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25日】大心聲聞紹隆佛種

Community:
Branch:

【無漏後身即聲聞果體,法王之子即大心聲聞,亦得授記紹隆佛種故。】

佛陀的本懷所盼望的是弟子人人回歸真如本性,這個時候,弟子終於瞭解佛的心意了。

【無漏後身即聲聞果體】。將過去的無明、煩惱一一去除,佛陀所說的法,一旦能夠體會瞭解,就開始發大心了。所以,【無漏後身】就是聲聞與緣覺的果體。聲聞、緣覺原是獨善其身,修戒、定、慧,所修的果體都清淨了;但是,佛陀希望他們能發大心、立大願,傳承佛法;不只是自覺,自己覺悟就好了,還要去覺悟他人,所以希望人人能傳承佛法,今生來世入人群中發大心。

【法王之子即大心聲聞】。發大心傳佛法,稱為法王之子,也就是【大心聲聞】。這完全針對現在隨師的弟子眾要發大心的這些人,若能人人發大心,將煩惱、無明都去除,來生就是在人群中度眾生的菩薩。所以【亦得授記】,那就是能受記了,這個時候,佛陀開始要為這些發大心的弟子授記了,這樣是【紹隆佛種】。

所以<授記品>完全是佛陀尋尋覓覓在找種子,哪一顆種子是成熟的?哪個人是發大心、立大願,也已經去除煩惱,斷無明惑,也就是心很定已是無漏後身,堪任行菩薩道,能生生世世在人群中傳法,紹隆佛種。

所以前面,【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目犍連、須菩提,他們的由來,我們已經解釋過了,因為迦葉尊者覺得此生此世的貧困,就是過去生中沒有造福,今生此世要讓他有機會種福田,所以他專門向貧困的人托缽,乞貧不乞富,這是迦葉尊者。須菩提呢?是用同理心,他想:貧困的人都已經貧困了,顧自己的生活都來不及了,哪有辦法再多給我一份糧食呢?不忍心。所以他是乞富不乞貧。

佛陀對這兩個弟子的托缽,認為都不對。所以,不論人家怎樣批評須菩提,他都用感恩的心,用包容的心善解。雖然迦葉尊者也對他有所的批判,他也是歡喜接受;面對佛陀的教育,他則是馬上改過來,【對啊!我應該要隨緣,按照托缽的規矩。】心胸開闊善解人意,這是須菩提的特長。

我們若讀《金剛經》,能知道當機眾是須菩提,他是【解空第一】,他對人慈悲善解。為什麼他能這樣慈悲善解呢?因為他看透了一切,佛陀所說的法,很用心去體會。

⊙解空第一須菩提。佛在祇園說般若時,須菩提向佛請示: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應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

有一時期,佛陀在祇園精舍講般若,須菩提向佛陀請示:【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應該要如何安住他們的心?如何降伏?菩提心是什麼?既發菩提心,如何能將菩提心安住下來呢?】(註一)這是須菩提的慈悲,因為佛陀所說的《般若經》恐怕很深奧,擔心在家居士或者是後來的修行者無法瞭解,他就為這些人或者是後世的人來請問佛陀,希望人人若接受發菩提心,這菩提心既發了,要如何安住下來?應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

好不容易啟發了菩提心,啟發了大心,心若沒有安住好,煩惱若再生出來,菩提心就會消失了。所以他就代替大家問,這要如何安住呢?若有煩惱生起時,要如何調伏呢?

⊙佛言:安住於菩提心,行無相布施;度生,行無我度生。如此安住,才能降伏心中妄念。

佛陀回答:【安住於菩提心,行無相布施】;度眾生就是要【行無我度生】,即布施不住相,【如此安住】來降伏心中的妄念。

啟發大心要在人群中行布施,這個菩提心就是要行六度行。六度,布施是第一項,這種布施要行無相布施來度眾生;度眾生就是要【行無我度生】。【無我度生】,就是我付出,不執著我是能幫助人的人,用現代話來說,付出無所求,付出就付出了,沒有【我】是能幫助人的人;你要常常記得我,這是有所求的我,這樣就不對了。度生,就是很自然的【行無我度生】的方法,能夠這樣就能安住。

二0一五年尼泊爾在加德滿都這一場地震大災難,慈濟人腳踏在那一片土地,就會想到過去(1993年尼泊爾水災時,我們援建)啟用的那幾個村(註二),到底有沒有平安?地震過後,山路很危險,又是落石、山崩,無法通車,他們只好搭飛機,他們搭乘【佛陀航空】的班機(編按:BuddhaAir佛陀航空公司),二十多分鐘翻越過了山,回到二十多年前啟用的慈濟村。

看到慈濟人來了,大家全都圍上來,人眾之多啊!【藍天白雲】志工被這一群村民圍繞,大家很高興地分享他們的生活。他們靠什麼生活呢?務農。有時候天氣不調和,歉收等等,農作物收成有限,所以這個村裡的人多,生活困難。

每一戶人家,總是較貧困,所以房屋也失修了。因為那時候我們緊急去救急,才發現到水患是這麼慘重,無家可歸的人那麼多,不忍心也捨不得放下,所以除了救急以外,又為他們做長期的規畫,那就是蓋房子。這是一段的因緣。但是,他們貧困沒有能力再重修這些房子,所以會漏水。尤其人口增加了,需要增加學校,孩子若沒有受教育,他們永遠都無法脫貧,所以還是要再為他們長期規畫。

