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20日】五欲苦本 大乘解脫

Community:
Branch:

『觀身不淨無樂,受心是苦無常,執我戀著墮落,正思惟法明鑑。』

日常的生活,這些都在我們的身上,因此要好好觀察。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到底是清淨或不淨?有什麼是值得珍愛的呢?若是哪裡受了傷,沒有好好處理,傷口潰爛了就發臭;人往生的時候,沒有適當的處理,一天的時間也會聞到味道。身體這麼的不乾淨,還有什麼好快樂呢?

大家在爭啊爭,不就是因為有這個身體才會去爭、去取,若沒有這個身體,哪有什麼好爭?對一切萬物都是我愛、我需要、我想……等等,因為有了這個身體、有了我、有了愛,就會去造作很多的事情。

這個身體所造作的是禍嗎?我們若將它當做永遠是『常』的,以為『我』生來人間,『我』的生命還很長、很久,若有這樣的心態,就會造作很多的業。所以我們必定要將心收回來,好好觀察我們的身,每一天的生活、動作等等,生病時的身,變成什麼樣?死後的身,又是什麼形態變化?若能這樣觀察,就會發現這個身體沒有一點可愛。

不過,若換一個方向來想:感恩啊!感恩有我這個身。雖然這個身不乾淨,不過身是『載道器』,我們可以利用這個身體,好好來修行,精進求法。法若入心,滋養我們的慧命,我們就能夠入人群行善、造福、結福緣、行菩薩道。所以我們要好好疼惜、感恩這個身體。

我們要如何運用這個身?真正修行者,用功在『載道』中。若能這樣,就是真正的『常、樂、我、淨』。

凡夫顛倒妄想,以為世間有『常、樂、我、淨』。其實,在『有為法』中,有形的東西都是『無常』。鮮艷的花朵是無常,我們的身體是無常,凡是世間一切物質,都是遷變無常,但是凡夫卻是『無常執常』。

『無樂執樂』。我們的身體明明是不清淨,每天所造作的都是顛倒的事情,接受來的都是苦因、苦果,凡夫卻將『不樂』當作『樂』。在人我是非中,彼此連仇結怨,明明是苦,但將它執為『樂』。這一切的執著,就是因為我們有『身』開始,做這麼多的業,生生世世造業。

若再換一個角度來看,真理才是『常』,靜寂清澄才是『樂』。靜寂清澄,是涅槃的境界,叫做『常寂光土』,這是非常光明、輕安、清淨的境界,這是永恆的。道理雖然看不到,真理卻是永恆的。我們最近一直說,這是『常』,這個境界是『樂』,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會障礙、會誘引。真理是無形無色,但是若用在人生軌道上,世間天地之間不都是我們應該關懷的嗎?這個『我』遍滿虛空,『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所以說來,為了我這個身體,造很多的業,那是錯了。我們必定要學佛,學在能夠包容一切,我這個身體能夠為人群付出,感恩這個身體讓我們行菩薩道、成長慧命。若這樣,這個身體才是真正有價值,才是真正尊貴。

所以,光是一個『觀身不淨』裡面的道理很多,要好好思惟。要不然,光用這個凡夫身,每天所接觸的感受,心就很苦,這種苦的感受,也是因為『無常』。

『明明我就這樣告訴你,知不知道?』『知道。』過了之後,馬上變成『不知道,我以為是這樣。』人與人之間,身心交會沒有那麼容易,時時逆意的事情很多,所以『受心是苦無常』。

『執我戀著墮落』。人人若執『我』,戀著這個身體,為這個身體享受,為名、利等等,都歸於『我』,這個『我』就是真正墮落了。沒有想到『無樂』、『無常』,只曉得『戀著』,這樣造作了一切,將來是墮落。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正思惟法明鑑』。這個法,我們若用很清淨的心,好好思惟佛陀的教法。接受佛陀的教法,斷除一切的煩惱、發大願、入人群,若能夠這樣,就是離火宅、入法門,就能夠解脫。

所以前面的經文,佛陀向舍利弗說,『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祴,若以几案,從舍出之』。

要開始用心!有的人能夠接受,已經脫離火宅;有的人還未入法門;還有的人連火宅都未脫離,何況入法的門?該怎麼辦?就要開始用智慧來設法,讓這些人全部能夠入法門。所以『我身手有力,當以衣祴,若以几案,從舍出之。』用種種方便法誘引孩子出火宅。

