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07日】安忍戒定神智洞達

Community:
Branch:

『安忍不動謂修戒定法,入不思議境障轉慧開,徹見事理能解諸經論,神智洞達辯才樂說法。』

平常人修行都是需要安忍不動,時時日日生活中要輕安,心要安,不要凡事都是患得患失。

若要輕安自在,我們就要忍,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自然就平安,這就是忍。

在人事物中思惟修、安忍心,不受動搖,才有辦法修戒定法。戒定法是無漏學,修進來就不要再讓它漏掉了。這是我們平時要用功的,要修在安忍不動,必定要在我們戒定的心力。

『入不思議境』,自然就『障轉慧開』。我們煩惱重重,智慧無法開朗,所以我們必定要將煩惱障礙一一撥開。『障轉』,我們的障礙若轉得過去,智慧就能發現出來。這就是要有前面的安忍、思惟修,定力不動,這樣我們平常在人群中所修來的法才能入不思議的境界,障礙才會轉。

『徹見事理能解諸經論』。智慧若開,自然徹見事理。人間事與真理,真理無形無體,但是合成起來就是人間事。人間事看透徹,看開了,『心無罣礙,無罣礙故』,自然就慧命增長,四無礙智就顯現,所以能『解諸經論』。

『神智洞達辯才樂說法』。神智就是智慧。智慧開朗了,自然沒有什麼東西遮蓋我們,完全開朗了,所以叫做洞達。真正的完全開朗了,就辯才樂說無礙。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比如說,目犍連聽法、受記之後,他也要轉障礙、開智慧。

佛教能夠一時興盛在人間,舍利弗、目犍連是佛陀最得力的助手。但是,目犍連尊者,他就是受外道教徒最瞋恨、最嫉妒的一個人。所以有一群外道教,尼犍子苦行者,這群人對目犍連實在恨入骨髓,因為只要有他在,佛法一直都很興盛。大家認為,目犍連若死了,自然就影響釋迦佛很大。所以尼犍子就企圖找殺手,用錢聘人想辦法殺害目犍連。

在那段時間,目犍連都知道,他都運用神通,來去無行蹤,讓這些殺手沒有機會下手殺害他。

有一次,目犍連想到,自己過去生中還有未了的業,過去生所做的因緣,惡因惡果還未消除,今生此世應該是最後身,就不要再有來生世,再惹來了業力的報應。所以,他那一天就甘願放下了,不要運用神通了,他就這樣以平常走出佛陀說法的精舍。這群人看到目犍連,就開始尾隨著他,跟蹤目犍連,到了一個荒野的地方,這群人將他圍起來,開始就打他。一群人用很重的手力、刀棍等等。目犍連有心想消除業,今生此世願意取入滅,所以沒有抵抗,就這樣被打成重傷。

大家認為他死了,把他拖到草叢裡,人散開了。目犍連運用他最後的定力,恢復他的身體,拖著命回來精舍,向佛陀頂禮,向佛陀告別,說:『佛啊,我想要取入滅了。』佛陀就跟他說:『你要取入滅,你就先向這些比丘說法,為他們說一場話。』目犍連聽從佛的教導,向著比丘來說法,講出了他跟隨佛陀的一生中,所得的心得。

這樣說了這一場之後,再向佛陀頂禮,就這樣離開精舍,就出去了。沒多久,走到山下,在那個地方坐下來時,又被外道教徒發現了,『目犍連還活著!』就再用石頭推下去,目犍連就這樣往生了,就是入滅了。他是這樣的形態來轉他的業,是最後身。

這個訊息傳出去了,阿闍世王非常的震怒,『這些尼犍子這麼狠的心,竟然殺害了佛陀僧團中最好的弟子,神通第一目犍連。』所以下令抓人,這些人也被處罰了。

比丘大家很不捨,來向佛陀請示,『佛陀啊!目犍連這次出門將會受到外道的殺害,佛陀難道不知道嗎?』佛陀就說:『這是目犍連的最後身,目犍連的心願,就是餘業未盡,他就是要消除這多生以來的業。』大家就請佛陀說出了目犍連,到底是過去生是什麼樣的業。

佛陀就說,過去無量世以前,一位年輕人,父母都是兩眼失明的人,他很孝順這一對盲眼的父母。後來,娶妻之後,這位太太要常常侍候公婆,因此對她的公婆很不滿。她想盡辦法唆使丈夫,這個丈夫受到嬌妻不斷在耳邊說他父母的不是,慢慢對父母心生反感,開始起了不孝不順。然後有一天,用車子將他的父母載到最偏僻的山林裡,將父母拖下來,打死父母。這是他的過去生中所做過大不孝、大忤逆的罪業,所以這輩子受這些外道教大家的瞋恨、嫉妒,追殺他。

