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1月03日】各業無私 諸願成就

Community:
Branch:

證嚴上人開示:「人間事無不都是苦難偏多,諸佛菩薩來到人間,就是要醫治眾生苦。人體不調有病,社會不調有病,四大不調,天地之間也是不定。佛法就是希望我們能好好地調和,要打從人心開始。」(攝影者:江展楠)

【20161023法脈宗門營證嚴上人開示】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自2006年開辦以來,至今邁入第十一屆,期待平時堅守各自工作崗位的同仁們,藉此了解其他志業的服務成果,也透過近距離與志工互動,體會志工精神,進而人人都能職志合一。10月23日營隊圓緣時刻,志業體主管與同仁還有來自警消與金融等機構的代表,合和互協演繹〈藥師如來十二大願〉,象徵會持續以誠正信實之心,行慈悲喜捨之路。 

演繹內容結合〈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偈誦、慈濟五十年來的志業足跡,以及對應的社會時事,在靜思堂五樓全程觀看演繹的證嚴上人,內心十分震撼與感動。

「各位菩薩、大醫王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跟大家說感恩。還有常常都讓我疏忽掉沒有說的感恩,那就是陪伴的菩薩(慈濟志工),每一次我們的活動,隊組的那一分合心陪伴,前前後後的準備,很多人哦!總而言之,感恩啊,一併向各位菩薩們說感恩。」

上人感恩四大志業體的同仁與社區的志工菩薩們用心用愛,寸寸鋪路走過來,人人合和互協,拉著那一分情,寸寸、分分的情,連接起了長情大愛,無私地耕耘、付出,而今已看到了果實。

身體病苦施醫藥 心靈疾患予法療

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創於1966年5月16日,從濟貧扶困的慈善工作開始,六年多後,進一步在花蓮市仁愛街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為醫療志業的起步。

「人間事無不都是苦難偏多,諸佛菩薩來到人間,就是要醫治眾生苦。人體不調有病,社會不調有病,四大不調,天地之間也是不定。佛法就是希望我們能好好地調和,要打從人心開始。一連串的十二大願(演繹),早上晨語也提起,慈濟人要把這一部經,真正地恆持,經典裡面的話能化為我們生命中的力量,為人間、為社會付出。」

透過臺上的演繹,上人與眾人一同回顧四大八法的推展點滴,「看,這有困難嗎?臺上一個多鐘頭已經把十二大願,人世間的種種苦難,戲劇化起來,形形色色的人生,不也都是扮演在舞臺上嗎?臺上大醫王與白衣大士的角色,是多麼的吃重,哪一件人間疾苦不需要大醫王、白衣大士?哪一件不需要人間菩薩的用心付出?的確,這都是需要,佛陀的真理化身,在每一個人的身心行動表達出來。」

偏遠有需不辭苦 六院伸援無藥村

上人勉勵眾人,要持經並不困難,只要人人能恆持走入慈濟時的初發心。

「我真的是很感恩,(醫護菩薩)長年累月這樣地守護在醫院,最近氣候一直都是很不調和,玉里、關山(慈院)都是在比較鄉下,還要承擔起這無醫村的病苦。每一次下大雨,我就很擔心,關山要到山上的幾個村落去做義診,看到大愛臺畫面出來,下來的路斷了,他們繞道走在那樣崎嶇危險的陡坡,看到我們的護理菩薩,爬著山,爬上去又滑下來,讓我看得驚心動魄,都是很擔心。」

上人雖然期待偏鄉裡缺乏醫療資源的鄉親能得到照護,但更不捨也擔心無私付出的慈院醫護團隊。

「像玉里時常缺醫師、缺護理,可是也要承擔急難救助,晚間的急診,他們都要承擔。可是人手不足,承擔的壓力真大,所以關山、玉里兩位院長幾乎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當地有災難的時候,還要投入去救災。」

臺中慈院中醫團隊也是組成「梨山巡迴醫療團」,定期前往梨山進行定點駐診及居家往診。

「這群年輕的大醫王每一次談到了梨山,感覺都是上去他們才真安心,因為山上是很需要(醫療),病人得救他們才安心;大林也要承擔起了無醫村的義診;臺北在大都會區的複雜性之高,還要負責萬芳、瑞芳等偏遠地的義診;花蓮醫院也是一樣,種種疑難雜症……」

氣候調和眾生安 社會祥和仰人和

「總而言之,人間疾病真多啊!看到了我們把整個社會都改變過來,不只是為醫療,給他們看病,連社會的不調就讓它調和,調和了身心,內心調和,社會就調和。」

要氣候調和、社會祥和、人生健康,所需的靈方妙藥就是佛法,而每一位在慈濟道上付出的菩薩,人人都是持經者,也是傳達者。

「感恩所有我們團隊的菩薩們,也感恩如果不是五十年走過來,哪有臺上這麼多的故事?哪有臺上可以表達出來這麼多的人世間的相?感恩演藝菩薩也來助陣,一切各行各業都上臺。我在這裡無法一一說感恩,大家多年來的支持,這就是傳法,持經不困難。非常感恩,感恩千言萬語說不盡,祝福大家。」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