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8日】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Community:
Branch:

『通教:菩薩得益增長,智慧堅固,了達三界如幻。別教:菩薩得益增長,住靜思惟,得心通達實法。』

『通教』與『別教』有所不同。同樣是發大心、立大願,有人根機比較鈍,就是一步一步慢慢來,按部就班,佛陀怎麼說的教法,就一步一步來學,學得充足才入人群,這叫做『漸教』。不過,雖然是一步一步,按照佛陀所說的教法,過程卻也是智慧堅固,了達三界如幻。

『通教』與『別教』又有一點點差別。通教就是『我既發心,我道心堅固,不只瞭解世間一切幻化無常,我也身體力行』,不過就是比較緩慢。若是『別教』,那就是『頓』,不是鈍,是頓;鈍就是鈍根,慢慢來,頓就是利根,所以叫做『別教』。『菩薩得益增長』,他是接受了佛法,瞭解這些道理之後,馬上心就定下來,入於靜思惟,得心通達實法。

這個法已經深透了他的內心,所以心安然不動。他已經是通達實法,佛陀所說的法,很快接受,利根機,又是發大心、立大願,用利的根機來接受佛法,他的進度是超越過通教菩薩。這種靜思惟修,透徹清淨,心不動搖,完全明朗清淨,發大心,向前進,通達實法,這叫做『別教』。

學法,我們應該要時時用心,不是只有『我就是一直聽法,做佛法的研究,這樣我就是一位學者,我有文憑,我有名。』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身體力行。肚子餓,光是知道食物的營養成分,辦一桌菜,別人吃,我們沒有吃,其實,只是知道營養而已,自己並沒有吸收到營養。所以,我們必定要瞭解法,也要身體力行,這樣才有踏實感。

前面經文說,『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樹,而得增長』。

菩薩智慧若堅固,才能了達佛的境界,通達一切,求最上乘的佛道,這樣就是小樹。不論是『漸教』,總是樹,小樹也能變成大樹,所以叫做『而得增長』。

接下來的經文,『復有住禪,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放無數光,度諸眾生,是名大樹,而得增長』。

還有諸禪定,禪定是思惟修,心都清淨了,真如本性智慧都具足在我們的心。心若清淨,沒有無明遮蓋,自然放無量光──智慧之光,放無量光。所以說『放無數光,度諸眾生』。用他的智慧,普遍如密雲在空中,因緣成熟,就降雨滋潤大地,草木皆得蒙潤,都能得到雨來滋潤。

再向大家解釋『別教』,昨天有解釋『通教』。

⊙別教:菩薩得益增長,住靜思惟,得心通達,聞法歡喜,是大樹增長;此中應含蓋小中上草增長。

『別教』,菩薩得益增長,就是住靜思惟修,得證三昧入心,所以『得心通達,聞法歡喜』,是大樹增益。這就是『別教』,因為他的心通達,所以聞法就歡喜。我們若完全將那些煩惱破除,將心路鋪平,路通了,我們能走過來,看到我們的心地風光,很歡喜,是大樹增益。

就像大樹,長大了,還是需要雨的滋潤,若久旱無雨,大地乾涸,這棵大樹也難保。所以我們必定要將法入心,直到我們的自性覺悟,這才是真正法的源頭、宇宙萬物的真理都入心來了;就是自心即是法,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法的源頭。所以我們必定要好好用心,思惟修,得心通達,就是大樹。

『此中應含蓋小中上草增長』。大樹既然能接受滋潤,其實地上也能受到滋潤。所以大樹受潤,這當中也應該涵蓋著小樹或者小中上藥草,全都能受潤。

⊙理應人天漸進三乘,三乘漸入一乘,由實至究竟,三草二木,各有勝進,方盡會權歸實之旨。

所以『理應人天,漸進三乘』。這個道理,一相一味的道理,都是普應人天法,漸漸進入到三乘,三乘就漸漸地也能入一乘,由實至究竟。『三草二木,各有勝進,方盡會權歸實』。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向前,從漸教的菩薩,從人間的五戒十善,一直到『四諦』、『十二因緣』,瞭解菩薩乘的教法,這樣一步一步接受佛法,也開始發心向前精進。

所以,從人天法,將來也能有佛緣,法的因緣會牽引我們慢慢進入三乘,發心修行,瞭解人間虛幻,就沒有欲心貪戀人間,所以慢慢往修行的路,從小乘法漸漸到大乘一實法,一直到究竟的境界。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

『三草二木,各有勝進』。各各都能接受到佛法,非常的殊勝。看看他的根機,得到很大的利益,叫做勝,勝進,有很大的利益。『方盡會權歸實之旨』,瞭解過去是權,權教,但是能回歸到真實的法來。這是一條路,我們要好好走,不怕慢,只怕不跨步,我們若願意跨步向前,步步精進,即使是漸教也會進步。

⊙復有住禪,得神通力:復有大機,住於禪定,發得神通,智慧之力。

『復有住禪,得神通力』。『復有』就是復有大機,『住禪』就是靜思修,這樣的人,『住於禪定,發得神通,智慧之力』,他的心就是已定,在清淨無污染的三昧中了。『三昧』就是正知、正見、正思惟,心不受外來污染,自己的無明除盡了,所以『發得神通智慧之力』。這種就是能真正在人群中,大心光明發散。

