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06日】於佛智慧皆不退轉

Community:
Branch:

『佛乃是為世間大慈悲父,應化堪忍五趣作大導師,四十餘年隨機終一實乘,最後授記見證將來成佛。』

佛陀乃是世間的大慈悲父,看看佛陀這一世來人間,就是為了要救度眾生,所以在人間,他就要與人間的生活一樣。這個人間就是叫做堪忍世界,也是五趣雜居的世界。什麼叫做『五趣』呢?『五趣』就是五道。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叫做『五道』,也叫做『五趣』,五個去向,也就是五條路。『五趣』與『五道』是同樣的意思。

為何會有『五趣』、『五道』呢?就是出於我們眾生心的趣向。我們的心一念善,心的趣向就是往天堂。因為他的善念,一定是善行,所以他有善念,造善業,很圓滿,生在天道。若是做人守規戒,懂得守好人倫,就是趣在人道,能保住人身,不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

若是一念惡生,不守人倫道德,做很多惡逆的事情,像這樣就會趣向地獄道;十惡俱全、忤逆不孝等等,這肯定就是在地獄道。或者,為人只在意私利,不願意付出、布施,看人家在受苦,他無動於衷。這種只有私利,不願去幫助人,就是一直貪、一直貪,好像永遠吃不飽,永遠都不滿足。這種不滿足的人生,一直貪為己有,將來所墮落的果報就是餓鬼道。

畜生道,就是完全沒有倫理道德。因為畜生就是不懂禮義,不知廉恥,人間做人所應有的倫理,他都沒有,所以墮在畜生道。看看畜生的生活就是這樣。

我們修學佛法要很清楚這五趣、五道的去向,就是來自一念心。經典裡常常說六道輪迴,那就是多一個阿修羅道;阿修羅就是遍布於五道之中。

佛陀發心立願來人間,選擇在這種五趣雜居的地方,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慈悲,不忍眾生受苦難,因此來教育我們,為眾生作大導師。

我們要常常有感恩心。佛陀的教育,擔心我們的心念、習氣,在不知覺中剎那間就起了無明。人人都有五種的心病,貪、瞋、癡、驕慢、懷疑。前三種,貪、瞋、癡,這是細相,很微細,所以叫做『一念無明生三細』。貪心,看到了就會想要。想要,我們清淨的真如本性為了那個『想』,我們的眼根接觸外面的塵境、形相,看到珠光寶氣,我們起貪念;看到人的嬌態,這個姿態我很喜歡,我要追求這個人。這都是那個『相』壓在我們的『心』上,就想要取得,就去造作,這顆種子去耕耘,要如何取得到,用盡心機,於是埋沒了良知,就做很多惡的事情。所以,惡念是從一念貪生起。

為了要爭取,爭取不到就瞋,良知也不見了,所以瞋心一起就動干戈,搶奪,或是用心去篡奪。總而言之,做很多不如法的事情。這就是在五趣雜居地,人心的濁氣很重,從心的濁氣造作在人間,人間的濁氣就充遍了大空間,人的心若不調伏,就無法離苦,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要來作大導師。

佛陀在人間,從成佛到滅度,說法有四十九年的時間,不斷不斷來教育眾生。隨眾生的根機來教育,眾生的愚鈍或是自利,讓佛陀用了四十九年,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很辛苦。但是,最終說出了一實乘法。

你們過去修小乘,不夠,要加強你們的信心,加強你們的道力,要加強你們的心量更開闊,加強你們向前進,入人群中去。這就是佛陀的晚年,真正佛教之中要做個大整頓——人人可成佛,人人應該不要侷限在小小的範圍裡,不想負責任,現在大家要趕快負起責任來,加強我們的力量。所以,四十多年過去了,終究要歸於一實乘法,就是要加強了。

『最後授記見證將來成佛』。佛陀將要入滅之前,準備向這些弟子做一個交代:你們要加強自己的力量,要好好地發大心、立大願,放下你們的煩惱。唯有向前前進,入人群,用包容的心,用感恩的心,用敬愛的心,這樣在人群中修行,將來絕對成佛。

看,佛陀授記,都是說將來你要再多久多久的時間。『授因記果』,要記住這個因是要如何修過來。儘管人間是五趣雜居,有這麼多困難的事情,儘管未來濁氣愈來愈重,人倫道德愈來愈喪敗了,才更需要歷練出大根機的人,歷練出能夠負責、能夠將志業傳承下去的弟子。人人的佛性要啟發出來,人人都是未來佛。所以,我們要供養很多佛,要培養很多人,人人都是未來佛,人人都是大樹的一顆種子,『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只要一顆種子成功,他就能再去感化無量的菩薩。這就是授記之後,他未來成佛的依報,在他的國土裡,有緣追隨他的人。

