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24日】猛利精進勿玩火

Community:
Branch:

『天蓋地載喻大一宅,無量眾生五趣雜居,污濁雜亂貪婪惡源,瞋火怒風嫉能妒賢。』

 
本來天蓋之下、地載之上,萬物共處是多麼的豐富,最初就如一間很豪華的大宅,但是慢慢地,這一大片大地上愈來愈複雜了,所以『無量眾生五趣雜居』,慢慢年久失修了,所有的建物、牆壁,不斷一直剝落、敗壞,連梁、柱也是蛀蝕了。
 
譬如佛在世時,佛陀的智慧,像那間大房子建設起來時,法是這麼的豐富,供應人人受用,大家來聽法,親近佛法、接受佛法,聽法之後,皆大歡喜,而且身體力行,依教修行。這是佛住世正法時期。佛陀滅度之後,漸漸地時間愈來愈久了,修行者也愈來愈凋零了,後代的人同樣也是修行,知道佛法很好,要如何讓佛法長久流傳下去?所以就將它像化,那就是建設寺院、造像、畫佛像等等,用手刻文字、印刷,愈來愈多了。變成了『像法』,就是看到很興盛,表面上的佛法。
 
慢慢地,世間的欲念愈來愈多,生活方式不同了,修行者也一樣,在這個時代變遷,佛法修持慢慢淡忘。像法,經文,或者所雕塑的佛像,也慢慢變成了商業化,就慢慢沒有起尊敬的心,修行者的生活也世俗化了,所以這叫做末法。已經和原來佛陀覺悟之後,接受到天地宇宙萬法真理,那種智慧覺海的心境,距離甚遠。
 
如今末法時期,這種覺者的心境已經不存在了;要去體會這個心境,如何能夠覺悟,這樣的人也已經很少了。所以,就譬喻這間房子,沒人好好去照顧,沒人好好去修復,放任它一直污濁、骯髒;沒人動它,這個東西敗壞得更快。
 
這間房子還沒破爛之前,應該也是新房子,新房子住久了,沒有修理、沒有照顧。用這樣來譬喻。又為什麼這間房子,會變成這麼破爛?屋裡這麼骯髒?原因可以想見,都是從貪婪、墮落而起,不斷累積了很多,變成了惡源。天地之間這間大房子也是這樣,最近大三災、小三災,地、水、火、風不斷損壞地球,空氣也受污染了。那都是貪婪、惡源,累積造成。
 
『瞋火怒風嫉能妒賢』,這都是人現在的心理。瞋,發起脾氣來像火燒。怒,像風,火種點起來,風再吹,火與風同時發作。
 
去年菲律賓也是有這樣,水災加上火災。日本的地震之後發生海嘯,海水急勇上岸,造成民房失火,整個村到處有火災,接著是核能電廠輻射外漏,禍延至今,海面上的污染、空氣的污染、大地的污染。看,這不都是人心嗎?災禍一起,這樣同時會合起來,苦不堪啊!
 
這個例子推及天下,若不是人人不斷破壞山河大地,怎麼會現在的氣候失調呢?怎會有這麼多的污染呢?哪有大地的傷害呢?眾生共業,災禍不斷,所以這個大宅的大長者不斷呼籲:大家要趕緊離開這間火宅,這間大房子已經火從四面燒起來了,危險啊!大家要趕緊出來。
 
這是譬喻佛陀來到人間,無非是要喚醒人心,應該趕緊去除貪、瞋、癡、驕慢、懷疑,因為這是造成人生險惡的惡源。
 
所以前面的經文,『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因為長者看到大火已經從四面起了,要趕緊叫大家出來,大家卻還是在裡面嬉戲作樂,將火當作是好玩的景觀,不知道害怕,所以不想出來。
 
前面的經文,覺得這些孩子還在那裡玩,不肯相信父親的話,父親在外面一直叫:『趕緊快出來!』但是大家不肯信受,不驚、不怖、不畏,了無出心,不想要離開。這讓身為父親的長者很著急。

 
⊙『父雖憐愍,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再下來這段經文說,『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到處跑,在那裡玩,父親一直叫,他們只是遠遠看著父親,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火,把火當作景觀,他們沒有看這整間大房子,所以『何者為舍』,他沒有看整體,只看著他的身邊,在玩火。現在的人不就是這樣嗎?所做的事情,都是很危險的事情,卻是人人不知危險。這是沒有看整體,不知、不懂,所以不怕。『云何為失』?我現在擁有這麼多,我的環境、我的理想。這就是現在的人,他在造作危機,自己都不知。
 
