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10日】等覺後身成應身佛

Community:
Branch:

『恆修梵行果德奉覲萬億佛,持小乘行念空寂不修大行,雖經多劫不成等正覺大果,須發大心具大道然後成佛。』

修行,我們要發大心。佛陀為弟子授記,每一位弟子的受記一定有因緣。因,因是過去所修行的過程,一直到今生此世能夠值遇釋迦佛成佛了,也遇到釋迦牟尼佛,在其僧團中修行。

修行,各人都有各人不同的修行方式。就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他能夠舉一反三,佛陀告訴他一個方法,他就能瞭解所指的方向。若是迦葉尊者則是受持恆心,很堅持,堅持在他的梵行清淨。而須菩提是解空第一,現在佛陀也要為他授記了。

各人都有過去所修行的,現在在佛的僧團中,所受持的也各有各的修行方法。但是,他們有共同一個特質,那就是獨善其身。他們專心修行於如何去除煩惱,守在自己的獨善其身,不與眾生攀緣。所以他們『恆修梵行果德』,這全都是他們過去的因,求佛法的心切,對於要如何去除煩惱,這是長久以來的修行方向。

到現在能夠因緣成熟,釋迦牟尼佛現相成佛,也能夠與佛同世,又在僧團中共修,但還是一樣守在聲聞、羅漢的位置,他們不要入人群,不要發大心。不過,他們的恆修梵行,已經果德具足了,現在正是需要佛陀啟動他們發大心的時刻,所以佛為他們授記。

現在講到須菩提,『奉覲萬億佛』,這是授記的過程中,佛陀這樣告訴他,將來要成佛之前,要能夠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但是他們過去『持小乘行念空寂』。須菩提,他是解空第一,對人間一切人、事、物全都瞭解道理,一切都是空。世間的名利、地位再大,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須菩提很瞭解,所以他不想在人群中,所以『不修大行』,只是修小乘法。

『雖經多劫不成等正覺大果』。不成正等正覺,他還沒有辦法成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了。獨善其身再怎樣修,若不要發大心,入人群度眾生,即使經過了多劫,很長久的時間,永遠也無法成等正覺,無法成大果,無法大徹大悟成佛道,這是沒辦法的。

所以,我們學佛者就是要成佛,學佛者若不要成佛,何必學佛呢?但是要成佛,不能缺修行,想達到修行的目標,那首先要去除所有的煩惱,修清淨梵行,這清淨梵行是佛果必經的路徑。但是,小乘獨善其身,先淨化自己。

自己淨化了,心無染著,這樣守志奉道,這種四弘誓願、四無量心要很堅定,入人群中,這樣才能結眾生大福緣,在眾生人群中,才得大智慧,成長慧命。所以不要再守在小乘了,『須發大心具大道然後成佛』。還在小乘行,你怎麼修都還是在自己。我們要知道,只是自己一個人清淨,其餘周圍環境都不清淨,都是污染;自己覺悟、瞭解,大家還在無明中,我們有辦法再堪忍下去嗎?也是不堪忍啊!所以必定要發大心,還要去淨化人人,與我們同樣體會道理,與我們同樣行在大直道、菩薩道上,這就是自利利他,自他兼利,才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前面我們所解釋的經文裡,『我大弟子,須菩提者,當得作佛,號曰名相。當供無數萬億諸佛,隨佛所行,漸具大道』。

佛陀稱呼須菩提,前面加『我大弟子』,就是很貼心的弟子,佛陀所說的道理,須菩提一概瞭解。

『當供無數萬億諸佛』,要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來歷練,而且要在人群中,經過無量數的眾生,去探討很多生命的道理,這樣才有辦法到成佛的境界,所以要經過萬億諸佛。

過去告訴過大家,我們若將人人當作佛,無不都是受我們供養、尊重、奉侍的人。面對著苦難的眾生,我們轉成他們人人是本具佛性的未來佛,這不就是在供佛,奉侍未來佛。所以說,在那個地方供三百萬億諸佛,無數諸佛,『隨佛所行,漸具大道』。依照佛陀所教法,佛陀生生世世來人間,無不都是為苦難眾生來入人群。現在發大心,同樣也要生生世世在人間,才有辦法成菩提。

再來,後面的經文,『最後身得三十二相,端正姝妙,猶如寶山。其佛國土,嚴淨第一,眾生見者,無不愛樂』。

『最後身得』。這樣一直修行,若經過了三百萬億佛的道場修行,最後的『最後身』,修到功成圓滿時,那個『最後身』;成佛了,就是具足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具足,那個時候就是成等正覺最後身;成等正覺時,就是成佛的時候。

