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5月17日】醫志奉獻 悲心護生

Community:
Branch:

證嚴上人與今日即將授袍的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準醫師們開示,要做為中、西醫兼備的醫療人員,也要培養一分慈悲心,守護萬物生靈。並以楊思標教授一生為醫療奉獻為例,他是人師典範,九十多歲精神那麼堅毅,實在很令人感動,真正是人人的典範,這種人醫典範要學習。」 (攝影者:莊慧貞)

證嚴上人與今日即將授袍的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準醫師們開示,要做為中、西醫兼備的醫療人員,也要培養一分慈悲心,守護萬物生靈。並以楊思標教授一生為醫療奉獻為例,他是人師典範,九十多歲精神那麼堅毅,實在很令人感動,真正是人人的典範,這種人醫典範要學習。」 (攝影者:莊慧貞)

【證嚴上人5月17日志工早會開示】
「人人要自愛,自己的健康要自己照顧好,身與心都要健康,先要養成慈悲心,但慈悲心也要經得起考驗,要忍得住口欲。」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與今日即將授袍的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準醫師們開示,除了要做為中、西醫兼備的醫療人員,也要培養一分慈悲心,守護萬物生靈。 

蠢動含靈有佛性 萬物有情需守護

看到新聞報導,美國持續爆發半年的兩個具有高度傳染性的「H5N8」和「H5N2」菌株禽流感,可在四十八小時之內造成90%的家禽死亡,目前還繼續在美國中西部十六個州蔓延。

此次為美國自1980年代以來,家禽業最嚴重的禽流感爆發,造成已經有超過三千三百萬隻蛋雞、火雞及其它禽類被宰殺。今日(5/17)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感慨而這一切的畜養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口欲。

「養牠的環境非常小,很不好,一旦有病就互相感染,人類開始要用撲殺的手段,真的是很殘酷,為什麼?為什麼?常常都會問人類的心為什麼這麼殘酷?為了利益不顧道德倫理觀念,這些動物被殺都會很惶恐,人類撲殺牠也會跑、叫;被殺的時候也會流血、也有知覺。」

上人以昨日(5/17)經歷芮氏7.3級地震回來的尼泊爾賑災團員的分享內容為例,團員描述地震前先看到一群鳥類不約而同從大樹中飛走,緊接著就是大地震,說明禽類動物的知覺比人類靈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緣果報觀不能沒有。」

青年奔走為鄉親 五小時顛沛無懼

除了瘟疫之外,還有大乾坤的四大不調,也造成人類很多大災難,風大、雨大不調讓中國大陸近日來發生擴及十數省的暴風雨;美國也有龍捲風發生;近期的尼泊爾地大不調如,亦造成了大災難。

「有一個地方(達定Dadhing)就是比較遠,光是要來到我們發放駐在的地方,要五個多鐘頭,要攀山越嶺才能到達,那小村莊在山上已經斷糧斷水,交通不方便,救災的物資到不了,當地地震房屋倒塌,他們也是有兩千多人。」

地震頻頻,山路難行,慈濟醫療賑災團隊難以進入。為了鄉親,村莊裡的年輕人來跟慈濟人提出需求,慈濟人先送二十四頂大型的帳篷和物資送給他們,讓他們趕快運回小村莊裡去應急,「這是我們還沒有辦法走到的,他們攀山越嶺,要運送這些回去也不簡單,真是苦不堪。」

孩子教育暫停擺 延續希望應及時

而在接近首都加德滿都的一處帳篷區,也有一處集中二千多人的地方,當地人一日兩餐,中國大陸救災團體負責早餐,慈濟負責晚餐,利用當地人以工代賑做出適合鄉親的口味。雖然溫飽暫時不是大問題,但孩子的教育如何延續,仍有待援助。

「昨天也有中央政府的官員也陪慈濟人去看一些,學校倒塌,完全破壞掉,希望讓慈濟人評估看看,能不能為當地教育再復健,還有許多等待復健的,災民都是無語問蒼天,不知何時能恢復生機,許許多多悲情無法一一描述。」

面對尼泊爾遍地苦難的處境,上人特別提醒在座大眾,臺灣很有福,許多大醫王連續接力的愛踏到當地,看到當地醫療設施簡陋,沒有發生災難前,他們用的儀器是什麼,我們的醫療設備都很精緻,令人知福感恩。

一生奉獻為醫療 人師典範令人敬

上人提及慈濟護專創校時的代理校長、前臺大醫院院長楊思標,現在高齡九十多歲,但還是堅持5月15日到花蓮慈濟開會,精神令人感佩。

「他差不多兩星期前,在花蓮身體不舒服,他很堅強,也被強迫住院好幾天,他要先回家,用救護車送回家,可是調養差不多十天,他還是出現參與我們的會議,好有責任感,他一生為醫療的奉獻,過去是臺大醫院的院長,還是一樣幫助慈濟。」

而且,「楊思標前院長每個星期五都會與年輕醫師開會,常說黑白的(X光)相片就可以看了,不要都一直要求設備。他是人師典範,九十多歲精神那麼堅毅,實在很令人感動,真正是人人的典範,這種人醫典範要學習。」

中醫西醫共結合 人醫典範護志業

楊思標教授過去是西醫肺病的專家,但在瞭解中醫之後,現在也非常推崇中醫,很關心慈濟中醫系跟西醫要如何結合。

「他還在臺大醫院時我去拜訪他,我也一直常提起我們希望中西醫合併,那時他不太認同中醫,但一、二十年來,他發現中醫對人體診斷、把脈、醫藥等等,都是對人體最好的調適,讓中西醫可以相通,用中醫也是一種環保,不浪費,吃藥就是對症下藥。」

感恩楊思標教授,以及早年為慈濟醫療志業創業付出的醫療前輩,上人亦感慨慈濟醫院第一位副院長、第二任院長的曾文賓醫師,現今亦已年邁,身體不若過去堅朗。

「老人家都是曾經在慈濟裡這樣護持,那樣地付出,這都是已經三十多年前那時就是這樣,但時日不留給人,人會老,日月歲月總會過去,留下來的痕跡就是『老』,我也是一樣啊!總之,我們要把握年輕有體力的時候,不要空過,時間分秒過去,要把握時間!」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