一時物質的享受、名利的享受,不知道後果到底會惹來什麼?這後果,不只個人的事情而已,是全人類的事情。心向著欲念、向著瞋,『我若得不到,我就是不容許別人。』看看現在人禍有多少?多少國家內戰、外亂等等,這都是在玩火的人。
 
佛陀用智慧,不斷要來救度眾生,所以為人間應機設教,適合眾生所能受持。

 
⊙此譬喻之意,言佛曾思惟,欲以佛果上之智慧,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

 
而我們若聽佛法以後,將煩惱撥開了,智慧就現前。智慧現前,信受正法,依教奉行,要身體力行。身體在修行,心也要修行,所以『身心猛利』。這個智慧的力量很大,只要你能撥開無明,發揮智慧,其實能為天下人做天下事,這也是一念心。
 
不過我們必定要記得守梵行。梵行就是清淨行。我們的心若不清淨,煩惱撥不開。煩惱就是污濁,污濁就是不清淨,你要清淨就要去除污濁,才能夠清淨。
 
就像我們人間菩薩,不忍心一群老人、病、殘障的人,家庭的污濁,一群菩薩就親身去為他清掃,為他洗一洗身體,頭髮剪一剪,換上乾淨的衣服。屋子裡也為他清掃乾淨了,牆壁重新粉刷,整個都亮麗起來了。同樣的道理,我們若不用功,去清理內心骯髒的東西,那個清淨的景象就無法現前,所以『能修梵行』,這是很重要。
 
梵,就是清淨的意思,很乾淨。我們所修的行,沒有污染的行,能夠掃除污染,力行清淨,保護我們的身與心。這是佛陀已經有這分神通力。

 
⊙神通力:神即心神,謂靜心照物,種種分明,皆隨定力度眾生。

 
所說的神通力,這不是變化的神通,佛陀就是轉法輪,轉濁為淨,轉惡為善。
 
佛陀的心神,他從心裡面已經『靜心照物』。心若靜下來,就像寧靜的水面,『千江有水千江月』;一面鏡子若擦得很乾淨,外面的境界都映照在鏡子裡,這『靜心照物,種種分明』,佛陀的心就是這樣。不過,他應眾生的根機,『皆隨定力度眾生』,雖然眾生根機利鈍不一,佛陀的定力,就是靜心照物。雖然外面境界很多,但是這面鏡子還是本具清淨;外面的東西在動,這面鏡子不動。同樣的道理,眾生從長久以來,時代不斷的變動,佛法同樣永遠都是那麼明朗。
 
道理是永遠不變、永恆不變,但是眾生障重,障礙重重。

 
⊙而眾生以障重之故,其距佛果功德太遙,無由接受。

 
聽法,有要聽,卻是『做得到嗎?』『慢慢來啦!』『你這樣不對,應該要趕緊改。』『好啦,我會改,我會慢慢改。』慢慢改,經不起外面欲念誘引的速度,所以很快受污染、欲念,很快就拉過去了。
 
眾生就是受煩惱障很大,那個大宅的門顯得狹小了。其實不是門小,是我們『頭小身大』,意思就是說,你接觸到佛法的心很小,卻是造煩惱的障礙很大,因此無法脫離火宅,無法進入智慧的門。這就是煩惱還很大。
 
『其距佛果功德太遙』。距離佛果的功德還很遠,所以無法接受佛法。因此,這段文就說,『亦復不知何者是火?』因為我們的煩惱很多,將這個大宅都已經模糊掉了,只看到那些火,好像一個很好玩的景觀,不知道火會傷人。因此『諸子耽湎沉溺嬉戲,昏眊不知』,在那裡嬉戲,玩火。這個火會傷人,他一點都不知道。

 
⊙諸子耽湎沉溺嬉戲,昏眊不知,視火好玩似美景,玩人喪德,玩物喪志,不知火來燒身之怖。

 
『視火好玩似美景』,就好像一個美的境界,看到那個火好像很美,就很愛玩,所以變成了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這就像只會玩的人,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等等,這種的人,他就喪德,不擇手段得到自己所想要取的。這樣的人已經迷失了清淨的本性,所以玩世不恭,對世間一切不懂得恭敬,這種人容易喪德。
 
玩物,沉迷在所愛的東西。有的人愛賭博,不賭就很痛苦。有的人欣賞珍寶,開礦。你知道一顆寶石,是傷害多大的山河大地?卻是很多人愛這樣玩。人的顛倒就是這樣啊!這種玩物喪志,玩人喪德,不知火來燒身之怖,這就是顛倒的人生。
 
各位菩薩,修行,我們不要做一個『名稱的菩薩』,我們要做一個真實發心、身體力行的菩薩,我們要修梵行,心要清淨,入人群中去為人群付出,讓他能恢復清淨的本性,這叫做轉法輪。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