。

⊙調御丈夫:佛能調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

調御丈夫,佛能調御一切可度之丈夫,引入修道的軌道來。他能調御一切眾生。眾生不只是人,包含所有一切的生靈。所有一切生靈各有習性,修行覺者他都能瞭解,要找因緣,可度時無不度化,所以就能夠一一引入修道的軌道來。這就叫做度化眾生,調御丈夫。

⊙天人師:六趣中之天與人無不以佛為教師。

天人師,六趣中天與人無不以佛為教師。這就是佛要教導的眾生。佛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三界中無不以佛為師,應眾生的根機前後度化。

⊙佛:謂智慧具足,三覺圓滿,故號為佛。世尊:以佛具萬德,世所尊重故也,又於世獨尊。

佛,就是智慧具足,三覺圓滿,所以稱名為佛。

世尊,就是佛具萬德,世所尊重,所以稱為世尊;又於世獨尊。這就是佛的德。

人間,我們現在在世間,我們才能真正聽法。聽法給我們一個方向,說我們也是與佛同等,有真如本性,起點讓我們知道。既然知道了,我們更應該依道理來走,所以乘如是因,要從因來果。

因,這顆種子開始在我們的內心,從因到果,這樣不斷去體會,在人群中來來回回,我們都不要脫軌了。從做人開始都不要脫軌,就是要不斷種善因,不斷生生世世,哪怕是從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那麼久、那麼久之前,大千世界,塵點劫這樣過來,哪怕是這麼長久的時間,我們也要下定決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從瞭解我們的真如本性開始,從第一念在人間聽佛法開始,我們要依這條軌道,生生世世修善因。每一生世,你和多少人結多少善因,那個緣就累積起來,緣愈多,成佛就愈接近。這叫做『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就不斷不斷生生世世,不斷結好緣,不斷成果實,果實不斷成為因,因再復為緣,緣再復為果,這所得的報就是成佛。

一方面一直在去除無明,一方面與大家結善緣,在善緣中體會真理,在真理中增長慧命。這種的循環要用很長久的時間。

所以,不只是『從因來果成正覺』,回歸到我們真如的本性,與天地宇宙會合而一,同時還要來人間饒益有情。也就是說,這樣已經都徹底覺悟,但是人間有情也是很多,所以還要願意『乘因來果』,來應世人間,饒益有情。這是多麼微妙的道理啊!實在是很微妙。來來回回,道理要能到達非常圓融,很微妙。

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的。不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麼簡單而已,這是我們凡夫的開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我們學佛的起頭。我們知道自己有佛性,我們要修行,修行的開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直來回、來回,這個善從淺而深,這才是真正我們要去瞭解、要去探討。

『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念起來很順口,就這樣過去了。可瞭解,這每一號當中都是具足了圓融的萬德,萬行、萬德很圓融,才能福慧兩具足。這不是很簡單,不簡單的事情才是我們要向前走的路,只要我們一念心堅定,方向不偏差,從因來果成正覺並不困難。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