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6日】聞法得果各得增長

Community:
Branch:

『執持聲覺自度是中藥草,菩薩智慧堅固明境如幻,求最上佛果是小樹增長,聞法歡喜十地大樹增長。』

瞭解吧?聲聞、緣覺,我們若是修行都是執著在小我,儘管已經瞭解了人生苦、集、滅、道,道理都瞭解了,知道做人是苦,人間苦,地獄、餓鬼、畜生道更是苦,天堂雖樂,福盡也要再墮落,像這樣,豈是我們要的?絕對我們不期待。不過,我們平常的生活總是由不得自己,受外面的境界誘引一下就去了。

世間多陷阱,我們時時都在陷阱中,由不得自己,煩惱不斷複製,無明不斷造業,重重疊疊,心靈的沙漠已經囤積如高山的厚度。我們要好好地用心將這些沙清除,慢慢地將無明、煩惱,垃圾一直清除,才能夠見到我們的真如本性。那種亮麗的本性,人人本具。

聲聞、緣覺,他們也是經過了不知幾生幾世接受了佛法,受持過十善、五戒,已經有種下聞法的因,能夠幾生世中聽聞佛法,一直到啟發他的這一念心要專心修行。不過,還有執,執在苦,『人間苦啊!累積了一切無明煩惱而來,道理我瞭解了,我要趕快消滅它,一層一層的煩惱要去除,我不希望再來人間了』。若是緣覺,他可以接受佛陀更深的因緣果報觀,這十二因緣的循環由不得自己,緣覺瞭解了,所以只想要自度。這種自度,雖然是獨善其身,卻是他的煩惱全都清淨了,只留著塵沙惑,還不敢發心立願,所以名稱叫做中上藥草。

小藥草,就是社會人間,接觸了佛法,所修行的是十善、五戒。若是聲聞、緣覺就是中藥草,從他們修行的層次來說還是中藥草,能治自己,無法救世人間。

『菩薩智慧堅固明境如幻』。菩薩的智慧就是再超越了,他是智慧堅固,悲智雙運,他的智慧超越了自己的享受,他願意令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因為他透徹瞭解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他不執著了,所以對人世間的苦難很在意,願意投入人間,而能不受人間的煩惱無明、幻化的境界來困擾他的心,這就是菩薩的智慧。

『求最上佛果是小樹增長』。這就是初地菩薩,聽法歡喜,甘願投入人群去。這僅是在學地的菩薩,不過他求上進,不為自己,是為眾生,『個人事小,天下事大』,這就是初地菩薩發心,這樣就已經成為小樹。小樹更需要法,雨露來滋潤,小樹也會慢慢藉著時間,在大自然的空間慢慢成長。

『聞法歡喜十地大樹增長』。從初地開始,一地一地向上前進,向上堅固道心,一直到法雲地,一直到妙覺,這叫做大樹。所以說,學佛,我們必定要先去除小我,堅定道心,世間的無明煩惱都是幻化,再親愛的人相聚也是短暫,再大的煩惱都是虛幻,隨著時間過去,我們要把握因緣。

前面的經文說,『諸佛之法,常以一味,令諸世間,普得具足,漸次修行,皆得道果』。

『諸佛之法,常以一味』,就是同一種法,這個法就是人人本具佛性。我們要發現我們的佛性,就要好好用功,要精進行動,過程中要忍辱,要專心,這都是『一法』。『一相一味』,過去說過了。

『令諸世間,普得具足』。希望人人展現出你們的愛心,愛心從開始的十善、五戒,一直到菩薩道,能夠投入人群去。這是佛陀的方法,他就是以『一法』,希望人人啟動佛心,啟動佛心的過程就是要行菩薩道,『漸次修行,皆得道果』。

接下來經文,『聲聞緣覺,處於山林,住最後身,聞法得果,是名藥草,各得增長』。

聲聞、緣覺就是這樣,為自己很用心,處在山林裡專心修行,這是聲聞、緣覺。這段偈文就是『頌草木增長』。

⊙此頌草木增長。聲聞若不值佛,此身未必斷盡煩惱,由見佛故,成最後身;執縛尚存,聞法轉小向大得果,是中上增長。

『聲聞若不值佛,此身未必斷盡煩惱』。聲聞假使沒有值佛出世,沒有聽佛說法,他怎麼能瞭解道理呢?不瞭解道理,就無『法』可修了,沒有方法,如何斷除煩惱?所以『未必斷盡煩惱』,就是無法斷煩惱。

『由見佛故』,就是因為與佛同世,有見到佛了,所以能夠『成最後身』。佛陀的法,他聽進去了,將煩惱斷除,他不希望再來生,所以期待這輩子是最後身了,不要再來人間,人間很苦啊!這就是『執縛尚存』,像拿繩子將自己綁住,這種煩惱還在,只是獨善其身,心門還沒有打開,還是用繩子將自己綁著。

『聞法轉小向大得果』。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四十二年後,方向一轉,棄小為大,說大法,大家一聽,開始瞭解了──執小,私己的解脫不是究竟,一定要入人群中去鍛鍊。所以大家瞭解,聞法,懂得轉小向大得果,這是中上藥草;或者是樹,大小樹,但是在經文中還是藥草,因為此時才開始轉型,轉小為大。

