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10日】恆度眾生樂善利

Community:
Branch:

『隨循根機堪施教,如為人天說善戒,為三乘人說諦緣,持六度行樂善利。』

常常說,佛就是大醫王,疼惜眾生,不捨眾生身心病,所以不斷施教。所以說,『隨循根機堪施教』,看這些眾生堪得接受什麼樣的法,佛陀就隨他們的根機所需要而施教,給他適合的教法。譬如,佛陀為天人說十善法。十善法不離身、口、意,身體有三業,這三業就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這就是人的規矩。佛陀對眾生教導身要行三善法,口要戒四惡業。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叫做口四惡業。光是一張嘴,就能傷害人與人之間的和氣,破壞了社會的和睦。我們若是把它轉過來,不只是不惡口,還要柔言善語;不只是不妄語,還要說真誠實語,傳承善法;不只是不兩舌,我們還要圓滿人與人不同的見解,讓人能和睦,不要搬弄是非;說話要很誠意,不能口是心非。我們若能這樣,聲音能教育很多人轉惡為善,這是口的善業。

佛陀對眾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意業。貪、瞋、癡、慢、疑,這就是眾生的毛病。佛陀用心教化,轉貪為善念,不只是不貪,還要付出、付出,付出無所求;不只是不瞋,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還是開闊的心胸,心包太虛,包容一切;轉癡為智慧,我們能通達道理,瞭解人間世事、因緣果報等等,行善者得福。

所以,轉十惡業為十善業,這樣依教奉行,福若是累積多了,就生天堂、得福報,或是人間富中之富,這就是十善。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法,為人天說善戒。

『為三乘人說諦緣』,說四諦,說十二因緣,這就是對聲聞、緣覺根機的人。為發菩薩心的人,佛陀就為他們講解六度萬行,讓人人發大心、立大願,身體力行,做善事做得很歡喜,這種『樂善利』。這就是佛陀的教育,循循善誘,隨機教化。

前面的經文說,『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聽法之後,用種種的方法,眾生有不同的根機,佛陀用不同的方法來教育,隨我們眾生根機能堪得接受的法,能夠身體力行去做,做得打從內心有感受,『漸得入道』。

再者,『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佛陀的法就如大雲,下雨了,雨能夠普及大地一切,不論是卉木、叢林、藥草等等,隨它的根機大小來接受,它的種子就這樣成長起來。

下面這段經文,『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一相』就是一實相。一實相就是天地宇宙萬物總歸的真理,譬如一片大地,它能運載萬物,佛陀的法隨眾生的根機,就如這片大地隨所有萬物的種子,同樣一雨普潤大地。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一相,謂是一實相,合一地之譬。一味,如來教法之理趣,唯一無二。

『一味』。『如來教法之理趣』,佛陀教法的方向是『唯一無二』。這個方向相同,希望人人能修一切法,隨順我們的根機修一切法,能夠回歸到我們如來真如本性,這是唯一無二。佛陀的目標就是希望人人能夠體會一相真理,這就是佛的目的,就是『一味』。

佛陀的目標,希望人人能夠受法,以法修潤我們的心地,讓我們心地種子能成長。

⊙地是能生長萬物,雨能滋潤萬物,此譬喻如來所證法,所施教法,故曰一相一味。

土地能生長萬物,但是缺水分也是生不起來。必定要有法,雖然人人本具佛性,我們若沒有法入心,佛性還是受煩惱無明遮蓋,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法入心。這就是譬喻如來所證法,所施的教法。

這一實相法是佛陀修行的過程,然後覺悟了,與天地宇宙合一的覺性,他證悟了,將這個覺悟的法來施給眾生。這就是佛陀所得,也希望眾生人人皆得,所以『一相一味』。

⊙恆施慈悲等觀化度眾生,故云一相;普澤法益滋潤一切,故云一味。

『恆施慈悲等觀化度眾生』。佛陀從無始劫以來上求下化,上求諸佛的教法,生生世世來回人間、四生五道教化眾生,都是平等觀,他待眾生如一子,所以『恆施慈悲等觀化度眾生』,他是用慈悲平等觀來度化眾生,因此叫做『一相』。『普澤法益滋潤一切眾生』,所以叫做『一味』。我們應該都要體會得到。

⊙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解三界縛,令脫生死,遠離一切塵勞煩惱,達真空理,證寂滅樂。

『解三界縛,令脫生死』。過去我們不懂得法時,一直都在無明煩惱業報中不斷輪轉;我們若是接受法之後,就能脫離三界的煩惱,脫離生死,『遠離一切塵勞煩惱,達真空理,證寂滅樂』,能夠到這樣的境界。

因為我們是凡夫,三界內將我們綁住了,脫不開。我們瞭解『苦諦』,深知因緣果報,所以我們懂得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一切,改惡為善,這樣我們自然就會遠離一切,所有的煩惱不會再惹上身,自然我們能夠到達佛陀所教法的真空妙理,這個妙法若入心,能夠證得寂靜的快樂。