『住禪』,這個『禪』,我們再用心瞭解是什麼意思?不是在這裡坐著,眼睛閉起來,這樣叫做坐禪。禪,另一個名稱叫做『靜慮』,就是靜靜地思惟,是靜心思慮。

⊙住禪:此云靜慮,謂靜心思慮。舊翻為思惟修,從空出假之力。如菩薩教化眾生有四種的無畏。

我們的心常常都是很冷靜,不會受到煩惱無明一來,抗壓力很低,就受不了了,現出很憂慮的形態,不會這樣。我們要有勇氣,菩薩就是要有很多的力量,若沒有力量,要如何承擔眾生的擔呢?所以我們智慧勇猛要具足,這樣才能好好地走過這條修行的道路。

『從空出假之力』。我們先瞭解一切皆空,一切都是幻化無常,這樣我們才能體悟一切萬物的假相,而這個假相就是集了很多的緣,才能成就這個相。這就是我們要學的道理,我們所看到的形相,所聽到的聲音,都是一種虛幻假相。這就是要我們的心要很靜,很瞭解外相,我們就要內修。

就如菩薩教化眾生時,有四種無畏。

⊙菩薩有四種無畏:一、總持不忘,說法無畏。二、盡知法樂和知道眾生根欲心性,說法無畏。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

第一,是『總持不忘,說法無畏』。『總一切法,修一切善』,聽來的法,我們要恆持不忘,要修一切善,入人群中無所畏,這就是『總持不忘,說法無畏』。

第二,就是『盡知法樂和知道眾生根欲心性』,這就是我們要對眾生要很瞭解,才能『說法無畏』。要先瞭解眾生的習性,眾生所需要,我們給他的法,他才會接受。

第三,就是『善能問答,說法無畏』。眾生即使要問難,他知道法是這樣,但是要考你,你就要有『總持一切法』的道理不忘,應眾生的習氣,他所提出的,你一定要好好回答他。所以『善能問答,說法無畏』,菩薩要具足這種能力。

第四,就是『能斷物疑,說法無畏』。就如醫師為病人把脈或是檢查、看病,病症診斷得準,要下對藥,病人才能得救。所以『能斷物疑』,醫生若猶疑不決,要下藥也困難;我們做事情猶疑不決,要成事也困難。菩薩不論是對人說法,或是要做事情,必定要有當機立斷,對事物很了然清楚的智慧,這樣才能『說法無畏』。這就是菩薩所具備的四個條件。

⊙聞諸法空,心大歡喜:聞說諸法本性空寂,心中明悟,得大歡喜。

『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意思就是說,『聞說諸法本性空寂,心中明悟』,心很明,能澈悟,這樣就會很歡喜。

聽法的人若是大根機,聽法,一聞就瞭解了──諸法性空,所有一切法都是空,一切相都是虛幻。一聞即解,心中就明悟,很明瞭,澈悟,這樣就會很歡喜。

這就是『菩薩智同佛智』。

⊙菩薩智同佛智,理齊佛理,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於初地。

利根的菩薩,他的智慧已經將近到佛的境界了,幾乎與佛的智等同了。所以『理齊佛理』,所瞭解的道理都差不多,佛陀說的話,他都透徹。『徹見大道』,已經心開意解了,所以『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於初地』。心都已經瞭解,所以心時時都在法喜中。初地,就是歡喜地,這時候瞭解佛陀的說法,所以在歡喜地上。

在《楞嚴經》裡有一段經文:『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我們很歡喜,聽到很多的法,『聞諸法空,心大歡喜』,就是因為他都瞭解了,所以他『放無數光,度諸眾生』。

⊙放無數光,度諸眾生:光表智慧,用智慧攝生,名為放光;智明不一,名為無數。

光,表示智慧,用智慧攝受眾生,用我們的智慧來度化眾生,所以『名為放光』。『智明不一,名為無數』。就是表達,這個智慧不只是一項,是無量無數的智慧。

⊙是名大樹,而得增長:此喻頓教大菩薩。

『是名大樹,而得增長』。這就是譬喻頓教的菩薩,頓教大菩薩。

『所謂光照大千』,因為菩薩全都體會、瞭解了。

⊙所謂光照大千,六種動地,現身殊形,六道化身,分應十方,五通示現,三輪施化,乃至八相成道,度諸眾生,此名大樹得益增長。

『光照大千,六種動地』。這已經是菩薩的智慧,光照大地,六種動地,已經『現身殊形,六道化身』,分應十方』。菩薩的心地都已經動了,知道、瞭解,法,原來是這樣,所以這種法,六種動地,『六度萬行』都已經入心來了。所以『五通示現,三輪施化,乃至八相成道』,這就是佛陀修行的過程。『八相成道』來人間,『度諸眾生,此名大樹得益增長』。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放無數光,度諸眾生』。佛陀在<序品>中就已經眉間放光,萬八千土,也是六種震動,期待能震動人人的心地,來接受佛陀的教法。所以我們要把握著人間佛法,我們要好好地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