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07日】因解空寂授證空生

Community:
Branch:

『因中心得無礙憶念淨行,靜寂清澄因修志玄虛漠,號名相者因解諸法空寂,因核果海淨德授證空生。』

我們前面就一直說,修行,我們必定要從因顧守。因是種子,是所有道理的源頭,就如我們說的真如本性。我們人人本具真如本性,萬物真理,需要清淨在源頭。理,本無體相,但是事出必有因,這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道理。所以,『因中心得無礙』,我們人心有很多的掛礙,瞭解真實的道理就沒有什麼好掛礙了,所以要從因中守好,我們的心才能真正得到無礙。

我們要時時『憶念淨行』,這就要修行,修得心專、心定,挑柴運水無不是禪,一切動作都在思惟修中,這樣叫做憶念。在任何地方,對待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有憶念淨行的心。若是這樣,我們才能靜寂清澄。

『靜寂清澄』,是我們修行者最想要的境界,若要靜寂清澄,就要回歸源頭的修,思惟修,在這『因修志玄虛漠』。我們的身心常常很自在,自在於志玄虛漠,我們的心靈境界,沒有事物來擾動我們的心,『心無罣礙,無罣礙故』,這就是志玄虛漠。

所以昨天那段經文,我們就已經看到了,須菩提已經得佛為他授記了,須菩提未來也能成佛,他的名號『名相如來』,這個名相是『因解諸法空寂』。因為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他所修的行,就是體悟在空寂的道理,這也就是因核果海。這個因,常常向大家譬喻成,種子回歸到最微細,回歸到最微細,因剖析起來,其實是那個理,所以它只要緣會合了,就能結果;種子與緣會合,有地、有水分、有空氣、有陽光會合,自然『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叫做『因核果海』。

一棵果樹,它年年生出纍纍的果實,年年都能採收。這棵果樹來自一顆種子,在因緣具足下,它能長久有纍纍的果實生出來,所以叫做因核果海。只要我們能透徹真如本性,自然道理都會清楚。

『淨德』。瞭解道理之後,我們要用很長久的時間清淨我們的心,無明、惑等等要去除,時時憶念淨行,不再受無明煩惱來染污,到最後,『淨德現前,授證空生』。空生是誰呢?就是須菩提。

他能夠認清宇宙間一切事物因緣所生,因緣所滅,生滅法,他都很清楚了。我們現在修行的目標,就是要回歸自己真如本性的源頭,必定要修得心無掛礙,並且時時憶念淨行。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須菩提將來也能成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些常常解釋了,每一尊佛成佛,必定要這十號具足,十號就是十德,這十種德都要具足,這樣才堪得說是大覺悟者。

下面再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璃(頗梨)為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寶華覆地,周遍清淨。』

這段經文在描述將來須菩提成佛之後,就是叫做『有寶』,國名叫做『寶生』。

⊙劫名有寶,國名寶生:此記得果之國土嚴淨。有空寂法,劫名為有寶,其國清淨,是國常有寶生。

『劫名有寶,國名寶生』。這就是為須菩提授記,將來所得的果報,未來他的『國土嚴淨』,就是很清淨。

『有空寂法』,就是靜寂清澄,人人都能體會到這分空寂的道理。

『劫名有寶,其國清淨,是國常有寶生』。那個國土很開闊、很寧靜,這麼開闊清淨的境界,到處所見的東西都是寶物,而且清淨得一塵不染,常常產生出寶物。這就是須菩提未來的國土。

⊙迦葉因中具紫金光聚,須菩提因中能善解空理,故一以光為德,一以空為寶。

迦葉受記,他的修行『因中具紫金光聚』,所以國土都是光明。須菩提呢?因中所修的行是『能善解空理』,所以『一以光為德,一以空為寶』,一項就是光明,一項就是解空。

他的國界空寂,很開闊、很莊嚴,空間布滿了寶,所以,空為寶,空間所產生的無不都是寶,寶聚。因為須菩提出生那一天,家裡的寶藏忽然間都空了,出生(取名)後,這些寶物又恢復回來,這是他出生的形象,叫做『空生』,也叫做『善現』。