⊙又因解脫煩惱障,而顯之真如,名解脫相;業障解脫,本無二邊業縛相,名解脫相。

又因為解脫煩惱障,所以能夠顯出真如。去除一分煩惱,就顯出一分真如智慧,這樣叫做解脫相;解脫了煩惱,現出我們的智慧真如相來。

煩惱障解脫了,再來還有業障。業障就是我們不明白,我們有無明,我們有煩惱,還是在人間造作十惡五逆,這叫做業障。我們受法之後,懂得眾善奉行,這樣就能脫離業障,惡業解脫,自然就沒有二邊的業縛。沒有煩惱,沒有造業,這兩邊不會將我們綁著,這樣叫做『解脫相』。

⊙因離所知障而顯之真如相,離惑即菩提,離理事二惑,人法二執相,名離相。

因為『離所知障而顯之真如相』。有的人是所知障,將知道的法拿來邪解,生出誹謗的惡法。人家若告訴他:『你這樣的法有一點偏差,你所瞭解的有一點錯誤。』他就認為:『我懂的比你還多。』像這樣叫做『所知障』。這種所知障很執著,以為他的智慧很高,其實這就是慢心,很驕慢的心,這都是自己障礙自己。

我們若能覺醒,明白原來我們所知是有限,要趕緊將自己的所知障去除,開闊心胸來接受真理,若這樣,自然就能夠現出真如相,真正的智慧從我們內心生起,這樣虛心受教。我們的心就如虛空一樣,接受很多的教育,若這樣,我們就能『離惑即菩提』。

塵沙惑,煩惱無明之後還有塵沙惑,所以我們若離開了這個惑,離開了無明、所知障,這就是真正的菩提。不只是『我知道了、知道了。』我們應該對法要真實瞭解,體解大道,法要和我們的生命合而為一,叫做體解。體解大道,才能發無上心,所以『離惑即菩提』。

『離理事二惑』。菩薩要入人群,要通達道理,要瞭解人、事、物,不要道理不通達,我們自己若不通達,要如何入人群呢?人間的事相,我們若不很瞭解,要如何去結善緣?如何能增長智慧?

所以事理二惑,我們若能離開、撥開了,『原來是這樣,清楚了,明白,瞭解了。』在人與法二執的相,若能這樣離開,不要說『我就是一定要這樣,就是這樣。』不要那麼硬,要柔和善順,然後依理而行,叫做軟實力。現在軟實力,用這樣的方法,就『人法二執相』都去除,就是事理二惑,別人與道理是這樣這樣,這個相我們都將它去除,這叫做『離相』。

⊙因滅除二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二種生死,而顯之真如相,為靜寂滅煩惱,名滅相。

『因滅除二種生死』。這些煩惱脫離了,我們還要再注意到二種生死,因為人生苦難偏多。二種生死就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我們凡夫就是『分段生死』。人生短短幾十年,就是這樣帶業來、帶業去,一段一段,有時候在人間,有時候在三惡道,不知道。到底我們造什麼業呢?就是這樣的分段生死。『變易生死』,雖然修行,我們的心也還有起起落落,道心要很堅固也是有一點困難。總而言之,我們有很多思想中的生滅法,或者是生理上的生滅法,這種的生死。若能將生死通徹瞭解,一一將煩惱去除,自然這二種生死,我們也能遠離。

『而顯之真如相』,這樣我們的真如相就現出來。所以我們要把握人間,自然的生死我們要好好把握,改往修來,消除了這些煩惱,這樣我們的真如、我們的慧命就成長了,所以就會到達『寂靜滅煩惱』,這樣叫做『滅相』。

⊙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即一相一味。用方便,暫接初機,終歸究竟一切種智。如來所說諸法,究竟不離涅槃智性。這是性德無有差別,究竟不離自性清淨心之性智。

『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就是『一相一味』。同樣的,我們接受到佛法就是一相一味,不論你是大小乘法,終歸還是歸於一實相的法,只是我們的根機因緣,看我們如何接受。開始佛陀用方便,漸漸接引我們,最後還是歸納到『究竟一切種智』。

『如來所說諸法,究竟不離涅槃智性』。佛陀所說的法,無不都是要我們眾生到達最究竟,回歸到我們的真如本性,那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大滅,滅除了一切煩惱,回歸我們真如智性來了。這是性德,我們的性本來就有的,人人都有。『性德無有差別』,不論是任何一個人,回歸到真如本性,同樣就是那麼清淨,沒有差別。不只是人類,六道眾生都一樣,『性德無有差別』,就是真如都無差別。所以『究竟不離自性清淨心』,這叫做性智。

對啊,學佛,我們就要用這樣的心,雖然佛陀教育我們是隨順根機,看我們如何能堪受,他就施教。我們就要好好地接受,不論是人天或是二乘,或是六度萬行菩薩道,終歸就是到達『樂善利』,願意付出,付出,每天都很歡喜,沒有煩惱,這才是真正慧命增長。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