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

這段經文說,長者又再另外思惟,前面用智慧、用種種的方法、譬喻來救。雖然有在聽這些方法、譬喻,但是『唯有一門』又這個門『而復狹小』。

⊙長者觀照大宅火起猛燒焰熱,唯有一門,喻一大乘之門。狹小者,喻此大乘教門,為二乘人說,彼不能行,致此大乘門不容彼行即反名為狹小也。

想想看,這個大宅的火從四面起了,火很猛烈,現在要救裡面這些人,只有一個門而已,『唯有一門、唯喻一大乘之門』,一門是指一大乘的門。

這個地方所說的『狹小者』,是譬喻大乘教法,為二乘人說。二乘是緣覺與聲聞,只獨善其身,不能行菩薩道,所以大乘的門『不容彼行即反名為狹小也』。因為他只想獨善其身而已,還沒有契機,所以沒有接受大乘。這種二乘人自大的認為:『我已經清淨,已經解脫,我不要再投入人間。』這個一乘法門,對他來說反而是太狹小。

為什麼大乘法門會狹小?因為他還有一個『我』──我清淨,我解脫。自命清高,什麼都沒有比他更高的法。這種二乘人覺得行菩薩道,要入人群,眾生濁氣很重,他不要再去染那個濁氣,所以這個門對他來說就很小,『不容彼行』。他們不願意入這個門,這就是法門難入。

再來經文就說,『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

『墮落為火所燒』,是譬喻初心眾生。初發心的人才開始聽法,或是聽了佛法,才開始接受,道心卻不堅定。

⊙墮落為火所燒,喻初心眾生貪著欲樂,將為煩惱所纏永不能出。

聽了法,知道要有愛心,要起慈悲心,而且要尊重生命,偏偏凡夫就是『貪著欲樂』,逞一時的口欲。

尤其,豬養在豬圈與豬糞打滾,這樣的生活,所吃的東西,在那個身體裡面,這樣殺一殺,吞進我們的肚子裡,這是清淨嗎?牠們是在污染中的環境生活過來的,我們自己的身也是很污穢,卻只會顛倒,貪著欲樂,『將為煩惱所纏,永不能出』,所以沒有什麼樣的快樂。像這樣就是『或當墮落為火所燒』。

⊙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者,喻眾生不知五欲之為苦本。不知何者為清淨之自心,及如何為覆障其本心。

雖然你有聽佛法,卻不能接受佛法,還是貪著,『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這個火宅裡面火焰已經起來了,他還不會分別。

『云何為失者』。為什麼我們會到大宅裡面?明明能夠很快樂,能夠接受佛法,真正是寂靜清澄,安全的境界,為什麼我會失去?因為他不知道,不知道有這樣的境界。

所以『喻眾生不知五欲之為苦本』,譬喻眾生都不知道五欲就是苦的根本。『不知何者為清淨之自心』,也不知道什麼東西來覆障我們的本心?這全都不知道。

唯有學佛、學法,才能夠瞭解五欲就像黑布,一直覆蓋著我們,所以我們只知道欲念,不知道這個欲以外有一個清淨的心,其實是受五欲將它覆蓋住。

⊙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炬;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

『五欲者,得以轉劇,如火炙疥』。就是欲念一直增加起來,本來我們無明就已經是苦,像皮膚已經有病了,長癤子一樣,我們不懂還用火去燒它,那就更痛苦了。『五欲無益,如狗咬炬』。五欲,對我們實在是很無益,就像狗咬著火把不肯放,還在那裡跑,這樣來形容。

『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人與人之間互相爭奪,就像整群鳥看到腐肉,在那裡爭食那塊肉,爭不到就你啄我、我啄你。人生也像這樣,為了欲,明爭暗鬥,苦不堪。

『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我們舉一把火炬向前走,風從前方吹過來,火當然是燒到自己,這就叫做五欲。

佛陀用智慧說法,上根機的人懂得接受這個法,他能夠脫離苦難,他能夠投入那個法門,去廣度眾生。有的人瞭解之後,沒有打開心門來入法;有的人有聽,但是不能夠身體力行,還是我行我素。

聽歸聽,吃我的、做我的,我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但是我就是做這樣的事業,就是這樣的生活。像這種叫做愚迷。雖然有聽佛法,還是不清楚,還在五欲裡面,像這樣的人,必墮煩惱火所燒。

 

總是,人生愚癡無智,實在是很多無可解釋,要靠我們人人用心體會啊!

返回上一頁