⊙又善現誕日,宅舍都現空相,繼復現多數寶物之相,故依報之佛國土名曰寶生,所應之劫,名曰有寶。

這是描述他那個時候,出生時『繼復現多數寶物之相』,傳說中有這種很異常的形象。所以『依報之佛國土』,叫做『寶生』。佛陀為他授記,未來國土名叫做『寶生』。

『所應之劫,名曰有寶』。他未來所感應的時代,時間,稱為『有寶』,在那裡全都是寶。

⊙其土平正,玻璃為地:由平心地,則世界地自然平正。玻璃:此云水玉,亦表內外映徹。

所以『其土平正,玻璃為地』。那個國土的地都是很平,很整齊,『玻璃為地』。這種『由平心地,則世界地自然平正』。

『玻璃』,那就是水玉,亦表示內外映徹。我們的心好好地修,修好我們的心,常常心平氣和,自然我們的世界就能很平靜,人人心平氣和,心地平,世界自然平正。所以那個地方『玻璃為地』。玻璃是一種寶物,那就是水玉,如水之玉,這種玉,光明透徹晶瑩,這叫做玻璃。亦表示『內外映徹』,內外都很清淨,那個世界全部是清淨如琉璃一般,如玻璃一樣,內外明徹。

所以『寶樹莊嚴,無諸丘坑』。

⊙寶樹莊嚴,無諸丘坑:菩提樹眾善莊嚴。丘陵坑坎表不平心。

那個地方應該就是這樣,『寶樹莊嚴,無諸丘坑』,就是土地很平,樹也很整齊,也就是菩提,覺悟的樹,稱為寶樹。就如我們眾生,人人有覺悟的心,自然心很合齊;那個地方的土地、景觀也很整齊,讓人看了很歡喜,稱為『寶樹莊嚴』。

『丘陵坑坎』表示不平衡的心,那個地方都沒有這種丘陵坑坎,沒有高低不平,都很平正。這表示人人都是很平坦的心,沒有不平衡的心。

再者,『沙礫荊棘,便利之穢』。沒有這些骯髒污穢的東西,沒有沙礫,沒有那些大小石頭,泥土沙坑,更沒有『林投竹刺』,這些荊棘。

⊙沙礫荊棘,便利之穢:沙礫隱腳,荊棘刺人,表惡毒念,殺害於他。便利穢地,惡毒害心,其土悉無。

這種『沙礫隱腳,荊棘刺人』,石礫會扎人的腳,若是荊棘會刺到人的身體。這些東西在那個國土都沒有。有這樣的東西,就是因為人心惡毒的念。

這種『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就如我們現在的人,不就是全身都帶刺嗎?動不動就有傷人的心態,惡毒的念頭,如荊棘會刺人,如沙礫扎人的腳。這種無形的心態,常常都有殺害人的心,是實在存在這五濁惡世中。

『便利穢地』這表示『惡毒害心』,『其土悉無』。須菩提將來成佛,他未來的國土,都是很莊嚴,全都是寶,都沒有這些『沙礫荊棘,便利之穢』的形相。

有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寶華覆地,周遍清淨』。

⊙寶華覆地,周遍清淨:以眾善因莊嚴佛國,如諸寶華遍覆其地。未來須菩提成佛之國土,有五種嚴淨。

所看得到的,都是『眾善因』。這個國土這麼莊嚴,能生在那裡是因為有很多善因緣凝聚會合,依報而生在那個國土。有福報的人,有修行的人,透徹道理的人,他後來的依報、正報在那個國土裡,所以『以眾善因莊嚴佛國,如諸寶華遍覆其地』,就是這樣的清淨,又是有花來莊嚴那片土地。

未來須菩提成佛的國土,它有五種的莊嚴,不論是光明、空間開闊,所有所見的全都是寶,而且一直產生出寶物,這全都是所修來的德,來嚴淨那個國土。那裡人人都有累積善因,善行,總是多行善。

這種多行善在人間,未來累積累積,生生世世,福慧不斷地累積,煩惱時時減輕,生生世世,福緣增長,自然我們的依正二報,一定在福地;心無煩惱,一定在淨土。這就要看我們,是不是有用真實誠意的心修行?是不是有付出無所求的心投入人群,不受人群污染,還要時時抱著感恩心,『心無罣礙,無罣礙故』,這一念心,我們是不是有準備好了呢?我們要時時做成佛的準備,所以我們必定要鋪上菩提大直道,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