⊙聲聞緣覺,處於山林: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聞佛之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之惑。

這都叫做聲聞。聽四諦法,他懂得如何斷煩惱,如何斷見思惑,這就是聲聞。

⊙緣覺:亦云獨覺。出值佛世,聞因緣法,名為緣覺。出無佛世,觀諸法生滅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名為獨覺。二乘樂靜,故云處於山林。

緣覺也可以叫做獨覺。獨覺是出在無佛世。出在值佛世間,這叫做緣覺。佛陀出現在人間,講『十二因緣』,講『因緣果報法』,他們接受得很深,所以知道除了『四諦法』之外,他更加透徹瞭解一切因緣果報。知道不小心動一念,無明就開始啟動,就緣『行』,造成了人間的因,就這樣開始落入輪迴。所以他瞭解,他要顧好這一念心不要動,這樣專心去除無明。為了靜,所以他處於山林,不希望與人間接觸,這是修緣覺行的人。

若是『出無佛世,觀諸法生滅因緣』,因為過去已經聽法了,這些法的基礎瞭解了,來到人間,他過去所修的法,印象深,緣這個境界,而自行悟道,這樣的人叫做『獨覺』。光是看春、夏、秋、冬的境界,看一切樹木、花開葉落,這樣他就能覺悟,這樣的人叫做『獨覺』。

但是,他們的覺悟只沉潛於自覺。『二乘樂靜』,不論是聲聞、緣覺,都是守於獨善其身,他不要再與人攀緣,所以『處於山林』。

⊙住最後身:得羅漢果,名最後身,永脫三界,更不復生。

『住最後身』,就是『得羅漢果』,這就是小乘。『名最後身,永脫三界,更不復生』,他就是斷分段生死了。但是,變易生死還未斷,(自己選擇了小乘涅槃,)哪有辦法呢?不過,佛陀就是這樣告訴他們:人間苦,最好要斷除因緣。斷除什麼因緣呢?那是造業的緣。其實,佛陀要大家斷除自我緣境入心的煩惱,佛陀還希望,知道這個境界入心是虛幻的,眾生苦難,人間需要我們去鍛鍊,從人間多瞭解,真正苦的道理出在哪裡,要大家啟發大心,不是獨善其身。

⊙聞法得果:聞佛說法,心能解了,得於羅漢及辟支果。

那就是小乘果。

⊙是名藥草,各得增長:引喻雲雨潤澤大地,即中藥草受益各得增長。

『是名藥草』。就是聽佛陀的教法,在心地滋潤,自我治病,叫做藥草。在大地上,藥草有很多,就像中醫說的『四神湯』或是『八珍』、『十全』,不論是滋陰或是補血,這都是大地所生的藥草,種類很多,但是若缺雨水,就長不出來。

惡人,他也有善念;善,行善的人也有無明,所以我們必定要聽法,改往修來。所以,藥草『各得增長』,我們要聽法。我們就是引喻雲、雨能夠滋潤大地,大地上種種的藥草、樹木都需要雨水,聲聞、緣覺喻中藥草,『受益各得增長』。

⊙聲聞若不值佛,未必是最後身,由見佛故,成最後身,即是得益增長。

聲聞他自認『我已經是住最後身,我要到這輩子就好了』,住最後身。但是,他若沒有生在佛世中,光是聽法,哪有辦法住最後身?就如我們,我們就不敢說我們有住最後身,我們只是求得多吸收法,少造一些業,我們不敢說無明都斷除了。我們這個『念』一生起,行、識現前,還是法,法的藏識,這樣我們再來人間。這就是說,佛世時,聲聞、緣覺都以為已經是住最後身,自己自認為。『由見佛故,成最後身』。因為是見佛,他們認為『這輩子聽法了,我了斷一切煩惱無明,了斷一切因緣,我全都斷了,這樣就不會再來人間了』,叫做『住最後身』,就是『得益增長』。

現在就是在法華會上,已經聞得大乘法,所有聲聞、緣覺等等的藥草,就在這段時間,法華會上開始轉型,轉小為大。修行本來就是要這樣。人人是凡夫,就如過去一位凡夫,他懂的經典很多,儘管他的才華很飽滿,他能做很好的事情,能賺很多錢,但是他瞭解佛法,他覺得安分守己,甘願去做苦勞,當人家的傭人,去搬貨等等。

有一天聽到鳥叫聲,鳥叫得很大聲,他在那裡忽然間展顏笑了。很多人看到了,就問:『你為什麼無意間笑了?』他就說:『鳥跟我說話,鳥說那隻白鳥的腹中含著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珠,你若將那隻鳥殺了,殺鳥取珠,你得到寶珠就可以享受無量,我們可以吃到牠的肉。』

他說:『聽到這樣,所以我覺得很好笑。』這些人就說:『唉呀!這麼好的機會,你應該,將牠圍捕下來啊!』他就開始跟大家說道理:『貪自己的享受,殺害生靈,這是大造業。』

『人生的苦,我們為什麼必須來做苦勞呢?我們是過去生中造的業,因緣果報就是這樣形成的。』他能這樣當機說法,在這當中向大家說法。雖然是凡夫,他的意識中有佛法,他就能守法、守戒,他能在這樣的生活中也是說法者,通徹道理。所以,我們人人修行就是要通徹道理,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