佛陀說:【度生,行無我度生。】不過,要以【大我】來度生,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是為了那些天下苦難眾生,要行四無量心,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行無我度生】,這種度,就是六度,不能完全是過去就過去了,全都忘記了,要拿捏得剛剛好。

當他們有需要時,還是要慈無量、悲無量,同樣要再回歸,去想這些眾生苦難人如何幫助。這樣叫做安住。發了菩提心安住,這樣來【降伏心中妄念】。這種不是有煩惱,是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還在心裡,雖然是【空】掉了我是能助人的人,不過還是要【住】,住在菩提覺道,覺悟天下眾生,這樣的苦難、無常。

⊙須菩提聞佛說法,證悟空理,在佛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什麼是空?空即是一切事物,皆是因緣生滅法。

雖然須菩提在佛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還是同樣能善解,同樣有慈悲心。所以須菩提聽佛陀說法證悟空理,空理就是對自己不執著,雖然過去他是替貧困人想,捨不得分他們的糧食,佛陀既然教育不擇貧富乞食,他也是接受佛教化。。

所說的【空】,不是空得什麼都沒有,也要適合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空即是一切事物,皆是因緣生滅法】。我們能瞭解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一切的理會合而成之物,也是一切煩惱構成的是非,這是我們要很瞭解的。這是須菩提他所體會的道理,一切都是因緣生滅法。

摩訶迦旃延呢?他也是。原來他所生長的地方,在西印度阿槃提國。印度國土面積很大,古代是以城為國,一個城就是一個國。阿槃提國的一位國師他有兩個孩子,迦旃延是第二個,他從小就跟著舅舅阿私陀仙學習。大家若聽過悉達多太子出生,那位來看相的就是阿私陀仙,他是迦旃延的舅舅。這位阿私陀仙精通《吠陀》,那就是在古印度教的一種的宗教經典,而且他會看相,精通占相術,通達四禪五通。

這位阿私陀仙年高老邁時,對迦旃延這位外甥,非常看重,因為瞭解他的根機很高。他看過了悉達多太子的相,他哭了,他說:【現在這位太子,他絕對會去修行,也能修行成正覺。可惜我年老了,沒有因緣聽大覺者說法。】所以他哭了。他就對他的外甥迦旃延說:【我年紀大,已經剩下沒有多少時間,現在悉達多太子修行將來會成道、成佛,將來你應該要把握因緣,以大覺者為師,一定要去親近他。】

經過一段時間,因緣成熟了,迦旃延看到佛,聽佛說法,就這樣出家,證阿羅漢果。然後他有一個心願,一定要再回到他的出生地,去弘揚佛法,去布教。終於他達成這個心願,因為他已經得到【四無礙智】,所以回到他的國家弘揚佛法時很多人聽到他說法,都能接受,都能茅塞頓開。

他又去摩陀羅國,那個地方的四姓階級觀念很重,婆羅門是勝過剎帝利種姓,因為婆羅門排在最上面,他在弘法時,那位國王就責怪迦旃延說:【你是婆羅門的後裔是這麼高貴,現在去親近剎帝利釋種,並以釋種為師。】釋迦牟尼佛是釋迦族,也就是剎帝利的後裔,是釋迦族。所以這位國王很驕傲的覺得:【你堂堂婆羅門,怎會去皈依剎帝利呢?難道不會覺得很屈辱嗎?】

因為佛陀的教育,是打破種姓的觀念,所以迦旃延就回答國王這樣說:【種姓形成了階級,將人類分成優到劣這四種階級這樣讓多少人受盡折磨。也有的婆羅門為非作歹,做很多壞事,像這種人不論是殺生或者是邪淫、邪知、邪見,造種種惡業,難道也叫做高貴人種嗎?】

甚至他又向國王說:【能修道為善,覺悟證果之人,不論是什麼種族都是尊貴,應該受人人所敬重。】用很多道理說服國王,國王聽了之後覺得:【對啊,這才是真正人性的真理。】後來國王也經迦旃延引進見佛,請佛陀來這個國家弘揚佛法,國王也皈依佛了。他將所監禁,關在監獄裡的人都大赦,尤其是那種無辜的賤民,首陀羅人也完全釋放,讓大家有重新的機會。所以全國都信仰佛法,真正是一片祥和之地。

當然,迦旃延還有很多感動人的故事,他對解空,他對法透徹,也能慈悲寬容,對待人很圓滿,所以有這種超越的智慧,有無礙辯才,所以他能回到他的國家度化很人,也能影響一位國王,救了全國苦難人。這就是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在他的生涯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用心在戒定慧無漏法,要好好用心。要生生世世發大心,這樣來紹隆佛種,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要時時多用心。

【註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註二】1993年7、8月間,尼泊爾遭兩次暴雨襲擊,造成一千多條寶貴生命喪失、四十多萬民眾流離失所,原就貧困的內陸國,更是雪上加霜。
9月中旬,慈濟接受蒙藏委員會請託,派員深入尼國勘災,擬定救災方向,決定為尼泊爾災民重建家園。
1994年8月30日薩拉衣縣敘卡波卡里及勞特哈特縣寶拉衣二處,移交八百戶。
1995年2月18日為勞特哈特縣桑塔普600戶,寶拉衣300戶、薩拉衣縣敘卡波卡500戶舉行揭碑儀式。
1995年6月19日馬克萬普縣400戶舉行接碑交屋儀式。
(整理自《慈濟年譜》)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