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16日】自知作佛決定無疑

Community:
Branch:

「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

各位菩薩,我們經是每天在聽,道理每天也是這樣說,但是聽經,是不是真正化為道?道,我們是不是有身體力行呢?「斯人飲水,冷暖自知」啊。

我們學佛者,最根本的,我們所要學的,就是佛陀所教育我們的,立願是要自己立願,看看佛陀施用五乘的教法,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就是分成這五大類。

有的人,生活在社會上,有心聽佛法,佛陀就為一般社會人所說的法,就是修十善生天堂,持五戒,不落三途,保持人身;若是要發心修行,那就是出家,出家,法一定要入心,同時要斷除種種煩惱,要破執。聲聞、緣覺,「人我執」都已經破除,沒有煩惱,這就是聲聞、緣覺,佛陀為他們施,「四諦」、「十二緣」法,人,人我是非,不當一回事,不會受人我是非的煩惱,困擾我們的心,這就已經去除無明了。

但是,佛陀將大家引導到,這樣的程度,沒有人我是非,心不起煩惱,沒有起執著的心。佛陀還說不夠,還要斷、斷法執,就是你修行不是為自己,修行,執行在我要獨善其身,我要取入涅槃,佛陀說:「這樣還是執法。」所以要破「法執」。你要投入人群,要發弘誓願,「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

我們一定要很用心,發大心,這就是菩薩道;這種的菩薩道不只是發心修行,聲聞、緣覺做得到,其實社會人群也做得到。所以,我們要瞭解,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隨順眾生的根機來教化。同樣的法,為不同的根機來施教,所以說,林林總總,會合起來有五乘的方法。但是菩薩法,是普遍涵蓋在五乘之中,是人人都可以發大心,所以「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

「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什麼叫做「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大慈無量、大悲無量、大喜無量、大捨無量,不只是無量,無量就是開濶,要開闊到什麼程度呢?「大慈無悔」,我既然發大心了,我希望天下眾生人人造福得福,幸福平安,這種大慈的付出,永遠都不後悔。

「大悲無怨」,無怨無尤,到底這樣的付出,眾生的苦難,不忍眾生受苦難。我們去拔苦,拔除眾生的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不計較自己,所以不埋怨,付出,我不埋怨。這叫做「大悲無怨」。

「大喜無憂」,不只是喜無量,我付出,我在人群中,人群的濁氣沒有污染到我,我能為他們付出,我不必擔心,人人對我不諒解,但是我不受他們的煩惱,來污染我。我還是一片歡喜的天空,心寛念純,所以「大喜無憂」。

「大捨無求」,付出無所求,海濶天空,這才是真正叫做「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是我們對「外行」面對眾生,要去造作的。但是,我們的內心,更需要的就是「四弘誓願」。「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誓願,就是立誓的意思,「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這麼多,我們度得完嗎?就是度不完嘛。不過,我們要學佛的精神,佛陀為了苦難眾生,曠劫累生都來來回回在人間,在五道四生。

看看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就是瞭解佛陀的心意,所以地藏菩薩,他要到最苦的地方去,「地藏不空,誓不成佛」。這都叫做弘誓願。

「煩惱無盡誓願斷」,哎呀,我們就是有很多煩惱,所以,我們要立誓斷盡煩惱,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在眾生群中,「法門無量誓願學」。每一個人,每一種習氣,他們就是我們修行的法門,不同的苦惱,這種人生苦難偏多,我們就要入苦難中去,才有辦法體會苦諦,苦的真理。

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要入芸芸眾生中去度眾生,在眾生中去學法,很多法都是在眾生中得來的,所以,這種法門是很廣大,我們要誓願學。

一個目標,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才是真正(求)佛道的,「四無量心」,「四弘誓願」。

佛法,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我們如何修養,「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叫做修行。將佛法用在我們的身與心,與我們的行動,待人接物,我們能「四無量心」嗎?我們能大慈無悔嗎?有後悔嗎?紛紛擾擾的人間,這樣的付出、投入,有沒有後悔?有沒有埋怨?有沒有擔憂?有所求嗎?

自己問一問,「四弘誓願」我們有做到嗎?我們既然發心、立誓了,到底我們有沒有做到「四弘誓願」?無邊眾生,我們去度他,無盡煩惱,我們要斷,無量法門,我們要學,無上的佛道,我們要成,我們做不做得到?

前面的經文就已經說了,「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我們學佛要求的,就是要達到成佛的地位,「我當入佛」,我們自己要有自信,我們若是能依教奉行,我絕對有成佛的一天,但是就是要「行精進定」。我們要精進,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樣才是「上藥草」。藥草,能自救,我們若懂藥草,不只是採用藥自己治療,聽到別人有病痛,我們也能採用這樣的藥,來治療他,自治治他,自救救他,自度度他,這就是我們要學的。佛法是一個救世之法,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

下面接著這段(經)文,「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又這樣說,「又諸佛子專心佛道」,我們敢自稱我們是佛子嗎?什麼叫做佛子呢?「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言佛子者,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

