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28日】平等視子授大乘法

Community:
Branch:

『稚子純真易受教育,導向真如開佛知見,具足一切正法知解,慈悲等心不宜差別。』

 
孩子出世本具善根,常常說這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小小的孩子,看來那麼的幼稚,但是他們的知識慢慢在增長中,在什麼樣的環境,受什麼樣的教育,在人與人之間薰習。
 
固然環境造化人生,但也有與生俱來的習氣。雖然出生在很好的環境,若過去生帶來的習氣很重,從小開始他就不受教。後天的環境如何教育他,他那潛在的調皮、不受教的心態,也是常常浮現出來。有的則是小時候很乖,你不必教他,他就很乖巧,但是到了長大時,忽然間環境變動了,與乖巧的小時候判若兩人。因緣若到時,惡因惡緣跟來了,忽然間,他就受惡因惡緣牽引出去。
 
人生很複雜,人的性格是過去的因果薰習而來,好壞、前後都是無法自己作主,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才要很用心。學佛,要用純真的心來學佛,不要煩惱在前面,法就已經被你的煩惱障礙了,聽雖有聽,自己的煩惱卻將它擋掉,無法入心。心時時所浮現著的,就是不如意、不歡喜,所以心中無法起法喜。
 
所以,有心要接受,法就是我們的;無心,沒有敬師,就沒有重法,這樣永遠都聽不懂。哪怕語言能通,但是法聽不進,這樣已經不是赤子心了,已經都是煩惱心。人人若用赤子之心,就很容易受教,接受了法,就導向真如。法若入心,自然與我們的真如本性接觸,因為我們的心沒有被煩惱障礙著。無煩惱、無顛倒,自然法能句句、點滴入心頭。所以,法譬如水,哪怕是煩惱,點滴也可以淨化,慢慢地『開佛知見』。
 
我們的知見,也期待可以接近佛,同樣開啟智慧,能夠覺海入我們的心,這就是『具足一切正法知解』。正法的知解,我們學佛一點都不能偏。人生的道路若是一點點的偏差、錯誤,這個人生的方向就完全亂了。人生到底有幾十年?幾十年的時間很快就過了,方向,我們必定要很清楚堅持,不要讓一點點的煩惱亂了我們的心。
 
法是每天點滴點滴來潤濕人人的心地,希望我們的心得到法水灌溉,慧命成長。人人心地本具這顆種子,若缺了水分、缺了因緣,這顆種子永遠都是乾燥,沒辦法發芽、成長,希望大家要用心。
 
佛陀對待眾生是平等,只是順應眾生的根機,佛陀不得不用種種的方法。不過,有的人還是無法接受。記得嗎?佛陀要涅槃之前,阿難哭得很傷心,阿那律陀看到阿難在外面在哭:『阿難,這麼重要的時刻,你為何不趕緊去問佛?』『我要問佛什麼事情?』阿那律陀就說:『趕緊去問佛,佛陀在世時,僧團中有剛強難調伏的人,佛陀若是入滅之後,僧團的比丘若是不受教,該如何處理?佛陀入滅之後,經典要如何流傳?佛陀若是滅度之後,依教奉行的弟子,將來要如何傳承?阿難,要趕緊去問佛。』
 
『佛陀在世,我們大家以佛為師,佛陀若是離開之後,我們要依誰為師?』佛陀就說:『以戒為師。』阿難再問:『還有,佛陀在世就不受教的比丘,佛陀滅度之後,要用什麼方法來教育他呢?』佛陀就說:『默擯。大家慈悲來感化他,若感化不動,就任他去。』『任他去!』多麼的無奈!佛陀的最後,對不受教的弟子是多麼無奈啊!
 
現在是不是有這樣呢?每一位修行者自己問自己:我到底有受教否?我是不是在這個僧團中,修行團體中,我有以戒為制度來實行嗎?在人群中,是不是有以愛來自我管理呢?人人要懂得要自愛,人人要懂得要自我守戒,這永遠都是佛最清淨無染的弟子,就像那稚子一般。孩子生下來,小時候是那麼可愛,沒有善惡的分別,人家如何教,他就如何接受。

 
『稚子純真易受教,導向真如開佛知見,具足一切正法知解,慈悲等心不宜差別。』

 
這就是佛陀對弟子視為一子,不斷不斷地引導,要讓人人能夠到達與佛同等的知見。完全以正法來教育,用慈悲平等的心,就是希望人人能夠接受。這段經文也就是這樣的意思。

 
⊙『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佛陀看見所有的弟子,都當作是幼子這樣來疼惜,那個愛是平等。這是譬喻『眾生同具有出世無漏種子』,佛陀對這些弟子都一視同仁,因為眾生都具足了出世無漏的種子,那就是真如本性,這是人人都具有的。所以常常說過,我們與佛都是同等,佛陀也是因為含藏著這顆種子萌芽了。
 
其實,人人內心都含藏著這顆出世無漏的種子,任何人都拿不走。我們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帶來帶去,可惜缺了因緣、法水的滋潤。我們現在有緣,同在一個環境中修行,我們同聞佛法,同起於行,將過去佛陀的法用於現在,彼此都是同樣心受到法,同樣要有那分智慧。這是我們應該人人本具,所以『同修同學,同霑法益』,這不就是我們要很珍惜嗎?
 