⊙最後身得,三十二相:等覺後身,成應身佛,具諸相好姝妙的十身佛。

『成應身佛』,應化身在人間,釋迦牟尼佛就是了。在現在的尼泊爾,二千多年前的迦毗羅衛國出生,這應身修行在人間,成正覺而應化在人間,這叫做應身佛。應身佛,他的身相有三十二相,十號具足,讓大家非常尊重,所以叫做『世尊』。

『具諸相好姝妙的十身佛』。十身佛,在《華嚴經》所說的,『融三世間的十身』。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華嚴經所說融三世間的十身即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十身佛:『眾生身』,我們看眾生都要將他當作是佛。佛,常常來人間,過去、現在、未來,佛時時應身在人間,所以『眾生身』。

『國土身』,每尊佛成佛,都有他的國土名稱。我們現在的國土叫做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應化,所以叫做『國土身』。

『業報身』。佛,受身在這充滿造業的人間,在這充滿了業力果報的眾生群中,在這個地方受身,這叫做『業報身』。

『聲聞身』。同樣的出家修行過程,要用心聽法,聲聞用耳根來接受,所以是『聲聞身』。

『獨覺身』,也是要教育人人,聽法之後要體會道理。法的道理,不是佛在世時,法才會存在人間,無佛世時,人間同樣是充滿了道理,只是凡夫不覺知。獨覺,是過去生中一直都受過佛法的滋潤,陶冶過佛法,所以他出生人間時,雖然無佛在世也能夠去瞭解。看到四季──春、夏、秋、冬的景象,他去體會、去覺悟天地間萬物之理而離生死,所以稱為獨覺;只是獨覺知道有這樣,卻有無法突破的矛盾,那種無明惑還存在。『緣覺』是值佛世,與『獨覺』同等果位。

再來就是『菩薩身』。雖然佛陀身處在聲聞、緣覺這樣的僧團中,他卻是菩薩身。入人群度眾生,就是『菩薩身』。出家,覺悟的大菩薩,大覺的有情者,所以叫做『菩薩身』。

『如來身』。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這叫做『如來身』。

『智身』。那就是四無礙智,一切種智、道種智等等所有的智,完全在佛的覺性慧海中,這叫做『智身』。

佛陀的『法身』是永恆的,道理是永恆的。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說的法還是在人間,不只法還存在,法身是永恆常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無處不有法身,那就是真諦。

『虛空身』,遍虛空法界。佛陀大徹悟,宇宙天體已充遍了法,所以『虛空身』。

以上的『十身』是在《華嚴經》所說『融三世間的十身』,就是過去無量生世的過去,一直到現在,還要到未來曠劫,無不充滿了這十身,他不斷在人群中,眾生中受生此身。

這是要表達在人群中,不論哪一個世間,哪一個世界,你必定要回歸人群,與人群同樣的身形,最後就是出家,專心修行,發大心入人群,這樣善的循環,就是修行的過程。

⊙端正姝妙,猶如寶山:端嚴方正,殊大妙好,如寶山王。

『最後身得,三十二相,端正姝妙,猶如寶山』。非常莊嚴,『端嚴方正,殊大妙好』,非常殊勝的身體,如寶山王一樣。

寶山,人人都很歡喜,寶山裡面都是寶。是啊,佛的身心無不都是寶,所以是『殊大妙好』。

⊙其佛國土,嚴淨第一,眾生見者,無不愛樂:比餘佛土,此最第一。由依正妙,見者樂之。

『其佛國土,嚴淨第一,眾生見者,無不愛樂』。眾生所見就是歡喜,因為『比餘佛土,此最第一。由依正妙,見者樂之』。

(『比餘佛土,此最第一』。)若比較其他的佛土,這個國土是為『最第一』,很多的寶都聚集在這個地方,是人最羨慕,最愛的東西都在此國土裡面。

『由依正妙』,見者歡喜,『見者樂之』。大家看,大家都歡喜,這就是須菩提所修的道理,完全瞭解『空就是清淨』,清淨就是最徹底真實的道理。

⊙成就嚴淨佛土,度無量眾生,其佛法中多諸菩薩,皆悉利根,轉不退輪。

所以『成就嚴淨佛土』,這是須菩提將來成佛的國土,在那個地方『度無量眾生』。『其佛法中多諸菩薩,皆悉利根,轉不退輪』。

在這尊佛的國土,全部都很『嚴淨』,很莊嚴、很清淨的國土,在那裡度無量的眾生。在佛法中都是與這尊佛有緣的菩薩,與這尊佛生在這個國土裡共福業,大家共聚一個地方互相修行。

總而言之,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未來的國土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都是諸大菩薩同在一個地方共同修行,這就要看我們現在修的因,報在未來的國土。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