不論是迦葉尊者、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已經得到佛陀授記,將來所得的國土,在那個地方還是不斷在說法,那個地方未來都是大智人,都是很認真要聽法的人。這些很認真要聽法的人,就是佛的時代這些弟子要認真去結好緣。你和多少人結多少緣,這些緣就是將來追隨你的人。任何一個人都是要用這樣的心。

前面經文說,『常為天人,演說佛道,聲聞無量,如恆河沙,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薩無數,志固精進』。

這就是未來目犍連成佛之後,他所度的眾生,在這個地方開始成就,各人的緣會集在這樣的國土,彼此相處,互相來聽法。

接下來的經文說,『於佛智慧,皆不退轉。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

這尊佛,就是目犍連的未來,『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記得嗎?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他依報的國土很莊嚴,壽命是二十四小劫,正法的時間有四十小劫。

在那個國土的佛法這麼昌盛,正法有四十小劫。我們的娑婆世界,正法才有五百年而已。佛陀傳下去的法,從他在世一直到滅度後,才有五百年而已。你看,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的國土,正法就有四十小劫,『像法亦爾』,像法也是這麼長。可見那個國土未來這麼多的聲聞、菩薩,都是好人,發大心,人人都是奉持佛法,所以他的正法可以很久。所以經文說,『於佛智慧,皆不退轉』。

⊙於佛智慧皆不退轉:於佛所證甚深智慧,皆能進趣,得不退轉。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此是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

從前面,在正法中開始的教育,一直發菩薩心,志固精進,這樣一直精進到了佛的智慧入我們的心,所以『皆不退轉』。

『於佛所證甚深智慧』。現在佛陀不在人間了,但是法身在人間,我們聽了佛法之後,要瞭解,要深深進入佛法的智慧中。佛法的智慧入我們的心來,我們要印證,將佛法印證,在我們的腦海中要印證得很深。『皆能進趣』,自然我們就能進步,步步精進,我們的道心堅固,再精進,『得不退轉』。自然不論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人,都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

我們的道心堅固,待人處事,我們的態度等等,要不斷與人結好緣,讓人能相信我們,不要讓人懷疑我們。若受人懷疑,我們就要趕緊自我反省檢討,我們要取得人人的信任,我們的法才能印在人的心,讓人相信,這才是真正要傳法的人。

『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這是果智。我們現在在學的都是因,現在在聽的都是因,我們聽法要很用心,用心到這個法聽了之後入於心,不會受其他影響了我們所相信的法,不會受障礙。法已經入我們的心了,不受影響,不受障礙,這叫做解脫智。不論外面多複雜,我的身外有多複雜,我都不會受身外的人、事、物所影響,這樣叫做解脫智。

『此是果智』,這就是我們聽法、修行,結果的智慧,這叫做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這就是表示我們對佛法很圓融了,而且能明確,能夠做決定,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我們能很確定、很決斷,這我們有辦法做得到。但是要圓融,所要做的要很圓融。世間事,必定要很圓融,很圓融才來做這樣的布達,決定是這樣做,這就是圓融中的決定,這叫做智慧。要看因緣若成熟,才能這樣來決斷,這是要讓世間事能圓滿。

『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就是說,像法住世也是四十小劫。

⊙像法住世亦四十劫:頌法運。上來授中根弟子記已竟。

這就是在說『法運』。在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的國土,他的法能運行這麼久的時間。佛陀為目犍連授記,他將來成佛的法運,正法能運行在這樣的國家,在這樣的時代能這麼長久。

『上來授中根弟子記已竟』。這就是佛陀為中根弟子授記。這是中根的弟子,不是小根,如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等,這都是中根器。中根器就是還守在獨善其身,但是他們對佛法都很通徹了,只是還沒有發大心,入人群中去而已,這叫做中根。

因為上面還有菩薩,菩薩才是佛陀要教育的上根機。將中根機引到上根來了,已經開始發心了,佛陀就為他們見證,將來能成佛,成佛的依正國土和他的法運,正法能運行多久?像法運行多久?時間很長。目犍連他的法運就比前面三人多一倍。可見目犍連的心胸之開闊,他投入人群結的善緣,好緣是這麼多,成就這麼多佛法興隆的事情,真的是佛陀的好弟子。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圓滿自利利他成佛果,這我們都要認真學,學佛所走的路,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