若是這樣的話,『即皆平等同為佛子』,這些人全都是佛的弟子。因為我們人人都是同時接受到佛法,包括我自己與大家。

 
⊙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喻眾生同具有出世無漏種子,並亦同聞佛法,同起於行,達法理、獲慧智,同修同學,同霑法益,即皆平等同為佛子,故應以慈悲平等心各與以大乘法授。

 
我們在佛的心目中就是平等,我們都是佛的弟子,應該要發心立願,永遠以清淨無污染的稚子心來受教。我們所接受到的,無不都是平等大法。所以接下來說,『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這段經文,譬喻平等心,『即視一切眾生怨親平等』。

 
⊙喻以平等心,即視一切眾生怨親平等,各各與之,不宜差別。又於諸法平等修行之心。

 
佛陀是『四生慈父』、『三界導師』,不捨棄任何一個弟子。即使他不受教,雖然是默擯,這輩子不受教,來生他還有因緣來接受。就像提婆達多這麼惡劣,不斷在傷害佛陀,不斷破壞僧團,佛陀在《法華經》還為他授記,未來他也能夠作佛。
 
因為有了提婆達多,更證明佛的道心堅定;有了提婆達多的破壞,才有成長了佛陀的毅力、智慧。這是佛陀對提婆達多的感恩,所以對提婆達多授記,比一般的弟子授記,未來成佛的時間,住世更長,受化的眾生更多。這是佛陀對眾生的看法,都是平等,以德報怨。
 
所以『各各與之』,用平等心,不論是親是怨,他說法都是平等。你要如何接受,由你自己的根機決定,對佛來說是沒有差別。你能夠接受,是你受法益多,你不肯接受,是在法中虧損,就要看你自己。佛是平等說法,所以『諸法平等修行之心』,這是佛陀向來就是這樣。

 
⊙喻眾生同具出世無漏種子,同聞佛法,同起於行,即皆平等同為佛子,故應以平等心各與以大乘,不宜差別。

 
也譬喻『眾生同具出世無漏種子』。剛剛說過了,我們肯定自己,佛陀也是這樣為我們證明,時時都說心、佛、眾生,只要你有心,你就具足與佛同等這一念,你自己要相信,人人都具足這個出世無漏的種子,就是清淨的種子。同樣在聽法,所以同時發心,這就是平等,全都是佛子。『故應以平等心,各與以大乘,不宜差別。』是啊!既然是這樣,我們是不是要很精進呢?
 
佛陀以『自行已圓』。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之時,就是準備取入涅槃了,即將圓寂之前的七年間,開始講《法華經》,那就是佛陀『自行已圓』,他在這個人間的因緣盡了。
 
佛陀本來可以住世一劫,很長久的時間,但是魔王要佛入滅,因為佛陀若在人間,就會有很多人脫離三界,這樣魔王就沒辦法在人間作怪了。所以他就來作亂,佛陀最好不要說法那麼長,所以他就來擾亂阿難的心。佛陀說出三次:『世間若還需要我,我能住世一劫。』說三次,阿難沒有回應。所以魔王就對釋迦佛說:『看,世間沒有人需要你了,可以了,你應該要照約定,你與世間緣盡了,就要入涅槃,所以你現在應該要入涅槃了。』看,這就是佛陀『自行已圓』,因為世緣已盡了。

 
⊙今佛陀以自行已圓,智慧法富無量,化緣已熟,故愛無偏黨。各與大車等,喻今開顯大乘教菩薩法——受持大法,轉大法輪。

 
佛陀『自行已圓』,『智慧法富無量』。雖然已經緣盡了,但是智慧的法還是無量,法還有很多。這時候化緣也成熟,應該要說大法的時候了,所以三機普被,在這個法華會上告訴大家,用平等大乘法,不論你的根機如何,佛陀的化緣已盡了,所以要趕快將這些法快說出。
 
『各與大車等』,就是譬喻『開顯大乘教』,這個大乘教法來教菩薩。這就是佛陀將要完成他在人間的任務,必定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無漏的種子,大家都有。所以希望人人要好好受法,點滴如水,滋潤慧命,這樣趕快能夠成就。
 
所以佛陀所施教的是『大乘教菩薩法』,希望人人能夠行菩薩道,『受持大法,轉大法輪』。大家要趕快來接受,展轉相教,這叫做轉大法輪。所以,不要再猶豫了,我們要好好接受,不要用煩惱來障礙我們吸收佛法的機會。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