與聲聞、緣覺不同,聲聞、緣覺隨佛四十多年,就是只為自己求福,想要斷煩惱、求清淨,或者是在家弟子,就是只想求福,怕墮三惡道,都是為了自己,這樣不對,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專注一心,求於佛道」,一心一志求於佛道,「體佛心懷」。就是「悲愍眾生」,佛陀是悲憫眾生,所以「愛之所愛如一子」,堪稱「佛子」。

「體佛心懷,悲愍眾生,愛之所愛如一子,故稱佛子,有三賢,四加行等法,故云專心佛道。」

我們要有「三賢」、「四加行」,這叫做「專心佛道」。我們若是瞭解佛陀的心懷,佛陀所愛的是天下一切眾生,如一子,我們應該也要學佛這樣的心,同樣要愛天下眾生如一子,若像這樣,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堪稱佛子。

所以,我們要有「三賢、四加行」,這個法的過程,我們要修,這叫做專心佛道。什麼叫做「三賢」呢?那就是「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有這樣的修行過程,這叫做「三賢」。

「三賢: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修證等,謂之三賢。」

我們開始求佛,有「十住、十行」,從初住歡喜開始,一直一直修下去,修到能等覺,回向回來的,那就是一切佛法,無不都是要廣度眾生,有這樣的修行過程,「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已經是三十位,這叫做「三賢」。能走過這樣的路,才是三賢位。

要再加上「四加行」。這四加行,就是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

「四加行:謂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

我們已經從三「十」,三賢位,一直來到「四加行」,糧食,法的資糧已經很具足了,我們在人群中修福兼修智慧,所以「福智資糧,加功用行」。我們已經法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加強向功,「功」就是修行,身體力行,能夠「(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我們的煩惱都要去除。

因為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一位一位,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向上直去,都有其境界,修行的方法,經過之後,我們就是法的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利用,利用這個法,我們去廣化眾生,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是名加行位」。就是要再加緊用功,在三「十」的過程,我們已經一地一地瞭解了,瞭解之後,我們就要趕緊加行,加強實行。

「常行慈悲,菩薩心,行大慈悲,佛道雖多,不出四無量心為本,故曰常行慈悲。」

剛才已經說過了,「四無量心」,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這種「四無量心」,這就是最根本的,「故(曰)常行慈悲。」我們要常常行於慈悲。

「自知作佛」,我們做的事情既然是對的,所以「決定無疑」,所以「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不要再有懷疑,「佛雖未記作佛」,佛陀雖然還未為我們授記,但是「自知作佛無疑」。

「自知作佛,決定無疑: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佛雖未記作佛,自知作佛無疑。」

我們應該既然聽法了,這個法,我們應該在我們的自心中,是很豐富,所以「自知作佛無疑」,不要懷疑。

「是名小樹」,這樣是小樹,不只是草,現在又為我們升等了,我們發心立願很堅定,經過了「三賢位」、「四加行」,我們應該,應該要很自信我們能成佛。這就是「是名小樹」,已經瞭解自己能夠作佛。

「是名小樹:定力轉增,心志愈大,勝前上草,故云小樹,此位菩薩,如般若中初發心者。」

「定力轉增」,我們的定心、定力,過去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現在就是「定力轉增」。已經到達心很堅定,所以「心志愈大,勝前上草」,「小樹」比前面的上等草,勝得更多。「故云小樹」,就是小樹。「此位菩薩」,這就是已經進入到,名副其實的菩薩(位)了,開始腳踏實地行菩薩道,就是「如般若中初發心者」。

我們已經能夠證明我們的發心,已經是堪稱菩薩,我們是新發意,登菩薩地,以上就是說「小樹受潤」。

「上頌小樹受潤,此菩薩雖順性而修,二執齊破,未見法身,道用猶劣,廕化不廣,故喻小樹。」

小樹在這片乾旱的地上,也已經接受到雨來滋潤,就如我們自己的心地,煩惱無明去除了,但是土地還是乾燥,種子播下去,需要法水來滋潤,所以「此菩薩雖順性而修」,菩薩雖然隨我們的,真如本性來修,卻是「二執齊破」,我們順著這樣的人間,瞭解了人人本具佛性,我們還在這個人間中,我們卻是懂得,破除人我執、法執,人我是非,煩惱,我已經去除了,不在意了,我要修行,我不怕生死(輪迴),我要將法入心,帶心再來生,入人群中度眾生,這就是「二執齊破」。我們都破執了,「未見法身,道用猶劣」,不過,我們還未見到法身,因為我們還要再聽法,我們還要再進修,現在才是在初地而已。

所以我們所走的路,是開始起步在菩薩道上,所以「廕化不廣」,我們要庇蔭眾生,還不夠開闊來庇蔭眾生,我們還不開闊,所以譬喻小樹,還未達到那個力量,所以還是小樹。

不過,小樹也會長大,所以我們要用心,好好地受佛法為我們灌溉,我們的心地,好好用法來滋潤,滋潤我們的心地,常常一句話,「對的事,做就對了」,方向對了,我們要穩穩地腳步向前行,所以「立願恆持、專精大乘佛道」,不要忘記了,佛道雖多,不離開四無量心,要常常記住立「四弘誓願」,這就是我們修行,要行菩薩道的第一位置。

各位菩薩,學佛,真正要用真發心,不要躊躇,人門苦難偏多,所以要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