後來身體被山上滾落的石頭砸碎,那又是另外一生,他是捕魚人,所殺害的生命無量數,因此他必須受這個報。多生的罪業,今生最後身受報。

大家聽了之後,瞭解了,因緣業力可怕啊!多生以來,造這麼多的業,哪怕是修行,到最後,過去生很多的業,就是在這一生報盡了,所以全身粉碎。這就是表示多生的業障今生受。所以我們應該都要明白,該有的果報,我們總是要受。戒定慧,我們要修;法,我們要清楚,才能轉業慧開。

這段經文,『於佛智慧,皆不退轉。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

『於佛智慧,皆不退轉』,就是指目犍連。佛陀現在為目犍連授記,向目犍連說,他將來成佛就是這位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他的國土莊嚴,壽命有二十四小劫這麼長,尤其是那個國土裡沒有四惡道,都是善道,都是富有的人,都是守規矩的人。再者,這些人都已經是得果的羅漢,具足『三明六通』,人人都有大威德。尤其是『菩薩無數』,不只是菩薩多,發大心、立大願,最難得的是『志固精進』。

『於佛智慧,皆不退轉』。那些菩薩,在佛滅度後同樣會傳正法,正法會傳多久呢?四十小劫。『像法亦爾』。到像法的時代,雖然正法四十小劫也會過去,法運也會慢慢衰落下去,但是像法也有四十小劫的時間這麼長。

下面這段經文說,『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咸得成佛。』

意思就是現在再回來說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他的這些弟子『威德具足』。大家修行,這些威德具足者,就是上首弟子,就如舍利弗、目犍連、迦旃延、迦葉等等,這些都是上首弟子,已經受記了。

但是,下面經文,『其數五百』。這『其數五百』,就是要表示下面還有下根的弟子。上、中根的弟子已經授記了,還有下根的弟子,應當要給他一個總記。

既然你願意修行,因為人人本來就有佛性,總有一天絕對會成佛,所以就為五百弟子,通通為他們授記。『皆當授記』,這些人也應該為他們授記。

⊙皆當授記:下根聲聞弟子已聞法譬二周,復見上中根弟子受記。

上根的弟子,就是佛陀開始說法,<序品>就能看到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在對唱。接下來<方便品>舍利弗聽到佛陀讚歎佛智、佛乘等等,真諦妙理,舍利弗體悟了,請佛陀說法,講更清楚些,三請,佛陀三止,然後才開始說法。這當中,<譬喻品>舍利弗得授記了,這就是『一周』,為上根弟子授記,舍利弗是唯一受佛第一個授記的弟子。

接下來的中根,那就是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他們算是中根。就再這段<譬喻品>過後,<藥草喻品>,又<信解品>貧窮子的譬喻等等,才開始大徹大悟,這就是第二周。

再接下來,還有第三周。所以說,以上二周說法,這下根的弟子都已經聽到了。佛陀的慈悲,就是要再向大家說,大家不用擔心,安慰大家。『佛恐下根弟子,於成佛大事自卑根小力微』。擔心這些弟子自己會有自卑感,所以佛陀的慈悲,先安撫大家,安慰一下,『你們全都能成佛,你們都能受記』。

『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宿世因緣』,就是有這個因緣。後續在<化城喻品>中,還會有再一段經文,就是要繼續第三周說法,未來這段經文會再繼續下去。

⊙宿世因緣,即化城品所說,本師過去為十六王子,覆講法華結緣之事。當知,聽聞、受持、宏傳法華,是成佛之最大因緣。

所以學佛,我們要知道佛陀這些弟子已經修行了,修行,授記的因緣是有深、有淺而已,要看我們的因是怎麼行。『宿世因緣』,該受釋迦佛授記的人,一定能夠受記。

所以接下來的經文說,『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

大家要好好聽,未來五百弟子也能得到授記,你們安心。所以佛陀的用心真是良苦。看,這段經文,『我及汝等,宿世因緣』,我與你們都有因緣,先趕快安撫大家一下,我稍後會說,你們要好好等著聽,聽將來你們能成佛。

這就是『預許為說』,預告。向大家預告說,我會為你們授記,你們要戒慎,要好好攝心,心不要散了,要好好等到我為你們授記的時刻。

⊙吾今當說:預許為說。汝等善聽:誡令攝心。於五百弟子特為標明應當授記,即為起下文三周說法之緣由。

所以佛陀的時代,隨佛修行的弟子,習氣應該還很多,佛陀還是要用心來安撫大家。聽到別人受記,又擔心他們的心不安,擔心他們有自卑感,就這樣再安撫他們一下,『不必擔心,我會再為你們授記。』看,佛陀的用心良苦啊!眾生習氣還是有。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